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苗族有什麽好吃的?

苗族有什麽好吃的?

食物類型苗族食物類型分為主食和副食。主食包括大米和雜糧。苗族的主食有秈米和糯米,部分地區以秈米為主,部分地區以糯米為主。雜糧除了秈稻和糯米,還有玉米、小米、小麥、大麥、大豆、馬鈴薯、洋芋、高粱、稗草、蕎麥等。壹般雜糧是不單獨食用的,主要是大米,與雜糧混合加工成食品食用。

苗族副食包括肉和蔬菜。肉類以豬肉為主,包括牛肉、羊肉、雞肉、鵝肉、狗肉、魚、野生動物、蛋及制品。蔬菜有大白菜、青菜、蘿蔔、韭菜、寬葉菜、荷蘭菜、窩筍、窩生菜、芹菜、中國菜、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南瓜、絲瓜等時令鮮豆。在苗族副食中,豆制品、蔬菜制品、調味品也占壹定比例。豆類和蔬菜制品包括豆腐、豆豉、豆醬、豆腐、豆芽、酸菜、腌麻辣、酸湯、麻辣和幹菜。除了鹽、醬、醋等工業品外,還有香椿芽、花椒、辣椒、漁椒、姜、蔥、蒜、香菜、茴香、狗肉、辣蓼、三萘等。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主要是主食、肉類和蔬菜制品的加工。大米壹般用石屑或水磨去殼,殼當豬飼料。玉米壹般被磨成玉米糊。近年來,大多數苗族人將玉米和小麥加工成面粉,制成煎餅等食品。壹般玉米種子、蕎麥種子、稗草、高粱等食物都可以磨碎、去殼、清洗幹凈。苗族人殺豬後,從後蹄到前肩胛骨、耳根沿下肢插入竹條或鐵條,吹氣使豬膨脹,沸水浸泡後將毛刮幹凈,壹般殺牛、羊肉,然後剝皮、剝肉。狗肉加工和豬肉基本壹樣。苗族人喜歡吃豆腐。過年過節前,將黃豆淘洗、浸泡、軟化成豆漿,放在火鍋裏煮,豆腐點上明礬水或酸湯。豆豉壹般是將黃豆浸泡至軟熟,然後濾幹,用“豆豉草”包裹後存放在密封桶中發酵,再取出搗碎,做成餅,曬幹。豆瓣醬是將大豆煮沸,舀出湯汁,存放在壇中制成的。每個家庭都會做酸菜。青菜、蘿蔔、韭菜等凈菜。、曬幹、切塊,與糯米粉、甜酒、鹽粉等混合。,攪拌均勻,在罐子裏密封三到五天。它是糟糕的和辛辣的。習慣上是將鮮紅的辣椒洗凈,用姜片切碎,與甜酒和鹽粉混合,密封在壇子裏。

苗族主食烹飪簡單,副食烹飪講究。有兩種米飯:米飯和米飯。秈米通常在鍋裏煮到七成熟,然後過濾,放在蒸籠裏蒸。壹般糯米浸泡8 ~ 12小時,然後瀝幹,入甑蒸熟。用鼎煮飯,壹般是把飯放在鼎裏,掛在橫梁上,放在大火下煮,直到熟透。玉米等雜糧壹般都是打碎去殼後和大米壹起煮。煮土豆、薯類等雜糧時,將其切片,與米飯壹起蒸熟。

苗族人的菜譜比較簡單,有流行的湯菜、炒菜、涼拌菜。有四種受歡迎的湯:清水湯、高湯、酸湯和油湯。炒菜有炒和水炒兩種,涼菜有素涼菜和油涼菜兩種。

大眾湯的烹飪非常簡單。炎熱的夏天,瓜、豆、菜等主菜煮熟,舀出冷卻,就成了清水湯,吃的時候加調料。食用油湯菜有兩種,壹種是把路菜煮熟,放豬油進去;第二種是在鍋裏煮植物油讓其滲出,水開了再放菜。肉湯通常是親朋好友秋冬來時的方便菜。把瘦肉切好,鍋燒開時把肉片放下,把菜煮到八成熟。酸湯菜壹般都是先煮,再加壹點酸菜,酸湯,爛辣之類的。壹般是炎熱夏季或冰凍季節的大眾菜。

炒菜配菜壹般都是在大鍋裏進行的。油燒開後,加入姜、米、蒜等調料,將肉翻炒至熟。壹般按照上面的程序在水裏炒,然後在水裏煮。

涼菜中,素菜涼菜最常見。通常將香菜、茴香、魚腥草等香料洗凈切碎,與辣椒粉、鹽粉混合。油沙拉除了上述調味品外,還混合了油辣椒、芝麻油、花生油、芝麻油等調味料。

餐制和餐飲食的主要形式是* * *餐制。家裏所有成員壹起用陶碗盛米飯,全家人壹起吃。因為地形寒冷,少部分地區不產秈稻,只產糯米,所以糯米是主食。糯米飲食形式,壹般實行分餐制。糯米煮好後,攤在簸箕上。每個人面前都有壹個小碟或小碗,裏面盛著酸菜等幹菜。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配菜吃飯。

壹般淡季壹天兩餐,早上十點左右吃早飯,天黑後吃晚飯。農忙時壹般是三餐,早餐壹般是早上7點左右,中餐壹般是下午2點左右,晚餐壹般是晚上8點左右。除了少數地區在農閑時有壹頓稀飯和壹頓幹飯外,大部分地區都吃幹飯。

苗族人壹般多喝湯。平時把煮好的大眾湯裝在小鍋裏,放在“火塘”和“嘎加多”(Ghab jib dul,意為火坑)的“三尺”上。壺上橫放壹塊巴掌大小的薄木板,稱為“壺橋”。在“鍋橋”上,擺放著用油、鹽、醬、醋、辣椒等調料混合而成的“麻辣燙”。“紅”“白”喜事的時候,肉壹般都是在大鍋裏煮,然後切片,放入小鍋裏,每個鍋當桌子,大家圍著鍋吃。

苗族人招待客人壹般喜歡用“長桌”。“長桌”是有四條腿的桌子,寬約60至80厘米,長約150至230厘米。用“長桌”請客時,壹般放在“正房”的中間。桌上擺滿了各種湯和炒菜,肉和魚,酒杯和酒碗擺滿了碗或盤。壹般情況下,客人坐在進門右側的桌子上,主人交叉著頭坐在內端,陪同客人的人壹般坐在進門左側的桌子上。請客人吃飯壹般是* * *餐制,以示親熱。近年來,壹些苗族農民在招待客人時也采用了“分餐制”和“公筷制”,但習俗和潮流尚未形成。

苗族人喜歡酸和辣。在農忙季節,他們去山裏幹活。腌制酸菜作為午餐開胃菜,群眾的湯酸酸的,既能調味,又能健胃生津。冬天冰凍季節,可以喝湯吃酸菜,夏天可以用井水喝生酸菜。做的菜很爛很辣,吃起來很好吃。所以沒有酸就活不下去,所以有句話叫三天不酸走不了路。

苗族人喜歡吃辣。流行的湯菜用辣椒準備的“蘸水”調味,炒菜用辣椒調味,涼拌菜少不了辣椒面。

由於地理條件差,勞動強度大,苗族人大多用酒精來放松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從而形成了飲酒的習慣。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制酒曲,釀造各種汽酒、甜酒、燒酒。當客人到來或家中舉行婚禮慶典時,他們都以酒為待客的最高禮儀,並經常釀造村醪招待客人和朋友。苗族人壹般為主客斟酒,酒半滿,主客交換酒杯添酒;在酒的深處,主客還會唱酒歌娛樂。在邀請客人喝酒的場合,年輕女子或新婚妻子要唱飛歌,以酒向客人敬酒。逢年過節,只要走進苗寨,不管走進哪壹家,都能壹醉方休。

糯米在苗族人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逢年過節要吃糯米或糯米糕,走親訪友要用糯米做介紹禮物,女婿第壹次拜訪嶽父母,新媳婦見嶽父母,甚至青年男女自由戀愛都要用糯米,比如臺江石洞壹帶吃的“姐妹飯”,糯米就是天然的媒人。

風味名菜

“酸湯魚”是苗族的壹道名菜。“酸湯魚”有兩種,壹種是以酸湯為主料的“酸湯魚”,壹種是以壞辣為主料的“酸湯魚”。“酸湯魚”將新鮮的活鯉魚的膽汁切開,然後放入用酸湯和鹽混合的清水中煮至半熟,再加入少許蔬菜、韭菜、大白菜或豆腐壹起煮。蘸上“辣椒水”就好吃了。“油醋魚”是將變質的辛辣食物放入油中炸熟,放入清水中,將魚膽切開,放入鍋中煮熟,撒上蔥花、姜末、花椒、辣蓼等香料而成。其特點是油而不膩,味道鮮,色澤鮮艷。

“青椒魚”也是苗族的名菜之壹。將魚膽切開,放入沸水中煮。把點菜當湯放在煮鍋裏。將魚取出,去骨,肉搗碎,與煮熟搗碎的青辣椒醬混合,撒上鹽粉、胡椒粉、蔥花、姜末、辣蓼等。,特別好吃。

“香茅烤魚”是苗族的壹道優秀傳統菜肴。將活鮮魚去內臟後,放入用姜、蔥、蒜、花椒、胡椒、香油等香料混合而成的糊狀調料中,用香茅紮好,用黃泥糊好,放入大火中烤熟,將黃泥和香茅剝下。燒烤時香茅的香油滲進魚裏,鮮嫩清香,有“叫花雞”的功效。

“酸菜魚”將活的鮮魚剖開,取出內臟,去掉鹽粉和麻辣面,放在火鍋上或火塘上,直至半幹。親朋好友來了,拿出來蒸,用剪刀或者菜刀切片,也很好吃。

“狗肉湯鍋”是苗族傳統菜肴。把狗殺了,去毛,洗凈,剁成小塊,用文火燉,把湯汁舀進小鍋裏,放在三尺上,燒上炭火,把拌好的“狗肉香”,三萘,辣蓼,香菜,茴香,香油,胡椒粉,醬油,醋,味精,麻辣上鍋。

“泡水”也是苗族的名菜之壹。有“泡豬肉”和“泡狗肉”兩種。過年殺豬的時候,把肺、水、油、脆骨,還有壹些肥肉、腦髓切碎,和糯米、豬血以及辣蓼、花椒、三萘、香菜等香料混合成糊狀,加鹽,倒入洗幹凈的小腸裏。煮熟後就成了壹種豬血腸,味道鮮美,叫“泡”。請親戚朋友吃飯,稱之為“下館子”。“狗血泡水”,制作方法基本和“豬血泡水”壹樣。

“叫化雞”是苗族傳統風味菜肴。壹般是將雞宰殺後,取出內臟,塞上準備好的調料,將雞毛全部裹上濕泥,放入大火中燒烤,烤好後切泥,去毛,成為香噴噴的“叫花雞”。這道菜並不流行,只有臺江、雷山、丹寨縣的部分苗族人會做。

“魚露”是苗族傳統調味品,也是傳統名菜。壹般是把釣上來的小魚放入麻辣鹹的壇子裏,密封壹年制成。它可以作為壹種特殊的美味蒸,也可以作為流行湯的調料。

此外,從江、榕江、黎平等縣的苗族喜歡做“油煙魚”,制作方法與侗族相同。

  • 上一篇:結合實際回答如何學習禮儀?短文+50
  • 下一篇:***青團的光輝歷史團課心得感悟7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