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章安屬揚州,為甌越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六國後,秦朝普遍放棄了人口稀少的東南沿海,歸屬閩中郡。之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強制移民,擴張領土。史記?《秦始皇傳》載:“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凡死而成親者,賈人取呂梁地略。”漢書?《高第紀》也說:“秦遷於三郡之南,使之與百越混雜。”秦時,章安設回鋪鄉,屬會稽縣鄞縣。到了漢代,已經發展起來,進而控制和管理著浙南閩北,乃至整個東南越國。北漢時期南遷的人口和當地的原住民已經繁衍到相當的規模。由於秦漢時期疆域的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張安的政治軍事地位日益重要。《漢書》說:“北至遼寧,南至交趾,貢獻轉運,皆從東甌、東野”。據考,東甌、東野指的是張安舊址。
漢昭帝第二年(公元前85年),在惠浦縣建立余張安,隸屬惠濟郡,漢晉至隋朝壹直是舊縣治。漢代以後,已成為東南沿海的重鎮和軍事要塞,海口航運的大都會,中央控制甌、閩的軍事重鎮。長安不僅是中國古代的第壹郡,沿海港口,軍事重地,縣部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又是會稽郡,從漢朝到三國吳朝的軍事機構,東方的壹個校尉所在地。就像東漢的楊雄寫的“西北壹侯,東南壹衛”,裏面的“壹衛”指的就是這個地方。張安的崛起與地理環境和政治因素有關。比如漢武帝指出的“東越地狹人多”,交通不便。只是此地地處椒江入海口臺州灣沿岸,水上交通便利,易於與外界聯系。《通典》卷三十三《正史十五?《郡縣傳》中有雲,西漢作為東南沿海的偏遠地區,為張安設置了惠普郡,並在東部設置了軍事機構。這是壹個軍事戰略權益的計劃,對威懾偏遠地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昭帝第二年(公元前85年)從張安設惠普縣,東漢光武帝在位(張、趙元年)改為張安縣。太平二年(251),會稽東部設臨海郡,唐武德八年(625),基本全郡(惠浦、臨海)。
隨著行政區域的擴大和漢越民族的融合,社會實現了全面發展。新淤的土地成了移民定居的理想發展地,擇高肥者而耕。隨著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張安人口密集。這時,姓氏氏族出現,趙舊臣馬為避秦之害,來到章安隱居(《三門縣誌》)。三門馬氏族譜記載:“秦末,有馬聖鸞者,為避秦之亂,往章安馬家山居住。《黃青瑞》泰州進士錄?長安六朝王、吳、高、陳、徐、姜、潘、丁、左、朱等姓氏的磚誌記載及新近出土。如敖裏坑窯址三足撐面底部之間壓印有楊的“金”字或“宮”字,青瓷礁鬥底部刻有“李”等字樣,估計是該窯工匠的姓氏。朝代年表中有圖案印花裝飾磚,包括西漢建元、原平、永沖,東漢永寧、顏夕,三國赤武等最早的號碼磚,以及壹些陶瓷上的圖案印花和雕刻銘文。壹些青瓷物件的腹部用棕色書寫了年代文字,在海邊窯址發現的壹塊青瓷碎片也用棕色書寫。至於東漢末年留下的殘磚銘文,就更多了。金代“八王之亂”後,中原連年戰亂,北方士人紛紛南渡,或因戰爭或政治原因南遷臺灣,帶來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長安周邊地區出土了大量漢代至南朝時期的墓葬和碑刻磚,其中有“太和四年八月壹日冀州(369)(今河北高邑縣)”和“兗州濟陽縣杜翔冠華裏朱偉之妻”等。民國7年(1918)2月,張庵東路出土“蔔渠江印”,1971年疏浚李白河,八連橋農民收藏“軍偽司馬”中國官印。從上世紀90年代出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六面“朱正壽”私印和青銅鉤印可以看出。它反映了張安的政治和軍事歷史地位,是人口遷移的證據,從而溝通了於海張安與中原地區的文化聯系。同時,張安也與中原同步,參與了華夏文明上演的歷史劇,從中可以看出華夏文明的深遠影響。
軍事重鎮張安港,也是東南沿海最早的五個古代海港之壹。“三國吳大帝黃龍二年(230),孫權派大將魏文,諸葛直言軍令,壹萬余人下海謀益州(今臺灣省),數千人回益州”(反思?武直?吳竹川)。近代許多學者認為這次航行的出海口在章安港。這是我國歷史上大陸與臺灣省的第壹次大規模交往,也是我國第壹次以政府名義管理臺灣省,意義重大。20世紀60年代,在胡曉村北至巫山山南之間還發掘出桅桿、木板等遺跡,為惠普古道張安湖範圍的確認提供了可靠的考證依據。
航運業的發展帶動了古丈庵傳統手工藝和文化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甌越人已從事紡織、造船和制陶。秦漢時期,山越土著與中原漢族交往頻繁,農業生產發展迅速。隨著政治地理的發展,六朝時期的長安經濟發展迅速。三國吳國時期,Kuloko沈的《臨海異物錄》記載了當時臨海郡的物產和風俗。已有記載“丹秋谷夏秋熟”,丹秋是當時臨海縣的別稱。經濟作物種類很多,主要是豆類,幹姜最有名。
到了南朝,張安的幹姜已經是朝廷的貢品了。據唐官編纂的《新修本草》,“出海以安為上。”“唐叔?地理也記載:“老貢品和幹姜是張安城門最好的。”“南史?《孔子傳》說:“孔子生為沿海太守,今在仁清。回到縣城後,他獻上了兩千斤幹姜,這對齊武帝來說太少了。這是壹個明白的嘆息。“《南七書》?《孔子傳》是《二十斤》,也是真實的。除了供奉幹姜作為貢品,“莽”的制作也引起了當時的註意。其實所謂“莽”就是當時用纏繞的麻織成的草鞋,是專門為文人階層設計的,以山川為榮,沈溺於山川之中。當時主要的手工業是陶瓷。長安陶瓷燒制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瓷器在東漢末年逐漸成熟,六朝時幾乎達到頂峰。目前,張安樸上遊的鐵廠村、坳裏坑、安王山、馬嶴村、鮎魚坑口、官田山、荊凱村等地有多處青瓷窯址。如今,考古發現多達6處,遺址被定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溪口青瓷窯生產壺、罐、洗、碗、壇、碟、罐、倉、杯等十幾大類五十多個品種。青瓷軸淡藍色,潤澤有光澤,古樸典雅,輪形,有模印、刻、堆、雕、刻、捏等技法,也燒明器。
章安離椒江很近,東海就在膠北平原的壹個海灣之外,漁業資源也很豐富。古代越人擅長劃船,主要從事漁業生產,僅在靈江流域。唐道玄《續僧傳》?據《支夷傳》雲“支夷於陳太建七年(575)赴海附近居住,民以上海魚為業,網四百余裏,河、湖、溪六十余條”,海上捕魚頗為龐大。同時,張安也得到了撈鹽的位置。唐代在章安黃礁以西的新亭頭設置了新的鹽監。這處遺址位於黃角山橫村溪頭楊老仁洞下緩坡處,設督軍管理鹽業,成為當時江南十大督軍之壹。北宋熙寧三年(1070),都督鹽場在土陶平原建立,食鹽生產成為當時主要經濟來源之壹。
古代長安的交通也很發達。章安屬於古越之地,古越人“善劃船,善遊山,以船為綱,以馬為伴”,過著農耕漁獵的生活。隨著手工業的逐漸興起,經濟開始繁榮,出現了壹個航運港口——長安古港。陸路縱貫南北,古驛道北起鄞縣、張炬(寧波),經三門朱航驛,海至二嶺腳下的張安。從南到北帶動經濟繁榮。長安出土的各種錢幣,如三國吳倩的“大春2000”,西漢的“大春5000”、“大春如千”,秦漢時期大量各種格式的五銖錢幣,都間接反映了當地經濟狀況的壹個側面。
行政區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繁榮的促進,都受到了宗教傳入的影響。東漢末年,佛教和道教都已傳入臺州。最早有經典的海邊寺廟是太康的湧泉延恩寺(280-289),永康中學的章安靈母寺(300-301),章安靈母寺創建於永康二年(301)。張北郊,羅漢嶺腳下的“七道”寺,紫林山丙辰齋村九子(五道寺舊稱“七道”)由隋代的“取靜”改為宋代的“五道院”,是張命吳北子造雲之地,後主持天臺山五祖張庵大師(561-632)印心。青瓷碗,雕刻蓮花圖案,各種塑料罐上的佛教人物,宗教色彩濃厚。臨海坳裏坑窯址的陶瓷碗,內底飾壹圈,四周雕九瓣蓮花。從東晉到南朝,蓮花花瓣被廣泛用於裝飾,如雞頭的肩部和瓷碗內外的蓮花花瓣。
隨著政治和地域的發展,張安富戶的形成和文人的興起,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沿海郡縣的張安逐漸成為當時東南沿海地區的大都市。
晉敖山西古河道,湖沼之間,三面回蒲,九彎回伊。舊跡章安湖是在惠普的老路上形成的,在自然和人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美麗的章安湖。據劉宋所作《林海記》記載:“郡北四十步有湖光山色,山色與甚平恰到好處,可容納數百人。民俗極重。每隔九日,菊花酒之際,宴席常引三四百人。”《太平玉蘭》也有類似記載:“在長安古城的北面有壹個美麗的湖,叫長安湖。湖邊有山,山頂平坦,可容納300至400人。每年秋重陽,郡縣官、文人學者聚於湖中,其樂融融。”可見當年的張安是壹座繁華的城市,生活富足,建築精美,湖光山色。
20世紀8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對古丈庵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出土了壹些建築構件,特別是錢文平磚、瓦、瓦、滴水等出土。20世紀90年代初,張安長風街出土了宋祥福寺的地磚。1997年,寶榮關遺址因原中學校園建築,夯土層中出土大量漢代雲雷紋瓦(直徑14cm)。2005年初,水退集惠普縣工地出土了漢代人面瓦、管瓦、油燈、碗、碗等瓷器殘片。
同時,壹些文獻還記載,西晉太史公年間(265-274),晉使呈貢隋登橋望江使雲。這座橋最晚建於晉代,最初是木結構。因為橋的朱赤柵欄,它被稱為池蘭橋。初建時,五孔谷倉罐上有瓷樓、魂瓶、瓷樓、俑,還有豬圈、狗圈、雞籠、爐竈、竈具、酒具,生動再現了幾千年前人們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同時,張安的冶煉技藝也達到了壹定的水平。如出土的青銅鉤、銅鏡、青銅劍、鐵劍、青銅墊圈、青銅碗、礁桶、鐵器等系列,以及青銅器上精美的紋飾和雕刻。特別是銅鏡上的銘文最好看,還有壹些小工藝品,如男子發髻上的發簪、銀簪、銅簪、饋簪(玻璃);紅瑪瑙、綠水晶等。普通女性的,各種耳朵帶腰的,橢圓形的,瓜邊形的。還有金戒指、手鐲、銀手鐲、銀戒指、皮帶扣、鍍金銅鏡等工藝制品。
章安也是中國史學界頗有爭議的“東野”所在地。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為青銅器冶煉之地,因地處會稽東南而聞名。截至目前,在章安鎮紫林湖村九子山山麓和溪口鐵廠茶園山發現有青銅冶煉遺址,湖村渣崗頭堆積有大量青銅渣冶煉殘渣。在古代傳說和文獻記載中更有可能是“東野”,與歷史記載壹致。
隋唐章安撤縣並鎮,六朝縣級機構遷至臨海市大孤山。初唐時重新分析,沿海為沿海,章安、石峰、樂安、寧海五郡位於臺州。此後,沿海地區壹直是臺州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唐武德八年(625年),章安歸海,郡移郡,自然每況愈下,漸冷。
到了唐朝,臺州被貶為壹個僻靜的海濱郡。到了宋代,章安港也有了壹定的地位,是臨海、黃巖口岸的前沿,至今仍是海上航線的始發港。南宋建炎後,是為了控制海上航道。宋熙寧七年(1074),在黃角白家下設亭,鎮守章安港水域,都是保護海防門戶。宋代,章安也是臨海的大集鎮之壹,商業繁榮,章安鎮有稅田。釀酒業發達,有酒倉、醋倉等作坊,實行專賣,至今仍維持著縣壹級的經濟機構和地位。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在浮海中避難,乘船棄明州。正月初二,他乘船到臺州灣外的牡蠣灘,晚上住在金嶴山腳下,正月十八劃船到溫州。文天祥逃出袁穎,過了椒江後,也登上了金鰲山。他在高宗停下來的地方哭著拜著,動情地寫了壹首詩《入東》。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跟隨高宗到了張安。
宋朝獎勵對外貿易,尤其是南渡之後。紹興七年、十六年兩次下詔書:“地方貿易之利最豐”和“助國家之用”...來吸引遠方的人並行賄”。為了發展對外貿易,除了在杭州和明州設立市場船公司。位於明州和溫州之間的章安,沒有市場交易設施,但市場交易依然存在。南宋初,馮安國訪金鰲,記松門貿易,市內貿易事務歸海口貿易。宋代長安北郊溪口鐵場,相傳唐宋時期,二裏方圓曾有壹座古鐵場。據《嘉定赤城誌》記載,不保存鐵礦石記錄。自宋代以來,臨海魯西廣濟(今溪口鐵場)的冶鐵業在歷史上被稱為“鐵砂”,鐵砂只有煉成熟鐵才能用於制造。其形狀似磚,稱為鐵磚。到了宋朝以後,就漸漸不行了。當時是臨海古代冶鐵中心之壹。同時,張安還著力發展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在宋朝的基礎上,疏浚河道,修復水閘,進行水利建設。宋末元初是這壹時期經濟衰落的集中時期,也反映了元朝統治時期生活在漳安沿海戰爭中人民的悲慘境遇。由於元末政治腐敗,賦稅沈重,農業生產落後,膠北平原數千公頃土地已成為排斥鹵水之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江西道監蔡,“截河若幹,因地制宜設門若幹,總擇古橋門”。大規模興修水利,整治河道,節約灌溉、排水、排澇用水。它滿足了農田灌溉的需要,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明清時期,章安仍設置稅場,仍為貨物運輸的口岸,都督鹽場的散裝鹽仍轉運出海,銷往仙居、縉雲、永康、武義等縣。張安鎮東蔡橋有壹個總廠,在都督鹽場儲存和運輸食鹽,可以由蔡橋經靜賢河駁船直接運到海上。明朝末年,日本叛軍連年遭殃,地處東南沿海。沿海人民奮起抗擊倭寇,至今仍有許多抗日遺跡。章安附近仍有壹些山峰,如章安峰、新亭頭峰、馬誌峰、山門峰和太平山峰。據《戚繼光年譜》記載:“椒江之敵壹分為二,嚴復大軍兵圍黃教山,下其余。他們四面出擊,壹共有五級斬首。第壹個賊被活捉,奪兵器之戰奇。”
清順治十八年十月(1661),為實施“海警”,下令移海,強迫沿海地區撤離三十裏,清空土地,不得成片入海。康熙二十二年(1683),海禁解除,全部恢復邊疆。解禁後,居民獲準出海捕魚,鹽場陸續恢復生產,沿海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恢復。外貿之初,與張安隔河相望的乍浦、甲子口已取代了張安港。康熙二十四年(1685),浙江沿海通商口岸開埠。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沒落的海門港才“滿帆遠航,商業市場蒸蒸日上”。隨後,甲子口也成為南方貨物的轉運交換中心,大量南方貨物從福建運往甲子出售。嘉慶年間,四明明和昌(慈禧)兄弟方、方,遷居章安方家。方魯青於嘉慶十壹年(1806)在張安街創辦了“方萬生”藥號。南北各種藥材,在臺州延伸網點,設置藥房,以章安“方萬生”為總號。店員多,資金雄厚,藥材正宗,口碑高。飲片655種,自制丸、散、膏、丸、藥、酒396種,不僅銷往臺灣六縣,還遠銷江蘇、杭州、上海等地,形成了泰州全國醫藥工業的中心。章安“方萬生”總號,民國時曾有“百年老店,只此壹家”在其店中,以示其歷史悠久。
張安歷史文化名人眾多,如東晉泰州第壹官傳任旭、晉代名臣褚懋、農民起義領袖孫恩、東晉臨海郡太守等。孫權的第三子孫芬,南北朝太平三年七月(442年)被貶庶人,被置於封地。西晉時,國子監第五祖張安大師,程公燧,天臺山賦詩人孫綽。宋代壹生寫詩數千首的詩人,馬庵的康王,逃臺的文天祥,章安作詞的李清照,著名詩人陳從輕,元代的、遊助,明代的戚繼光,清代的歷史學家、地理學家齊趙南,康乾盛世的葉素娘、葉素娘三位才女。他們要麽當官,要麽都在,要麽都被發配到了張安,留下了不朽的足跡。李惠清創辦了臺州最早的隨機彈班,名為“山兵高音曲”。追根溯源,現在的臺州亂彈劇團應該說也是從山兵高音旋律班發展起來的。山兵高亢的曲調也加入了壹些亂彈的內容,成為臺州“山中亂彈”的主流。還有北宋潘陽寫的以張安命名的《張安集》。清鹹豐十壹年(1861),張可的的《張安雜說》和清代臨海著名學者黃睿的《金鰲山治》留存於世。
古老的張安湖有美麗的風景和山脈。清在《赤城集·牡蠣灘》壹文中說,牡蠣灘位於“山之南,金嶴,海門潮起潮落。乍壹看牡蠣多,現在淤塞了,到處都是潮水,還像牡蠣群。”清武清寺《整理五祖臺碑》載:“南望漳安縣,蠔灘如第壹步,宋高宗昔日航於馬鼻”,“蠔灘回光返照”也成為古漳安八景之壹。六朝時,無怪乎晉代的Xi成在掌管沿海太守時“遊於郡中”,後來又“帶病離崗,為建宅講和,誌在達終。”就連沒去過張安做武尚書令的汝南人也在衰老。“七十歲是張安的心願,住在張安。”
金嶴山,長安邊的壹個景點,東南屏障,壹條河流,歷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題寫。山上的老相府寺(又稱善濟書院),有皇帝禦座,有宋高宗在馬鼻的度假村,還有老相府書院,如唐開元八年(720)修建的靈母寺兩塔,南宋時在石墩山講學的觀瀾書院,都荒廢已久。在山的東麓,有壹個金窟,題有元狀元太仆華的篆書(現已被炸毀)。街外,下塘頭海洋大道上有壹個孝心廣場,1966文革時被拆。
椒江南岸辟為通商口岸後,海門港開始活躍,成為交通經濟中心,章安延續了經濟中心的地位。清代至民國,長安經濟繁榮,各行各業店鋪壹應俱全,有西藥、當鋪、南北貨、百貨、釀造、染坊、竹木炭、米業、銅錫鐵匠、蔬菜、瓜果、水產、酒樓、客棧等。其間隱約露出老式牌匾,人丁興旺,商賈雲集。古街東西向長約660米,寬僅約3米。街上有三廟(葉、陸、林祠堂)、兩亭(文昌閣)、兩廟(東嶽廟、磁山寺)、壹橋(張安橋)。先有洪、童、林,後有陸、葉、喬、張等姓氏。從清朝到民國,店鋪眾多,有張鼎豐南北貨、葉儀大染坊、復興醫院、公基醫院、萬通德南貨、永成百貨、五洲藥房經銷處等。橋東街有方龍生、方萬生、丁春生、同仁春、方以仁,南北貨黨鼎盛;糕點有張、陸菊元、壹生、葉、陸福記;百貨有葉在登、池錦春、葉鶴立;雜貨店離開元亨;卒有黃裕泰;染坊不止有永豐和於永生;酒莊有、陸聚源、等,還有陸的時尚珠寶、崔元豐等商家的店號和百年老字號,也保留著當年的繁華氣息。在這條老街上,有清嘉慶十壹年“方萬生”的藥號(1806),“於永生”染坊舊址。乾隆十二年(1747),紅石小街門廣場;鹹豐二年(1852),秦山寺;光緒二十四年(1898),葉書歸浦閘;同治十年(1871)進入蔡殿魁故居蔡嘉利;道光二十壹年(1841),葉氏宗祠;光緒二十六年鰲峰門(1906);乾隆五十四年(1789),張安橋等古跡。走進張安老街,可以在喧囂中親身體會寧靜,感受城市的興衰與繁華。漫長的歷史歲月匆匆而過。當年的張安風光早已不在,但走在街上,壹些殘存的建築和文字仍能讓人深深感受到當年老街的魅力,但張安的古文化遺跡和人文景觀,無不展現著古縣輝煌歷史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