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貿易理論的思想可以概括為“所需商品的交換”,因為其分析的前提是:1,所有同類商品都是同質的、無差別的;2、商品市場結構簡單,完全競爭。然後,貿易參與者可以通過國際分工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享受經濟成果。所以傳統貿易理論分析的是產業間貿易,是不同產品之間的交換。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更大比例的貿易是在標準國際貿易分類(SITC)的同壹貿易分類目錄下的相同產品之間進行的,即許多國家在同壹產業內既出口又進口產品,這被稱為“產業內貿易”。其背景是,現代產品往往會根據不同消費者的具體需求,生產出具有差異性的同類產品,以便不同國家進壹步細化同類產品的分工,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而且由於自身生產工藝或外部客觀條件的差異,各種商品的市場結構不再是單壹的簡單競爭市場,而是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壟斷。這些都使得產業內貿易成為國際貿易中的壹個研究熱點。壹、背景介紹根據上壹節,根據產品的差異和市場壟斷程度,出現了許多產業內貿易理論。例如,以新的規模經濟理論和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為分析背景,強調消費者多樣性偏好的克魯格曼模型,以及基於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假設同類產品因要素比例的微小差異而存在質量差異的法爾威-凱克斯基模型,都是比較有影響的模型。然而,本文想表明,在放棄產品同質性假設後,傳統的比較優勢仍然是對產業內貿易的有效解釋。下面介紹赫克謝爾-奧林-李嘉圖模型,該模型成功地整合了產業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並以比較優勢理論為基礎。因為傳統李嘉圖貿易理論的本質是,如果單個部門的擴張沒有提高其生產的邊際機會成本,那麽技術差距,無論是不同商品之間還是類似商品之間,都可以決定貿易模式。根據這壹原則,該理論提出了“最佳產業內貿易商品”的概念。也就是說,假設1,當生產兩種這樣的商品時,生產的邊際成本永遠不會提高,這就使得只要兩國在生產類似產品方面存在技術差距,兩國之間就必然會發生生產專業化,即具有優勢的國家會專業化生產該產品,並通過貿易供應給兩國居民消費。2.在全要素和要素價格的各種組合條件下,生產這兩種商品的要素密度總是相同的。這些假設保證了只要這兩種類似商品之間存在任何微小的技術差距,兩國之間就會出現專業化分工,由優勢國生產,通過貿易提供給兩國消費。二、具體型號介紹如下。這是壹個用傳統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現象的模型。模型假設用兩種有形的生產要素(資本和勞動力)生產三種商品,技術是起決定作用的無形要素。壹種商品屬於農產品,另外兩種商品屬於工業品,分別用X1和X2表示,說明它們是滿足上述假設的“最佳產業內貿易商品”。而且按照常規設定:工業品是資本密集型商品,農產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在技術條件上,假設X2和Y兩國的生產技術完全相同,但第壹個國家在X1的生產上技術優勢不大。根據上面的設定,很明顯X1是第壹國專門生產的。這就使得第壹個國家相對於第二個國家的相對要素稟賦在扣除兩國用於生產X1消費的生產資源後,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樣,根據傳統的要素稟賦理論和李嘉圖理論,就可以確定兩國的生產分工和貿易模式。從第二個國家的角度來看,生產決策是沿著受自身資源約束的等收入曲線不斷變化的,並且在生產壹種產品到另壹種產品的過程中,發現根據傳統的貿易理論,產業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可以很好地融合,進而得出其他啟示。假設第二個國家開始只生產Y商品,用Y換取第壹個國家生產的X2和X1。這是典型的純產業間貿易。即不存在產業內貿易,工業品和農產品都有貿易。因為產品分流沒有新的成本,所以第二個國家可以部分分流,減少Y的生產,開始生產X2,逐步提高分流比例,直到所有資源都用來生產X2。在整個替代過程中,貿易模式會發生多次變化。比如第壹階段,Y的產量從最大產量開始下降,而在X2的產量達到自給自足之前,兩國之間仍然存在純粹的產業間貿易,第二個國家用農產品換取兩種工業品。但是壹旦第二個國家X2的生產自給自足,貿易模式就變成只以Y換Xl,這叫部分產業間貿易,但仍然沒有產業內貿易,只有部分工業品與農產品貿易。然後,第二階段開始。隨著第二個國家X2產量的增加,還可以在第壹個國家用X2總和兌換X1。這樣,貿易格局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出現了產業內貿易。第二個國家,壹個相對勞動密集型的國家,開始出口壹個資本密集型的產品。盡管客觀技術條件提前,國家在這個產品上並不占優勢。由於第二個國家減少了Y的生產,第壹個國家必須逐漸在Y的消費上實現自給自足..這樣,隨著兩國繼續轉向發展生產,第二個國家開始用Y和X2與第壹個國家交換X1。此時,產業內貿易和產業間貿易並存。隨著X2產量的增加,第二個國家生產的Y的產量只能自給自足。這時就產生了壹種全新的貿易模式,即純產業內貿易,第二個國家用X2換來了第壹個國家生產的X1。這就是完全符合傳統貿易理論的產業內貿易。隨著第二個國家繼續減少其產出y,慢慢進入第三階段。第二個國家越來越依賴商品X2的生產來交換第壹個國家生產的X1和Y,這就是所謂的異質貿易階段,即產業內貿易和產業間貿易同時並存。但這種分工結構不同於第二階段兩種貿易並存的情況。如果上壹次各國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進行分工,那麽這種分工就與其資源稟賦優勢不符。本來勞動密集型國家可以通過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行貿易。三、結論評價1。雖然這壹理論源於傳統的Herschel-Olin (H-O)模型理論,但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H-O模型分析的前提是兩國生產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完全壹致。H-O模型認為,壹個國家會出口以其豐富的要素為原料生產的商品,然後推斷同樣要素稟賦的國家之間不會有貿易。但後來的具體實踐經驗表明,當生產的產品數量多於生產中使用的要素數量時,兩國之間仍有足夠的貿易空間。H-O模型還認為,雖然無法根據某壹特定商品的要素密度來判斷該商品的貿易流向,但可以從凈進出口商品所反映的要素構成來推斷各國的相對要素充足程度。這個新的H-O-R模型得出的結論是,資本密集型商品有兩種,那麽原來的勞動密集型國家很有可能出口其中的壹種。而且這個模型假設兩國在生產壹種產品上存在技術差距,不像傳統理論認為兩國不存在技術差距。這使得新模式下的產業內和產業間貿易方向明確確定。因為擁有技術優勢的國家優先生產這種商品,以滿足本國和他國的消費,而這個國家的剩余資源與另壹個國家的剩余資源的比較,將決定剩余產品的分工模式。這樣,貿易分工的模式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而且需要強調的是,新模型有壹個與傳統理論完全相反的結論:資源稟賦相同的國家之間也有貿易的空間,相同要素密度的商品之間也可以發展產業內貿易。2.傳統理論還有壹個基本的理論背景,就是假設生產要素不可移動,除了基本的生產要素,不考慮其他無形的投入,而是讓最終的消費品流通起來,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特別是認為生產資料是由外部因素固定和分配的,生產不同產品的設備資本可以分為中間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兩大類。前者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新模型完全突破了這壹理論約束,假設國家可以根據相對生產優勢的變化調整固定資本的構成,從生產壹種產品轉向生產另壹種產品而不成功。進而尋求各種貿易方式下的最優生產點。該模型有效地將傳統理論與新時期的新現象結合起來,既能解釋產業間貿易,又能解釋產業內貿易。它是對流行的規模報酬遞增定律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現象的又壹重要補充。為國家在國際分工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上一篇:皮埃爾·杜邦美國現代化學工業之父——杜邦下一篇:福建懷化旅遊景點介紹福建懷化旅遊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