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壹個去川西北金川、岷江流域的人,壹踏上這片高原,都會覺得自己置身於壹個神奇的世界:河流像哈達壹樣蜿蜒在山間,聖潔的雪山虛幻而模糊,彩旗迎風飄揚,宏偉的碉堡靜靜地矗立在村莊或山間,墻上醒目的圖案富有想象力。
圖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賈蓉草堂墻上的圖案是獨壹無二的。
賈蓉生活在群山之中,世世代代住在石頭碉堡裏,抵禦冬天的嚴寒,夏天的酷暑和各種動物災難。碉堡由石頭和木頭砌成,長方形平頂,梯形,高十幾層,矮五六層。屋頂上有經幡,壹座煙(桑)塔,屋檐、門窗上掛著白色的帷簾;門楣、窗欞、屋頂四角放置白石。碉堡的墻壁都是用石灰粉刷的,窗戶也用白邊做了標記,墻上還畫了圖案。這些圖案不是信仰塗抹出來的,而是有其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它們是賈蓉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代表了主人的追求和願望,體現了賈蓉藏族文化本身的特點。
村子的墻壁上有宗教圖案,如金剛結、勝利傘等藏傳佛教的八吉祥圖,是藏族人民崇尚的吉祥、平安、幸福的象征。例如,密宗金剛乘是壹種非常強大的工具,這意味著它是堅定和鋒利的,可以摧毀壹切。妖魔鬼怪見之膽戰心驚,說明屋主希望自己的住所像金剛壹樣堅不可摧,能夠抵禦災難和危險。比如藏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符號“萬字”圖案,意思是太陽和火焰,據說是釋迦牟尼的三十二相之壹。博尼教也有這個符號,但旋轉方向與之相反,即“ü”,意為永恒、堅定、無限,民間則指繁榮、昌盛、吉祥。如果有人把這種圖案畫在墻上,這家人壹定信奉博尼主義。在賈蓉藏族民間歷史中,原始的苯教盛行,崇拜世間萬物,相信萬物有靈:自然、自然現象、動植物、壹切看得見甚至看得見的東西。
村墻上的圖案與圖騰有關。四面墻壁和門窗邊框上畫的白色圖案,仔細看就是變形的牛頭圖案,有的是建房時直接鑲嵌在墻上的。傳說賈蓉藏族祖先來自牦牛部落,他們崇拜白色,所以白牦牛,白馬,白應時,右手白海螺和白塔都是吉祥物,作為圖騰崇拜。從內涵上看,白色是雪山的象征,雪山是神,晶瑩、聖潔、神秘、威嚴。
賈蓉人認為寨村的圖案可以召喚佛光和靈氣,趕走鬼魂和惡靈,消除災難和減少幸福,保護生物。而這些精致的圖案美化了他們的生活,讓碉堡變成了精致的美術館。
寨的圖案內涵豐富,體現了賈蓉藏族文化的風采。作為藏文化的方石,也在不斷的吸收和融合。藏族人強調人心,註重個人自省,通過修行擺脫壹切苦難,達到和平、幸福、美好的境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他們也在變化。它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歌舞藝術、衣食住行等文化因素也在與其他民族、其他地區的文化交融,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寨村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內容。如五角星、字、福字、福字等也作為吉祥圖案繪在墻上,表現了他們對明麗、幸福、物質豐富的追求,也反映了屋主的生活狀態和生存心理。
每年深秋初冬,都是各家給村子刷墻的季節。家家請喇嘛念經看風水,喇嘛根據計算的結果提出他應該畫的圖案。主人抽桑煙祈禱,在屋旁豎起經幡,塗上石灰。此時的山寨真的是煥然壹新,充滿了美好和希望。
照片扁舟寫作:西藏陽光
Tonkeg故事編輯的照片:Ta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