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山東青州龍興寺佛像坑的發現與研究

山東青州龍興寺佛像坑的發現與研究

1996 10,青州壹所學校正在修建操場的工地上,轟鳴的推土機成了壹個巨大的驚喜發現者:工人們走到車頭打開浮土,青州佛窖隨著這個意外發現被打開了!地窖東西長8.6米,南北寬6.7米。青州佛像的搶救性考古發掘迅速展開。考古人員通過局部挖掘工作了七天七夜,被泥土覆蓋的佛像逐漸露出了本來的樣子。

謎團從考古發掘之初就不期而至:佛像為什麽埋在這裏?在這個坑被發現之前,當地人知道在縣史書中曾經有壹座古寺叫龍興寺。龍興寺是公元500年左右的著名寺院,香火興盛了800多年。但是在公元1300年左右,龍興寺詭異的消失了。

經過修復和匹配,佛像總數達到400多尊。這是壹個驚人的數字!為什麽壹個面積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坑裏會埋這麽多佛像?

考古學家從題材和雕刻工藝判斷,這些佛像大多完成於5、6世紀,即中國歷史上最動蕩的南北朝時期。青州,位於山東半島,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經是中國古九州之壹。如今的青州,許多遺跡仍在默默訴說著這座古城昔日的輝煌。青州佛像的發掘會揭開那些來自遙遠歷史的秘密?

自從佛教從遙遠的印度傳入中國,中國人開始制作佛像。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的產生先後受到中亞和印度的影響。青州最早的佛教造像是北魏晚期的作品,數量不多。大部分都是有背屏的雕像。佛像大多身材瘦削,雙肩下垂,是中國漢族人的典型體態。佛面顴骨略突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智者的形象。這種風格的雕塑被稱為“秀骨清象”。不僅如此,千裏迢迢從印度趕來的佛陀,直到來到中國才穿上大袖脫衣袍。佛像的中國風,是當時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普遍中國化傾向的壹個縮影。

戰爭和分裂並沒有阻斷南北朝之間的文化交流。控制北方政權的草原人開始向南朝的漢文化學習,大規模漢化運動在北魏最為活躍。青州自古位於南北交通要道,歷史上曾隸屬於南朝。南北文化在這裏長期交匯,自然與佛教造像相呼應,主導了造像的中國風。這種接近漢族人體態和中國傳統風格的長袍,直到6世紀上半葉的東魏時期,壹直保持著優雅帥氣的風格。然而,當我們把目光轉向6世紀中葉以後的北齊佛教造像時,第壹個強烈的感受是,“秀骨清象”的雕塑特征完全被新的雕塑風格所取代。背屏浮雕雕像幾乎消失,而單圓雕塑雕像大多豐滿圓潤。與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飾風格相比,北齊造像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審美趣味。服裝全部輕薄,展現健康美好的身材,從印度傳入的早期藝術風格再次成為主流。

從青州出土的北齊石刻拓片可以清楚地看出,當時胡人已經廣泛進入青州進行經濟文化活動,與外國的交流也體現在同時期的佛教造像上。壹些雕像以淺浮雕或繪畫的形式清晰地勾勒出胡人的形象。其他佛像,或刻有脊紋,看起來濕衣服緊貼身體,或身上沒有皺紋,皮膚輪廓充分展現人體之美。在北方中原同時期的作品中,這種造像風格極為罕見,很可能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曹衣出水”的風格。但對於“壹草出水”之風為何從萬裏之外的西域傳到青州,至今仍有不同的說法。因為,在青州之外,還沒有發現同類型的雕像。那麽,他們會沿著絲綢之路壹路而來,還是像很多歷史學家推測的那樣,沿著水路從越南進入中國南方,從南方進入青州?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新的風格傳入青州後,工匠們用自己熟悉的技法與之融合,於是在北齊出現了壹批面目新穎的佛教藝術造像。

在古代,制作雕像時,大多還會制作壹個底座,底座上刻有關於這個雕像制作的信息。但在青州龍興寺出土的這批佛像中,幾乎沒有壹個基座上刻有銘文。而佛像的底座也沒有在繼續挖掘中出現。他們去哪裏了?

青州佛教造像發掘後,壹個問題壹直困擾著考古學家,為什麽這麽多精美的佛像被埋在地下,又為什麽被人為破壞。

坑的中間有壹個從坑口深入坑底的斜坡,應該是當年挖掘者為了方便搬運石像而留下的。坑內大部分雕像損毀嚴重,但這些損毀的雕像仍在坑內有條不紊地排列著,大致按照上中下三個層次。中間放著壹個比較完整的雕像,殘破的雕像上蓋著壹個更大的雕像殘體。在壹些放置在頂樓的雕像頂部,考古學家發現了壹些蘆葦墊留下的紋理,這表明雕像在被埋葬前被覆蓋了蘆葦墊。種種細節表明,這是壹次有計劃、精心安排的安葬行動,承辦人很可能是壹位非常虔誠的佛教信徒。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把佛像埋了,到底是誰砸的?

在壹些佛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燒和修復的痕跡,這些佛像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時期的歷次滅佛滅佛運動中被砸毀的,後來隨著佛教的死灰復燃而得以修復。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龍興寺佛像埋藏時間的研究很快有了新的線索。龍興寺坑內發現的幾尊佛像,經鑒定為北宋時期的佛像。在壹尊佛像上,還發現了“北宋天聖四年”的字樣。北宋天聖四年為公元1026年,距離南北朝最後壹次滅佛運動已近500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之前關於佛像被南北朝滅佛運動所毀,後被埋葬的假設就不成立,因為北宋歷史上並沒有滅佛運動的記載。是什麽原因讓這些佛像在土裏沈睡了這麽長時間?考古學家把註意力轉向了青州附近出土的壹塊石碑。

石碑上的文字可能是解開青州佛像之謎的鑰匙。

楊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他說,上世紀80年代初,臨朐縣還發現了大量與青州造像年代和特征基本相似的古代佛教造像。當這些雕像出土時,有壹個雕像記錄,描述了當地壹座名叫明道寺的寺廟。古代有僧人看到壹些破碎的佛像,就把這些殘樣全部收集起來掩埋,掩埋的時候在上面做了壹個佛塔。在做這個功德的時候,當地的官員和周圍寺廟的僧人也參加了,舉行了壹個非常隆重的儀式,還刻了壹個碑文。石碑上的文字詳細記錄著

儀式由當時龍興寺主持人禪雍參加,儀式日期為景德鎮元年,即公元1004年,應與龍興寺窖藏屬於同壹時期。從這條線索可以推斷,北宋這壹時期,青州地區的寺廟裏應該有盛大的法會。寺廟裏的僧人將早年在各種滅法活動中損壞的佛像或經年累月磨損的佛像收集起來,然後舉行隆重的儀式埋葬,以此來積累功德。所以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在龍興寺的地窖裏,南北朝時期的佛像大部分被毀,而隋唐至北宋時期的佛像卻十分罕見。但是,還有壹個疑問仍然困擾著人們:假設這些前幾代佛像都是北宋時期的陪葬品,過了幾百年,上面的鍍金畫估計早就褪色了。直到今天,這些千年前的佛像依然散發著動人的光澤和耀眼的色彩。這怎麽解釋?

關於青州造像的種種猜測和疑問,依然找不到最終的答案。

或許答案已經不重要了。偉大的藝術作品歷經千年,閃爍著奇異的光彩,這本身就是壹個奇跡。

  • 上一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學探究
  • 下一篇:老師壹句壹句說,翻譯感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