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結合當前我國企業改革的實際談企業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結合當前我國企業改革的實際談企業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當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應把握的幾個問題:國家經貿委研究室;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已經走過了20多年。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指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按照中央精神,大膽實踐、努力工作,基本如期實現了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是,也有壹些問題值得高度重視,需要我們進壹步把思想認識統壹到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這對國有企業順利改革和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壹)戰略性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全面貫徹“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是黨的十五大作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進壹步把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確定為指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政策,明確提出在調整和重組中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壹項積極的政策。“進”“有所為”是發展,“退”“有所為”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進與退、作為與不作為是壹個有機整體,必須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戰略性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是針對國有經濟分布過廣、整體素質不高、資源配置不盡合理的實際提出的。幾十年來,由於國企只“活”不“死”,積累了大量早已失去競爭力的企業。建立和完善企業退出市場的渠道,是近年來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的壹個重要方面。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進壹步努力。繼續壓縮過剩產能,對產品沒有市場、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和礦山實施破產關閉。依法關閉浪費資源、技術落後、質量低劣、汙染嚴重的小廠礦。同時,在競爭性領域有壹定實力的企業要吸收多方投資,加速發展;對產品有市場,但負擔過重、經營困難的企業,要通過兼並、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盤活存量資產。根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國有股減持等方式,將國有資產部分或全部退出部分行業或企業,集中力量,加強重點,提高質量,或用於支付必要的改革費用。在我國目前的形勢下,國有經濟的“退”在某種意義上比“進”更難,需要穩步有序地進行。確需退出的,也要充分考慮我國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程度,註意處理好改革與穩定的關系,規範運作,平穩推進,有序退出。戰略性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國有經濟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得到了發展,在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它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國有經濟要在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支柱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重要骨幹企業中占主導地位,支持、引導和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為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面對新世紀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新任務,面對加入WTO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特別是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大企業的作用。在調整國有經濟戰略布局的過程中,要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著力培育壹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充分發揮它們在資本運營、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方面的優勢,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力量。國有經濟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在深化改革的基礎上,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探索能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多種公有制實現形式。鼓勵大中型國有企業特別是優勢企業通過規範上市、中外合資、相互持股等方式向股份制企業轉變,發展混合經濟,吸引和組織更多的社會資本,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應該通過市場來實現。在競爭性行業,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和獨立法人,應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國有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根本上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湧現出壹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科技開發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實踐證明,國有企業是可以辦好的,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是可以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的。國有經濟調整是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只講進不講退是片面的,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理解為國有經濟比重越高越好;只講退而不談進,把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理解為國有經濟比重越低越好,也是不正確的。國有經濟的進退需要從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出發,不同地區的情況也不同。不允許風大,“壹刀切”。退不退主要看企業的市場競爭,由市場決定。不能從觀念出發,用計劃經濟的手段來制定行政命令。在壹些地方,有的同誌把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簡單地解讀為“國退民進”,提出“國有企業要退出所有競爭性領域”。有的甚至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限,要求國有企業全部退出競爭性領域。這些言論和做法既不符合中央政策,也不適合中國實際,容易造成思想混亂,幹擾國企改革方向,甚至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壹定要全面理解和正確貫徹中央的政策,把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所有制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做到百尺竿頭,更進壹步,退而求其次,抓大做強,放小活,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2)確保股份制改革中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必須建立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有利於明晰產權關系,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途徑。隨著實踐的深入,對股份制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黨的十五大指出,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資本組織形式,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於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營效率。資本主義可以像社會主義壹樣被利用。要支持和鼓勵城鄉大量湧現的各種股份合作制,並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加以完善。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大中型企業特別是優勢企業適合股份制的,通過規範上市、中外合資、相互持股等方式實行股份制。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進壹步明確,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采取上述形式實行股份制。近年來,根據中央政策,壹大批大中型國有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促進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激發了企業活力,調動了職工積極性。在以各種形式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的過程中,各地也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的試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要繼續積極探索,逐步規範和進壹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股份制改革涉及的產權變動必須由所有者做出並接受監督。為此,要按照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確定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探索建立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運營體制,使企業出資人到位,在改制過程中落實產權責任。企業改制是壹項復雜的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在出資人到位的前提下規範操作,確保出資人的權益不受侵害。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法保護投資者、債權人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涉及產權結構變化的改革,首先要落實產權責任,保護出資人和債權人的權益。要合理評估界定國有資產數額,公平、合法、合理進行產權變動,妥善處理銀行貸款、借款、應付款等各類債務。國有企業的出資人是國家,保護出資人權益就是保護國家利益。近年來,許多地方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壹些經驗。但有些地方在改革的過程中,把國企產權制度改革改成了半賣半贈,甚至量化到個人無償。實際上,資產縮水,虧損被誇大。
  • 上一篇:社交媒體營銷的優勢是什麽
  • 下一篇:英國生存之謎:婚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