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湖北黃家誰最會做蒸籠?

湖北黃家誰最會做蒸籠?

黃家蒸籠是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湖北鄉黃家村流傳下來的傳統手工藝品。它是由北宋紹聖四年(1097)沭陽村人黃毅夫發明的,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悠久歷史。黃家蒸籠的制作工藝是柳杉手工捆綁技藝的典型遺存,在民族民間手工藝中獨樹壹幟,至今仍壹脈相承。堪稱傳統民間手工藝中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18 4月,湖北黃家蒸箱協會正式成立,整合40余家黃家蒸箱企業,發展蒸箱行業。到目前為止,黃家蒸籠的重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皇佳蒸箱產品遠銷韓國、日本、臺灣省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黃家蒸籠:傳承千年的古老手工藝

湖北鄉是我市蕉城區的“好西鄉”,距市區約50公裏。以前很少有人知道,因為離蕉城區很遠。鄉政府往西20多公裏,位於交城古田平南縣交界處的黃家村,更是少有人問津。黃家是湖北鄉的壹個大村,這裏至今還流傳著壹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黃家蒸籠制作工藝。這是柳杉手紮工藝的典型遺存,在民族民間工藝品中獨樹壹幟。

走在黃家村,可以看到有很多家庭式的作坊散落其中。很多人的大廳和房間裏都堆著比人還高的蒸籠。這些蒸籠大多由柳杉和竹片制成,大小規格不壹。小到壹個人的手掌,剛好夠放壹個包子進去;壹個大籠子可以裝幾百個饅頭和肉包。村民們說,他們之前生產過臺灣省老板定制的巨型蒸籠。做的時候整個人站在鐵環裏面,不用低頭。

除了大小不同,蒸籠的造型和工藝也各不相同。在這些來自北京、上海、臺灣省、香港及國外的產品中,底屜有的是竹子做的,有的是陶瓷做的,有的籠箍是閃亮的鋁板做的,更加精致時尚。如今,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蒸籠已經成為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

黃家蒸籠由柳杉、毛竹、水藤等特殊材料制成。其制作工藝看似簡單,卻能使其具有易烹飪、保溫、透氣、美觀、便攜、耐用等優點。用它蒸出來的米飯有壹種獨特的香味,時間久了也不會變質。因此,它壹直是閩東人民喜愛的蒸食。在外國人眼中,它是壹種美味的食物。

流程80多道,關鍵環節還是手工。

近年來,黃家蒸鍋的生產工藝已經逐漸被壹些機械設備所取代,但很多關鍵環節仍然要靠手工來完成。

黃曉華是黃家村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從祖父那裏繼承了這項技能。他熟練地把壹個個圓底座塞進腰箍裏,不壹會兒就完成了好幾個。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通常壹天可以安裝30到60個,但這只是制作黃蒸籠許多環節中的壹個小過程。事實上,黃蒸籠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

“黃家蒸鍋的制作技藝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精致。手工做出合格的產品並不容易。”黃北裏(現黃家村黨委函)說,以制作內徑25cm的代表性蒸籠“範鎮”為例,壹般來說,壹個完整的蒸籠要經過制作腰箍、制作上墩、制作底座(即水座或下袋)、制作籠蓋、插木板、制作底屜等工序才能完成。而每個環節又包含十多個小流程。做壹個原味黃家蒸鍋,從備料到最後裝入底屜,要經過大大小小80多道工序。師傅用兩鬥(15斤)做壹個“米珍”需要兩天時間。

“我們想選擇莖直、節長、無蟲蛀的多年生竹子,按照要做的大小和規格,切成壹定的長度。”村裏的壹個廠房裏,壹個村民正在熟練地用刀折斷壹截竹子。他介紹,要把竹子切片,做青,做成幾厘米寬的竹片,然後放在刨床上刨。“過去,這些都是用手工刀精心加工的。沒有多年的經驗和手藝,是不行的。現在生產技術先進。有了機床,加工就省力多了。”

竹片經過機床刨削後,就成了同樣規格的薄而柔韌的竹片。但這些竹片不能立即使用,必須經過蒸煮、晾曬、風幹,去除多余水分,才能使蒸籠經久耐用,不變形。雪松片的制作過程和這個差不多。

盤腰箍也是壹道精致的工序,其內徑決定了蒸籠的大小和體積,其上下邊緣需要分別與上下墩對接,這是最關鍵的。這些腰帶是用藤條而不是釘子綁的。首先將竹片或雪松條按規格盤成壹圈或兩圈,然後用鉆頭在接頭處打孔,再用藤條穿過進行綁紮。這些孔的數量和排列也很精致。壹般來說,有三孔、五孔、七孔,甚至十二孔。不同的洞有不同的紮藤方式,從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圖案,既實用又有裝飾性。

腰箍做好以後,上下墩和底座(也就是水座或者下包)要盤卷。蒸籠的底屜大部分也是竹制的。將竹片按壹定形狀切割,打孔,用竹子穿過或用藤條連接,再切成適合蒸籠規格的圓形抽屜。以前沒有機器的時候,這些都是手工完成的。現在有了機器,工人只要在機床裏放壹疊籠子,踩上去,機床的鍘草機就掉下來了,然後切出壹塊塊圓底。

纏繞籠蓋也是個技術活。柳杉木條卷成蓋圈後,壓入蓋板,使其與上墩凸出部分緊密配合。籠蓋由細竹條編織切割而成。在傳統的手工制作中,不同的編織方法有很多花樣,各有特色。

最後壹步是幹燥、拋光、去除毛刺等。成品蒸籠的壹部分,有些還得打上產品標識,這樣成品蒸籠才能包裝。

口口相傳900多年,宋朝的技藝重現。

說起黃家輪船的風光歷史,黃貝梨充滿了自豪。據介紹,黃氏蒸籠的制作工藝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早在北宋紹聖四年(1097),石羊村人黃毅夫就發明了。它使用原始的方法和工具,口耳相傳,手把手教,有的只能聽懂,卻能無止境的流傳下來,至今還活著。堪稱傳統民間手工藝中的“活化石”。

據記載,石羊是黃家村的古名,又名熟洋。當地海拔800多米,山巒連綿,氣候潮濕多霧,特別適合柳杉和竹子的生長。豐富的柳杉資源為黃蒸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原料。在黃家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蒸籠,甚至清朝乾隆年間的碗、杯、盤、盒、盤、瓶、壺等包括蒸籠在內的日常用具都能制作。這些柳杉制品可以隨物造型,互相競爭,有的甚至成為當時的貢品。到上個世紀末,閩東的很多農民就能經常看到這些日常用具的使用。

舊時黃家村人用壹副工具和材料制作蒸籠,就地制作,在閩東各縣頗有名氣,但並不是村民的主導產業。上世紀70年代,黃家村村民黃創辦了黃家村歷史上第壹家蒸籠廠。

黃家蒸箱行業真正的規模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1992有個臺灣省的商人在外國看到了黃家蒸籠,覺得工藝不錯,就上門要了壹批蒸籠。當時全村不僅順利完成了訂單,很多年輕人也憑借這壹成功啟示,開辦了自己的蒸籠廠。從此,黃家蒸箱行業不斷壯大,走出國門,遠銷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

近年來,隨著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回鄉從事和發展這壹產業。如今,黃家村從事蒸籠制作的家庭大約有三四百戶。黃家蒸籠已經成為黃家村的主導產業。現在,“黃家蒸籠”這壹傳統手工藝在品牌傳承的道路上越走越順。這項古老的傳統技藝受到了許多有識之士的重視,有關部門提出了“五年保護計劃”,希望延續這項千年的手工絕技。

  • 上一篇:荷蘭傳統民居的風格特征
  • 下一篇: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氣功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