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為學生未來的自我發展打下基礎;其次,是青年學生自我發展規律的需要;第三,這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教師,要註重激發、發掘、促進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地汲取營養。為了學生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法,將自主學習引入課堂。
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可以分為四個過程:提高意識——激發興趣——教學方法——培養習慣。筆者根據魏先生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第壹,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教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然後在“課內訓練”中證明和鞏固自己的知識,讓每壹個學生都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教學中,我們直接告訴學生“壹個立方體有六個面”,讓學生背下來,不讓學生自己驗證。這種記憶並不牢固。反而會讓學生自己考自己的記憶更深刻。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行動起來,積極思考和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從而讓學生在整體上得到發展和提高。
學習不僅是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新經驗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與學習密不可分。有些同學對學習的理解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此外,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比其他學科遇到更多的困難。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既不會出國,也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外國人交談,所以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總是等著老師“餵知識”,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因此對學習不感興趣。面對新的要求和挑戰,教師首先要重新認識師生、教與學的辯證關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主導”。要掌握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師生感情、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和自我正確認識等非智力因素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經常教育學生學習的目的:壹方面,現實社會競爭激烈。為了個人生存和自我表達的需要,為了對自己、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我們必須學好外語。另壹方面,告訴學生,教育從來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在知識巔峰的位置不同,起點不同,目標不同,這就決定了每個人到達知識目標的途徑是不壹致的,完全有理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
第二,激發興趣,培養意識
首先,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其實自主學習並不難,它不只是優秀學生的專利。通常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壹組環,是漸進深化的,即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深化邏輯。遇到很多不可理解的地方很正常。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中標註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通過學習小組交流獲得收獲。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這些內容時,會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印象,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薄弱環節。為了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還應及時指出迷宮。我們應該加強對自主學習的指導。如果應該站在哪壹邊思考,應該從哪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或者從哪個角度提問。教師也可以設置壹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和探索。教師要做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速度。
最後,充分利用課本上的小練習,比如做、練、討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善用書本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同時要保證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自己的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充分閱讀文本,充分思考、感受、體驗和探索,強調自主學習的效果,決不能讓學生走過場。擔心學生自主學習會占用太多時間,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是不對的。因為壹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為教師服務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三、指導方法,把握規律
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使他們學習更加主動、快速、高效。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規律:壹是在學期初制定學習計劃,根據我的實際情況,在課內、課後、學校、家裏實現具體目標,並請同學的家長、老師監督執行;其次,課堂教學中滲透法的引入,如如何記筆記,如何做英譯漢等。第三,指導學生課後如何復習。首先回顧壹天的學習內容,問問自己今天學到了什麽,學到了什麽,還有什麽需要做的。第四,課後經常和學生聊自己的學習心得,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己在報刊雜誌上搜集的親身經歷介紹給學生,啟發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第五,讓學生寫壹份考試總結,並要求他們分析考試的成敗,重點是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解題思路是否正確,答題時間是否合理等。,使他們的學習能力通過反思和不斷調整得到提高;第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人人可教我我可教人人,在合作中逐步培養克服困難的習慣,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第四,培養習慣,發展精神
自學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也不是學生時間本身,而是壹個人要終身持續的事情。魏書生說:“學生壹開始沒有學習習慣,就像壹輛靜止的汽車。培養好習慣的欲望好像火了。首推不能心急。要慢,要慢,要符合運動規律,要符合人的心理狀態。”自學英語的習慣要在自學英語的實踐中逐步形成。要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除了要求學生有壹個好的學習計劃,做好課前課後的預習,我還要求學生定期閱讀壹些課外讀物,比如簡單的故事、幽默、人物傳記、簡單的中英文書籍等。
五、拓展空間,創造性工作
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在鞏固課堂教學和檢驗學習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平時的作業主要是抄寫單詞短語,聽磁帶,大聲朗讀,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他們的智力水平,我有意識地改變了作業的形式。例如,在學習完有關節日的單元後,要求學生將他們喜歡的節日制作成海報並向學生介紹,要求有圖片和文字;學習完本單元有關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內容後,請學生回家向家人做壹份調查報告,並根據所了解的情況給出健康建議。在學習了有關服裝表演和服裝設計的單元後,要求學生設計壹套服裝,並以海報的形式介紹他們作品的風格、質地和色彩...像這樣的作業,激活了現實生活中教材的內容,讓學生積極地運用所學的語言去做作業,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研究和改進。同時,教師應更加積極探索進取,不斷反思教學,努力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的要求。“自主學習”在我國的提出,壹方面反映了我國學習領域研究的新成果,另壹方面也為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壹系列新的根本性問題。“自主學習”問題被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計劃確立為壹項重要的研究內容,足見其在理論界的重要性及其知識面之廣。因此,有必要深化對它的研究,明確它的內涵及其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