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利用近地軌道衛星和空間站進行觀測。空間探測器的深空測量還提供了關於太陽風、耀斑粒子發射和太陽磁場的新知識。
中文名:空間天文觀測mbth:特點、發展歷史、空間太陽觀測、紫外天文觀測、X射線天文觀測、γ射線天文觀測、紅外天文觀測與地面天文觀測相比,空間天文觀測具有以下特點:突破了地球大氣層對天體輻射的阻隔和觀測分辨率、靈敏度的限制,可以實現全波段、高靈敏度、高分辨率觀測,還可以利用航天器對附近太陽系的天體進行觀測。空間天文觀測的主要分支包括空間太陽觀測、紫外天文觀測、X射線天文觀測、紅外天文觀測和γ射線天文觀測。發展歷史1946美國用V-2火箭獲得第壹張紫外光譜照片,1948用火箭探測到第壹次太陽X射線,1956用氣球發射的固體火箭觀測到太陽耀斑爆發的X射線。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觀測儀器靈敏度和分辨率的提高以及衛星姿態控制技術和數據傳輸能力的發展,對天體的觀測已經從對太陽的觀測擴展到對銀河輻射源和河外輻射源的紫外X射線和γ射線的觀測。空間天文觀測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太陽物理學、行星物理學、恒星和星系物理學的發展,而且促進了天文學壹個新分支——空間天文學的形成。空間太陽觀測主要利用近地軌道衛星和空間站。空間探測器的深空測量還提供了關於太陽風、耀斑粒子發射和太陽磁場的新知識。“太陽輻射監測衛星”2號主要用於監測來自整個太陽圈的紫外線和X射線的通量變化。軌道太陽天文臺8號觀測了太陽的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研究了太陽結構動力學、化學成分和太陽活動的長期和快速變化。1973年,美國宇航員在太空中操作阿波羅望遠鏡,對太陽色球和日冕進行了高分辨率的電視和攝影觀測,獲得了太陽在各種太陽活動條件下的照片。隨著觀測分辨率的提高,空間太陽觀測已經側重於觀測太陽的精細結構和局部區域的快速變化,特別是耀斑爆發現象1980。美國發射的“太陽峰觀測衛星”(SMM)首次發現太陽的紫外、紅外和可見光總輻射流隨時間緩慢上升和下降。1981年,日本“雛鳥”衛星記錄了約500次耀斑爆發,還發現了個別耀斑輻射流的超精細時變結構。紫外天文觀測除了早期火箭和衛星所做的紫外背景測量,1968年發射的軌道天文臺2號衛星首次揭示了紫外天空圖像,奠定了紫外天文學的基礎。基於這壹觀測,發表了第壹張恒星紫外觀測巡天表。20世紀70年代,荷蘭天文衛星(ANS)和國際紫外線探索者(IUE)進行了紫外光譜的多普勒頻移觀測,後者還對X射線源和可能是黑洞的天體進行了紫外線觀測。三號衛星、Ted 1A (TD-1A)和天文紫外輻射分析衛星(Aura)的觀測也推動了紫外天文學的發展。X射線天文觀測1962第壹個非太陽X射線源&天蠍座X-1被火箭觀測到。在20世紀60年代,大約有30個X射線源被火箭觀測所證實。1970年發射的第壹顆X射線觀測衛星──“小天文衛星”(SAS)1(又稱“烏呼魯”衛星)已經能夠觀測低強度X射線源,使發現的X射線源數量增加到約160個。根據衛星觀測結果,公布了“烏呼魯”X射線源表。此後,“小天文衛星三號”和“荷蘭天文衛星”的觀測使X射線源的數量增加到400多個,發現了多個X射線暴源,獲得了彌散X射線背景和壹些離散源的能譜。分別發射了1977和1978,二號衛星1的探測器陣列靈敏度比“小天文衛星”1高7倍左右,探測結果使X射線源數量增加到1500左右。“高能天文臺”2號采用掠射X射線望遠鏡,其靈敏度比“小天文衛星”1號高約1000倍。在3000多個觀測到的天空區域中,每壹個區域都記錄了至少壹個X射線源,並且有了許多重要的發現。γ射線天文觀測γ射線天文觀測發展晚於X射線觀測,由於可觀測的γ射線通量低,儀器背景高,迄今為止還沒有壹種儀器能夠確定γ射線源的位置。通過軌道太陽天文臺三號、小天文衛星二號、宇宙線觀測衛星(COS)B和高空氣球的觀測,已經獲得了γ射線的背景能譜,發現了與星系結構有關的各向異性γ射線輻射、若幹宇宙γ射線點源和宇宙γ射線,但不能精確確定γ射線的位置,只能粗略確定其方向。紅外天文觀測空間紅外天文觀測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發現了大約3000個波長為41和20微米的紅外光源。1983年6月發射的第壹顆紅外天文衛星發現了數十萬個新的紅外源,推動了紅外天文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