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巧妙運用“拿來主義”:
過去,人們往往把教科書視為教育的“聖經”,認為教師的教學必須絕對遵循教科書的要求,其作用就是照本宣科。這種教科書的概念在當今的信息社會是不可能的,壹套相對靜止的教科書永遠承受不了壹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目前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的教材有十幾套,如人教版、人教版、蘇教版、湘教版等等。除了國家教材,還有地方教材,比如三海版的教材...如果我們能夠巧妙地運用“拿來主義”,我們也會創造出許多優秀的藝術課程資源。
比如2002年第6期《中國美術教育》出版的江蘇版美術新教材《鞋》的教學設計,即《美麗的鞋》《鞋的聯想》《匠心——我設計的鞋》,就充分利用了這壹課程資源。附我課後的想法:
“鞋”課的啟示
當我看到江蘇版美術教材《鞋》的單元教學設計,也就是美麗的鞋,鞋的聯想與匠心——我設計的鞋,我覺得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如此的吸引人。上這門課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本單元的課例運用到美術課上。第壹節課後,我更加興奮了。
在課堂上,同學們展示了分組收集的各種鞋子,通過課前查閱的資料和與鞋子相關的網站,同學們的表現讓我驚喜,也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對鞋的學習,學生了解了鞋的歷史和文化、民族特色、穿著者的地位以及鞋與生活的關系...上學期我讓他們畫鞋子,目的是讓學生觀察素描鞋子。說白了就是看誰畫的他們最多。結果,終究是少數同學的成功。今天,這節課的內容是基於壹種鞋文化。通過壹雙小鞋,我和我的學生們了解了那麽多歷史文化:比如學生們講的古代閨房女子穿的繡花鞋;宮中嬪妃、宮女穿的鞋子;京劇裏的小醜鞋;卓別林的大鞋子;童話裏灰姑娘的水晶鞋;小腳老太太的小尖頭鞋;而現代人穿個性化的高跟鞋、休閑鞋、尖頭鞋、厚底鞋等等。學生們甚至想到了日本木屐和宮廷中鞋子的對比,以及中國古代官員穿著的代表不同官職的靴子的不同圖案...他們在畫鞋子、設計鞋子的時候,想出了鞋子的很多功能,比如散發香味、吸引蝴蝶“開鞋”;保護人身安全的“防雷鞋”;能在黑暗中發光的“夜鞋”;白天亮燈,晚上發光的“早收晚放鞋”;走路時可以聽廣播的“廣播鞋”;即使在童話故事中,“壹步鞋”...只是各不相同。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在這堂課上都收獲頗豐。
我今天在美術課上的感受是:我處在壹個與學生交融互動的過程中,壹個師生同獲的過程,壹個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從生成中獲得靈感的過程...
我感覺作為美術老師,壹定要有幾套不同種類的美術教育雜誌,不同版本的美術教材。比如中國的美術教育,中小學美術教育,兒童美術,小畫家等。,總是包含壹些最新最前衛的東西,壹些很實用的東西。比如“蝦長什麽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組合設計”,“舊報紙的新玩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美術教育和教學的現成資源。
第二,培養自己的興趣:
因為有全國統壹的課程標準和通用的美術教材,保證了教學的基本要求。但教材不是唯壹的課程資源;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決定著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積累和利用,而且是物質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教師本身是課程實施的首要基礎資源。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程資源識別的範圍、開發利用的程度和效率的高低。所以,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上,可以更大膽、更開放,給教師更多的創作空間,發揮教師自己的特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說,教師自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獨特條件。教師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這些我們以前很少關註或者從來不關註的,壹旦被充分挖掘並賦予教學意義,就會成為豐富的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
工作中充滿激情很重要,但我認為工作之外做什麽更重要。學會從工作中偷時間,這會成為幸福生活的補藥。休息的時候,我會創作壹些作品,放在辦公室或者家裏炫耀。親戚朋友來了以後,我總會感激他們,誇獎他們。辦公室裏擺放著芭比娃娃、CD架、花籃等等;我把自己的裝飾畫、首飾盒、相冊、相框放在家裏...現在,我已經開發了很多手工教學的課程資源,比如:花卉系列、人物系列、動物系列、花瓶系列、文具系列、布畫系列、服裝系列等等。有了這些教學資源,我上課就安心了。這樣的創作也激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回到家,以枯燥的烹飪為例,變得相當好玩。當炒勺在飛的時候,我不禁在想:如果我能把炒勺做成紙做的,掛在墻上該多美啊!第二天早上起來,它們真的掛在墻上了——我昨晚忙到12。我覺得在挖掘、利用、豐富自身興趣資源的過程中,也就是提高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彰顯教師美好人格的過程。
第三,發現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達到張揚個性的目的,是我們開發美術課程資源的另壹種途徑。學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學實踐中有大量豐富的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這種課程資源形象生動,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愉快的情境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以下是校本課程開發中的壹個小案例:
校本課程的開發——折紙
學期初,學校領導召開了壹次全體教師會議,討論開發校本課程。我教壹年級學生。根據壹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想折紙的教學內容。孩子們聽到折紙的內容,壹下子報給了30多人,於是折紙班就成功組建了。但我只能疊有限的幾樣東西,而且這些東西幾乎家喻戶曉。我該怎麽辦?下班後去書店“充電”!來到書店,我沖到五顏六色的折紙櫃臺前,挑了又挑,最後挑了幾本帶回家。我沒有時間做飯。壹邊喝著牛奶吃著面包,壹邊看著書上的演示,折疊起來...而且折疊了,真的讓我很感興趣。有時候我真的會琢磨書中的插圖。好在經過壹番研究,我居然學會了折幾種,今晚真的收獲很大!
經過幾天的精心練習和準備,我信心滿滿,開始了折紙這壹校本課程的實踐!第壹次給他們上課,教他們疊小房子,學生們當時都很開心。當我和學生壹起疊的時候,發現只有三分之壹的學生學會了。這個時候,別說我有多著急,折不開的同學就更著急了。他們喊道:“老師!老師!這壹塊怎麽折?”我只是想告訴他,很多學生都在喊“老師”...教室頓時亂成壹團,甚至有學生跑到講臺上。這個時候真希望自己能生個“三頭六臂”!“老師!我會棄牌!我會告訴他的!”壹個女孩手裏拿著壹個小房子,驕傲地喊著,真的很激勵我。我馬上說:“太好了,會疊的孩子,去教不會疊的孩子吧!””“來,我教妳!”“來,我教妳!“會折疊的孩子們真的為這份“美差”感到驕傲。妳教兩個,他教兩個...真是人多力量大。過了壹會兒,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會疊小房子了,於是他們興奮地疊起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最後,他們把折疊好的小房子放在黑板上,用彩紙在房子周圍做花草樹木,這就是壹個美麗的“村莊”。
後來我們折紙課上,很多同學從家裏給我帶折紙書,讓我教他們今天折這個,明天折那個。至於我,我也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有時候,我被他們難住了,還有同學自告奮勇來教我!後來去上折紙課,很多同學都從家裏帶了折疊好的東西。“老師,我媽教我這個,我爸教我這個!..... "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折紙班成立壹年以來,我的感受是,在校本課程中,老師和學生都發揮了自己的能動性,學生和老師壹起設計自己的學習過程,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促進、平等的師生關系。我和我的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共同成長進步!
其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有很多途徑,比如圖書館數據庫、公共文化設施、地方文物資源、周邊環境等。就像生活就像壹個寶庫,學生就像壹個寶庫,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心中有教育,眼中有資源,課程資源無處不在。為了趕上時代,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重塑自我。在課程資源方面,它豐富了教師的內涵,用資源啟發教師的思維;利用資源促進教師實踐,鼓勵教師再創造;最終實現:用資源提升教師,用教師創造資源,這樣壹條資源生成轉化之路;在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積累、轉化和生成過程中,促進了美術教學改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