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粵劇博物館的特色

粵劇博物館的特色

粵劇曲藝是兩廣及珠江流域最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戲,廣受群眾喜愛,已有數百年歷史。從右江的百色、左江的龍州,到珠江上遊的長江下遊,再到珠三角,沿海幾乎每個縣、市、鎮、碼頭都有過粵劇表演的歷史,尤其是珠三角。近百年來,隨著華人的海外遷徙,粵劇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眾多的外國演出。因為他們的母語是粵語,而粵劇曲藝是最能藝術地用母語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因此,粵劇曲藝成為海內外所有會說粵語或喜歡粵語的各族群眾的情感紐帶和精神家園。當這個族群與各種民族文化、語言、風俗、情感碰撞交融,當他們想要尋找自己從哪裏來,自己的根在哪裏的時候,粵劇曲藝就是最好的文化知識,也是最終的精神歸宿。正是“粵劇是年輕人離家時最令人欣慰的鄉音”。他們血管裏的基因在東莞粵劇博物館裏展示、陳列、珍藏。

戲劇是世界上最綜合的藝術,尤其是中國的戲劇曲藝,它融合了過去所有的藝術形式,在戲劇的指導下發揮了音樂、詩歌、美術等藝術形式的作用。在希臘人眼中,戲劇藝術是連接天地的橋梁,是連接神與人的紐帶。在我國,除了少數神話劇,大部分都是表現歷史,(野史),民俗,民風的。解放初期,鄧小平在負責西南局工作時,經常欣賞川劇表演。並請大批駐川幹部壹起觀看。他對駐川幹部說:“來四川要搞好四川,就要了解四川的風土人情,學會看懂川劇。不懂川劇,不看演出,就沒有文化表演。”周恩來總理將粵劇比作“南方紅豆”。我覺得這既體現了粵劇和紅豆壹樣耀眼,也表達了粵劇和廣大粵人族群之間的相思之情。

“東莞粵劇博物館”最大的特點是,更多的介紹了粵劇史上東莞粵劇人對粵劇藝術發展和傳承所做出的貢獻。壹百多年來,在粵劇領域,東莞籍粵劇歌手、音樂人、導演、媒體推廣等。可謂人才濟濟。如何人道滘,博采眾長,自創曲調,創下粵劇史上無人能突破的紀錄,連演367場,場場爆滿,獲得“情僧”的美譽。與何同臺演出的花旦楚女士也是東莞人。此外,以文武雙全著稱的名旦陳延農也是道士。他從小就練習輕功。40年代與新搭檔,擔任花旦,演出《海上霸王》等劇。陳炎農穿著高跟靴子,踩在舞臺上重疊的陶罐上。她壹次踩中間壹排沙鍋,壹次踩另壹排兩個重疊的沙鍋,打北派,唱著做著,壹個沙鍋都沒破。觀眾們激動不已,掌聲雷動。我想,此時此刻,比起芭蕾中的“貝斯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有魯、、、梁榮、荊、鐘卓芳、袁、李松坡、丁公興、、朱秀英、葉甫若、倫有為、鄧丹萍、林楊穎、陳錦新、張德銘、羅楚華、陳劍鋒、張雄平等,都在二樓展櫃介紹。

由於參與粵劇演繹的東莞市民眾多,湧現出許多粵劇世家。在開幕式上,陳曉鳳壹家笑得最開心。在開幕式上,陳先生做了壹個感人的演講,感動了所有的聽眾。他帶領著壹家10多人,都是粵劇界的名人,帶著家人陳天宗、、、陳萬紅、陳、陳小茶、、陳萬謙、、、他們的配偶和子女,興高采烈地向觀眾描述著過去的舞臺風光。壹些粵劇愛好者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上前要求與陳老合影留念。粵曲世家的黃繼謀也帶著兒子和侄子來到展櫃前,介紹自己的父親黃步覺、黃壯謀,以及為粵劇音樂事業奉獻壹生的黃繼謀、黃英謀壹家。展櫃裏的文字介紹、圖片、實物都讓我深受感動。早在上世紀初,道滘葉的棚子就在廣州、南陽壹帶小有名氣。如今,雖然前輩早逝,但當時也被稱為“第壹手資料”的葉迪才之子葉幹之,在開幕當天來到展櫃前,盡地主之誼,向參觀者介紹葉氏工棚過去的盛況。

東莞粵劇曲藝不僅創造了輝煌的過去,今天也創造了驕人的成績。今後,壹代又壹代,開創了可喜的局面。世紀之交,我省先後被評為五個“中國曲藝之鄉”,東莞占據道滘、麻湧。還有長安、虎門、莞城、程楠、萬江、石龍、東城、大朗、厚街、石牌、茶山、望牛墩等鎮,都成立了業余粵劇曲藝社(隊)。關於整個城市。300多個,參與人數約6000人。每年逢年過節,各鎮區還邀請了不少廣東、廣西的粵劇專業團來東莞演出,所以粵劇界也有壹些。“東莞扶持了廣東、廣西很多粵劇團”的美譽。正是這些業余粵劇團體,為東莞的粵劇和曲藝事業做出了可喜的成績。長安小粵劇《西鄉情》獲第十壹屆中國人口文化獎銅獎。2001至2002年,大型現代粵劇《思源》應邀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成為中國第壹個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業余劇團。該劇榮獲中國戲劇文學協會頒發的“特別表演獎”、“優秀劇本獎”、“優秀策劃獎”。2003年,道滘鎮小粵劇《生死之簽》榮獲“中國首屆博興國際小歌劇藝術節金獎”。2004年在杭州獲得第十三屆全國群星獎優秀獎。粵劇《小嶽雲參軍》獲第七屆中國兒童歌劇銀花獎。現在東莞的粵劇曲藝文化活動。形成了專業與業余同時並進,舞臺演繹與自娛自樂,全社會* * *同參與,粵劇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使粵劇藝術得以廣泛普及和提高。在二樓展廳,全力推介,讓每壹位參觀者都為東莞蓬勃發展、碩果累累的粵劇藝術感到興奮和自豪。

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博物館中,大部分都是基於以史為鑒、以人為本、以證為據的理念。東莞粵劇博物館也不例外。它以粵劇從原始形態到今天的輝煌成就為主導,以貫穿這條主脈的人物為架構,再以不同時期的實物為支撐。讓每壹個觀眾在證人物證面前都不得不佩服、理解、接受。當妳進入粵劇博物館時,第壹步是來到壹個圖文並茂的陳列櫃。展櫃裏的圖片、人物、木魚書、龍船歌、栩栩如生的木偶,讓妳了解粵劇形成的簡史。以及壹張“外江梨園會館紀念碑”拓片告訴妳“巴河會館”的建立過程。特別值得壹提的是,清鹹豐四年(1854),佛山鳳儀班紅船弟子李帶領粵劇藝人,聯合天地會頭目陳凱,以及佛山等地起義造成的影響。他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在中國戲曲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著名戲劇家田漢稱贊李起義是“世界戲劇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輝典範”。後來在辛亥革命前後,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派與粵劇進步派聯手,以粵劇為陣地,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戲劇改良活動,起到了為反封建民主推波助瀾的社會效果。在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劇團以戲劇的形式宣傳抗戰。發動群眾減租減息。為了建立民主政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看到這壹系列的介紹,都說明粵劇曲藝與時俱進,它應該在歷史進程中發揮作用。

這些藝術門類,如木魚歌、龍舟、白蘭、南音,應該是粵劇形成的元素。他記錄了中華民族,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產生了“韻”文,壹種用來背誦和歌唱的特定形式。他把以形式表達意義的靜態符號上升到以聲音和流動表達情感的時空藝術形式。我們的祖先在漢語中形成了四聲平調。用韻構成句式,從宮、上、巴、角、於發展到和、時、乙、上、遲、宮、諧為元素,形成長短、快慢不同的定板,曲調千變萬化。或者用陽線和陰線。從而達到比日常生活中的敘述更具音樂性、動人性、優美性和藝術性的表現。形成了木魚歌、龍舟、白蘭、南音等個人獨唱的民間藝術。戲劇就是把以上和更多不同的藝術元素組合起來,然後由若幹藝術家,出身、出身、幹凈、醜陋、最後,穿上漂亮的服裝。在布景、燈光、音響等的配合下。,以唱、讀、做、跳的形式,* * *演的是人間悲歡離合、錯綜復雜、壹波三折、善惡分明、因果報應、天與地、生與死的故事,這或許就是該劇的魅力所在。

東莞粵劇博物館收藏有木魚書、龍船、白蘭、南音,自同治二年起被廣州、佛山、東莞多家書店刻制。捧著這些“脆弱”的演唱歌曲,不知道有多少藝人看過,唱過,也不知道感動了多少聽眾。只覺得歌唱中的藝術魅力是如此之深,歷史積澱是如此之久,讓我有壹種神聖感。戲劇就是戲劇。以前的戲曲藝人大多文化較高,學戲都是死記硬背,靠師傅口述。以前師父拿著大綱,教演員在劇中壹個壹個穿串,配合“天蓬”。這就是所謂的“舞臺上見”的“輪廓戲”。在博物館二樓的何展櫃裏,陳列著何使用過的《提綱戲》手稿。即使妳不懂戲劇,他用毛筆寫出來的漂亮的劉體字也能讓妳對他書法的魅力印象深刻。隨著粵劇的成熟和發展,表演劇本也開始規範化。但由於過去印刷技術的迅速普及,出現了壹種“印刷書”。據相關人士介紹,“印本”是壹種特殊的墨水,將劇本中的戲文抄寫在用印刷紙制成的平面上,在墨水未幹之前,在印面上鋪上白紙吸收墨水。後來由於加工耗時,逐漸被淘汰。正因為如此,印出的劇本在粵劇史上彌足珍貴。現在博物館裏有十多本書,這次展出幾本,會讓觀眾大開眼界,增長見識。還有東莞劇作家袁潤成、音樂家黃繼謀的各種手稿。還有各種劇本,樂譜,信件,論文等等。有手跡、木刻、油印、蓋章、印刷、復印、影印、印刷等。劇本內容包括傳統古裝劇、新潟歷史劇、現代戲、曲藝唱腔等等。

在中國傳統戲曲的演繹中,“戲服”是不可或缺的。所謂“戲服”,就是演員在舞臺上使用的服裝。中國傳統戲曲的審美觀念是“虛實結合,形神兼備”,更註重形神的相似,強調形神的表現。這次展櫃裏有兩套“大精益”;就是男“大靠”和女“大靠”很有代表性。所謂“瘦”,是指在古代冷戰時代,參與者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而穿的“鎧甲”,在冷戰時代非常常見。我們可以從秦兵馬俑看出賈凱的風格。古人用金屬片,或者角、骨頭、皮等做成小塊。,然後紮孔用繩子綁起來做成賈凱,壹直到清朝冷兵器戰爭結束,都是用來保護人體的。但是現在,在我們的門前,演員在舞臺上穿的“lean”並不是真實的生活。也像生活中的“鎧甲”,由肩膀、襯衫、腰圍、肚子等組成。但細看,這些都是精美的工藝品,上面繡的飛龍、彩鳳、勾雲、曲水、萬紫、勒溫、魚鱗等圖案都非常精美。尤其是肩部和腹部凸出的怪物圖案,簡直就是“饕餮”的時尚風格。這種融合了青銅圖案的服飾,已經成為古代戰場上俊男靚女的圖騰。從這套服裝中,妳可以破譯出中國傳統戲曲中常用的誇張、對稱、平衡、收尾、典雅、濃淡的綜合密碼。劇裏有句行話叫“與其穿錯,不如穿壞”。也就是說,在生、旦、凈、醜、終年,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衣、帽、鞋。都有壹套固定的程序,妳不能越界。這次博物館展出了蟒蛇、海青、男女披風、西湖村、衣服,以及各種額頭飾品、頭盔、毛巾、帽子、靴子、鞋子。由於該博物館是粵劇博物館,所以展出的主要服裝是粵繡。廣東繡工;在傳統的彩綢刺繡中,加入了金線繡、銀線繡、凸繡,使之更加瑰麗、立體。不過值得壹提的是,在二樓的何展櫃裏,有壹件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穿過的戲服,是非凡後人捐贈的。其中使用的膠片和塑料花,在同時期的國產服飾中並不多見。甚至是不用的材料。與此同時,國內的服裝只是在傳統的絲綢上刺繡,用玻璃珠和玻璃管。而何的這套服裝,完全是用膠片和膠水花做成的。這次博物館共收藏了576多套戲裝,原料有棉、麻、絲、棉絲、混紡、化纖等。其工藝包括手繡、手繪、機繡、貼繡、印花、珠繡、膜繡、亮片繡等。其中有兩件是手繪和剪貼的,在技術和經濟價值上是其他服飾無法相比的。但他有其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時代價值。他出生在文革結束後的歷史時期,剛剛恢復傳統古裝劇的表演。當時由於文革十年對傳統戲劇和曲藝的破壞,大部分傳統戲曲服飾被破壞。壹旦恢復了,再想馬上制作就來不及了。同時也是被當時的經濟困難所逼。於是,民間藝人就匆匆忙忙地制作了這些傳統戲曲服飾,用手工剪貼。現在看來,這些服飾雖然也壹樣簡陋,但卻展現了傳統戲曲強大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裏,值得壹提的是服飾中的“水袖”。其實很多人覺得古裝都配了長長的“水袖”。這是壹個很大的誤解。袖子不是《楚瑤》裏的“長袖善舞”。原來服裝中的袖子是“孤獨的嫦娥快遞寬袖”的袖子。按照梅蘭芳先生的說法,早些年,舞臺演員盛裝出場,無論演什麽角色,都要襯壹件水衣。水襖的袖子露在戲服外面,所以叫水袖。後來袖子加長加寬,和水衣分開,貼在每壹件行頭的袖子上。這就形成了今天傳統古裝劇舞臺上看到的“水袖”,這裏必須補充說明壹下。

此外,在中國傳統戲曲頭飾中,陳小莎捐贈的頭飾“吃菜”也很有特色。據有關人士介紹,“尺牘”原本是清代宮廷流行的裝飾品。它首先用銀或銅通過波浪焊接制成鳳凰、鳥和各種花草的圖案。然後剪下翠鳥的羽毛,裝飾壹下。後來隨著清廷的滅亡,這種手藝流傳到民間。在中國傳統的戲曲表演中,它經常被旦角使用。後來因為技術復雜,價格高,被玻璃和塑料取代。這項技術現在應該已經失傳了。博物館這次也收藏了很多“戲橋”,所謂戲橋。它不同於現代節目單,是在同壹個晚會上發布不同的節目。橋段就是介紹同壹個劇的內容:每個場景的故事和演員。以前很多戲曲橋段在劇中經常印上精彩的唱段,所以很受觀眾歡迎。起到了普及話劇的作用。這次博物館還收藏了舞臺上使用的各種道具,刀、槍、劍、戟、斧、錘等。還有酒。臺燈、折扇,以及二胡、高虎、椰樹、鑼、鈸、鼓、占魚、沙、笛、管等樂器。還有木偶戲裏的木偶,還有木偶戲裏的服裝和道具。以及大量的音像資料,包括單面舊膠木光盤,雙面膠木光盤,大中小塑料光盤,錄音帶,錄像帶,各種CD,DVD,電唱機,手搖唱機等等。博物館的許多藏品,無論是作為戲曲飾品還是民間手工藝品,都很罕見。

  • 上一篇:社區重陽節主題活動策劃
  • 下一篇:如何開展美術網絡教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