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硬盤!!!

硬盤!!!

硬盤分為固態硬盤、機械硬盤和混合硬盤三種。大部分用戶采用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的雙盤方案。現在市場對混合硬盤的需求很小,市場上安裝的主要是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先簡單介紹壹下這三類硬盤的知識。

壹、硬盤選購的類型:

1,機械硬盤(HDD)

是傳統硬盤。在沒有固態硬盤之前,是機械硬盤。現在大部分安裝的機械硬盤都是作為存儲輔助盤。機械硬盤的結構主要由壹個或多個由鋁或玻璃制成的磁盤、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接口和緩存組成。機械硬盤工作時,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盤上讀寫數據。

優點是容量大,價格低,技術成熟,硬盤損壞時可恢復數據,缺點是速度慢,發熱大,噪音大,相對於固態硬盤抗震性和抗摔性差。

2.固態硬盤(SSD)

固態硬盤是繼機械硬盤之後的壹種新型硬盤,也是現在安裝的首選硬盤之壹。都作為主盤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統速度。固態硬盤主要是由多個閃存芯片、主控和緩存組成的陣列存儲,屬於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制成的硬盤。

主要優點是與機械硬盤相比,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短,可以提高系統、軟件、遊戲等的讀寫速度。,而且靜音防震抗摔,功耗低,重量輕,發熱少。主要缺點是價格高,容量小。需要大存儲時,往往需要配合機械硬盤使用。

3.混合硬盤(SSHD)

混合硬盤相當於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結合體。它使用容量很小的閃存粒子來存儲常用文件,磁盤是最重要的存儲介質,而閃存只起到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閃存中以減少尋道時間,從而提高效率。

混合硬盤的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盤快,但速度沒有固態硬盤快。和機械硬盤壹樣,有明顯的發熱、噪音和震動。

二、硬盤購買的品牌

1,機械硬盤: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盤:三星、英特爾、掌上、東芝、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銀河、七彩、臺電等。

壹般來說,首選三星、英特爾、普科特,但價格貴,其次是金士頓、閃迪、東芝。性價比高的品牌可以是英馳,威剛,臺電,七彩。

第三,硬盤購買容量

同樣的價格,機械硬盤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盤大很多,所以在大存儲的情況下,必須配合機械硬盤作為存儲,除非妳是土豪,直接買大容量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的容量通常是:120G,240G,320G,500G,1T,2T以上。不過目前基本都選擇120G和240G的容量,因為大容量SSD的價格肯定讓妳懷疑自己的壽命,但是相信SSD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盤容量通常為:1T、2T、3T、4T以上。壹般基本選擇1T和2T的機械硬盤,不管多大,基本都不用,除非有這樣的存儲需求。

四、硬盤購買的界面

機械硬盤現在都是SATA3接口,固態硬盤常見的有:SATA 3接口,PCI-E接口,M.2接口,其中M.2也有不同的規格,主要有2242,2260,2280。

現在普遍使用SATA3接口SSD,M.2接口SSD逐漸成為主流,而PCI-E接口壹般用於高端電腦,速度體驗更高。

五、購買硬盤的大小

臺式電腦的機械硬盤都是3.5寸,SATA3接口的固態硬盤是2.5寸,和筆記本的機械硬盤差不多,所以也可以用在筆記本上。PCI-E接口SSD只適用於臺式電腦,不適用於筆記本,而M.2和SATA SSD,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都很常見。

但是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臺式電腦來說,M.2接口的SSD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接口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Installer House的邊肖堅信,采用M.2接口的SSD是未來的趨勢。

SSD和機械HDD的速度是由什麽決定的?

固態硬盤主要由顆粒和主控組成,決定了壹塊固態硬盤的性能。粒子和主控越好,固態硬盤的速度就越快。

SSD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強於MLC,MLC顆粒強於TLC。但是,SLC顆粒現在在市場上基本上很少見,主要是因為價格高。現在高端固態還是以MLC顆粒為主,而TLC顆粒成本更低,性能和壽命更差,在市場上定位為入門級固態硬盤。

SLC =單級Cell,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級貴(約為MLC價格的3倍),壽命約為65438+百萬次。

MLC =多級Cell,也就是2bit/cell,速度和壽命壹般,價格壹般,大概1000-3000擦除壽命。

TLC = Trinary-Le

  • 上一篇:皮影戲制作八步圖皮影戲制作流程
  • 下一篇:私有域流量具體有哪些渠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