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蘇萍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壹年。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宏觀經濟形勢等復雜的外部條件下,全球汽車市場和汽車產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但與此同時,隨著新興技術的加速應用,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 * *現代化(M.A.D.E)趨勢越來越明顯,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65438+10月21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創新峰會上,國際知名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與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今年的汽車市場進行了總結。
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雲在解讀報告時指出,疫情可能導致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負增長8%-10%,但在快速反彈後仍將長期保持良好。在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全球汽車工業技術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發展趨勢。
整體來看,全球汽車市場正處於不斷顛覆的過程中,中國將保持汽車顛覆和創新的世界領導者地位。展望未來,軟件定義汽車下的智能網聯汽車將加速發展,帶來產業鏈價值的再分配;電氣化進程也將從量變飛躍到質變。羅蘭·貝格預測,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70萬輛,開始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後流行時代”汽車工業的新趨勢
在個人收入不斷提高、產品供給逐漸豐富以及汽車行業鼓勵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新車銷量壹直處於高速增長期。但自2018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需求透支、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整體市場進入結構調整的不穩定轉型期。
羅蘭·貝格報告指出,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正在進入壹個“新常態”。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預計短期內汽車銷量將呈“U型”趨勢,但長期來看仍將穩步增長。
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將下降8%-10%左右,但2026+0年市場有望反彈10%-12%,2022-2025年中長期,中國汽車銷量有望實現最高4%的年復合增長率。
“如果未來GDP的增速定為4%、5%、6%,相應的,我們認為中國汽車銷量的增速會是2%、3%、4%。”鄭偉說。
除了汽車銷售,“後疫情時代”的汽車產業技術發展也將進入“新常態”。羅蘭·貝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後,全球技術呈現研發支出弱化趨勢,各地區產業技術投入強度減弱。
但是,風險和機遇並存,同時也有重新分配的跡象。壹些特定行業也有望受益於新冠危機,技術叠代更快,落地應用更快。
在“後疫情時代”,不同的宏觀經濟和自由貿易形勢將影響汽車產業的形勢:貿易自由化趨勢,國內大流通和國內國際雙流通趨勢,部分產業領域將逐漸脫離全球化,或影響全球創新的規模、效率、速度和成本。
報告指出,未來幾年,全球化和貿易自由仍將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也將導致全球貿易和技術競爭的高度不確定性。企業需要做好準備,尤其是在商業模式、公司戰略和運營環境方面。
軟件定義汽車加速智能網絡的發展。
展望未來,汽車行業仍處於不斷的顛覆和變革中,尤其是在中國。羅蘭·貝格認為,中國將繼續保持其在汽車顛覆性創新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因為它壹直是用戶偏好、政策、基礎設施和技術投資方面全球變革的先鋒。
在“軟件定義汽車”下,車企和供應商將迎來下壹個轉型階段:開始以軟件驅動——從設計開發到組織運營,企業將進行全面轉型,以應對集成復雜度的提高和技術創新。
車企有必要向軟件驅動轉型。目前,軟件驅動的創新領域已經涵蓋了汽車互聯功能、自動駕駛、動力總成電氣化等多個方面。但是,企業現有的管理體制、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仍然是圍繞硬件來設計的。目前,端到端的軟件架構管理方法尚不明確。
報告指出,向軟件驅動的整體轉型意味著車企和供應商需要制定明確的IP和自制或購買策略,調整組織運營模式(尤其是電子電氣架構和軟件架構的功能和職責),重新定義軟件開發和叠代流程,並不斷更新和升級軟件功能。
在整車設計模式和商業模式方面,整車企業也將創新,電子電氣架構引領全新的整車架構和集成,主機廠未來將搭建軟件平臺支撐服務生態。
自動駕駛是顛覆“風暴”的中心
業內現有的認識是,汽車行業將面臨“新四化”的顛覆性趨勢,以智能汽車為主,產業鏈價值轉移也將隨之而來。
在“新四化”的浪潮中,自動駕駛將是顛覆“風暴”的中心。“如果未來有某種趨勢會在壹定程度上徹底顛覆現有的價值分配,我們認為那壹定是自動駕駛。”鄭偉說。
羅蘭·貝格預測,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終端系統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其中芯片、傳感器和軟件算法是主要貢獻者,市場規模預計分別達到6543.8+048億元、6543.8+030.8億元和9654.38+07億元。
報告指出,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汽車核心部件的價值將從通信和傳統的低性能傳感器轉向計算平臺、算法和傳感器。其中,芯片將受益於計算能力需求的指數級爆發,其規模將持續增長。在自動駕駛技術從L2到L3的發展階段,算法將迎來核心突破期,L4-?L5階段算法會逐漸固化。至於傳感器,主要是L3以下的數量和性能提升,L3開始推出量產的lidar,推動了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
自動駕駛潛力巨大,商業化路線逐漸清晰。但鄭雲也指出,目前自動駕駛仍面臨技術水平等瓶頸,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將主要以場景化自動駕駛的狀態出現。“從商業模式、技術水平、基礎設施以及相應的政策支持來說,這些不同的維度需要齊頭並進。”鄭偉說。?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充換電系統的建立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的必然發展方向。經過幾年的進展,羅蘭·貝格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70萬輛,乘用車和商用車滲透率將分別達到21%和14%。
報告認為,2018-2025年仍將是向新能源汽車的過渡階段,市場整體仍受政策驅動,但政策重心有所轉移(補貼逐步退出的同時,對供給側提出了更多要求),且隨著電池技術的成熟,汽車總體擁有成本降低,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產品供給逐漸豐富,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發展拐點。
2025年後,新能源汽車將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消費者將推動接下來的增長。報告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9萬輛,乘用車和商用車普及率分別達到40%和20%。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換電系統的建設。在最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中,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也被視為推動未來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之壹。
《羅蘭·貝格報告》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充電樁市場將快速增長,2025年充電樁數量有望達到761萬個(年復合增長率33%),私人樁市場份額、DC充電方式和區域覆蓋將持續提升。
鄭雲表示,自2014以來,充換電行業經歷了最初的蓬勃發展和整合期,現在進入了質量驅動期。國家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增長、充電樁技術提升成為市場的三大驅動因素,在這些因素的推動下,新進入者也將迎來機會。
在充電行業的產業鏈上,羅蘭·貝格報告認為,價值重心正在向下遊轉移,平臺作為新興趨勢,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雖然仍存在盈利和各方利益分配的問題;目前上遊充電樁生產行業有大量玩家,未來會進壹步整合。行業領導者在尋找差異化優勢,大功率技術將成為重要的技術方向。
對於今年政策認可的換電行業,報告認為仍處於發展初期,近期將受到政策鼓勵加速發展,實現車輛類型、玩家類型、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變化。,並將成為中短期內能源補充的重要方式。
如何挖掘新的價值高地?
“後流行時代”的汽車時代,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羅蘭·貝格報告建議,行業從業者和政策制定者應積極面向未來,挖掘新的價值高地,推動企業轉型,實現強鏈補庫。
面對存量遊戲行業的未來,報告指出,目前以規模效應取勝的商業模式在未來將不再有效,行業玩家需要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來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同時,智能網聯和電氣化產品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演進將帶來零部件價值構成的巨大變化,主機廠和供應商需要在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上投入更多資源。在“新四化”的趨勢下,企業管理和業務能力將被重塑,尤其是在軟件工程領域。
可以想象,隨著價值的轉移和再分配,無論是傳統玩家還是新進入者,都需要依靠自身的獨特優勢實現轉型,壹個全新的行業競爭格局正在形成。面對亟待加強的產業鏈,主機廠和供應商的角色也將重新定位。
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在避免價值鏈短板的前提下,重點推進強鏈補鏈,以現有優勢價值鏈能力為核心牽引,實現綜合能力塑造和短板補齊。
報告指出,頂層幫扶是加強鏈條的重要抓手和動能來源。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從末端入手,從產業發展的目標和終點出發,提升關註度,制定詳細的產業發展規劃和路線圖,形成高層次的指導。
在具體規劃中,頭部牽引將是產業進步的主要方式。在特定產業鏈環節形成技術和規模優勢的頭部玩家或新興力量,要以局部帶動整體,以強鏈帶動弱鏈,充分發揮行業龍頭的作用。
主動應用是實現商業化的關鍵環節。報告提出,對於已取得壹定成效、可初步商業化的傳統薄弱環節,要積極引導相關產品的商業化應用,不斷優化和完善產品和技術,促進良性正循環,不斷增強競爭力。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