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自古就有文學名邦的美譽,產生了眾多文化名村名人,位於荔城區綠心的東陽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建於明初的村落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東陽村學風濃厚。明初至清末,進士11,舉人21,貢生11。如今,村裏保留了許多明清古民居,文化氣息濃厚。俞氏地、司馬棣、瑞慶寺、祠、陳氏宗祠等古建築群極具研究價值。
東陽古村是莆田不可多得的文化美景。根據最新的規劃,這個村莊很可能在幾年後不復存在。屆時,僅保留部分特色民居古建築,其他房屋將與農田壹起被挖走,打造壹個全新的東陽湖。拆遷前好好看看村子。特別的氣質深深吸引了我。
讓我們來看看莆田橋上獨特的亭閣——徐穎亭。
莆田綠網密布,江面寬闊。據說在橋修好之前,兩岸聯通靠漁船過江。這條河寬闊而平靜,自西向東,兩岸都是樹。每天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照射在江面上,反射出異彩。它有寧海第壹天的天氣。
後來,修建了壹座巍峨的古橋,並在橋上建了壹座迎許亭,供村民在橋上休息時欣賞江景。橋上這樣的亭子在莆田也不多見。
亭子是壹個經典的對抗模式。牌匾上寫著徐穎館,整個展館都是精心雕刻的。旁邊有壹張捐款名單,幾個題字寫著:木蘭河水滿春色新。
隨著交通和物流的發展,很多大貨車也在這座橋上來回穿行。後來為了保護橋的安全,設置了限高,禁止大貨車通行。
陽光映襯下的剪影背景也很美。
我在拍橋亭的時候,遇到壹個把豆腐渣倒進河裏的大叔。他說他是壹個豆腐制造商。他在當地經營了30多年的豆腐小攤,見證了這裏的變化。以前他們家的豆腐渣低價賣給養鴨戶,作為鴨子的輔食食用。雖然只是豆腐渣,但他的營養比大米還高。最近幾個養鴨場倒閉了,老人也沒地方處理了。趕緊去占便宜吧。
東陽村位於莆田綠色心臟,木蘭河延壽河在此附近有壹條利ú水系分支,水網密布。可以說這是莆田的魚米之鄉。在古代,這裏的河流也是繁榮商業和貿易的主要通道。
過了橋,沿著鐵江村路走了500米,立了幾塊石碑。然後我就搬進來了。這裏有壹座宮廟。據說東陽村的華僑很多,有很大壹部分去了新加坡。現在在新加坡有壹座和這壹模壹樣的宮殿。後來裏面的老人都不肯拍照,我就不多介紹了。
東陽村依靠密集的水網,重點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壹個是連成壹大片,看不到盡頭,稀疏的農村房屋點綴在稻田間。秋收幾個月後,莆田的綠心會變成黃心,風裏有稻花香。
現在很少看到年輕男女從事農活了。
除了水稻,還有很多其他經濟作物,比如茄子。
本來地裏的石子路被水澆成了水泥路,騎三輪CH更順暢。
從田間穿過幾座石橋,進入壹個比較密集的居民區。
因為水多,處處可見湖水的倒影,天河的顏色夾雜著壹層生機勃勃的綠色,渾然天成。
廢棄的水泥船停靠在碼頭,船上長滿了草。
沿河隨處可見美麗的水邊倒影。
從村裏各部的房子看,幾棟頗具特色的古建築非常醒目。相傳莆田東陽村福山陳出狀元11,明代有陳道謙、、、陳、、等,清代有陳汝恒、陳汝梅、陳、陳赤陽等,在莆田科舉文化中頗具傳奇色彩。
東陽村還出過陳瑞、陳巧玲、陳春玲等名人。陳瑞,本名虞夢,本名邵存,是陳悅的弟弟。受寧國府官宣城(今江西)之命,遷江西瀘州府朝縣知府。陳巧玲,本名李莊,與陳雲杖子、陳春玲為兄弟,父子皆為文學家,著有《李莊詩稿》。
、李農、陳、之弟,清代文學家、藏書家,著有《李農詩集》、《續濮陽文學》等。今天,莆田福山的陳氏學校也廣泛分布。
東陽村明清民居數量多且完整,也是全省罕見的。下面的建築是玉石地。
慢慢走在這幾十米的青石小巷中,腦海中浮現出隔墻之內的書生之家正在寫花吟詩。
陳氏宗祠位於東陽小學旁。因為大門緊鎖,我們只能給gè拍照。
陳姓歷史名人有哪些?
陳姓歷史名人如下:
1,陳(1232 ~ 1276),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正中。杜宗改名為龍文,並將君本二字賜於盲人,名為心。欽峻青五世是孫子,著名的反袁人士,民族英雄。明代,龍文被封為福州雀神,福州稱龍文為“上宮姝”。
2.陳圓圓(1623—1695),原名邢、袁、袁、方,幼時被養母陳收養,後改姓陳,家住蘇州桃花塢,梨園人,吳中著名女演員,“秦淮八彩”之壹。崇禎末年,被田婉俘虜,後轉與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進京後,部下劉宗敏帶走陳圓圓,吳三桂率清軍入關。
3.陳友諒(1320-1363 10 10月3日)出生於沔陽(今湖北仙桃)。元末功臣之壹,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十九年九月,趙普生,殺天後將軍。同年年底,他殺了徐守慧身邊的部下,挾持守慧為人質,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稱漢王。
4.陳子昂出生於子洲射洪(今四川)。唐代文學家、詩人,初唐詩歌革新人物之壹。任前右拾遺,後人稱為陳拾遺。最有代表性的有《幽州城樓》、《登澤州北樓夜宴圖》、《詠懷詩三十八首》和《秋吉贈盧居石集》七首。
5.陳升(?-208年前),字涉,陽城人。秦末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之壹。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與光武壹起,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發動守備兵起義,成為抵抗暴力秦起義的先鋒;占陳郡為王,建立張楚政權。劉邦稱帝後,陳勝被謚號為“潛王”,史稱“楚潛王”。
歷史上有名的陳?
江州易門陳氏先祖陳,出生於天庭。開元十九年(731),遷至九江縣旬陽縣蒲塘場太平鄉長樂永慶村(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創建義門陳氏傳承。關註陳在線微信官方賬號,了解更多關於陳的信息。天盛四年(1026),宋仁宗被封為晉國公。陳王壽八十壹歲去世,葬於易門東的龍池山(今王鞏)。顏洵,馮。自陳立國以來,忠孝為根本,欽儉修家、習家、建書屋(董家書院前身)、立家法、敬鄰、敬家,使易門陳氏家族人才輩出、人丁興旺,為易門陳氏家族成為千人同住、百年共煮的忠孝典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陳創立的易門陳氏家族,創造了延續數百年、延續15代的家族奇觀。多次受到唐宋帝王的稱贊,被譽為“天下第壹家”。
當然,這十個姓的祖先並不能概括很多著名的陳姓人。僅近代以來,以陳命名的名人就不計其數,如陳獨秀、陳毅、陳雲、陳賡、陳炯明、陳明仁、陳、陳、陳立夫、陳誠、陳華庚、陳景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