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1]?是壹句俗語,也是壹種哲學思維,意思是對細節的關註可以決定事件的走向。不要對不明不白的事情妄下結論,不要讓機會悄悄溜走。也許壹個決定,壹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恰決定了妳的成敗。
民歌情懷
馬蹄鐵上的壹顆釘子會不會掉,不禁讓我們想起中國的傳統古話“壹失足成千古恨”。無論妳怎麽做人,怎麽做事,都要註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古人也說:不積跬步,連千裏也行不通,不積小流,成不了河海。這句話精辟地指出,要想成就大業,有所作為,贏得巨大的勝利果實,就必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小的勝利果實聚集在壹起,才能贏得更大的勝利果實。然而,在我們國家,想做大事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願意做細節上的小事;胸懷大誌的戰略家多,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少;管理規章制度有很多種,但很少被嚴格執行。所以壹定要改變自己浮躁膚淺的習慣,提倡樹立細節意識,註重細節,細節做小事。
成功也有細節,失敗也有細節。有哪些細節?壹般來說,細節就是微小的事情、環節或者情節。可以形象地說,細節就是旋轉鏈條上的扣環,千裏鐵軌上的鉚釘,飛船上的螺絲釘...
聯想生活
現實生活中不就是這樣嗎?關註細節可以讓事情更完美,關註細節可以讓生活更真實更有意義。忽視細節會影響經濟發展,甚至導致重大責任事故。
近年來,壹些地方連續發生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多為安全管理細節不到位、違規操作導致的事故。在壹些地方,因為壹個服務細節沒有做好,就影響了投資環境和政府形象。有的項目決策因為前期工作不細致不深入,導致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壹些領導幹部往往在生活細節上對自己要求不嚴,從量變到質變,壹步步走上腐敗甚至犯罪的道路。
細節決定事情的成敗。以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2月1日上午9點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為例,它在升空80秒後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遇難。調查結果顯示,造成這場災難的“兇手”竟然擊中了飛機左翼前的隔熱系統。應該說飛機的整體性能等很多技術指標都是壹流的。但壹小塊掉落的泡沫,毀了價值連城的航天飛機,毀了七條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生命,實在不值。
現代商業的成敗,細節也很重要。很多企業在產品研發上投入大量資金,往往只是為了賺取百分之幾的利潤,而生產中任何壹個細節上的失誤,都有可能徹底失去這些利潤。很多人覺得進口貨質量好,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進口產品在操作、質量、做工上都很完美,國產產品只有外觀上的通病:設計粗糙、產品說明書不整潔、售後服務不到位...這些非內在因素很容易將消費者拒之“購買”門外。
細節往往因為“小”而被忽視,被輕視;因為它的“精細”,往往讓人覺得累贅,不屑壹顧。但正是這些小事和細節,往往是事情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是成敗的雙刃劍。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也就是說,要落實,要細化目標、要求、責任、措施。這就要求我們克服浮華的工作作風,改變隨意粗放的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我們應該在工作中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什麽是責任感?責任無處不在:勇敢、幫助他人、關心集體、維護民族尊嚴、幫助窮人都是責任...責任給人壓力,也給人動力。
如果壹個人沒有責任感,那麽成功對他來說簡直就是癡人說夢。這個責任包括對社會、對家庭、對工作、對人、對自己的責任。總聽人說,我對家庭負責,對工作負責,對別人負責,對自己負責,就夠了。社會責任與我無關。它太大太偉大,我無法承受。其實這種說法是極其錯誤的。壹個人的責任首先是對社會的責任。他只有對社會有責任,才能對家庭,對工作,對朋友,對自己有責任,因為壹個只知道對社會和他人負責的人,根本談不上責任。
壹個人應該有很多優秀的品質,責任感是非常重要和可貴的。雷鋒願意做壹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擰到哪裏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焦忍著病痛看望貧困群眾,用微薄的收入資助藏族孤兒...許多先進人物的思想和行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古人雲:“沒有計劃,可能會粗心大意。”壹個人的知識、能力、才華很重要,但是沒有責任感、擔當意識和責任,那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即使是很小的使用量也令人擔憂。
責任感體現了壹個人的精神境界。
很多事情沒有成功,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而是因為我們忽略了壹些細節——壹顆螺絲松了,足以讓航天飛機化為烏有;藥廠廠長失去了與外商合作的機會;入口處多壹扇弧形門,可以減少空調耗電量;市長彎腰撿起他的眼鏡,吸引了巨額投資...這壹切都說明,細節和責任足以決定成敗!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不能保證關註細節、感受責任就壹定會帶給我們成功,但我們要想成功、做好工作、有所成就,就壹定要關註細節、感受責任、保證每壹個細節都做好。我們生產的每壹個產品都關系到企業的信譽和誠信。如果某個環節的細節沒有做好,必然會影響我們產品的質量。只有養成註重細節、感受責任的工作習慣,才能做好產品,才能讓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乘風破浪,經久不衰。
因此,責任不是壹個甜蜜的詞,它只是像巖石壹樣冷。當壹個人真正成為社會的壹員時,作為成人禮物的責任已經不知不覺地卸在了他的背上。所以我們需要關註細節,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做好身邊的每壹件小事。如果真的有人認真做好身邊的每壹件小事,那麽他也是壹個簡單的員工,壹個不平凡的員工。
公司需要這樣的員工!
所以,讓我們關註細節,感受責任!細節決定成敗,責任創造輝煌。讓我們抓住機遇,認真紮實地走好成功路上的每壹步!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縱觀二十四史,朝代的更叠必然來自統治者腐敗的生活和作風。國家機器千瘡百孔,幾近癱瘓;人生毀了,人也慘了。
“防微杜漸”是壹句名言。紅花要配綠葉,明主要有明臣輔佐。太宗是個聰明人,每天都要照照魏徵的鏡子,時時反省自己,勤政愛民,才有貞觀之治的景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玄宗縱情聲色,疏於國事,國勢日見衰微,白居易的《長恨歌》:春夜晝短晝高,君王從不早朝。唐朝風光不再,難免有安史之亂。
也許壹個不經意的失誤會導致壹場戰役的失敗,歷史也會因此被改寫。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馮玉祥的北京政府與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對峙,蔣介石決定北伐。於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商議伏擊蔣介石的中央軍。沒想到馮的電報員把部隊集結的地點搞錯了,耽誤了戰機,最後卡在了河南的江軍。雙方都想拉攏張學良的東北軍,馮給了張三軍副總司令的價錢。當從事情報工作的戴笠得知姜當即給了張更高的價格。除三軍副總司令外,還有黃金六百萬兩,內蒙、河北、熱河都劃歸張勢力範圍。最後,張學良派兵入關,與中央軍壹起打敗了嚴豐聯軍。此役雙方傷亡* * * 30。《亮劍》裏的日本大足山本壹樹曾經有這樣壹個理論: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戰爭的天平就會趨向平衡,或許壹只螞蟻就能左右天平的傾向。我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試想,如果不是電報員的失誤,也許蔣介石早就死在西方了。這只螞蟻可能是壹個至關重要的小操作失誤,也可能是壹個指揮官的決策失誤。總之,這只看不見的螞蟻影響了戰爭的勝敗。不能忽視。
也許壹個輕率的決定會讓妳後悔終生。王昌贛,新中國物理學大師(兩彈之父鄧稼先的導師),早年留學德國,師從被愛因斯坦稱為“德國居裏夫人”的猶太物理學家梅斯納。他曾經設計了壹個旨在發現中子的實驗方案。眾所周知,中子必須被‘點燃’才能爆炸原子彈,所以發現中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然而,梅斯納看到後,他認為這是不可行的,所以王昌贛放棄了。兩年後,年輕的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用與王相似的實驗方案發現了中子,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王的師徒與諾獎失之交臂,令我遺憾。有時候我們總是被通常的思維所主導,這可以保證妳不會犯大的錯誤,但也限制了妳的創新思維,很難有新的突破。不要對不明不白的事情妄下結論,不要讓機會悄悄溜走。也許壹個決定,壹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恰恰決定了妳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