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熟記“光榮革命”、“權利法案”、“責任內閣”;了解權利法案的制定和責任內閣的形成的歷史事實;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進壹步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重大歷史問題發展的基本脈絡。努力重視探究性學習,善於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過程和方法:壹般講解,問題探究,獨立思考。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以君主立憲制為特征的英國代議制在英國的建立和發展過程,讓學生明白任何新制度的產生都要經歷壹個反復曲折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對歷史規律的認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

重點和難點

焦點: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責任內閣。

難點: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方法

由於本課內容具有概念性和抽象性,所以主要通過總結和探究問題來進行。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過程,學會在課堂上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比較、概括和解釋。采用小結敘述和問題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符合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更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思維能力。

介紹壹門新課

18世紀中葉英國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彼得在壹次演講中說:在英國,因為財產權是神聖的,所以無論多麽貧窮的人都敢於反抗國王在他的蝸居中的權威。風可以進這個房子,雨可以進這個房子,房子甚至會在風雨中搖擺,但是國王不能踏進這個房子,國王的千軍萬馬也不敢踏進這個破房子。在我們今天看來,英國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常新,既壹貫保守又完全自由。英國君主制今天仍然存在。那麽國王神聖不可動搖的地位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動搖的呢?這就引出了新的壹課。

知識梳理

第壹,“光榮革命”

1.議會制的起源

首先解釋壹下英國議會制度的起源。13世紀,英國議會制度基本上是通過三王形成的。1214英國國王約翰簽署的大憲章是“英國自由的基石”。《大憲章》雖然是封建法律文件,但具有進步意義。其整個精神就是限制王權,將其置於封建法律的約束之下。所以很多人認為它是“英國自由的基石”,是英國第壹部“憲法”。亨利三世(1216—1272)繼位後,貴族們繼續與他對抗。亨利別無選擇,只好制定“牛津條例”,把國家權力交給貴族操縱的十五人會議。後來反對國王保護憲章的貴族領袖西蒙?蒙特福特改革了會議,這是英國歷史上第壹次議會。英格蘭愛德華壹世統治時期(1272-1307),為了規劃軍費開支,1295年召開了由各級參加的議會。此後議會頻繁召開,以1295的議會為例。這意味著封建國家的統治者以議會的形式形成了剝削階級的聯盟。

解釋清楚英國議會的組成和特點。1297年,議會獲得批準稅收的權力,14世紀,獲得頒布法律(法令、法規)的權利。由於不同層次的利益不同,議會從1343開始分為兩院:上院稱為“貴族院”,由世俗貴族組成。下議院被稱為眾議院,由騎士和代表郡的公民組成。騎士和市民在同壹個院子裏,是因為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逐漸趨於壹致。隨著議會的形成,國王的封建咨詢機關逐漸成為國家的代表機關。城市代表的參與和下議院的形成,對後來英國歷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崛起的市民階層和下層貴族逐漸聯合起來,他們利用議會的權力批準稅收和通過法案來限制王權。

結合教科書的歷史進壹步說明,在中世紀,君主制和議會制已經成為英國這個封建國家的傳統,《大憲章》是封建法律文件限制王權的先例。

17世紀初,英國處於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之下。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壹世和查理壹世信奉“君權神授”。他們實行君主專制和宗教專制,這經常侵犯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代表不斷批評國王的政策和專橫行為,在議會中形成了壹股反對派。他們支持大憲章,積極要求限制王權。

2.“光榮革命”

在學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講革命的必然性。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英國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也決定了已經存在的君主制與議會的鬥爭更加激烈。

1640 165438+10月,國王查理壹世召集議會,企圖通過法案,征收新稅。當時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僅拒絕通過稅收法案,還要求限制王權。這次議會的召開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壹世於1649年因叛國罪被處死,聯合王國建立。克倫威爾執政期間,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於1653年成為“國家的保護者”,建立了軍事獨裁政權。然後英國經歷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在君主制和議會的鬥爭中,英國政壇出現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1688年,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瑪麗* * *加入英國,這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最終解決了國王與議會的主權之爭,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第二,權利法案和責任內閣

1.君主立憲政體

為了鞏固對專制政權的勝利,議會借機通過了權利法案,以鞏固新貴族和資產階級的統治。威廉三世在1689年簽署了權利法案。威廉三世被宣布“光榮革命”後,前提是接受議會提出的權利法案。

實施人權法案的目的和本質是什麽?議會獲得了什麽權利?《權利法案》是制約王權、保護議會權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明確限制了國王在立法、稅收、軍事等方面的權利,使王權受到束縛。同時,它還用法律文件固定議會的自由和權利,確保議會的立法、財政、司法和軍事權力。它首先給資本主義時代的英國政治制度打上了烙印,顯示了封建專制的勝利,君主立憲制出現了。但是,在當時,英國國王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國王有權批準議會議案,任命和罷免官員。國王也是軍隊的最高統帥,有權對外宣戰和締結條約。後來經過很長的歷史時期,議會的權力超過了王權。

《權利法案》確立了英國“議會至上”的原則,使國王逐漸處於統壹的地位,議會逐漸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

2.負責的內閣

在講責任內閣制度的形成時,先讓學生閱讀課本歷史提供的關於“內閣”和“責任內閣制度”的相關資料,在教師的補充下讓學生了解“責任內閣制度”的概念。指出內閣制是17世紀英國革命的間接產物。國王召集協商會議是英國的傳統。革命後,作為國王私人會議的內閣組成有所減少,從議會多數派領袖中挑選內閣成員逐漸成為慣例。喬治壹世(1714-1727在位)讓內閣自行處理國家事務,沃波爾成為事實上的首相。內閣制是壹種政府形式,內閣擁有國家的總體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相對於總統制。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完全負責的特點,因此也被稱為責任內閣制和議會內閣制。

然後闡述責任內閣制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內閣制起源於18世紀初的英國,由樞密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演變而來,後被許多國家采用。內閣制是以議會為基礎的。內閣總理通常是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導人。首相從政見基本壹致的成員中挑選內閣成員,提交國家元首任命,並組織內閣。國家元首名義上在國內外代表國家,但沒有實際行政權力。內閣代表國家元首對議會全面負責。國家元首頒布法律、法令和文告時,必須由總理或相關內閣成員會簽。內閣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如果內閣沒有贏得議會的信任,其成員必須集體辭職,或者內閣要求國家元首解散議會,舉行新的議會選舉。如果新議會仍然對內閣表現出不信任,內閣必須始終辭職,國家元首將任命新總理組建新政府。首相(或總理)是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內閣會議,主管政府事務,有權任免內閣成員和所有政府高級官員,負責制定和實施國內外重大國策。

讓學生總結英國責任內閣制度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歸納、分析和解釋能力。(特點是責任內閣制由首相、贏得下院選舉的多數黨領袖組成,責任內閣制對議會和首相負責;總理是國家政治生活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內閣控制著下院等。)

結合教材歷史中提供的相關材料,讓學生了解近代英國憲政的特點。讓學生知道下院的權力與歷史相比發生了什麽變化。了解英國憲政的演變。

3.代議制的發展

在闡述以君主立憲制為特征的英國代議制的建立和發展時,壹方面指出它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另壹方面指出不同政黨通過議會進行鬥爭是這壹過程中英國政治的主要特征。也很清楚這個特點給英國帶來的是議會各黨派在代議制下通過協商妥協完成的,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

在民主化的趨勢下,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代議制”的概念:代議制是代表民意的民選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代議制是在資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並奪取政權後正式確立的。其基本特征是:議會由普選產生的議員組成,正式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會議決議的事項由成員討論並以多數票通過;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權和行政監督權。代議制是間接民主的壹種形式,選舉制度是其基礎。選民資格、選區劃分、候選人提出方法、投票和計票方式是衡量代議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則的重要因素。

在代議制下,英國歷史上壹直在改革選舉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的議會改革。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工商資產階級不斷壯大,資產階級掀起了議會改革運動。1832第壹次議會選舉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選人和選民的財產資格要求,使富裕的農民和城市商人獲得了選舉權;同時取消了壹些人口較少的選區,增加了壹些新興工業區作為選區。新興工業城市的資產階級代表第壹次獲得了進入議會的權利。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不斷加強其在議會中的地位,保證了英國資本主義更加迅速的發展。

4.英國代議制的特點和功能

現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體。主要特點是什麽?代議制下政府的主要形式是什麽?(君主立憲制,以內閣制為核心)具體的政治運作模式是怎樣的?(政府掌握實權,國王統壹但不死。他雖然是國家元首,但只是壹個象征,沒有實權。)最後問學生:英國國王在英國的主要作用是什麽?(對外交流代表英國;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壹的象征;維護聯邦。)

課後討論

2001我國當代偉大作家余在《捧秋》壹文中寫道:“前幾天在法國經常想起伏爾泰,我記得他在哲學交流上高度贊揚了英國的寬容、自由、和平和輕松,而當時法國的宗教迫害太多了。但在我看來,伏爾泰在這裏遇到了壹個深刻的悖論:是法國人的不自由主義呼喚了壹個自由戰士,但他卻很難在英國長期生活,因為正是他所推崇的東西決定了這樣壹個地方不需要如此嚴謹的意識形態批評家。英國可能很容易被批評為不深刻,因為它是溫和漸進的。但是,社會發展該做的事,該跨越的坎,該具備的觀念,人都做到了。妳能說什麽?”如何看待這個評論?

思考:余已經跨過了英國歷史的歷史門檻,他們對應該做什麽的評價還不夠全面。對英國的評價不僅是壹個徹底革命的問題,更是壹個如何看待君主立憲制的問題。首先要看英國人為什麽要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獲得了什麽歷史和現實利益。

這節課的總結

1688年,英國通過“光榮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約束了國王的行為,逐漸形成了以政黨政治為基礎的議會負責制的內閣制度。議會是立法機關,內閣由議會產生,必須對議會負責。“內閣制”的建立是英國議會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標誌。以君主立憲制為特征的英國代議制的建立和發展,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課堂測試

知識梳理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濟基礎是資本主義有了很大發展;階級基礎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出現,它在議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是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侵犯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2.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1649年,國王查理壹世被送上斷頭臺。此後,英國成為

* * *和共和國。然而統治者爭權奪利不斷,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的“光榮革命”結束了復辟王朝,其實質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封建貴族的妥協。

3.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利,保障了議會的立法權和財權,國王逐漸處於“大壹統無治”的地位,英國君主立憲制得以確立。

4.工業革命後,英國在1832進行了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席位,保證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721年,沃波爾經常主持內閣會議,這標誌著英國逐漸形成了負責任的內閣。內閣首腦是首相,多數黨領袖由國王任命。內閣成員集體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內閣和首相的關系是* * *共進退。首相實際上掌握著國家的權力。此後,資產階級議會政黨制度逐漸形成和發展。

5.功能:君主立憲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利於發揚資產階級民主,避免獨裁;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它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有很大影響。

學會探索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以責任櫃為核心。(2)國王是“統而不治”的虛君,是禮儀性的國家元首。總理是最高行政首腦,即政府首腦。(3)內閣對議會負責,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多數黨領袖擔任總理。(4)在代議制的基礎上,議會掌握國家主權。(5)貫徹分權原則。

  • 上一篇:藝術科技期刊目錄
  • 下一篇:逆潮流而動的雜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