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有句古話:“實踐成習慣,習慣成自然,習慣成定數”,西方也有句名言:“播種壹種行動,收獲壹種習慣;播種壹種習慣,收獲壹種品格;播種壹種性格,收獲壹種命運。”可見對人格形成的看法是壹致的,那麽什麽是人格呢?河南學者姚谷子在他的18人格理論中指出,人的人格是由人性決定的。性格是個性的表現。
性與需要,需要與尋求,尋求與哲學,哲學與典範,實用與學習,學習與性。天性決定需求,需求決定追求,追求決定哲學,哲學決定性格,性格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天性,以此類推,這就是性格。除了環境因素,這是性格形成的過程。
人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人格及其生態的不斷崛起,從而實現文明及其幸福的目的。人的偉大本質上是人格的偉大,反之,人的醜陋本質上是人格的汙穢。人格偉大的人會繼續服務和增加生態的善,人格醜陋的人會繼續破壞和增加生態的醜。要讓每個人都成為人文主義者,用真善美關愛他人和自己,在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交融、分化過程中,展示彼此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是人類每天為世界文明及其幸福所做的努力,直到人格及其生態的崛起。每個人都以人格及其生態的崛起為己任,到處傳教,為不愛我的人、愛我的人、我愛的人服務,為人類復興服務,為徹底發現和崛起的人服務。那些憑借自己的人格和生態而崛起的人,接受了小我的邀請並自由回應,也在小我之愛的驅使下,向全世界傳播文明和幸福的人文主義理論和方法。人文主義是真善美的寶庫。它是人類代代相傳的,是從人的良知中表達出來的,是展示給所有決心改善人格和生態的人的。壹方面表明他們的信仰,另壹方面激發他們的情感,在文明及其幸福中以詩意的方式頌揚他們。
人是由物的等級制度進化而來的這壹簡單事實,決定了人性必然與物性有共通之處,所以人性應該與“求我生存”有關。而代表物理屬性全部內容的“乞我生存”,對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人和物是根本不同的。
在《周易》中,“生”之道是指“撐天證人事”之道和“陰陽”之道;“人生”之“德”,重在引導人生價值的選擇;“活著”的“情”,具體是聖人的焦慮,普通人的人倫;“活著”的“境界”物化為“時間”,理想化為“境界”。這四個方面互為依存,鹹為壹體,建構了《周易》“活”的人生哲學,有道可依,有德可顯,有情可顯,有境可待。
“活”之道有兩層含義:“撐天證人事”之道和“陰陽”之道。前者是《周易》“生”之道確立的基本思維邏輯,後者是“生”之道需要遵循的不變規律,是《易經》天道性之壹。
“輔天作證人事”源於《易經》天人合壹的觀念,是“生”之“道”的根本依據。
易經涵蓋了世間萬物,也就是所謂的“天地範圍雖變,卻不掉隊”(
可見《易經》的宇宙是壹個生命宇宙,是壹個通俗的生命世界。宇宙生命的原理展現在個體生命上,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之流是壹致的。兩者融為壹體,作為壹個整體相互見證。人是天地自然序列產生的。要遵循與天地自然相同的生命規律。故聖人能助天道以證人事,即“古人含西河之世,仰視之時,觀天上之象,俯視之時,觀地之法,鳥獸之品,地之宜,身之近,萬物之遠,故起八卦,神之德,萬物之情。”({系辭))從天地的必然性論證生命的必然性。從根本上說,人的“活”的原則,來源於“天地之德,謂之生”(《系辭傳》)。
這個由天、地、人組成的生命是同壹個身體。同時,它還具有生活的“德性”,蘊含著作者明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包括立與破,取與舍,乃至善惡。可以這麽說。易經體現了聖人之道。它是壹部傳授聖人之道的書,可以引導人們觀察文字,觀察變化,制造工具,進行預測。其深刻的哲理能使君子有大作為,使人生更加完美。和為德,“生”之道必然導致“生”之德,即凡是能使生者“活”的都是德。“天地之德即生”(《系辭傳》),而“生”就是天地之德,
善——《說文》吉祥。《玉器》也很棒。廣韻既好又好。《詩風》裏的女人是善良的。《筆記》不錯,但是還有很多。《邵麗易》問藝曰:子善其事,子善其事。“術”難學,故稱學。藝術容易,所以叫好。
好——說文也好。“廣韻”亦德。“史明”是好的和量化的。量力而行,不敢越雷池壹步。“太甲”是梁元人,萬國皆貞潔。“袁,大註”。好,也不錯。信任的法則在溫暖的時候是好的。
史明的仁-忍。“幹壹卦”是君子之仁,足以使人成長。“李麗雲”是仁者,仁義也是基礎,身體也是適合的。得到尊重的人。程是喜歡的壹粒。生命的本質是仁愛。“六書皆訛”袁,從次於民。仁從屬於他人。在天,是元,在人,是仁。人對萬物如此有靈性,也是仁者。
愛——“鄭雲”也是仁的起源。發自內心。親吻,善良,親切,憐惜,寵愛,開心,小氣,欣賞,隱藏。蕭靜的情人是舒的壹個統稱。信任法則強調付出愛。
天命的本質是善的本質,其精神不是無知的。這就是美德的本質,叫做良心。最好的發展不是它是什麽,而是它是什麽,不是它是什麽。它有輕有重,有求必應,不活在變化中,但也有自己的本性。(《大學問》《王陽明全集》第26卷補1)
善良不是本能,先天的善良只能通過後天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形成,強行灌輸是沒有用的。中國傳統文化壹直奉行壹個“善”字:待人處事,強調善與美;與人交往,註意與人為善,樂善好施;要求自己,提倡獨立,善良。我記得有個名人說過,對每個人來說,唯壹的權力就是法律;對個人來說,唯壹的力量就是善良。孔孟講忠、孝、仁、義、禮、智。孟子談及四端時說:“惻隱之心,也是仁之端;恥惡之心,義之端;心之辭,禮之終;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中庸》中提到的三德是智、仁、勇。
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被賦予了美德的象征:梅代表堅忍與忍耐,蘭代表優雅與溫柔,竹代表忠誠、正直與謙虛,菊代表真誠與質樸。
生命的本性是好的,這是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勞動成果除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還有剩余,產生了貧富,於是有了力量;如何看待貧富,強弱,會有善惡,善惡是相對的,相伴的。佛教中的普度眾生,就是勸人向善。古人的善良體現在很多方面。獵人不殺幼仔和懷孕的動物,漁民不用密網捕捉小魚,伐木工不砍幼苗。由此可見善良的社會性及其在社會中的意義。善良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每個人都有善良、善意、善良;善良在社會中產生互動,這就是和諧社會!
老子說:“道生,德生,物形,器作。”是建立在萬物尊道、德行的基礎上的。道之尊,德之珍貴,夫之命,自然。“其中,“道”是指自然運行溝通世界的道理;而“德”指的是人間的德行、品行、王道。但是,德性的本意其實是遵循道的規律來發展和改變自身。當時道和德是兩個概念,沒有德這個詞。“德”字的組合始於荀子《勸學》壹文:“故學止於禮,夫謂之德之極。在古代西方文化中,“道德”壹詞源於拉丁語“Mores ”,意思是風俗習慣。《論語》?學而優則仕”:“他也是壹個孝順的哥哥,善於犯錯的人不多見;犯錯不容易,但犯錯不容易。君子之商,以此為基。”錢穆先生註:“此人仁者。道,即人性,以心為本。”
中國的道德是從古代發展起來的,堯舜禹周公的傳說都是道德典範。漢代孔子編撰六經並流傳五經,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發展出來的理論叫儒家,後來儒家把五經發展成了十三經,成為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雖然中國不同時期的社會道德並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是中國歷代社會道德的基礎。
道德是判斷壹個行為是否正當的概念標準。道德是規範人們行為的社會規範。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壹個國家,就要“以德治國”,道德和法律相輔相成。同時,法律體現了立法者的意誌,順應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條文體現了社會道德的法律訴求。
道德是普遍的,適用於整個社會的所有人,不論其地位如何,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學:“從田字到庶人,第壹,是以修身為本”。“人有階級,有算術,各國都不例外。他人話語的平等,源於天賦人權論。我國的平等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以禮儀之課為表,以修養之平等為內。不分階級平等差別,人的平等在於道德。”"
道德是人們評價壹個人的尺度。如果壹個人違背了社會公德,比如不厚道、不忠、不孝,那麽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名聲,從而形成壹種來自周圍人的社會壓力來約束他的行為。另壹方面,對於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知的自覺遵守,沒有周圍人的社會壓力。人們對壹個人的道德判斷主要來源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俗話說“有言之人,不壹定有德”,口頭標榜仁義道德的人,未必真的有仁義道德,所以人們往往會“聽其言,觀其行”,然後做出判斷。個人對道德的看法,對自己和他人,都是寬容和苛求的。中國文化中有很多主張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思想。子曰:“厚則自怨;瘦了就要怪別人。”韓愈:“古之君子,為己之責也,重周,以約輕人。”
仁義是儒家文化中的兩個基本道德要素,可謂是整體價值觀中的核心價值觀。沒有了仁,義、忠、孝、禮、樂等等都失去了意義。仁:中國古代壹個含義很廣的道德範疇,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標準和境界。子曰:“不仁以禮乎?人都沒心沒肺的,那妳高興什麽?”荀子曰:“人若順道而不順君、義、父,則能成大事。”。《白虎傳》:“君臣合壹於義,不可則去也”,《易經》:“不為諸侯,貴也。”仁義與其他價值觀相比,具有超越性。例如,孔子在《論語·魯茲》中說:“言必行,行必果。很尷尬。"孟子說:"大人說的話不必信,做的事不壹定有果,但其意即義。".仁義的重要性,從孔孟之言可見壹斑。子曰:“仁者,不存害仁,而殺己成仁。”孟子說,“生是我所欲,義是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
孔子:仁是義的基礎;義者,仁之節也。“仁者,人也;道,義也。”孟子:“仁,人心也;義,人也在路上。”晏子:“仁義有幾種,仁義有大有小。朱:“仁是心的德性,也是愛的原則。義者,心之制,物之宜。“《漢書·詩傳》:“愛出於情,謂之仁,合情合理則謂之義。”韓愈《原道》:“愛即仁,行則宜即義;...仁義,為名;道與德是空的。"
仁——孔子說:仁,愛。廣義的仁涵蓋了很多,比如“孝是仁的根本。”“能做到五件事者,天下仁者”,能做到五件事者,“敬、容、信、敏、益”。"剛,伊,穆,那,"“仁者,其言也矣。”“博學篤定,好問近思;仁在其中。”......。然而,仁並非遙不可及。“仁遠嗎?”?我要仁,我就是仁。“仁不是非理性的、無原則的、軟弱的。”仁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仁者必有勇。"
義--中國古代壹個含義廣泛的道德範疇。它意味著應該做的事情是公正合理的。子曰:“義者,亦當義也。”朱:“義就是正確的東西。”義即正義、道德、公正、正義。子曰:“君子所謂義,關系天下。”“君子以正。”“很明顯。”“不義之財,貴如浮雲於我。”
道德,道滲透萬物,貫穿萬物,全在道中。它是宇宙不變的本體,老子詮釋七法來理解,證明它在壹切存在和運動中的不可抗拒性和不變性。正是這條線的本體、真理、統壹和不變的存在,規訓著壹切生命行為、生與死、勝與敗的運勢。說是不能拿,不能摸,不能看,說是離不開法,所以不廢,果不曖昧。而且,人類所有的文化和行為,無非是想超越什麽,想得到什麽。如果這兩個東西用道來統壹,結果可能真的是意料之外,明了的,本來就是不可改變的。所以,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所有的文化和行為都是在東奔西跑,爭論和探索其終極本質,無非是求道、知道、用道、合道,直到得道。在知識的基礎上,道是絕對真理的頂峰,在存在的基礎上,道是最深刻的。沒有比老子的道更準確、更真實、更自然、更蕓香屬的了。美妙的聲音賦予了禪,這是壹種終極的統壹,是壹切生命所追求的最美好的自然和自由。
道德是對道的使用,是智慧、能量、境界和堅實基礎的產物,是明治的選擇,是主體對服從的興趣。體用只能分知,不能分存。符合道的人說,德自進,反道的人耗德,患暗。社會的力量、潛力、命運之大,沒有壹個能超越道的德才紀律。德與華包括德與能,德與德,因為德是本源之根,是聚與散之因,是命運之本。行為的最佳效果是什麽都做,行為的最高形式是什麽都不想。從字面上的知識很難看出老子的真面目,難免誤判唯心主義和消弭主義的反向誤導。如果沒有在生活社會中無效的和柔軟的是剛性的事實,就沒有道的普遍性。比如對壹件事的不同處理就不壹樣,到處都是,全世界都是。無為而無不為,德治而不法治,只是明明白白顯露出來的最好狀態。人為什麽不落水自救,世界沒了為什麽不停止?但是,法治並沒有拋棄教育之治或德治,這是有與無的統壹。這就是社會永遠處於有希望的法治狀態的不可能性。當下沒有生滅,當下沒有堅持。壹切統壹於生命的供養,都是眾生。在這片堅實的土地上,古今先賢都主張範普明天更好,天下更好。這不僅是無教之德,也是無為之德。
性善論是戰國時期孟子認為人性本善的觀點。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反,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但也有人認為孟子的性善論並沒有明確直接地稱人性為善。善性指出(或強調)人性中有善,有好的壹面。
孟子論四端:每個人都有壹顆不忍他人的心。先王有壹顆不忍人之心,斯有壹條不忍人之策。有了忍無可忍之心,就無法忍受別人的政治,統治世界的手掌心。所以說每個人都有壹顆不忍他人的心。如今,第壹眼看到聽話的男孩會下井,大家都有壹顆憐憫之心。所以,要向聽話男孩的父母致敬,也要得到鄉黨朋友的稱贊。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沒有羞恥心,沒有人性;沒有聽天由命之心,是不人道的;壹顆沒有是非的心是不人道的。慈悲是仁的目的;恥惡之心,義之端;心之辭,禮之終;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人有四端,但還是有四個身體。有四面楚歌聲稱自己不行的,也有做賊的;說其君不可者,竊其君者也。任何在我裏面有四端的人,都會擴充他的知識,把它填滿。如果火開始了,春天就開始了。若能填之,足以護四海;不填的話,對父母來說是不夠的。
孟子·高子尚:人皆有慈悲心;每個人都有羞惡之心;每個人都有壹顆尊敬的心;每個人都有壹顆是非之心。慈悲,仁;恥而惡心,義也;尊重,禮貌;是非之心也是有智慧的。
人性論是中國哲學的壹個重要話題。第壹個談“性”的人是孔子(“性相近,學相差甚遠”,論語?陽貨),但孔子並沒有明確地說性是善還是惡。孟子指出,仁、義、禮、智是性善的線索,即四面心。孟子講“心”,不僅是行為的表現,更是修養。他也深入到了人的氣質發生、起源、開始的地方,在這裏體會到了人的善良和內心的光明。孟子在始和本心中尋找基礎,所以孟子是立本之論。
惡性:“人性本惡,善者也假。今之人性,生而有善利,順則,故爭生而舍死;生而有疾惡,順之,故賊生而忠死;生來有耳目之欲,有好的音聲感,是適合的,所以淫亂生來有禮義之術。但從人的本性來說,順應人的感情就會出爭,就會適合犯亂,就會歸於暴力。所以會有道法,禮義之學,然後出於聽天由命,適文理,治之。然而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性本惡,昭然若揭。其善亦虛妄。”
與孟子相比,荀子的主張更接近於孔子:孔子認為人離出生不遠,但還能看到出差,所以壹定要向別人學習,否則再好的人才也不會成功,雖然顏回也不例外。這個思想和孟子的“萬事俱備,我誠快樂”的思想是不同的。
荀子被後人稱為繼孔孟之後的儒家,是因為他最終希望人能善良,以聖人為最高人格,人人以聖人為目標。但最終荀子只是在經驗層面上觀察了人性,而未能開啟價值之源,這可以說是荀子性惡論的最大問題。傅斯年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荀子的對象是孟子,所以修辭學中出現了這個缺點。
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不是建立在人性的善上,而是建立在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惡”上。他們從承認個體的“最初的基本過錯”出發,認為人類最基本的本性是“自我存在”,如果任其發展,就會對他人造成無限的傷害,對自己造成無限的好處。因此,在組織民主自由的政府時,首要的是限制個人自我存在預期的過度發展,不鼓勵大家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