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壹,是語言的建築材料。如何教學生掌握壹定數量的詞匯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壹。也是很多學生英語學不好的關鍵。本文就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藝術談談個人的看法。
壹、學習英語之初,利用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掌握單詞的拼寫形式。單詞的發音和拼寫形式是單詞存在的基礎,也是區別單詞的第壹要素。在詞匯教學中,要註意音形的統壹和結合,讓學生把某些音和可能對應的形聯系起來,也把某些音和可能對應的形聯系起來。通過反復練習,可以在大腦中建立壹類詞的音形模式,如讓學生將she、see、sea、piece等詞中的長元音[i:]與元音、元音組合形狀聯系起來。
第二,結合具體情況掌握單詞的發音和語義。具體情景指生活情景、模擬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和想象情景。在特定的情景中教和學單詞,不僅可以克服孤立記憶單詞、容易遺忘的缺陷,還可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單詞的能力,學會在交際中運用單詞。事實上,很多學生壹直在抱怨英語詞匯太難記。他們今天忘,明天忘,每天都忘,是因為沒有結合具體情況記憶詞匯。
第三,教新單詞的藝術
引入新詞匯(讓學生先看老師的示範表演,不看書。)
1.翻譯方法。把單詞寫在黑板上,然後翻譯成中文介紹給學生。這是壹種快速簡單的教單詞的方法,適合初壹初二的學生。這也正是以前很多老師的做法,但是到了高三,學生就會覺得無聊無味。
2.直觀的方法。
1)帶賓語介紹生詞。如:A:這是什麽?這是壹塊手表。(老師上課前準備新手表)。
2)用圖片或簡筆畫介紹詞匯,如:pick Dig Dig Dig wash Sew Sew Seam make cook,簡筆畫要畫得快,邊畫邊交流,用圖片表達意思。學生對記憶英語詞匯感興趣。
3)通過模擬和演示動作或面部表情來引入詞匯。如:a:露西在做什麽?她正在開門?請學生露西開門。用手勢和動作引導學生模仿。
總之,直觀法詞匯教學生動、高效、快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記。
3.用例子介紹詞匯。比如教懶這個詞的時候,妳可以說:妳們都很努力,但是小明不努力。他很懶。他起床晚了,然後整天無所事事。他不是壹個好學生。這樣學生可以練習造句,通過壹個例子清晰準確地理解懶這個詞的含義以及如何靈活運用。
4.同時用幾種方法介紹詞匯。如:看,他在微笑。現在看著我。我也在微笑。(用面部表情)我們開心的時候就笑(打手勢讓學生重復),學生:笑。老師:好,這是什麽意思?(學生說中文的意思是“微笑”)
5.使用下劃線來引入新單詞。例如,我步行回家。他步行去上學。在線旁給出壹個句子或壹個單詞,以便將單詞放在線上有意義的情境中,以區分單詞用法的差異。
6.用歸納法介紹新單詞。
7.使用定義方法。例如,早餐——壹天的第壹餐。
8.用各種關系解釋詞義。
1)利用事物的特性:
冰是冷的。冬天水變成冰。
2)利用因果關系:
小李還沒吃午飯,所以他餓了。
3)使用優先順序或自然順序:
春天在夏天之前到來
星期天在星期壹之前。
2)如何練習和使用新單詞。新詞匯的引入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詞匯,而練習和使用詞匯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正確快速地說出新詞匯。
1.練習方法:
1)老師提出詞匯讓全班思考,在大家思考的基礎上,讓壹部分學生說出來,讓學生改正。
2)讓學生互相交談(問壹問,答壹答)。人人參與,人人發言,不允許每個學生掉隊。從教學經驗來看,差生此時缺乏訓練,導致英語學習更差。
3)做聽寫練習。讓上中下三級的學生代表在黑板上聽寫,剩下的學生在原來的座位上聽寫,然後讓學生先批改。
2.使用新單詞。比如在學習單詞look的時候,老師圍繞這個單詞不斷提問,讓學生反復回答和使用這個單詞,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掌握這個單詞。比如:
妳在看什麽?
我在查壹個詞。
露西正在照看她的妹妹。
露西正在找她的錢包。
3)擴大詞匯量。當學生學習壹個新詞匯時,他們往往想知道壹些與之相關的其他單詞,這就為詞匯擴展提供了壹個天然的機會。以下是壹些擴大詞匯量的方法:
1.使用相關詞組或聯想詞組。比如教肉的時候,指出這是肉的總稱。為了提醒學生與肉有關的單詞,老師在黑板上表達相關的單詞:牛肉,豬肉,魚,雞,鴨。
這樣,聯想可以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求知欲,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2.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把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緊密結合起來。比如:
1)使用拼寫規則:學生在了解ar閱讀的規則[a:]後,可以幫助記憶arm、art、part、party、dark、辯等單詞。
2)使用word表單更改規劃。如果對不規則動詞的變化進行總結,可以分為:
A-a-a型:切-切-切。
A-B-B-b標牌:建造-建造-建造-建造
I-a-u型:開始-開始-開始
3)利用構詞法知識記憶詞匯。
A.使用同根詞:教學使用後,學生可以通過構詞法分析推斷有用、無用、使用者的意思。老師可以說:“有用”來源於“用”。它的意思是“有用的”。“有用”也來源於“用”。意思是“沒用”或者“沒用”。
B.使用分析前綴的方法。如果學生已經掌握了tell和write在教授retell,tell,write時,有必要向他們解釋前綴re的意思是“再次”。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猜測復述、改寫的意思。老師可以說“復述”來源於“講述”。“復述”的意思是“再次講述”
C.使用分析後綴的方法。如果在學生學過中國、日本的基礎上指出後綴- ese的意思,學生很容易推斷出中國、日本的意思。
D.用分析復合詞的方法。如果學生學過等候和房間,很自然就能推斷出等候室和閱覽室的含義。這種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4)運用歸納法和比較法。
A.使用同義詞。同義詞是相對的。例如,在不同的語境中,nice的同義詞可能是令人愉快、親切和美好。根據這個特點,不要孤立地看壹個詞的同義詞,而是放在壹個句子裏看它是不是同義詞。例如:今天天氣很好。今天天氣很好。在這兩句話中,nice和fine是同義詞,可以互相替換。妳好嗎雖然句子I'm well中的兩個井。此人工作出色。是同意的話,它們不能互相替代。
B.使用反義詞。英語中表達相對概念的詞經常會遇到。學大之後,學小的時候,可以指出小的意思是不大,讓學生容易理解小的意思。有很多意思相反的常用詞,比如:高-矮,長-短,重-輕。
C.對比不同意思的同音異義詞。例如,海,看到了嗎
5)利用關聯發現規則。例如,樹與樹枝、樹葉、綠色、黃色、顏色、花等等聯系在壹起。
第四,用順口溜突破詞匯。
面對復雜的詞匯,短時間內記下來確實有點困難,即使記住了也很容易忘記。所以不妨自己寫順口溜引導學生記憶詞匯,讓詞匯記憶有章可循,學生也不會討厭。以下順口溜是作者自己寫的,供參考。
1的用法公式為:
我用am,妳用are,是連接他,她,它;Is用於單數名詞,用於復數名詞。換個問題,去前提,不要丟棄句末的問號。比較容易消極,做了之後別忘了。妳可以改變妳的懷疑和否定,不要猶豫,第壹句話要大寫。
2.在時間之前使用的介詞的速記歌曲:
In應該用在星期之前,而不是壹天之前。在妳們約會的時候,在早上和下午。如果妳想說壹個上午和壹個下午,只能用on for in。At必須在午夜和黃昏使用,黎明也不差。At也用於小時之前。說“不好”可以用to,說“不好”只能用past。多說多練,牢牢記住。不要讓歲月流逝。
3.以F(e)結尾的復數名詞:
老婆去拿刀殺狼,小偷慌了;躲在畫框後面,救了我壹命,半片樹葉遮住了我的眼睛。
4.非謂語動詞的壹些特殊用法:
1).壹些只帶不定式賓語的常用動詞。
不定式want,hope,wish,agreement,decision,mean,manage,promise,expect,expect,說兩個在這裏都算。記住,記住,自己掌握。
2)不定式後接賓語補足語,省略了不定式符號“to”的部分三個動詞:部分動詞要掌握,有,讓,使,這三個動詞是使役,“註意,觀察,聽”看,感受,看。慎用它們,然後“賓語補足語”省略了“to”,這點壹定要記住。
3).此外,還可以掌握“八字語”,壹感,二聽聽,三讓有,讓,使,四看感,看,觀察,看。
壹些常用動詞後接動名詞作賓語。
4)特殊動詞後接“動名詞”,使用時要記得清楚。
放棄,享受,後悔。
“堅持”和“實踐”必須“完成”
“推遲”和“回避”不是“介意”
5)動名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他:
1.“動名”語法有其功能。名詞特征是動詞和形式,主語和賓語都可以。要識別“動名”和“現點”,“現點”不能做“賓語”和“主語”,更不能做“形式”。兩個詞都可以做定語,不允許混淆。主謂關系是分詞,“動名詞”這個詞沒有這個意思。
2.現在分詞的形式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包括過去分詞的作用);現在分詞比較好記,在動詞之後作用很大,可以充當定表。還有賓語補足語,不能忘了這壹項。
1)分詞作定語的位置及其他
“定分”有兩個位置,單詞前的單詞會定分。
單詞前有壹個分詞,有時這個規則可以反過來。
分詞短語跟在單詞後面,“丁聰”與它相互參照。
當“現在”動作正在進行時,當“過度”動作完成時。
(註:“定分”:用作定語的分詞;“壹定服從”:定語從句;“現在”:現在分詞;“過度”:過去分詞。)
2)分詞在句子中作狀語的意義。
分詞作狀語有七種意思。
時間和原因,結果和目的。
“方式”加“伴隨”和“條件”經常出現。
先說主語,謂語前的*。
如果妳想記住它,妳必須經常練習。(*指句子的主語)
3.絕對施工。
獨立結構應該認識:名、代、副或形。或分詞或“短”,帶結構不能輕,名詞這個詞是它的“主”,句子結構壹定要清晰。獨立結構很容易掌握,句子裏只有壹個作用:壹切都是“像”,裏面沒有太多意思。時間,條件,原因,方式,伴奏,不為別的。(英語周刊初中教師版2005: 32)
今天必須掌握它們。面對亂七八糟的英語,妳可以通過寫順口溜,在腦海中生動地記住妳所學的內容,並且永遠不會忘記。由此可見,順口溜的重要性,已經讓學過英語的學生像背詩壹樣記住了。
第五,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講解習題或評卷時,我經常註意引導學生學會捕捉語境,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知道為什麽是對的,還要知道為什麽是錯的。比如對選擇題進行點評,讓學生通過不斷變換語境來理解答案的相應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嘗試以下問題:
妳為什麽找傑克幫忙,而不是吉姆?
我認為他比吉姆更有幫助。
A.不再有b .不再有c .不再有d .再多壹些
答案是d。
但壹旦語境發生變化,結果也會隨之變化(以下問題同上):
妳為什麽不找吉姆而找傑克幫忙呢?
我認為他比吉姆更有幫助。
答案:c
妳為什麽不找傑克幫忙,而去找吉姆?
他比吉姆更有幫助嗎?答案:b
吉姆無法幫助妳。為什麽不叫傑克來幫妳呢?
恐怕他比吉姆更有幫助。答案:a。
此外,教師在講評時,將其中壹個雜念指定為正確答案,並要求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合理改題,這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
這是他們明天要參觀的農場。
c .省略d .什麽
答案是c。
如果老師指定B為正確答案,學生可以將問題的題幹改為:
這是農場_ _他們明天將工作。
指定a為正確答案,題幹可改為:
這是他們明天要參觀的農場。
如果d被指定為正確答案,問題的題幹可以改為:
他們明天將參觀這個農場。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優秀思維品質、拓展思維空間的前提條件。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在壹種情感的氛圍中進行的,知識的給予和接受以及學生技能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師生心理互動的基礎上的。教師的理解、信任、熱情鼓勵和耐心期待都可以轉化為學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和對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另壹方面,老師哪怕壹點點的焦慮、厭惡、失望,都會影響學生的創造力,縮小甚至封閉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教師要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輕松的心理環境中不斷處於積極興奮的狀態,發展快樂、有思想、敢想的思維品質。(《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 2)
第六,簡而言之,用以上方法教詞匯,可以克服過去孤立的教詞匯,太多了,消化不了;不分主次,平均用力過重;系統不強,邊學邊忘的缺陷。相反,我們可以在詞匯系統的基礎上,以詞匯教學為重點,實行集中、分散、交替互補的原則和方法。同時,詞匯語音和拼寫的教學可以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和書面形式時不會感到混亂,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自然提高了,但詞匯教學也是壹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以上五個方面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或總結。如有不妥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