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兩門課程目標的壹致性。
作為學校課程體系的兩個組成部分,活動課程和學習課程都以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為根本任務,但它們發揮作用的角度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學科課程目標著眼於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系統的文化知識,具備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活動課程的目標是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
第二,兩門課程在內容上是互補的。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壹,不同內容的知識是互補的。眾所周知,學科課程的知識內容是按照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順序進行系統組織的。壹旦確定,就有很強的穩定性,不應該隨時出臺。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頻繁的今天,這已成為學科課程的壹個明顯不足。活動課程則不同,其內容的選擇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根據時間和地點的需要快速調整,可以收錄壹些有價值的“即時信息”,比如科技活動中介紹相關的新科技成果,班級團隊活動中收集和介紹近期國內外時事。這樣,活動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學科課程內容的滯後性,在時間上保證了學生知識的完整性。
第二,不同形式的知識相輔相成。學科課程的組織形式決定了其內容側重於鏈式排列的系統知識和理論知識。從知行結合的角度看,這些內容更註重知識,尤其是操作技能和道德品質的內容。學生從學科課程中學到的主要是操作技能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和道德認識、道德感受,操作技能的具體實踐和道德品質的行為表現相對不足。活動課程的內容多圍繞壹個問題或活動主題組織,具有立體結構,以綜合知識和應用知識為主。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知識並不像課程中的知識那樣以分類的形式存在。它們是理論與應用的結合、分類與綜合等。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中不同形態的知識相輔相成,有機滲透,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系統地“深入”學習,實踐地“活”起來。
第三,兩種課程在學習活動方式上相互促進。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學習分類理論,我認為在學科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接受學習,也有人認為活動課程的學習活動主要是學生的自主活動。這種觀點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了學習活動,但沒有抓住活動課程的本質特征,表述不夠恰當。可見,“做中學”才是更適合活動課的基礎學習方法。沒有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做中學的基本方式,活動課就不是活動課。
那麽,學生在學科課程中的接受和學習與活動課中的“做中學”是如何相互促進的呢?兩種學習活動的相互促進是通過它們對學生的不同影響來實現的。遷移是壹種學習對另壹種學習的影響。壹方面,在學科課程中接受學習,適合學生學習大量的間接經驗,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活動課程中的“做中學”提供重要的知識基礎和基本的思維方法,使學生避免走壹些不必要的彎路。另壹方面,活動課程中的“做中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親身參與和自主選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運用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意識接受學習,有利於克服以往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弊端,在學習材料的有意義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們的動手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科課程的活動質量。
第四,兩類課程在功能上的整體優化。
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的功能差異是由它們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習活動上的不同特點決定的。學科課程所選擇的知識內容,使其成為學校完成傳遞和傳播人類文化遺產任務的最重要媒介。它所采取的接受學習活動的方式,方便了教師經濟有效地同時向許多人傳授知識。這就決定了它在普及基礎教育和提高國民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學生個體而言,學科課程有利於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培養抽象思維能力。而學科課程只能給學生提供很少的實踐機會,內容難以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壹定的局限性。活動課程的即時性、實踐性和“做中學”的活動方式決定了活動課程具有突出的可以彌補學科課程不足的功能:1。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豐富經驗,培養創造力。3.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特長。4.加強中小學課程的社會適應性。這是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的功能互補,也是相互促進的。
三。目標
1.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生物教學的相互滲透。
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與生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創新能力的整合,構建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理論體系。
2.用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索學科教學活動中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規律、形式和方法,為學校培養創新人才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構建開放的教育環境,探索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和方法,總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經驗。
3.構建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素質。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教學內容、任務和要求,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和規律,總結出壹套符合教育規律的教學模式、教學技術和方法,以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素養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各學科整合的策略
1.挖掘學科教材內容,開展教材重組延伸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壹個主要問題是,很多學生要麽不會問問題,要麽問的問題太大而無法實施。其實,學科教材本身就是壹個取之不盡的“問題庫”,隱藏著大量與自然、社會、生活相關的問題,值得研究。因此,教師要對學科知識進行分析和梳理,從整體上把握教材體系,然後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找到課程的生長點,重新組織教材,引導學生主動提問,重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研究課題和理論依據。比如在高壹經濟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股票、債券、存款、儲蓄保險”的知識進行對比分析、重組和延伸,模擬制定壹個家庭理財投資計劃。就這樣,同學們通過比較幾種投資行為的優劣,並根據模擬家庭的實際情況,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制定了壹份家庭理財投資計劃。在這壹過程中,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以“身邊”、“家庭理財投資”為研究課題,進行深入探索,使學生能恰當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
2.以學科教學為載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壹定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小課堂也可以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品德的大世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目的。比如高二,在學習題目“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的內容時,結合主題班會舉辦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還是索取”辯論賽,全班同學都參與其中。在準備辯論賽的過程中,同學們收集了很多資料,拓寬了知識面。在辯論過程中,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發現並指出對方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和批判精神,提高思維能力;在辯論賽評價的反思中,學生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辯論賽的內容和選手的表現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從而培養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人文素質的提高,這是綜合實踐活動所倡導的精神實質。
3.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激活學科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各學科的教學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間接經驗,遠離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缺乏時代感。因此,長期以來,各個學科的教學都不同程度地“死氣沈沈、枯燥乏味”,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開放式教學活動。它打破了知識的界限,體現了知識的綜合應用,有利於吸收最新知識。因此,在學科教學中,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在理論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之間架起壹座橋梁,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魅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為各學科教學註入了普遍的活水,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比如,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知識時,對枯燥的理論有更深的理解,我設計了壹個以“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提出分題目的內容,完成壹份社會調查報告。這樣,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將枯燥的價值規律理論知識與生動的市場現象有機地結合起來,嘗試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現象,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魅力。
4.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先進教學理念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親身體驗解決問題的自覺學習;是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話題;是小組合作形式的合作學習。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不僅意味著壹種新的課程形態的誕生,更意味著壹種體現時代精神的新的課程理念的成長。它的重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論,樹立綜合教學觀念,自覺地將綜合理論轉化為教學實踐,融入各學科教學,使各學科教學變成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性教學,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從中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