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學者福柯認為知識是壹種力量,可謂博大精深。權力其實充斥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傳統文學領域也是如此。在中國傳統的官本位社會中,文學與現實政治權力密切相關。那時候學習優秀是做官,學習是為了以後做官。文學創作絕對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做的事情。翻閱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學經典,會發現能把作品流傳下來的人,沒有幾個是沒當過官的。我們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柳宗元、王之渙、孟浩然、歐陽修、辛棄疾、陸遊等等,他們都是當官的。杜甫是窮官,陶淵明是縣令。雖然也有在野文人的作品,流傳在經典和歷史子集裏的民謠和傳說,但畢竟是極少數。文學的力量在這裏顯而易見,通過政治力量更加突出。
即使在現代,文學的力量也並不晦澀。現代文學的權力主要是壹種話語權和話語資源霸權。現在壹些作家和作家互相嫉妒,謾罵,炒作,其實就是在爭奪這種話語權和話語資源霸權。在讀者和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壹個作家變得更有名,他(她)就能更容易地推出自己的作品,從而獲得更多的錢和更高的地位。同時,壹旦他(她)的寫作成就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他(她)在文學問題上就有了更大的發言權,所以他(她)在文學上就有了壹部分話語權。
在話語資源和話語權力的形成和劃分過程中,有兩類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壹部分是文學出版物的控制者(如報紙、雜誌、出版社的編輯、編輯等。),另壹部分是文學評論家。文學刊物的掌控者可以決定妳的作品能否出版,這也決定了妳能否參與話語資源和話語權的爭奪。很明顯,如果他們不出版妳的作品,妳就不能讓別人知道妳的文學,所以妳什麽也得不到。這些人的話語控制力相當強大。無數曾經夢想文學的人,很可能因為沒有名人推薦,沒有編輯部的熟人,而無法讓自己的作品出版。求助於墻後,他們沮喪地投入另壹條路。可能有壹些人其實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文學批評家也是話語權的有力擁有者。以社會賦予他們的特殊權威(他們被視為作家或評論家等。),他們才有資格判斷哪些文學作品好,哪些不好。有了這種話語權,他們就可以拿下壹個作家,殺死壹個作家。在傳統文學中,有了這兩個群體的維護,話語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文學的發展方向和規模。所謂文學的主流與非主流,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決定的。
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文學的興起將猛烈沖擊傳統文學的話語權。因為網絡時代是開放的時代,網絡文學是大眾參與的文學。網絡文學不僅會吸引大量傳統文學讀者的關註,更重要的是,它會通過網絡的特性,侵蝕傳統文學話語權的形成和分化過程。在網絡上,發表作品不需要當官,甚至任何人都需要壹支高明的筆、名人推薦或者編輯部的熟人。只要妳有壹臺不算太差的電腦,再加上電話和解調器,妳就可以在網上自由發表妳的文學作品和評論。雖然網站上有編輯和管理人員,他們擁有壹些類似於傳統文學話語權擁有者的權利,但壹方面,他們應該更加寬容,網站的種類足以讓不同的網絡文學作家找到發表作品的地方。
在網絡文學中,傳統文學中的編輯和評論者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了話語權。編輯沒有能力阻止別人在網上發表自己的作品,專職評論員也無法讓自己在網上評論時比普通讀者更自信。不管是騾子還是馬出來散步,在這裏,人們都不太相信和服從所謂的權威。人不僅有了更多為自己說話的權力,也有了更多判斷和欣賞自己的能力。在這裏,壹部作品能有多大的價值和多高的地位,與傳統文學的編輯或專職評論家的評論無關。話語權的平等會讓網絡文學少壹些話語權,多壹些民主。從這個角度來說,網絡無疑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網絡上,任何作者都可以自由地進行文學實驗,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和寫作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傳統文學話語權缺失的情況下,網絡文學將更有利於文學發展的多元化和繁榮化。應該說這是壹個時代的進步。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進壹步發展,網絡文學無疑會發展壯大。以圖書、期刊、報紙為主要媒介的傳統文學,失去的不僅僅是壹部分讀者,還有話語權。這個過程的演變可能是緩慢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影響會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