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中學建校之初在當地很有影響力。因其教師威信高,辦學認真,大力支持當時中國地下黨的工作,逐漸發展成為潮汕及粵東地區的名校。65438年至0958年,學校基於當時“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政治背景,首次提出了“勤於教學,艱苦奮鬥,革命永恒”的校風。文革期間,學校更名為“燎原救火學校”、“東裏中學”。粉碎“四人幫”後,學校於1984恢復校名“蘇北中學”。結合學校建校以來的突出特點,學生始終尊師愛教,教師兢兢業業壹絲不茍,將原來的校風改為“尊師愛校,勤於教學”喜好學習,善於思考,勤於實踐。
快樂學習的含義是樂於學習知識和新事物,是壹種學習的態度和風格。學習有三種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歡——享受,“享受”就是“快樂的人”的境界。只有快樂地學習,才能讓學習成為必須,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學習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善於思考是“博采眾長,取之有道,知之有道,用之有道”的基礎,是創新的源泉。
“磨礪意誌”這個詞的意思是“磨礪意誌”。人的意誌不是天生的堅強和永久的,而是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磨練和鍛煉形成的。要想學到淵博的知識,練出精湛的技藝,鍛造優秀的品格,必然會遭受各種困難、挫折和考驗,所以壹定要有堅強的意誌。
勤奮是指在實踐和練習中的勤奮。“業精於勤而不精於閑”,學業因學習和實踐中的勤奮而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因實踐中的勤奮而不斷提高。本質在於把成人和人才結合起來,達到德才兼備終身發展的目的。喜教,善導,博學,善言。
音樂教育意味著熱愛自己的工作,保持熱情。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永業)。教師只有“樂教”,才能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良好的職業道德,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教育使命。
好引導的本義是善於引導。引申為兩個方面:壹是善於育人,有高超的教育藝術,能遵循教育規律,因材施教,能言善辯,誨人不倦;第二,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思考,多分析,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博學意味著淵博的知識和廣博的學識。《論語·子涵》:“偉大的孔子!學而不名”是為人師表的典範。”“博學”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專心業務,勇於探索創新。
精讀教學泛指高超的教學藝術,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接受程度,註重教學方法、課堂形式和教學情景的精心設計,通過精讀課實現三維目標。
對全面發展負責,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辦學理念是關於學校教育的壹種理想的、永恒的、精神的範式。它壹方面反映了教育的本質特征,另壹方面是對學校教育“應然狀態”的判斷,滲透著學校教育的價值傾向。我們必須從教育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角度,結合辦學傳統、文化底蘊和教育實踐,發展辦學理念。基於以上認識,我們以“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為己任
1.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現代教育的宗旨。它註重人的發展的整體性和全面性,表現在宏觀層面。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教育,關註全民族的全面發展,根本目標是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全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微觀上以促進每壹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和完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更加關註人的實際需求,關註人的未來發展,關註人自身的稟賦和潛力,關註人自身的價值和實現。它要求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弘揚人的精神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不斷提高人的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完善。
3.蘇北中學自創辦以來,自任校長的王先生重視學生的全面培養,重視教育在人生發展中的地位,成就了蘇北中學60余年來學術繁榮、教風興盛、師德弘揚、名師雲集的文化語境。蘇北中學的學生名人輩出,明星璀璨,貢獻突出,成績輝煌,這是他們壹生發展的底氣和光環。
以“為全面發展負責,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理念,采取德智體美勞教育整體教育策略,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生命智慧、精神價值、道德信仰和健全人格。教育效果應以學校教育的長期效果為基礎,使教育成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為全面發展承擔責任,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理念,就是訓誡和約束老師和學生,牢記他們的責任,修德兢兢業業,勤於學習,致力於學習,不斷追求和超越,以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具有充分發展潛力的新壹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