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和對全球化浪潮的適應並不相互排斥。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要通過世界傳承,就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否則民族文化就會偏離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陷入自我復制的小圈子。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壹些相關的資料來幫助妳,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莫因“國學”而迷失了現代化的方向
我們必須在開放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過程中提升我們的文化競爭力,而不是陷入文化孤立或陶醉於文化部落主義的封閉。
孔子銅像在天安門廣場以東的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揭幕,並將作為國家博物館的藝術收藏品在這裏長期展出。因為它矗立在天安門廣場這樣壹個特殊的地方,所以自然是有意義的。
"孔子雕像的豎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對孔子的重要反思."英國《獨立報》記者克利福德·柯南認為,孔子在中國的復興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代背景。隨著中國迅速進入物質社會,中國的領導人擔心壹些傳統的儒家價值觀,如榮譽和尊嚴,正在受到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等價值觀的侵蝕,孔子也強調“和諧”。布魯金斯學會的壹位中國問題專家表示,中國已經意識到某種社會價值體系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壹種新的體系,這種體系要求中國人的行為舉止更加得體,不要傲慢,不要傾向於暴力”。為了提升中國語言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過去6年間,96個國家建立了多達320所孔子學院。我們今天關註的是:壹方面,如何弘揚孔子的精神文化理想;另壹方面,融入世界,進入國際主流社會,是我們主導的價值取向,也是國家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打著“國學”旗號、披著“國學”外衣的總統文化活動、文化事件、培訓班不計其數。“國學”概念被頻繁炒作,各種已經上升到更高層次的祭孔祭祖事件也頻頻出現。“國學”熱潮是壹場吸引眼球的鬧劇,還是壹場追求經濟利益的行動?是思想上的自我調整還是保守?我們不能在各種思潮的激蕩和多元文化的博弈中迷失了自己的眼睛,看不清中國前進的方向和應有的價值取向。
不要忘記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們的吶喊。五四精英們並沒有對固有的傳統進行壹般意義上的檢討和批判,而是試圖對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進行壹次總的清理。他們想徹底拋棄封建傳統造成中國落後的尷尬“包袱”,從而走上壹條新路。五四新文化運動徹底的反封建專制精神和徹底的反帝國主義欺淩精神有其極端性,但仍是我們前進的腳步。當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能只知道有西方,卻不知道有東方。我們需要保護和培育中華文化之根,強化“我們是誰”的文化認同,汲取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資源,對世界發展趨勢有清醒的判斷。現代化和傳統的重建不能流於表面,更不能靠“運動”來發展文化,而需要腳踏實地去做,需要非凡的創造力、耐心和自信。
長期以來,外媒認為“在中國面臨的各種危機中,最核心的危機是自性的危機”,“中國人正在喪失使中國成為中國的中國性”。但是,“中國”是與時俱進的。不是靠所謂的“國粹”展示或者“國學”推廣來實現的,而是符合中國特色和國情的文化表達。中國從來都是“國”與“世”不同,更註重不同於國的“世界觀”。以為“國”只是指政治權力,而世界是指文化。因此,有學者認為,在全球化加速的時代,中國的文化應該回歸文化主義和世界主義——今天的全球主義——在中國復興取得與世界其他國家平等的地位之後。也就是說,中國的發展要有現代化的動力和國際化的目標取向,而不是簡單的回歸傳統,更不是保持某種觀念。
在人們眼中,孔子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既有中華文化高位的普世價值(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有後儒家附加其上的專制集權的落後思想維度(五四時期的“孔家店”)。由於其所處的敏感位置,孔子雕像不再是壹件簡單的藝術品,甚至不再是壹個簡單的文化符號,而是被賦予了文化本身之外更多的象征意義和政治意義。
孔子思想的積極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有其時代的進步意義和思想的超越性,但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人治和重倫理政治。現在孔子躋身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思想家之列,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敬仰。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但我們不能掩蓋他思想的局限性。
壹個國家要真正保持文化獨立性,走上健康的文化發展之路,就必須在開放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過程中提升文化競爭力,而不是陷入文化孤立或陶醉於文化部落主義的‘封閉’。只有增強文化競爭力,才能增強話語權,才能有效保護和發展自己的文化,使之真正獨立自主。
基本概念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了基本定義,學術界在具體定義上還沒有統壹明確的定義。
壹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研究,指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學術。中國古代國學包括經典、歷史、書籍和藏書。“國學”的概念產生於19世紀。當時“西學東漸”的改良潮流如火如荼。為了與西學相對立,張之洞、魏源提出了“中學”(國學)的概念,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學習西方文明,恢復漢代經學。
國學以先秦經典、百家爭鳴為基礎,涵蓋了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以及先秦詩詞、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壹整套獨特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的理論是* * * *,沒有主從關系。根據不同時期所發揮的作用,每種理論在每個時期都發揮了顯性或隱性的作用,只是在不同的領域;各種理論在不同的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不代表某個領域起著主流的作用。所以國學各流派之間沒有主從之分,也沒有哪壹個學派為主體。
起源進化
“國學”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壹直存在,包括在、、侯、等地。唐朝有壹個。可以看到廬山下有壹座白鹿洞書院,南宋朱首建,成為當時的“四大書院”之壹。但在朱之前,這個地方不叫白鹿洞書院,而叫“白鹿洞國學”。白鹿洞國學是什麽意思?這是壹所學校。可見,在中國歷史上,“國學”的概念是有的,“國學”壹詞也是有的,但所謂“國學”始終是指“國學”的意思。明初,中都郭子學校成立,後改為國子監,掌管國學學生的秩序。國子監設有禮儀、音樂、法律、射箭、科舉、書法、數學等教學科目。
五四時期,陳獨秀等人發動新文化運動,把中國的落後和挨打歸咎於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把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進口號歸咎於孔子和四書五經。但在運動後期,胡適等人提出了“整理國故”的口號,倡導“研究問題、引進理論、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試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中西文明的有機結合,為中國的新生尋找出路。1934年,張在蘇州創辦了張國學研究會,並對國學進行了總結性的闡釋。張的上述言論被記錄整理,出版了《論國故平衡》、《國學概論》、《章太炎國學講演錄》等著作,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產生了較大影響。張把所謂的國學分為小學、經學、史學、哲人、文學五個部分,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國學範圍的界定。此外,胡適、顧頡剛、錢穆等人對“國學”、“國粹”、“國粹”也有各種論述。自西學東漸以來,為了區分西學和中學,出現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的概念。1949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胡適買辦哲學和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批判,以及歷次文學批評運動,“國學”作為口號或名詞基本上已經消失。只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愛我中華”思潮的日益高漲和“中國崛起”口號的提出,特別是孔子學院在海外的傳播和國內祭奠孔子儀式的不斷上演,“漢學”在國內外越來越吃香。
意義的解釋
什麽是國學?這個詞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社會上也沒有統壹的認識。有學者認為,國學,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中國所有的文化研究都屬於國學;也有學者認為,國學是專門為治國理政而設的,國學特指“治國理政”之學。但無論如何,有兩件事是肯定的:
1.國學的基本定義是什麽?“漢學”現在的意義是相對於“西學東漸”之後的“西學”而言的,所以漢學無可爭議地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問”。
2.國學範疇寬泛復雜,有不受制於大師之分?漢學是建立在先秦諸子百家的基礎上的。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比如從各個時期所起的作用來看,百家學說在各個時期的各個相應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百家學說並沒有壹分為二。
現在的國學壹般是指以先秦典籍和諸子百家為基礎,涵蓋後世的各種文化研究。所以,從廣義上講,中國的古今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武術、醫學、星象、建築等。,都是參與國學的。“國學”的名稱始於清末。當時歐美學術以“新學”、“西學”等名稱進入中國。相比之下,人們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漢學也可以參考中國的古代理論。其中,先秦諸子是代表,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他們形成了兵家、法家、墨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這些思想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如何治理國家。它對歷代統治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逐漸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