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古畫戲的演出最早有文獻記載是在清朝道光年間,大致經歷了田園期、曹太期、引入絲弦伴奏期、文革十年衰落期和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鼎盛時期。
湖北中部腹地,漢水以南,長江以北,觀平川,百裏沃野。境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溝渠,還有湖泊池塘,是“楚生”、“南豐”的繁殖地之壹。割草歌、打麥歌此起彼伏,漁歌、曲上天去,農村流行三棒鼓、彩荷船、荷花、蚌殼...正是這些漢族民間音樂、舞蹈、故事和習俗,孕育了江漢平原獨具地方風格的漢劇。靖州古畫戲從產生到今天,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像許多戲曲壹樣,它起源於民間的鼓聲。在古代,綿陽位於千湖之中。田埂上,壹個個唱得好的,敲鑼打鼓唱,“敲鑼打鼓唱秧歌,忘了疼趕緊幹活”,活潑響亮的唱號子傳遍了整個田埂。早在明代鄭德統治時期,身為勉陽官人的李煉在《勉陽民俗》中就有記載:勉陽“夜坐擊鼓鈸,而孤於僻處,隨浩立秋露晚唱之風”。“而士大夫也有追隨者。”明朝萬歷五年(1577),綿陽學者費尚義在《南郊插秧》中寫道“溪水蜿蜒,陽光明媚,五畝堂滿綠蘿。閑依豆棚陪客人,忽然聽到這首詩《擊鼓唱農民之歌》。"
據清代《綿陽府水患誌》記載,雍正二年(1724),曾發生“過街流浪乞討生活,沿門唱花鼓”的情況。
歷史上,江漢平原的綿陽壹帶經常發生水災,民間流傳著“胡莎綿陽十年九不收”的說法。每到災年,人們紛紛外出逃離大漠,以三棒鼓、漁鼓、采蓮船、唱山歌等民間說唱形式的表演藝術為生。在此基礎上逐漸演變成有故事、人物簡單的曲目,最初稱為“沿門花鼓”(也稱“地中花鼓”)。因其早期的表演形式多為受害者擡木凳,或推板車,掛鑼鼓,邊敲邊唱,故又稱“架子花鼓”或“板車花鼓”。
演出內容多為反映男女情愛的戲劇片段。伴隨著簡單的木板和漁鼓,表演因聲音柔和而深受四鄉人民的喜愛。是為了花谷子的“田園期”。田園者,田也。
在江漢平原仙桃市的毛嘴、三伏灘,村民用歌聲種植、割草,這裏形成了“高腔”、“悲腔”(由大邊歌、綿陽漁鼓調、唱皮影戲等當地漢族民間曲調組合而成)。其中,割草歌是結合生產勞動而流行的特殊演唱形式。割草歌的演唱內容豐富,曲牌也是多變的。除了妳跟我唱,大部分都是壹個人唱,聲音高亢樸實,用的是通順河流域的方言白話文,鄉土氣息濃厚。
它的表演形式是在漢族民間歌舞和地花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了乾隆年間,這些藝術形式也在藝人的實踐中發展起來,逐漸演變成人物裝扮、故事情節簡單的表演形式,且多以唱祝福語或愛情生活的小故事為主,如《十梅》、《懷古》、《繡荷包》、《放風箏》、《蘆花》、《雙左筍》等。這就是當時人們所說的“沿門花鼓”和“地上花鼓”。後來,藝術家們借鑒了其他劇種,並不斷豐富和完善。他們從唱歌變成了唱歌,從女扮男裝變成了女扮男裝,使他們的表演更加貼近生活和藝術。清朝道光年間,花鼓子走出農村,成為壹種具有戲劇形式的古畫劇種,被稱為古畫的“曹太時期”。
曹太時期的靖州古畫戲劇種逐漸豐富。從“單人戲”到“雙人戲”以及蕭聲、肖丹和小醜的“三小戲”。劇的內容多為反映婚姻、愛情、家庭糾葛的生活劇。這壹時期,藝人的群演已經從三五人發展到“七慌八忙九就緒”的規模。
作為中國傳統戲曲的壹種形式,靖州古畫戲的演出活動最早記載於道光年間。
清代傅卓然《茂江夜話》說:“道光年間,戴家場有唱班,綿洋,伴以漁鼓板,觀眾圍坐,場場座無虛席,聲名顯赫。村裏人稱之為平臺花鼓。”這說明綿陽花鼓戲已經開始走上舞臺,不再是門沿花鼓。鹹豐、同治年間,“臺花鼓”發展為較寬的六極戲臺。雖然表演形式仍是“鑼鼓相伴,人聲相伴”,但這裏的花鼓已廣泛融入民間禮儀活動,並與三棍鼓、漁鼓、道情等民間說唱藝術相銜接,獲得了“戲”的基因。
此時,荊州花鼓已進入第壹個全盛時期,從“平臺花鼓”發展到“六極”(壹種舞臺形式)。藝人從三五人壹班發展到七緊八松九亂的規模,劇目也從單戲發展到對手戲、三小戲(小生、小旦、小醜),如《采花壺》、《雙左筍》等,在迎神、打遊戲、祝壽、祝賀他人時經常演出。被稱為神戲、燈戲、社戲,演出規模空前,形成了江漢平原農村“五裏三臺戲”的演出規模。
文獻中記載的荊州古畫戲的四個主調和二百多種小調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敘事抒情,充滿了泥土的芬芳。荊州古畫戲的打擊樂伴奏來自江漢平原的民間鑼鼓,現存文獻記載的傳統打擊樂品牌有76個。
最早記錄的綿陽古畫藝術家是在康熙時期。五子王元發無家可歸,隱姓埋名。雖入江湖,總過秀,推古畫,做彩蓮船,唱小曲,打蓮香,打瓦板。傳給他的兒子...還有王春寶。(見藝術家劉天蕩1944從其老師處保存的王弟子族譜)。王春寶是王家門的第八代傳人。道光至鹹豐、同治年間,涇州古畫戲在綿陽的演出非常活躍。
自王門出現以來,其影響不斷擴大,先後出現了黃、石、賀三門,* * *並稱綿陽花鼓四門。
以王春寶(1832-1910)為代表人物,王家頭是綿陽常家灣人,追隨者近百人,遍布江漢。王曾與鄭東華、及綿陽四大名山呂松山、肖玉山、魏明山等合作。創作壹批單牌、對手戲,如《江漢圖》、《司父之死》、《劉崇敬之墓》、《賣雜貨》、《送端陽》,移植改編適合的漢調劇目。他重點研究了單編、對唱和鄭丹、二旦應演的三部歌劇的演唱技巧。他不自覺,寒暑易省,夜雨疏燈,潛心打磨,終於修成正果。他形成了壹種新的古畫戲曲唱法,強調高腔、悲腔、水腔、小調,講究字音清晰,以通順河流域的地方語言和語音為標準。其線條流暢順滑,花尖多變,表演穩重、優美、細膩、真實,將青衣的優雅從中式轉化為鄉土韻味。王春寶弟子廣泛,教學嚴謹。他還正式組建了壹個標準劇團來演唱曹太歌劇。後來人們稱之為“王派大師”。
王石(1832-1916)是“歷史學家”的首領。歷史是從綿陽南翔金川灣(今洪湖支流)開始的。壹個秀才出身,因未考取鄉試,仕途心灰意冷。認識王春寶戲班後,拜王為師,學了花鼓。他開始學丹,後來改學生活。還會寫劇本,會編詞,以高音和沁水戲為主。
黃家聲(1853-1913)為代表,是綿陽回龍灣趙幹河人。從小黃就愛看桑邦鼓和迪化鼓,背歌詞,避免在田野裏練唱。他父親看到這壹幕,就把兒子送到王春寶的戲班學習戲劇,16歲就走上了舞臺。之後離開老師,自成壹家,以【四調、小調為主。
與何(?-1928)(來自監利縣三官店何家灣)。因為小時候愛打花鼓,被宗族長輩放逐。師從綿陽藝術家,由“丹”入教。鑒於花鼓藝術的欠缺,他改扮小醜,刻苦學習,刻苦練習,深受觀眾喜愛,被稱為賀派。他的門派都是醜的,以醜、水腔、特小調為主。
從這個角度來看,四門是綿陽古畫的祖先,王家門是四門之首。
清末民初,綿陽王場(今鎮)秀才杜與綿陽藝人合作,第壹次整理隸書,即著名的十八水半書,如《陳世美不認前妻》、《吳漢殺妻》、《白扇故事》、《三官堂》、《柳林摹狀》、《朱軾割肝拷紅梅》等。隸書的誕生,大大拓展了古畫戲的業務,增加了生角、老學生、凈角、雜角;旦旦分為鄭丹(青衣)、二旦和花旦,並吸收了喬丹和京劇藍調。總的來說,年輕人和公務員是有區別的,小醜應該既是老人又是老人。豐富完整的商業體系直接推動了古畫戲成為與漢劇等劇種平起平坐的正式劇種。
壹大批綿陽周邊縣的藝人先後來綿陽拜師學藝,或者綿陽大師去江漢傳教。解放初期,綿陽古畫藝術家的數量是空前的。據《荊州古畫戲誌》記載,1949年以前,荊州有知名的古畫戲曲家579人,其中綿陽(含洪湖)名家284人,占全區藝人總數的壹半。當時民間戲班很多,在江漢平原農村甚至河南、湖南等省演出。荊州古畫戲起源於綿陽。
宣彤元年(1909),荊州古畫首次在武漢三鎮演出。綿陽古畫藝人陸金玉、周鎬組織班級,走進武昌徐家棚、漢口火車站、漢陽鸚鵡等露天(劇)場,演出《站在花墻上》、《劉林的描述》、《三官堂》等節目,連續兩個月不丟座。
民國六年(1917),綿陽古畫戲曲家陳新狗、陳家林、沈思、謝、湯石頭、姚玉春、黃黑狗、吳福興等20余人第二次進駐漢口法租界和升平樓(這是當時武漢三鎮第壹家官方劇院)。
民國初年,綿陽古畫戲出現了第壹代女藝人馮端。(生卒年不詳),勉陽戴家場(今洪湖)朱琳灣的壹個農家姑娘,第壹次以真鳳凰出道。在她之後,壹批頗具影響力的女演員沖破了世俗的偏見和黑粉的舊習勢力,如、吳翠、蔣進、金秀、李等。他們為豐富綿陽古畫戲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世紀20年代末,綿陽古畫歌劇院出現了第壹個也是最有影響的專業班,專門培養古畫戲劇人才。班長崔松(1887-1952),勉陽人,是“旺門”第三代傳人。從民國17年(1928)開始,先後在徐幫虎、滄河亭、十渡店、多家灣、三江口等地建帳七屆,歷時20余年,學徒80余人。每個學科少則七八個藝術家,多則十幾個,三年左右就會離開這個學科。先後培養了80多名徒弟,有61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其中,陳堯山、、楊靜香、陳大中、吳道法、胡僧、劉天當、韓乃滋、劉憲藻、趙等都有較高的造詣。藝術家入校,父母會自己出住宿費和壹點學費,所有孤兒由班級補助。經過壹年的實習表演,徒弟的收入除了老師的報酬和材料搬運費用,還有壹點零花錢,用來給徒弟買床單、棉衣、布鞋。進入本題時,要拜戲劇之神王,並背誦班規。實踐教學講究因材施教,給識字的徒弟出單篇,然後講解戲劇的含義。徒弟們都很尊敬崔嵩師傅,叫他崔爸爸。離開學校後,學徒可以自願上課。優秀的藝術家由班級推薦給劇團。每個徒弟進入實習期,就組成娃娃班,由崔嵩親自帶領,到綿陽、天門、潛江、洪湖、監利等地的農村集鎮演出。在群眾中有壹種對翠松娃娃班的贊美,三年壹新鮮。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偽政權繼續“禁止花鼓戲和娼妓演出”,劇團被迫解散。壹些藝術家被監禁,壹些回家務農,壹些去了其他地方。大多數藝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河南的漢劇、楚劇(黃孝戲)乃至越劇組成“三位壹體班”或“二位壹體班”,唱漢劇或楚劇,或半戲臺(即半唱漢劇或楚劇,半唱戲,俗稱“惜房躲雨”)直到全國解放。
由於歷史原因,許多綿陽古畫藝人以演唱楚劇為主,形成了眾多的楚劇團。綿陽地區有四個頗具影響力的楚劇團,即壹光、光復、復聯、聯。他們因魚咬尾巴而得名,他們還壹邊唱楚劇壹邊唱古畫戲。
躲雨唱楚劇的古畫藝人打出了“戲曲回歸”的旗號,得到了當地文化主管部門的關註和支持。新中國的成立給綿陽古畫戲劇和藝術家帶來了溫暖的春天。
靖州古畫戲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唱腔悠揚悅耳。演出不僅展現了湖湘多姿多彩的生活和風貌,而且具有濃郁的漢族民間生活氣息。民國時期,許多綿陽花鼓藝人毅然投身國內革命運動,投身抗日戰爭和* * *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
在中國* * *生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中,綿陽西流河花鼓藝人杜金亭、王幹(女)被捕,壯烈犧牲。
23年,綿陽藝術家劉、曾參與賀龍領導的洪湖蘇維埃政府的宣傳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綿陽著名老藝術家宋金貴的高徒向瑤組織了壹個班唱戲,並經常在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生活。他為新四軍第五師在京山八字門、大荒嶺等地進行慰問演出,奉命掩護前往日偽占領區的偵察兵,為抗日宣傳活動編排時裝古畫戲。
在國民黨128師進駐綿陽的1939至1943期間,愛國抗日將領、128師師長王金載了解到,綿陽人民喜歡看古畫戲。因此,他對綿陽古畫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把它像槍壹樣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裏,使之成為128師聯系群眾抗日的壹支勁旅。
唱古畫歌劇是被禁止的。民國時期,縣政府禁止唱古畫戲,壹些演員因“被禁止”唱古畫戲而被定罪處罰,以至於壹些古畫戲班解散,壹些古畫藝人轉行其他劇種,還有壹些人失業被流放。棉南鄉有個南壩村。這個村子有100多人。男女老少都愛花鼓戲,很多人都會唱。農閑時,村裏組織了四個劇團唱戲,所得收入在村子附近的河上建了壹座橋,取名古畫橋。南壩村也被稱為古畫村。鄉長狀告縣裏,嚴懲“破禁令”的演員及其帶領的村民。
當時因為128師師長王金戰批準師司令部北子橋唱花鼓戲,縣裏不便追究南壩村“花鼓戲案”,此案不了了之。十八師禁止百子橋唱古畫戲的消息傳開後,監利、潛江、天門、漢川等周邊縣被禁多年的古畫戲又活躍起來。
開個花鼓教學班。王進宰指示其智囊團“新改委”聘請花鼓藝人、楊、黃楚湘、黃、莫正典開辦花鼓教學班,經費由128軍提供。因此,所有花鼓戲教學班被統稱為“第128屆花鼓戲教學班”。等於師裏設立的軍隊“義務小學”。義務小學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去部隊擔任班長、見習排長等官職;古畫教學班的學生離開學校後,就去唱戲曲,做抗日宣傳工作。
從1940到1943這四年間,128師的團、營在監利的綿陽、北子橋、常工、新溝、秦場、潘場等地開辦了45個古畫戲班,學員多達1435人。
成立抗日宣傳隊。古畫戲曲教學班的老師和學生就像班長和演員。他們既是古畫戲曲班,又是抗日宣傳隊。在部隊駐地,以唱古畫戲的形式聯系群眾,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王進宰老師的《訓練規則》和宣傳口號成為抗日宣傳的主要內容。其《訓規》的十項內容是:“重良知、敬道德、明正氣、盡本分、愛團體、信命令、知待遇、忠人民、保家衛國。”128師當時駐紮的綿陽、監利、天門、漢川等縣的所有成年人,都要仔細閱讀這十句話,並謹記在心。他們走過檢查站要背“訓練規則”,背不出來就要受罰。
八十多歲的人記憶猶新。“我愛我的國家,愛國者就是我!”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是國家的罪人!王金載寧死不屈!漢奸是國家的罪人!掀起全民抗戰,爭取最後勝利!“這些口號以花鼓戲的形式被抗日宣傳隊廣為人知。劇團還根據抗戰事實創作演出了《活捉日本兵》《殺狗漢奸》等新劇,受到觀眾的壹致好評。由於王金載老師的重視,以古畫戲曲為主體的宣傳隊伍在抗戰宣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許多綿陽古畫藝人為抗日救國獻出了寶貴的歲月甚至生命,在綿陽古畫戲發展史上留下了極其珍貴的壹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靖州古畫戲獲得了新生。成立了五個縣級民辦公助專業劇團(後改為地方國營)、十多個自負盈虧的鄉鎮劇團和許多業余劇團。1955後,對音樂劇唱腔進行了改革,弦樂伴奏由齊唱和鑼鼓伴奏改為。通過編排傳統劇目,剪輯新劇,表演藝術有了很大提高;演出的規模和區域也擴大了。
1951年,綿陽縣政府在綿城召開文藝工作會議,落實國務院《關於戲曲改革的指示》,對戲曲協會、名家進行登記。經縣文教部門批準,綿陽古畫的許多藝人組成了四個專業的楚劇劇團(後改為古畫劇團)。戲班的名稱為壹光、光復、團圓、聯合,意為“兄弟戲班壹家”,接受綿陽縣文教部門的行政管理。自此,綿陽古畫劇團被政府承認為合法正規的劇團。
此後,由於劇團的流動,天門、沔陽、潛江等首批縣級花鼓劇團相繼成立。
由王守印、倪新平負責的“壹光”劇團,成立後在監利演出,史稱監利“壹光楚劇團”。1954年,鐘祥縣政府接收為“鐘祥花鼓戲團”,團長為楊·。1957年在潛江演出,定居。更名為“潛江花鼓戲團”,後更名為“潛江荊州花鼓戲團”,後升級為“湖北實驗荊州花鼓戲團”。1991著名演員胡新忠擔任團長。至今仍活躍在潛江及周邊縣市。
20世紀50年代,靖州古畫戲趨於定型和成熟。對200多部傳統劇目進行了征集、遴選和復試,同時在剔除糟粕的同時進行了“采花”、“上色”、“咬碗”。
“廣府”劇團成立時由邵發青、趙德新負責,在嘉魚解州駐地演出,後改為“嘉魚縣楚劇團”,至今仍在鹹寧市各地巡回演出。
“團圓”劇團剛成立時,俞好生和李相煥負責。6月遷到天門嶽口1952 11。1954年赴天門城關冠名“天門古畫劇團”。因韋澤彬、小(女)等壹大批綿陽籍著名演員欲離開劇團回綿,經有關部門協調,定名為“天門縣天綿劇團”,李新年、沈珊當選副團長。還在天門旅遊。
“聯合”劇團的劉和負責。1953,崔當選團長,龔繼任團長,1955後任命黃、舒小雲為副團長。1956年5月,正式命名為“沔陽花鼓戲團”,黃任團長,程蘭庭、歐慶生任副團長。1960,金被任命為組長。1973年,古畫劇團重新成立。1977,郭任書記兼團長,肖元林、舒小雲、謝桂芳任副團長。1986撤縣建市後,更名為“湖北綿陽花鼓劇團”,至今仍在城內外城鄉演出。
從65438年到0955年,靖州古畫戲在繼承和改革的道路上邁出了壹步。其重要標誌是“齊唱”和“絕技”的傳承。“采花”、“提色”、“咬碗”是靖州古畫戲中僅存的三大絕技。如原綿陽花鼓戲劇團知名藝人程蘭亭的“六步”、“八步”、“十神”等采花表演,將看、聞、聽、采、刺、爬、打、放、紮的手勢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它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在塑造任務上註重真實,敢於突破,不拘壹格,極大地豐富了戲曲的表現力,展現了綿陽古畫戲的藝術特色。
沈山也是靖州古畫戲的傑出代表。他的著名劇作有《慈殿》、《訪友》、《藍橋》、《繡荷包》、《摘白菜》等。1953年,沈山、楊以《在湘打蓮花》參加新中國第壹次民間文藝匯演,反映了花鼓藝人的貧苦生活,受到、朱德、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靖州古畫戲的舞臺幹凈漂亮。他創作的《雙撇筍》、《剪經堂》、《三官堂》、《春挑斧》、《借牛》、《停花轎》等劇目分別在湖北省和中南地區獲獎。這些成就為荊州古畫戲與湖北漢劇、楚劇齊名奠定了基礎。
“文革”開始後,各縣古畫劇團被撤銷,1970後逐漸恢復古畫戲曲演出。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靖州古畫戲全面發展的時期。從表演內容到形式,從劇本到舞臺,從音樂到舞美,都出現了令人耳目壹新、難以忘懷的藝術創作。
改革開放以來,靖州古畫戲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藝術上更加完善,在思想內容上也更加新穎。新編歷史劇《十三段》、現代戲《家庭公案》、《海峽情緣》、《婆媳到三女兒》均在湖北省省級演出中獲得創作獎或表演獎,使這部地方戲進入全盛時期。1980新剪輯的傳統戲劇《站在花墻上》被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成了壹部色彩斑斕的舞臺劇藝術片。像王的《拆店記》、《趙狼》和《賣窩囊廢》等電視劇都被拍成了電視劇。
荊州古畫有八大劇,包括《家庭公案》和《老三樣的婆媳》,都進京在首都舞臺上演唱。9月,1988,應中國傳統戲劇現代戲劇研究會和《戲劇評論》邀請,綿陽古畫劇團來京演出。傳統劇目《送甜茶》和大型現代戲《嫁夫給老三》編排演變進中南海,參加中國藝術節演出(華南片)。潛江古畫劇團根據曹禺代表作《園冶》改編的荊州古畫戲,兩次進京:1990參加“曹禺戲劇活動65周年”並在中南海演唱;1996年,袁野被改編為《袁野》中的愛恨情仇,他去北京為第六屆全國文藝代表大會演出。
1993潛江古畫劇院升級為湖北實驗荊州古畫劇院。在劇場演出的袁野《愛與恨》,突出了歌、舞、劇的融合,創造了壹種“似曾相識而不新奇”的藝術境界,給人壹種全新的美感。該劇獲1995湖北省新劇展金獎,1997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和湖北省“五個壹工程”獎,1998中國文華新劇獎。該團國家壹級演員胡新忠、李春華、孫氏安憑借在《原野》中的成功演出,分別獲得第14、1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八屆中國文華表演獎。
2000年至2001年,綿陽古畫劇團有《站在花墻上》、《十三段》、《莫愁女》、《雙玉蟬》、《放羊》、《清風亭》、《三個母親教孩子》、《假婚房》等八部大戲。
2008年,在首屆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上,綿陽古畫劇團選送大型古裝古畫戲《降官》、傳統折子戲《陳林考扣》、現代戲《老鄰居》等佳作,憑借其積澱的藝術水平和生動的表演實力,在藝術節上脫穎而出,炫麗荊楚,壹舉斬獲14項大獎。尤其是《官員降職的故事》獲得了優秀移植劇獎、音樂創作壹等獎、演員表演壹等獎三項藝術桂冠。
2013,10,綿陽古畫劇團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戲劇類群星獎。
21世紀前後,荊州古畫戲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危機。發掘和搶救荊州古畫戲對於荊楚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保護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6年和2011年,荊州古畫戲由潛江市和仙桃市申報,經國務院兩次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