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目前中國最大的商機是什麽?

目前中國最大的商機是什麽?

“十壹五”規劃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將勾畫出“十壹五”期間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思路和途徑。這些“新”會帶動壹系列的政策變化,這些政策的新導向會給相關行業帶來良好的機會。

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壹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內容來看,“十壹五”期間,我國在消費市場、產業升級、自主創新戰略、區域發展、新農村建設等五個方面的發展呈現出諸多新亮點,蘊含著新的商機。

“消費馬車”的運行蘊含著新的商機。

《建議》強調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在經歷了出口拉動和投資拉動的增長後,在“十壹五”期間開始註重加強經濟增長的“第三駕馬車”——消費的拉動力,開始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經濟增長逐漸從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轉變為消費和投資雙輪驅動,內需和外需同時驅動。消費無疑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

中國消費品市場將迎來新壹輪全面啟動。“十壹五”期間,我國收入分配制度面臨重大轉折,社會分配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政府不僅會從宏觀政策上調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還會從稅制改革上進壹步縮小貧富差距。中低收入群體社會福利的增加將顯著提高其消費能力,窮人更高的邊際消費傾向將加速消費品市場的復蘇進程。基本消費品的爆發式需求增長,中西部和東北農村地區的投資和消費增長,新消費群體和中產階級的各種時尚需求,醫療、教育和養老改革的加速,將使中國巨大的內需消費市場重新煥發活力。“十壹五”期間,我國消費增速將在現有基礎上顯著提高,這將造就我國最具競爭力和壹定的產業發展集群。

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行業將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居民消費觀念的更新和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促進了旅遊業、高端和高科技消費品、信息和國際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未來五年,住房、汽車、教育和旅遊將成為中國居民消費支出的重點。

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回暖,將為兩類企業提供機會:壹是鯊魚企業不斷收購兼並,提高行業集中度,在壹些基礎消費品、渠道、物流網絡等市場實現“壟斷”;第二,鷹企借助品牌和高端路線,避免大範圍的價格戰和惡性競爭,在壹些質量敏感型消費品、奢侈品消費品和季節性消費品中獲取超額利潤。

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逐步復蘇,服務業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在經濟發展由東向西的過程中,大中城市的消費升級將向服務升級演變。當時除了消費服務(金融、醫療設施、酒店旅遊等。),生產性服務業(金融、數據、設計、運輸和其他與生產相關的服務)也將快速啟動。

產業升級蘊含新商機。

提案強調,中國經濟將逐步從高消耗、高汙染、低效率的傳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走基於資源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循環經濟之路。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工業發展將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經濟,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汙染、浪費資源的工業發展。

“十壹五”期間,在新壹輪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新能源、環保和裝備產業的發展定位將發生顯著變化,新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鼓勵政策、環保產業政策和裝備產業扶持政策也將是新時期產業政策最顯著的新動向。可以預測,新能源、環保、裝備制造等都有可能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

新能源:提案強調創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走經濟、清潔、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將使節能和新能源發展再次提上日程。能源價格的提高和對能源浪費的抑制將為與節能、新能源、替代能源和能源開發相關的產品和行業提供機會。太陽能、核能、風能等行業投資將大大加快,產業前景值得關註。

環保產業:環保產業整體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循環經濟客觀上要求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因此各種資源(水、熱、油、氣)價格上漲將是必然趨勢,低能耗、低汙染的機械設備(包括汽車等個人消費品)發展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

裝備產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將對相關裝備產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專用裝備產業的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國防軍工等領域的新裝備將會有更多的優惠政策和發展機會。受益行業還將包括電網設備和鐵路設備;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海洋石油工程裝備、數控機床、新型紡織機械等領域。

自主創新戰略蘊含新商機

《方案》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礎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制度框架。此前,自主創新作為國家戰略首次寫入中共中央全會公報——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國特別強調自主創新,意味著自主創新將從理念上升到操作層面,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來部署和實施。自主創新將成為中國成為強國的新戰略。中國將掀起自主創新的浪潮。

提案明確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體系的主體,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將成為“十壹五”期間產業政策支持的重點。未來企業將直接成為研發主體,改變政府總是把研發經費撥給高校研究院的“老套路”。

目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其中1/3是技術落後的產能。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當務之急。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優勢企業、知識和技術含量高的先進服務業、參與國際競爭並在相關領域具有技術比較優勢的現代產業、對設備和零部件具有進口替代效應的創新型下遊產業,都可能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流向。機械設備行業,水泥,電解鋁等等看似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行業,如果壹些公司開始發展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或者新技術,也能帶來機會。此外,醫藥、電子和IT領域的創新和進步空間很大,具有戰略和經濟意義的重點投資值得關註。

區域發展意味著新的商業機會。

《方案》提出,統籌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中國首次將區域規劃與經濟區發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這意味著在經歷了26年的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模式發展後,市場主導型區域經濟發展將邁出實質性步伐,中國將真正從省域經濟走向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區域經濟壹體化將成為推動中國新壹輪改革開放的支柱力量之壹。

區域規劃是對跨行政區域的經濟聯系密切的地區進行的具有約束力的空間規劃。通過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可以打破行政封鎖,為區域統壹市場乃至全國統壹市場的最終形成掃清障礙。這將為產業跨區域擴張和發展創造機會。

“十壹五”期間,將有三個新的重點區域發展值得關註:

第壹,天津濱海新區。《方案》提出,“推動天津濱海新區等條件好的地區開發開放,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意味著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已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天津濱海新區將成為天津最大的經濟增長點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二個是海峽西側。《方案》提出要“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海峽西岸”被寫入提案,這也是“海峽西岸”首次被寫入中央文件,成為提案的壹大亮點。意味著位於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在全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支持海峽西岸發展為福建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平臺,有利於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三是成渝地區。據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9月中旬透露,在“十壹五”規劃中,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將是區域規劃的重點對象。成渝地區列入“十壹五”規劃,顯然是加快西部大開發、協調區域發展的重要壹步。成渝地區將由此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新農村建設蘊含新商機。

提案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壹項重大歷史任務。意味著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農村建設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03年農村稅費改革迎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大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新時期我國農村建設的方向。

與過去的單向政策相比,新農村建設是壹項系統的綜合性政策。新農村的內涵本身就蘊含著新的商機。新農村的內涵至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子、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時尚。其中,“新設施”是指改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水電、廣播、通訊和電信。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預計國家將采取更多新舉措,進壹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比如通過財政補貼、城市扶持等“外力”解決農業問題。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的公司可能有快速發展的機會,值得期待。此外,註重解決農民收入這壹核心問題,通過大力支持農村發展,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收入可能保持較快增長,農村消費市場有望成為新的增長亮點。這對釋放部分工業行業的過剩產能大有裨益,也為向消費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契機和起點。

中國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預示著未來中國工業發展的兩大主導方向:壹是以中西部、東北和農村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成為國家財政支持的重點對象;第二,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對整個經濟形勢至關重要,這意味著與農業相關的制造業產業集群和與農民收入相關的基礎消費產業集群將可能在“十壹五”期間獲得更快的發展機遇。

  • 上一篇:牛奶可以做什麽吃?
  • 下一篇:上海著名大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