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後漢書》記載,由彩色羊毛制成的流蘇在漢代就出現在中國,被用作車馬的裝飾品。宋代皇帝的祭祀服都用流蘇裝飾。明清女子雲肩下緣飾以彩色流蘇,清代官員的冠帽也飾以流蘇。用桿狀或圓形的針作為工具來編織。桿狀針由竹子、金屬、塑料等材料制成,有兩種:壹種是兩端尖尖的,四針為壹組;壹種是壹端尖,另壹端小圓,兩根樹枝為壹組。圓針是用光滑的尼龍繩連接兩根短棒針,編織時呈圓形。棒針和環針的粗細規格用數字分級。尺寸越小,針越粗。編織的效果隨著針的粗細而變化。
有兩種形式的橫機編織。壹種是用兩枚針來回編織,形成片狀織物,這種織物稱為平織,簡稱平織。壹般用來織衣片,然後縫制服裝。另壹種是用四根或四根以上的梳針和圓針形成管狀織物的圓型針織,稱為圓筒針織,簡稱輪針織。可以織帽子,手套,襪子,套頭衫。
織針的基本功是:兩手各持壹根針,右手小指拉線,右手食指掛線。將右針插入左針上的穿線孔,然後將線繞在右針上並挑出來,左針起配合作用。
橫條編織的編織方法有29種,其中有6種基本編織方法:①起絨法,又稱起絨法。這是編織的第壹道工序。啟動方式有很多種,有的直接用毛線在棍針上打結啟動;有的用鉤針幫助紮針開始;有的從輔助線開始。②下針,也叫正針。編織時,右針在左針下面交叉。③上針,也叫反針。編織時,右針交叉在左針上。④針,又稱針。用於編織時擴大織物寬度。加針方法有平針加法、有孔加法和無孔加法。⑤縮針,又稱縮針。用於在編織時減少織物的寬度。減針有幾種方法,如並針、拔針、平針減針。6收口法,又稱收口法。這是完成編織的方法。有針合法、針合法、棱邊合法等。針織的花樣有2000多種。這些圖案按形狀分為幾何圖案和動植物圖案;按質地分為實心花和空心花;按顏色可分為單色花和多色花。
橫條針織主要在上海。用針編織的服裝具有質地厚實、彈性強的特點,正日益成為時尚。有套頭衫,開衫,外套,背心,圍巾,手套,襪子,帽子。
橫條針編織兒童毛衣是以鉤針為主要工具,以花叉、菊花針為輔助工具編織而成。鉤針由金屬、竹子等材料制成,前端呈圓錐形,有倒刺。鉤針的粗細用數字表示。數字越大,針越細。竹鉤針較粗,主要用於織毛線;金屬鉤針較細,主要用於花邊編織。花叉由金屬制成,由直桿和直角桿組成。兩桿相交處有螺絲,編織時可調節寬度形成各種圖案。菊花針由金屬制成,呈圓形,周圍有12根針。針的長度可以延伸和收縮,以制作菊花圖案。
鉤針編織有三種形式:①平針鉤針。在針織物的兩面進行往復編織,壹排鉤,織物反轉壹次。用於編織裙子和衣服。②管狀鉤法。連續編織和圓形編織以形成管狀織物。主要用於編織服裝、手套、襪子、帽子等。③盤鉤法。從中間用壹根針把它鉤成圓形。用於編織帽子和圓形裝飾織物。
鉤針編織的基本技巧:用左手的小指控制線的松緊,用左手的拇指握住線的壹端,右手握鉤針在線上做挑、繞、轉、鉤、放等動作進行編織。大約有30種針法,其中有5種基本針法:①編織針法。也稱為鎖針。這是最重要的壹針。鉤形織物的形狀像壹條辮子,用作鉤針編織的起點。②針短。在鉤住的編織物上向上提起編織物針的鉤住方法。用於針織粉底。③長針。在鉤編上,將編針向上加高3針的鉤法。用於針織粉底。④狗針。在鉤住的編織物或織物邊緣上,編織物針和短針結合,鉤出齒形。主要用於裝飾織物的邊緣。⑤棗針。將線在壹排編織針上拉伸,鉤出棗形。這是壹個小圖案。多用於嬰兒衣服的裝飾。鉤針花樣有3000多種。
鉤針編織主要在上海、山東、江蘇、延邊、吉林等地。最初是蕾絲針織,產品多為小件,如茶盤墊、沙發扶手、枕套等。上海針織藝人用鉤針編織時裝,具有質地柔軟、空氣涼爽、裝飾性強的特點。有披肩,開衫,無袖上衣,短裙,嬰兒服,帽子,手套,軟鞋,還有地毯,靠墊,窗簾,床罩。吉林延邊地區的朝鮮族擅長鉤針編織。以絲線、棉線為材料,不借助工具,手工編織成五顏六色的結,再制成流蘇、手袋、桌布等品種。其中,流蘇是傳統品種,包括排須和流蘇。成排排列的流蘇較短,似胡須,多用於桌布、窗簾、床罩、燈罩、圍巾、窗簾、旗幟、燈籠的邊緣裝飾。流蘇的流蘇較長,紮成壹束,用於鞘柄和旗桿的裝飾。
流蘇也可以用在服裝上,但只有在壹些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有裝飾流蘇的傳統。蘇州的農村婦女經常在腰間圍上絲綢流蘇。中國西南地區的壯族和黎族婦女的頭巾以及瑤族和土家族婦女的腰部經常帶有流蘇。流蘇廣泛應用於傳統戲劇服裝和道具中。以壹端帶鉤的棒針為工具,進針時像棒針壹樣向前編織,退針時向後鉤針。流行於日本和香港。主要有三類:服裝、室內陳設、小件物品。服裝包括外套、套頭衫、開衫、背心、連衣裙和短裙。室內陳設包括桌布、床罩、枕套、燈罩、窗簾、靠墊和茶墊。小物品包括帽子、手套、披肩、腰封、圍巾、襪子、軟鞋、手袋等。
我國以黑龍江特產的亞麻或棉布為基布,用棉線織繡而成。采用拉絲、徒手雕刻、編織、拼接等傳統工藝,編織出精美的床罩、枕套、繡花布、桌布、餐巾以及各種靠墊。除了花鳥魚蟲的形象,還有無窮無盡的幾何圖案,適用於臥室、書房、餐廳、接待室、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