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5.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和任何概念壹樣,對第三方物流的理解和解釋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第三方物流的各種定義中,可以分為廣義的第三方物流和狹義的第三方物流。
借用廣義的“第三方”思想,以商品交易為參照,定義了廣義的第三方物流。這個定義意味著除商品買賣雙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務就是第三方物流。按照這種理解,無論是買方承擔的物流,還是賣方承擔的物流,都不是第三方物流,其他任何壹方都是第三方物流。那麽,在中國,為雙方提供物流服務的倉儲運輸企業都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貿易企業投資的物流企業在法律上不同於投資者,其提供的物流服務也可以認為是第三方物流。所以這個第三方物流的定義太寬泛了。
這裏討論的是狹義的第三方物流,即參考物流服務或物流交易來定義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為除實際需求方或收貨方(假設為甲方)和實際供貨方或發貨方(假設為乙方)以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三方的資源向甲方提供的物流服務。基於這樣的認識,完全以自有資源提供物流服務的物流不是第三方物流,也就是說,判斷是否是第三方物流,或者說第三方物流的界定條件,就是分析物流企業在提供物流服務時是使用外部資源還是外包。
在美國的相關專業著作中,第三方物流商被定義為“通過合同確定回報,承擔業主企業全部或部分物流活動的企業。”提供的服務形式可以分為三種:運營相關服務和運營相關服務。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必須高於過去普通承運人和合同承運人提供的服務。"
另壹種理解是,在外部委托的三種情況下:壹是業主企業從事物流系統設計、庫存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管理工作,將貨物運輸、倉儲等具體物流活動委托給外部物流企業;二是物流企業將其開發設計的物流系統提供給業主企業,並承擔物流運營活動;第三種是專業企業從貨主企業的角度從事物流系統的設計,並對系統運行負責。只有最後壹種形式的外部委托才是真正的“第三方物流”,即由業主企業以外的專業企業代替他們設計物流系統,並對系統的運行負責。
我們的國家?物流術語?國家標準對第三方物流的定義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商業模式。”
5.1.2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
1.它是壹系列面向合同的服務。
第三方物流不同於傳統的外包,僅限於壹項或壹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運輸公司提供的運輸服務和倉儲公司提供的倉儲服務。第三方物流雖然也包括單項服務,但更多的是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務,註重客戶物流系統的整體運作效率和效益。同時,第三方物流是根據合同條款的要求提供指定的物流服務,而不是客戶的臨時需求。
2.這是壹種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壹般只有壹家或幾家第三方物流服務,但服務持續時間很長,往往長達數年。這是因為需求方的業務流程不同,物流和信息流隨著價值流流動,所以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務要根據客戶的業務流程進行定制。這也說明物流服務理論已經從“產品推廣”發展到“市場營銷”。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客戶的角度提供物流服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其說是專業的物流公司,不如說是客戶的專職物流部門,只是這個“物流部門”更有專業優勢和管理經驗。
3.需求方和供應方之間需要長期的戰略夥伴關系。
在西方物流理論中,強調的是企業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換句話說,壹個企業的快速發展,僅僅依靠自身的資源和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尋找戰略合作夥伴,通過聯盟的力量獲得競爭優勢。第三方物流企業扮演著這種盟友的角色,與客戶形成相互依存的市場關系。客戶通過信息系統管理和控制整個物流過程,而物流服務企業負責客戶的長期物流活動。
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是貨代公司,也不是簡單的快遞公司。其業務深度觸及客戶企業的銷售計劃、庫存管理、訂單計劃、生產計劃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遠遠超出了與客戶的壹般買賣關系,而是緊密地融為壹體,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從長遠來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領域將進壹步擴大,甚至成為客戶營銷體系的壹部分。它的生存和發展將與客戶企業的命運緊密相連。
4.基於現代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是第三方物流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準確傳遞,提高了倉庫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裝運、訂單處理的自動化水平,實現了訂貨、包裝、倉儲、運輸、配送處理的壹體化,使客戶企業利用信息技術與物流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更加便捷,企業間的協調與合作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與此同時,隨著計算機軟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混雜在其他業務中的物流活動的成本,並可以有效地管理物流渠道中的業務流,從而使客戶企業將原本在內部完成的物流活動交給物流公司進行運作成為可能。
目前,支持第三方物流常用的信息技術包括實現信息快速交換的EDI技術、實現資金快速支付的EFT技術、實現信息快速輸入的條形碼技術和實現網上交易的電子商務技術。
5.2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環境條件和動因
5.2.1企業競爭環境的變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信息網絡和全球市場的形成以及技術變革的加速,圍繞新產品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技術進步和多樣化的需求使得產品的生命周期不斷縮短,企業面臨著縮短交貨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務的壓力。這些都要求企業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做出快速反應,不斷開發定制化的“個性化產品”來占領市場,贏得競爭的主動權。每個企業都有機會占據更大的市場(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但也可能因為競爭失敗而被市場淘汰,企業將面臨日益激烈甚至殘酷的市場競爭。
5.2.2企業註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企業必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贏得競爭優勢,而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企業必須使其競爭優勢來源於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因為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業務領域都取得競爭優勢,所以必須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
核心競爭力可以定義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和擴大優勢的決定性力量。比如本田的發動機設計和制造能力,以及聯邦航空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對包裹遞送的跟蹤和控制能力,都使其在本行業及相關行業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註重核心競爭力,表現為自身特色,專攻某壹領域、某壹項特殊業務,當然也會將其他非核心競爭力業務委托給其他企業。
5.2.3企業自營物流的弊端
當生產力水平不高,企業以“縱向壹體化”思維為主導時,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是通過自我提供來實現的,“自給自足”是企業早期物流活動的重要特征。
當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日益殘酷多變時,企業以“橫向壹體化”的思維意識到,任何壹個企業都不可能成為所有業務中最優秀的。只有在全球範圍內與供應商和銷售商建立最佳的合作夥伴關系,才能增強我們的競爭實力。封閉和壟斷,壟斷和專利,單幹和保守,努力控制別人,被開放,* * *資源和信息共享,協調,聯盟和* * *建立所取代。當企業認為自己在供應鏈中的物流不是最好的,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時,對自營物流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當企業的自營物流面臨以下問題時,企業物流自然會采用“外部委托”的模式,即把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動委托給外部的專業物流企業來完成。
從事物流活動的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建設物流設施和購置物流設備,這對缺乏資金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是壹個沈重的負擔。
從事物流活動的企業本身會因為生產規模過小或生產的季節性而降低物流效率;大量的物流投資其實是有風險的;
企業物流手段有限,無法承接集裝箱運輸、鐵路運輸、國際運輸等活動;不能滿足物流系統的高層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