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原公,姓唐,生於香邑,曾居香邑東原,故稱東原公。避秦末戰亂,隱居上善,與遊禮先生、齊李記、並稱“上善四大貴族”。漢初,他數次拒絕朝廷錄用。為了保住劉玉鑫郢的地位,呂後采納了張亮的建議,邀請上善四號輔佐劉英,從而鞏固了太子的地位,也讓劉邦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為劉英順利成功創造了條件。這是漢惠帝。
魏真,字公真,生於三國魏相義。他的父親魏子是漢末著名的學者,曾是曹操的謀士。魏真憑借父親的功勛,授予關內侯爵位。魏文帝(曹丕)在黃初、馮安國侯婷初年。死後,交給邱。賜謚號曰“尊”。
張,湘儀人,五代之後跟隨征戰四方。每次臨陣退縮,他都身先士卒,誓死奮戰,甚至渾身是金瘡。晉末(944年)病死。雖然聽雲是壹名戰士,但他誠實並尊重學者。他當過七州刺史,下葬那天,家裏壹點錢也沒有了。
張儀,又名賈茜,湘儀人,自小好學。曾入洛陽龍門書院,刻苦學習。晚唐長興年間(930~933),進士。晉代後期,厭倦了中學做官的書生張才,學識淵博。端明堂學士何寧將他推薦給宰相桑韓偉,並在集賢書院著書,常談國事。
郭誌,鐘毅人,宋初香邑人。太祖甘德年間(963~967),中進士,(狀元)。太宗太平興國(976~984),贊左郎博士、右贊善博士著作,為太子講學。泰山禪定後,升任尚書,享年78歲。真宗因郭芝曾是他的老師,便來到靈堂邊哭邊祭,給了左夫壹槍,並表揚了文怡。他是30卷詩歌和散文的作者。
張去華,字信臣,張儀之子,湘儀人。年輕的時候勵誌,努力,文筆好。宋真宗曾提出《論虛無》,建議農民休養生息。他非常欣賞,讓他寫龍圖閣的城墻。他是十五卷選集的作者。
雍正,名字叫龔肅,是香邑人。進士甲科,調到兗州升官。韓琦在他的文章中呼籲審判秘密亭的管理和泰昌院的知識。英宗喪事,論宗室婚姻不當,與時代合拍,判周霞知池州,歸太常院,為開封府判官。
徐安石是湘儀人。宋英宗治平人丁偉(1067)為第壹狀元,其詞為歐陽修、王玨所薦。他曾寫出《龔升明賦》和《詠史詩》,流傳於世。王安石向朝廷推薦安史,因其反對王安石的政見,拒絕依附官職。司馬光、盧仙客、邵都很器重他。官至水後,袁外郎死於黃州,蘇東坡為其哀悼。
孫坤,隨州人,嘉靖四十壹年(1562)進士。任命刑部主任,促蘇州兵準備副使。因功高,辭官隱居林下,死於家中。
韓旭,字宋老,號香邑。,進士,召贈事。北宋末年,他上書朝丞相,說民不聊生,賊寇擡頭,天下危矣。他願意不再做雲中之師,修邊護境,與民同息。靖康初年,金兵第壹次圍攻京都,退兵,韓旭獻上了決勝之策。當時種師道因年事已高而罷官。
傅興民,字順夫,隨州人,明朝重臣。隆慶是明二年(1568)的壹個秀才,為官清正。
李如花,字茂甫,號桂亭,隨州人。明朝萬歷四年(1580),秀才,官至戶部尚書。他很誠實,不懼怕權力。像袁可立壹樣,他沒有在朝鮮結成小集團。
李是人,字子諧。唐憲宗成化八年(1472),於憲宗和弟弟李同列秀才。當時被稱為“雙鳥齊鳴”,成為當時家鄉人的驕傲。著有《南港集疏》和《隨州誌》。
蔡天騏,字成之。多才多藝,彈鋼琴,下圍棋,打靶,演戲像大象,寫詩寫歌,都是出神入化。清代唐彬說:我家鄉祖上的壹個名臣,必定是以史綱公為首,他的人品很高,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袁可立,明朝著名抗日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少護太子,光祿大夫,太保太子。明朝的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四位皇帝是“四朝元老”的大臣,被授予“五代之榮”。他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和軍事家。天啟皇帝稱贊他“精氣神奔千裏,文武合憲至萬民”。
袁術(1600-1645),河南隨州(今睢縣)人。明代畫家、收藏家、詩人。父親的兵部尚書袁可立是民政部博士,官至豫州布政司參政巡道。崇禎末年,袁尚書政府開府治事,讓初露頭角的艱難歲月引以為榮。藏品極其豐富,受到董其昌、王鐸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董、巨畫的收藏,至今為國內外博物館之瑰寶。有《平泉十石》(廣東省博物館藏)、《松溪泛舟》等畫,代代相傳。
孫德謙,元末隨州人,中書左丞,大同刺史。明軍攻大同,德謙守城,誓不投降,城破而亡。書法《自決》等詩數章,用詞大方。
韓正是隨州人。元末朱元璋跟隨他出使中原,洪武十壹年(1378)病死。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並向他贈送了壹份禮物。
李贛,本名陳真,明初隨州人。元末,郭之子生官術,是帖木兒的幕僚,被朱元璋的軍隊俘虜,安置在鎮江。很快他就被提拔到了農業廳,參加了預議儀式、法議和官制討論。
李,明代隨州人,成化進士,任戶部尚書。在鄭德的早期,他提出了三個做官的要求。他享年78歲。
蔡天奇,本名成誌,隨州人,名石崗。其父蔡勝,明代成化秀才。他多才多藝,會彈鋼琴和圍棋,會打靶,會像大象壹樣表演,還會寫詩和歌曲。清代唐彬說:“我家鄉祖上的名臣,必以史綱公為首,其人品甚高,才能未盡。”
唐彬(公元1627-1687),河南隨州人。清代書法家。字孔伯,號靜賢,號晚潛庵,是唐子遺書的作者。
田蘭芳,字梁紫,清初隨州人,中州著名儒生。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幼年喪父,愛讀書,師從張辛若作詩,讀《詩經》,漢魏騷賦,唐宋詩。被學者推為正宗儒學。他在梁、宋書院講學,學生眾多。他壹生是詩,作品豐富,有易德玄文集。他死後,主人私下告訴“誠實先生”。被學者譽為“正宗儒學”、“誠實先生”。
王詵(?-1706),字公吹,清代隨州人,是大明兵部尚書袁可立的曾孫女婿(袁福成的長子女婿)。四十五年(1706),康熙皇帝在景帝戶部侍郎崗位上病逝,壽命不詳。
蔣,字金門,清中葉隨州人。清代乾隆、嘉慶名臣。
清代名臣蔣玉璞是蔣之子,故在隨州蔣父子祖孫之間有“三代翰林”之譽。
摩登時代
蘇金三(1906-1997),睢縣人,黨員,1926河南體育學院畢業。1935後,河南大學講師,河南省文聯專業作家,壹級文學創作。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首任主席,河南省CPPCC常委、全國人大代表。1932開始發表作品。65438-0949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地層工廠》、《窗外》、《蘇錦三詩選(上)》、《入伍1980》、《鵝》、《蘇錦三詩選》、《蘇錦三新作選》等多部詩集。
陳玉門(1910 ~ 1995),現代詩人,主要作品有《除夕》、《春荒》、《花瓣落花》、《第壹耕》、《喜訊》、《煙囪》。
白新富(1913—1996)於1937年加入* * *生產黨,次年加入新四軍。1964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1996死於Xi安。
魏子慶(1937,4月15),河南睢縣人。Xi省測繪院研究員,中國測繪學會地球專業委員會委員。1960畢業於鄭州測繪學院,1981擔任副研究員,1984-1986在美國俄亥俄大學學習衛星大地測量,1987晉升研究員。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是我國衛星大地測量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1995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單少蓮是國家壹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助理導演。豫劇著名演員。主要作品《賣苗郎》《朱七文》分別獲得演員壹、二等獎。1964代表河南省參加中南戲曲匯報演出。她演唱了《妙郎》、《跪在地板上的》、《穆陽輝》、《三哭堂》、《燕西關》、《八姐妹楊飄零在春天》、《她在指揮太君》等。
白統旭著名畫家,湖北美院畫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湖北分會理事兼水彩水粉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城建學院名譽副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師,湘鄂水彩藝術學會會員,湖北省水彩研究會會員,武漢水彩學會會員。
王治國,睢縣長崗鎮人,1968參軍。歷任海軍東海艦隊某部上尉、大隊長、支隊參謀長,196某基地參謀長,2001海軍上海基地副參謀長、參謀長,2009年任海軍東海艦隊1。少將等級。
王廣文,字,睢縣長崗鄉楊樓村人。出生在壹個農民家庭。1938年2月,白新福介紹他加入中國* * *生產黨,以合法身份組織抗日武裝。“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和朱德總司令會見了他們,並合影留念。回國後任解放軍大同汽車拖拉機管理學校校長、黨委書記。為我軍運輸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被授予大校軍銜。
俞東飛,睢縣長崗鎮人,睢縣高級中學畢業,考入湖南師範大學。大學畢業後進入娛樂圈,壹直從事幕後音樂制作,參與多部電視劇的音樂制作和主題曲演唱。曾擔任多位歌手的單曲和唱片制作人,並於2007年成功發行首張專輯,以其出色的嗓音和唱功受到歌迷的喜愛。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振江。南開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兼職社會學術組織有:中國義和團研究會會長、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歷史學會理事長、天津市社會科學研究高級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等。1999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高級訪問學者。
任長霞,1983加入公安隊伍,1998成為鄭州市局技偵支隊支隊長,人稱女神警察。2001調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2004年4月,14晚8點40分,鄭州至少城高速公路在偵破“1.30”案件時發生車禍。雖然經過了四個小時的緊急搶救,他還是身受重傷,不幸以身殉職,年僅40歲。
呂書祥,黨員,65438-0980在睢縣財政局任幹部、副局長、局長,65438-0988在商丘區財政局、商丘市財政局任副經理、科長、副局長、局長、黨委書記。2007年6月任河南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