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苗族人集中的地區在哪裏?什麽是地方風俗和民族習慣?

苗族人集中的地區在哪裏?什麽是地方風俗和民族習慣?

主要生活在貴州省東南部、大廟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的邊境地區。在中國的古籍記載中,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苗族先民的記載,即從黃河流域到長江中遊以南的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種方言。1956之後,設計了拉丁字母書寫方案。由於苗族和漢族長期接觸,大量苗族人漢語流利,使用漢語。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狩獵為輔。苗族的采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工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享譽海內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苗族服飾有130多種,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是情歌和酒歌。蘆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

習俗

苗族人非常重視禮儀。客人來訪,會殺雞鴨待客。如果是遠道而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喝羊角酒。吃雞的時候,雞頭要給客人中年紀大的,雞腿要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些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就是家裏最老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給客人,客人自己不能吃,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場的老人。如果客人喝酒少,不愛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如果主人不是舍不得,而是對吃喝不滿意,就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

婚俗

糯米也是青年男女戀愛結婚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湖南城步的苗族人互相贈送畫有鴛鴦的糯米糕作為紀念品。舉行婚禮時,新娘和新郎會舉杯祝酒,主持婚禮的人還會邀請新娘和新郎吃畫有龍鳳和玩偶的糯米糕。

飲食習俗

在大部分地區,苗族壹日三餐,米飯是主食。先將大米晾幹,倒入肉汁中,去掉米糠,現吃,每次3-5斤。現在很多地方已經用電和水來碾米了。

炸粑粑是最常見的油炸食品。油炸粑粑是將糯米和少量黃豆浸泡,打成漿狀,然後將打好的稠漿舀入鐵皮制成的模具中,放入燒開的油中炸制,得金黃色。如果再加點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會更鮮美。

大部分肉類來自畜禽養殖。四川、雲南的苗族都喜歡吃狗肉,有“苗的狗就是彜族的酒”之說。狗肉性熱,有暖胃健胃、強食滋補的作用。除了動物油,苗族的食用油多為茶油和植物油。辣椒是主要的調味品,在壹些地區甚至有“離不開辣椒”的說法。

苗菜有很多種。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青菜和蘿蔔。大多數苗族人擅長制作豆制品。居住在高山地區的苗族人喜歡用白水將蔬菜煮成淡菜。四川苗族也把豆漿做成豆花招待客人。

各地苗族普遍喜歡吃酸菜,酸湯是家家必備。酸湯是米湯或豆腐水,在瓦罐中發酵3-5天,然後可以用來煮魚和蔬菜。黔東南的夏天,客人進門,主人總是先送上酸湯,再喝下去解渴。

苗族的食物保存壹般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制成酸味。幾乎每個苗族家庭都有腌制食物的壇子,統稱為酸壇子。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壹整套技術。咂酒是獨特的。飲酒時,竹筒插入甕中,飲酒者沿甕圍成壹圈。長輩先喝,然後從左往右。酒汁吸完後,可沖入飲用水,直至無味。神壇壹旦打開,剩下的酒,無論是濃是淡,都不會再用。

油茶是最常見的日常飲品。湘西苗族人還專門制作了壹種花茶。除了茶,酸湯也是壹種常見的飲料。

典型的食物主要有:血湯、辣椒骨、苗鄉桂鳳湯、棉花菜餅、蟲茶、花茶、魚泥、酸湯魚等。

假日和節日

苗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節日很多,除了傳統節日和祭祀節日,還有和吃有關的特殊節日。如:吃鴨節、吃年貨節、殺魚節、采茶節等。除了準備酒和肉,時令食品也是節日必不可少的。

苗年苗年通常從正月初壹開始,持續三天、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年貨,除了殺豬殺羊(牛),還要準備足夠的糯米酒。年夜飯豐富,講究“七色皆有”、“五味皆有”,用最好的糯米做“年糕”。宴會和互贈禮物

殺魚節大多在河邊舉行。女人帶飯,臘肉,香腸等餐桌。只要他們捉到魚,他們就點燃篝火,在鍋裏煮魚,直到他們盡情享受。

“鼓節”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壹般是小祭七年,大祭十三年。它將在10月至11月的農歷二月初二舉行,屆時將殺死壹頭麅子牛,並表演蘆笙舞來紀念祖先。吃飯時邀請親朋好友聚壹聚,以增進感情和家庭和睦。

糯米是苗族節日和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許多地區,苗族人經常把糯米面做成湯圓,這也是節日期間的壹種食物。無論婚禮還是葬禮,酒菜、酸肉、酸魚都必須準備,否則會被認為不禮貌。

蘆笙文化

金秋是苗族制作蘆笙的好時節。這時,苗族男孩從山上砍下金竹,開始削竹、制簧、裝箍。於是用新壹代的蘆笙手制作了壹把把大小不壹的蘆笙,奏出悠揚的曲調,引來姑娘們的笑聲和青睞。

蘆笙是苗族傳統的蘆笙樂器,在苗族地區廣泛流傳。據文獻記載,蘆笙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遠在唐朝,宮廷裏就演奏蘆笙。那時候蘆笙叫“樸生”。阿清朝男子陸慈雲在其《屯溪纖錄》壹書中,對蘆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躍上月”時吹奏蘆笙的情景做了詳細的描述:“(男)持蘆笙。盛六管,使二尺。.....交錯笙節,吹唱,手在飛,腳在擡,目不轉睛四肢向後,旋神蕩。剛開始我想收拾就走,手舞足蹈,趕緊沖走了。”由此可見蘆笙在古苗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目前蘆笙的形制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分為大、中、小三種。它由笙管、笙鬥和簧片三部分組成。常用的蘆笙管有6根,外側設有音孔,下端裝有銅簧,插入壹根長木葫蘆中,每簧壹聲。每兩個或三個笙管的上端套有壹個竹筒作為發聲管。小蘆笙的管長有十幾厘米,大蘆笙有四五米長。低音蘆笙類,在大竹筒裏裝壹根細竹筒,被揚聲器稱為“蘆笙管”。現在改革後笙管增加到20多種,每種管的上端用薄銅皮制成的* * *發聲管,音域兩個八度五度。蘆笙嘹亮渾厚,男女皆可演奏。每當過年、辦喜事、蓋房子,人們總要手捧蘆笙,載歌載舞,表達喜悅之情。

自古以來,蘆笙就以舞為戲,邊彈邊舞。但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蘆笙的表現也有所不同。黔東南苗族地區的“踩蘆笙”規模宏大,高大上,蘆笙隊演奏的蘆笙音樂豐富,音樂性強,氣勢磅礴,感人肺腑。演奏時,蘆笙演奏者熟練地做出倒立、翻筋鬥、吊、背爬、爬桿、疊羅漢等高難度動作。部分地區常見蘆笙獨舞和二人轉,旋律明快,節奏自由,技巧嫻熟,引人入勝。部分地區蘆笙較小,男奏女舞,節奏平穩舒緩,耐人尋味。這些風土人情各異的蘆笙技藝,匯聚成壹堆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代代相傳,永不衰落。

此外,蘆笙不僅是壹種簡單的民族樂器,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結婚的重要“媒介”。通過它,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可以相識、相愛、結婚。每當風清月明的時候,多情的少年手裏拿著心愛的蘆笙,奏起悠揚的情歌。姑娘們壹聽,心領神會,用清脆的歌聲面對面。這種戀愛方式外行人無法理解,內行人卻不言而喻。所以蘆笙在苗族人眼裏是神聖而珍貴的,家家都離不開它。

華藝銀莊

如果精心打扮的苗族姑娘們聚在壹起,壹定會變成壹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歡佩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他們頭上紮壹個發髻,高約20厘米,做成漂亮的銀色花冠。花冠前面插著六只參差不齊的銀翼,大多是兩條龍戲珠的圖案。部分地區除銀片外,銀冠上還插有高約1米的銀角,角尖彩色浮動,更顯高貴富貴。銀冠下緣有壹條銀花帶,壹排銀花小吊墜垂下,戴在脖子上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為銀片和小銀環制成。胸前戴著銀鎖和銀項圈,胸前和背上穿著銀鬥篷,掛著許多小銀鈴。耳環和手鐲都是銀制的。只有兩袖繡以火紅色為主調,但袖口也鑲嵌了壹圈寬大的銀飾。苗族姑娘的服飾往往重達幾公斤,有的是幾代人積累傳承下來的。被譽為“壹個穿著奇裝異服,銀裝素裹的仙女”。苗族銀飾的工藝華麗、精致、巧妙,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華。

苗族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壹條裙子上有500多個褶,而且有很多層,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織、染、縫到最後的拉絲、刺繡,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的。再加上繡花花帶和花胸口袋,真的是五彩繽紛,美輪美奐。

骯臟的結

苗族的節日很多,壹年在不同的地方有幾百個。常見的有過年節、吃新谷節、蘆笙節、四八節、趕秋節、吃姐妹飯節、端午節。然而,最古老最神奇的節日是幾年沒發生的臟節。

臧節,又稱鼓社節、拉鼓節、鼓節,是苗族地區盛大的傳統祭祀節日。節日的周期因地而異。有的節日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舉辦壹次,有的節日30年舉辦壹次。因為成本巨大,大部分都是11或者13持有壹次。這個節日通常是從農歷九月底到十壹月初。

中國最大的苗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的幾千個苗寨,每13年都有壹次臟祭,最近壹次是在1986(虎年)農歷九月二十二日。前兩年節前,同宗村聯合推選鼓主,俗稱鬼臟頭,由壹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抱著滿屋子的兒孫。鼓主主持了提供鼓用品的準備工作。第壹,牛是選來祭祀的,而且餵得很好,不是用來服務的。在農歷八月的吉日,上壹屆所用的鼓從藏鼓洞擡回村裏,放在鼓場,稱為“醒鼓”。然後把大楠木砍下來做成新鼓,擡進藏鼓洞,宣布新鼓開,棄舊鼓。到了敦藏節,在鼓場殺牛祭鼓,以牛角連同頭額骨為主要祭品。13天後,聚集在壹起的各族群眾3萬到4萬人要踩蘆笙7到9天。平時不準使用的祭祀銅鼓,也要進行伴奏歌舞,稱為跳銅鼓。

節日殺豬,要說“親官”;拿刀說“帶葉子”;用稻草煮豬,應該說是“拿被子蓋官”;吃,說“滿倉滿庫”;打開豬腦,說是“打開倉庫門”。總之,用財富和好運說話。

跳銅鼓,同時踩蘆笙。銅鼓場上多為中老年人,蘆笙場上多為青年男女。演奏蘆笙的小夥子們應該輪流為姑娘們領舞。姑娘們衣著銀裝,圍成壹個裏三層外三層的大圈,手舞足蹈。男青年可以在踩蘆笙的最後兩天向喜歡的女生要花。女生甚至掛貴重的銀項圈、手表等。作為他們所愛的人的紀念品。每次他們有這種感覺,觀眾都會由衷地歡呼祝賀。銅鼓場中央有兩大桶米酒。兩個年輕人手持裝滿酒的大喇叭杯,用竹簽敲著喇叭,在跳舞的人中間選壹個敬酒。被選中的人要把杯子倒好喝了,不能用手拿起來,否則要重新來過。這種飲水方法被稱為“餵牛”,因為牛很受尊敬。

“臟節”壹般不會輕易舉行,因為隔年很長。因此,每當節日來臨,人們都異常興奮。為了觀看這個神奇的傳統節日,骯臟的賽場上經常會有成群結隊的人。

鬥馬廟山

廣西融水大廟山巍峨秀麗。在山腳下的壹個露天大壩裏,人們歡呼著觀看這場獨特的鬥馬比賽。

鬥馬是廣西苗族的壹項民間娛樂活動,於每年2月26日舉行,為期3天。

1的第壹天,人們忙著在田裏放水捉魚,煮鮮魚粥嘗新;還蒸糯米,釀甜酒,宰雞鴨,招待遠道而來的親友。

第二站是鬥馬,第三站是賽馬,鬥馬是非常吸引人的比賽。清晨10左右,壹排“山沖”土炮響起後,蘆笙大奏,獅龍上下舞動,威武騎兵緊隨其後,凱旋進入鬥馬場。身著盛裝的苗族、瑤族、侗族姑娘在蘆笙手外手持彩帶圍成壹圈,隨著蘆笙的節奏翩翩起舞。賽馬場上,良馬眾多,挑選出來的幾十匹好馬,膘肥體壯,躍躍欲試地在場外玩耍。裁判壹宣布鬥馬名單,兩個馬隊各拿出壹匹馬,解開繩子。兩匹馬互相猛撲,腳朝天,互相撕咬,或者突然轉身翹起後腳,猛踢對方。激烈有趣的打鬥場面不時引起周圍觀眾的歡呼和喝彩。幾個回合決鬥下來,硝煙滾滾,泥沙飛濺在場上,壹匹馬倒地或未能獲勝。然後他牽著另外兩匹馬進入競技場。循環往復互相決鬥,最終確定前三名獲勝者。這時,人們圍了過來,欣賞著汗流浹背的獲勝馬匹,並對它們大加贊賞。獲勝的馬的主人也滿面笑容地接受了人們的祝賀。在群眾的簇擁下,組織者給獲勝的馬穿上紅色衣服,並給馬的主人頒獎。

賽馬是對騎手勇氣和技巧的嚴峻考驗。在苗族山區,山高路陡,羊腸小道崎嶇。它要求參賽者膽大心細,騎術嫻熟。比賽開始時,騎手們跑在五六米開外,跳到空中。馬背上沒有馬鞍,騎手雙腿夾著馬,馬在蜿蜒的山路上向前疾馳。驚心動魄的壹幕引人註目。第壹個到達終點的騎手受到了表揚和獎勵。

在鬥馬的那些日子裏,男孩和女孩都非常活躍。他們集中在山坡上,開展演奏蘆笙、“踩堂”等活動。來自貴州和附近村莊的兩萬多名各族人民參加了鬥馬的盛會,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帶來了蘑菇、木耳、皮革、藥材和筍幹等土特產的交流,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 上一篇:美國的白宮是什麽時候建造的?為什麽是白宮?
  • 下一篇:200分收集名校校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