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震旦系
長期以來,壹直采用分上下系統的方案;1999以後,震旦系仍分為上、下統。
2.威爾士的
傳統上,我國寒武系的劃分壹直采用三分法,即下寒武統、中寒武統和上寒武統。該方案在本次編制和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中國區域(地質年代表)年代地層》的編制中也被采用。到90年代中期,國際地層委員會寒武系分會開始研究國際寒武系的劃分和層次,提出了將寒武系分為四部分的意向。此後,以彭山池為代表的國內壹批專家開始對華南斜坡相地區的寒武系進行研究,並根據已建立的系統浮遊球蟲病三葉蟲化石序列,提出了將中國(華南)寒武系劃分為4個系列10目的方案。四個系列從下到上依次是:滇東、黔東、武陵、芙蓉。其中,芙蓉系及其下階(排壁階)的底界層型於2003年8月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準為該層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該點位於中國湖南花垣排壁剖面,芙蓉系和排壁階被國際地層委員會2005年出版的最新版國際地層表收錄。
3.奧陶紀的
中國奧陶系級單元的劃分經歷了壹個復雜多變的過程。早期,我國老壹輩地層古生物學家對我國奧陶紀普遍采用英國劃分方案,即自下而上分為六個系列:特裏馬道克、阿雷尼、蘭威恩、蘭代洛、卡拉多克、阿舍。這種習慣性的對比法持續了相當長壹段時間,70年代以後才逐漸淡出。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建設的恢復和區域調查及基礎地質工作的全面開展,我國大多數地層工作者過去對奧陶系采用三分法,即下奧陶統、中奧陶統和上奧陶統。其間,隨著工作的深入和發展,出現了不同的認識和觀點,多種劃分方案相繼出臺。即使是所有贊成三點計劃的人也不同意兩種制度之間的界限的位置。1959年陸總結了中國南方奧陶系的劃分對比,提出了三分方案,但自下而上命名為宜昌系、艾家山系、錢塘江系。後來(1962)將這三個“部門”改名為“通”。在1980中,向、王曉峰提出以廟坡組圓齒動物帶底界為標誌,將中國奧陶紀分為兩部分。1982年賴才根等人在總結中國奧陶系時采用了二分法方案,將下統和上統進壹步劃分為兩個亞統,即下統的宜昌亞系和揚子亞系,上統的艾家山亞系和錢塘亞系,並確定了各自的邊界位置。此後,從65438年到0990年,王宏鎮和李光岑在編制國際地層(時代)對比表時,沿用了賴才根的四個亞系的劃分順序,但將亞系改名為系,實際上提出了中國奧陶紀的四點方案。65438年至0995年,陳旭等人根據中國奧陶系的發育特點,提出了中國奧陶系的五點規劃,自下而上命名為:宜昌系、玉山系、浙江系、艾家山系、錢塘江系。直到本編期,王曉峰等人綜合考慮了我國奧陶系巖相和生物群的多樣性,以細列線蟲帶底部為界,將奧陶系劃分為下奧陶統和上奧陶統,並分別進壹步劃分為2系和***4系,其分類順序和名稱沿用賴才根等人(1982)的命名體系,即
上述劃分方案不僅規格不同、子單元數量不同、名稱不同,而且系統間邊界位置也不同。以穆恩智(1974)和張文堂等人(1982)為代表的傳統三等分方案,確定了紅腹水龍帶底部的中/下系列邊界,選擇了紅腹水龍帶底部的上/中系列邊界;在1980和1982,盛申夫選擇了下Climacograptus sipiniferus帶底部的上/中統界線,甚至是下Climacograptus wilconi帶;2000年前後,國際地層委員會奧陶系分會為了建立全球奧陶系建立的統壹標準體系,經過多年的專題研究,提出了全球奧陶系劃分為3個系、6個目的框架,並分別確定了6個目(包括待建立的目)的底部生物標誌種。從上至下依次為:扁平雙鉤顎魚、細鉤顎魚、南極雙鉤顎魚、長鉤顎魚、四鉤顎魚。為了適應國際上關於奧陶紀劃分的公式,2000-2003年陳旭對中國奧陶紀的劃分保持了三點方案,但對系間界線做了較大的調整,將中/下奧陶紀界線放在奇形怪狀帶的底部或該物種的首位,上/中奧陶紀界線放在纖細線蟲帶(或纖細線蟲)的底部。關於奧陶紀二分法還是四倍法,內部邊界的處理意見不壹。向(1980)、王曉峰(1980)、賴才根(1982)等。上/下奧陶統界線(即被其細分的艾家山亞系和揚子亞系之間的界線)位於Hustedograptus(原名Glyptograptus)的Tertius Culus/Glossograptus Hincksii帶的底部。另壹方面,長江子系統與宜昌子系統的分界線位於長鰭東方鲀/畸形東方鲀帶的底部,錢塘江子系統與艾家山子系統的分界線位於矮腳東方鲀帶的底部。而王曉峰等人(1996)的劃分方案,其實與賴才根(1982)的劃分方案是壹致的,只是各單元的級別提高了半級,統壹體系改名為子系統,子系統改名為統壹體系,但內部界線的位置有了明顯的調整,是奧陶系與揚子系的界線。錢塘江系與艾家山系的界線沒有改變,同樣位於Climacograptus pygmaeus帶的底部,而揚子系與宜昌系的界線被下推到Tetragraptus approximatus帶的底部。
長期以來,國內對奧陶系的劃分眾說紛紜,方案繁多,給工作在壹線的地層工作者的應用帶來不便。為了建立全國統壹的劃分方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於1999年* *月在北京召開了各年代工作組會議,討論各自的年代劃分方案。經參加奧陶系工作組的專家深入討論,提出了中國奧陶系劃分方案,分為3個系列6個階段。該方案在次年(2000年)5月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地層會議上經專家討論通過。該方案的系統級單元不再以專名命名,自下而上分別稱為下奧陶統、中奧陶統和上奧陶統;中下統界線(即大灣階的底界)確定在三角牙形刺首次出現時,上中統界線(即艾家山階的底界)確定在纖細牙形刺首次出現時。
4.誌留系
長期以來,我國誌留系分為三個時期,特別是對於工作在壹線的地層工作者來說,習慣於將誌留系自下而上稱為下誌留系、中誌留系和上誌留系。對於大多數研究人員來說,習慣上遵循壹套國際分工方案。特別是1984年,國際誌留系分會提出了完整的國際誌留系劃分框架,得到了國際地層委員會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的認可,成為我國許多學者專家在研究我國誌留系時劃分對比地層的依據。誌留系自下而上分為四個系列:蘭多佛階、文洛克階、盧德洛階和普裏多階。由於受構造運動和環境變化的影響,我國誌留系地層在區域上分布不均衡,缺乏系統完整的剖面,研究水平壹直較低,因此直到本次編纂,難以形成符合我國誌留系地層特點的系統劃分方案,仍沿用壹套國際劃分框架和名稱。為適應國內地層工作的實際需要,並與國際接軌,1999年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召開的年代工作組會議期間,經參加誌留系工作組的專家充分討論和協商,決定我國誌留系沿用國際四部制方案,但不賦予專名,自下而上分別稱為下誌留系、中誌留系和上誌留系。
5.泥盆系
中國泥盆紀的劃分壹直遵循國際通行的三分法。最早是田七寫的。
1938年,在總結中國南方泥盆系時,以雲南、廣西、湖南幾個重要剖面為依據,嘗試了下泥盆統、中泥盆統、上泥盆統的劃分。此後,雖然系統間邊界線的位置略有調整,各系統內部建設層次有所變化,但系統級單位的三點規劃沒有變化,沿用至今。
6.石炭紀的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石炭系曾被分為三個部分,並分別賦予了專有名稱,下部稱為豐寧系,中部稱為威寧系,上部稱為馬坪系。之後,楊景芝等人(1979)和楊士普等人(1980)根據中國石炭紀的發育特征及其生物群的發育階段,先後提出了中國石炭紀二分法方案,並賦予了專有名稱,下部統稱為豐寧系,上部統稱為湖田系。但是,它們各自的順序不壹致。此後,二分法壹直沿用至今。本次編制考慮到與國際石炭系劃分框架的銜接,將中國石炭系二分法方案的兩個系列升級為兩個子系統,與國際地層表中的密西西比子系統和賓夕法尼亞子系統相對應,兩個子系統分別劃分為兩個系列級單元。豐寧子系統包括嚴觀系列、大唐系列,湖田子系統包括威寧系列和馬坪系列。1999 65438+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召開定年工作組會議,編制全國統壹的中國區域年代地層表時,與會專家基本獲得了壹個* * *,在劃分中國年代地層系統時,應遵循《中國地層指南(修訂版)》中各級年代地層單位壹般情況下不細分的規定。關於中國年代地層單位命名體系中系統級單位的命名,原則上除了新生代的系統級單位名稱已被世界各國統壹使用外,考慮到為了避免命名帶來的混亂和不便,中國從震旦系到白堊紀的所有系統級單位都沒有給出專有名稱,都稱為下、中、上××系列,或下、上××系列。因此,中國地區年代地層表中的石炭系保持著二分法方案,分別稱為下石炭統和上石炭統。
7.二疊紀的。參見PERMO-TRIASSIC
中國二疊紀地層劃分歷史悠久,經歷了幾次“三分法”和“二分法”的交替過程,有多種不同的劃分方案。這些不同的方案不僅反映出劃分的單元不同,名稱不同,而且壹些系統的邊界位置也不壹致。鑒於方案多種多樣,有些也大同小異,不便壹壹列舉,我選擇它們進行概述。黃是中國第壹個對二疊系進行分類的人。1932年,他在研究中國南方海相二疊系時,提出了三分方案,自下而上命名為船山系、陽新系、樂平系,並為後人所用。後來受國際二疊系二分法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初左右,盛和李興學(1962)提出了我國二疊系二分法方案,統稱為陽新統和樂平統。二分法在中國已經使用了20多年,主要原因是屬於二分法下統的馬坪組和船山組屬於上石炭統。後來對船山組和馬坪組的深入研究,證實這些層位應屬二疊系。因此,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張祖琪(1985)和張(1988)先後提出恢復中國三疊紀,前者分為下二疊統、中二疊統和樂平統。後者又分為黔南系列、陽新系列、樂平系列。但他們設定的下底界較低,實際上包括了上石炭統的頂界,三分方案壹直沿用至今。截止到本次編纂時,金玉幹等(1994,2000)綜合了以往的方案,提出了將中國二疊系劃分為三個系、八個目的方案,並將這三個系分別稱為船山系、陽新系、樂平系。其中陽新統分為下部的棲霞亞系和上部的茅口亞系,二疊系底部界定在船山系最低階的底界。1999 ~ 65438+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主持編制中國區域年度地層(地質時代)表時,采用了三部制方案。但根據《中國地層指南(修訂版)》的意見,取消了系列級單元和亞系列級的專名劃分,自下而上分別稱為下二疊統、中二疊統和上二疊統。
8.三疊系
中國的三疊系(包括海相和陸相)長期以來遵循國際慣例,實行三部制方案,自下而上分別稱為下三疊統、中三疊統和上三疊統。
9.侏羅紀的
中國的侏羅系(包括海相和陸相)長期以來按照國際慣例分為三部分,自下而上分別稱為下侏羅統、中侏羅統和上侏羅統。
10.白堊紀
中國白堊紀地層劃分。傳統上,壹直使用國際二分法,即下白堊統和上白堊統。直到這次編纂,郝壹春、蘇德英等人(2000)根據中國白堊紀以陸相地層為主的特點,在許多地方具有明顯的三分性(體現在沈積相、古生物、火山活動等方面的變化特征,),提出了中國白堊紀的三分法方案,稱為下白堊統、中白堊統和上白堊統。這個方案出臺後,壹些地層工作者有所反應,但大部分不同意。鑒於目前海相和陸相白堊紀的對比尚未解決,同時為了考慮與國際白堊紀的對比,在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主持編制中國區年代地層(地質時代)表時,恢復了二分法方案。
11.新生代的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
傳統上,我國三個部門的劃分壹直遵循國際通行的劃分方案。即古近系(古近系)分為三部分,自下而上:古近系、始新世和漸新世;新近紀(前新近紀)自下而上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兩部分;第四系分為兩部分,自下而上,更新統和全新統。但第四紀工作者早已習慣於將更新統進壹步劃分為下更新統、中更新統和上更新統,分別用代號Q1、Q2和Q3表示。顯然,第四紀的這種劃分方案及其代號的使用與《中國地層指南(修訂版)》的相關原則相違背,即使用統壹單元的細分單元名稱,不同級別的年代地層單元用同壹級別的代號表示。更新統的細分單元應屬於類單元,但以Q1、Q2、Q3為代表,與它們完全統壹。考慮到這種劃分方案已經成為壹種常見的習慣用語,並滲透到各個領域,本編仍然沿用傳統的劃分方案,沒有進行改動。到1999 ~ 65438+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主持編制中國區年代地層(地質時代)表時,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系統級劃分仍維持傳統的劃分方案,第四紀的系統級劃分繼續維持更新統和全新統的二元方案,取消了將更新統細分為下更新統、中更新統和上更新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