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鹿港人和他們的習俗都來自閩南。6月19日,端午節、首屆閩臺嘟嘟文化節、江上潑水節在閩南石獅江舉行。來自閩臺的學者專家在海峽兩岸都督文化論壇上壹致認為,今天鹿港的繁榮始於220多年前的都督河。江海潑水節的獨特習俗也在兩地盛行。石獅韓江和彰化陸港是閩臺海上直線距離最近的兩個港口。韓江位於泉州灣南岸,海岸線長17公裏,擁有國家壹類口岸——石湖港。據地方誌記載,早在宋代,漢江就已經是壹個房屋密集、船只經常經過的港口,尤其是元代。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清廷在韓江設立泉州分署——江海防辦,主管泉州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臺貿易,成為大陸對臺貿易的中心碼頭。1978年,在麗江發現“新建江海防衛廳碑文”(簡稱“都督碑”)殘碑,碑上記載:麗江為泉州將軍口,與臺灣省鹿仔港相對,有利經商捕魚。
韓江至鹿港輪渡航線開通後,兩岸通航時間僅需壹晝夜,泉州及附近其他縣的對臺貿易均通過韓江。當時有100多名“遊郊”(即今天的商會),300多艘運輸船。從韓江運到鹿港的貨物主要是陶瓷、家具、藥材、茶葉、布匹、煙葉等。返回的貨物多為大米、木材,有時還有水果、鮑魚、扇貝、糖等。
乾隆五十七年(1792),漢江又開辟了壹條通往臺灣省淡水八裏城的航線;道光四年(1824),再開臺灣省海豐航線。至此,五條兩岸輪渡航線中,漢江占了三條。
據石獅市政協委員林祖武考證,當年江海防務部門設置的“夜盤”、“厘金”(即稅收)等遺跡共有三處。
1840鴉片戰爭後,清朝開放廈門為通商口岸,漢江的地位逐漸被廈門取代。1895年,由於甲午戰爭的爆發,韓江與陸港的兩岸貿易基本停止。在臺灣省各地經濟發展排名中,歷史上有“壹府二鹿三船”的說法。鹿,指的是鹿港,排名僅次於臺南縣,排在臺北的舟舟船之前。
參加兩岸渡江論壇的臺灣省梅川傳統文化學會理事尤認為,鹿港與韓江正式渡江後,以泉州為主的閩南士紳、文人、富商、農民、工人、藝術家,迅速大量地向鹿港遷移。在很短的二三十年時間裏,鹿港孕育了豐富的人文底蘊,寺廟、民居、美食、郊區、工藝、南管、書院等等。
當時的鹿港有糖、油、布、染、南、春、廈等八個郊區(即今天的商會),經營範圍北至上海,南至南陽。臺灣省中部的貿易以鹿港為中心,“春郊”之名最早見於1816《重建鹿港西聖母院紀念碑》,商戶200余家,居各郊之首。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朱晶瑩的《海東筆記》就說:“鹿仔港煙火千朵,帆聚,齒奇,成了金童”;道光十六年(1836),周西重建彰化縣誌說:“鹿港街...夏泉郊區商戶多,百貨商店爆滿,臺在縣外。可見當時的鹿港已經相當繁榮了。
遊認為,鹿港從蠻荒到開化,從開化到極盛,從極盛到平淡,實際上是由於福建人搬遷、河港淤積、臺灣省割讓等因素造成的。雖然繁榮已成為歷史,但時至今日,仍有寶誠、“中國信托”、宏碁、華碩、迪寶等知名企業。,這“說明傳統的魯崗有其過人的民智,不可能落後太遠”。鹿港90%的居民都是泉州人,包括麗江。漢江與鹿港交匯,形成了壹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流傳至今。
漢江有壹條古街,形成於宋代。因為街很窄,所以叫“壹線天”街。清時邊關被毀,兩岸渡江繁榮後重建。鹿港還有壹條“沒有天空”的街道,由幾條街道組成。街道被屋頂覆蓋,變得“無法無天”。閩南如涵江等飛檐走脊的宮殿式房屋,從外墻到屋內地磚、竈臺都是紅磚砌成,鹿港老街也是紅磚鋪成。
遊認為,鹿港與韓江正式設渡後,全州大量居民遷居耕種,鹿港文化在文學、語言、藝術、宗教、風俗習慣等方面直接受到全南文化的影響。“閩南泉州是鹿港的故鄉,應該沒有疑問。”
在漢江,至今還保留著全國乃至世界特有的民俗——海上潑水節。根據林祖武的考證,這壹習俗最早見於明代,興盛於清代,是海峽兩岸交匯的產物。他說端午節正值春夏之交,天氣炎熱。停泊在漢江、鹿港港灣的船只相互追逐,潑水驅暑降溫。後來逐漸演變成壹種潑水活動,意為祈求好運,是人船之間的壹次大洗禮。
端午節,漢江還為渡船“金在星”號舉行了海上巡遊儀式。這艘船被視為“女神船”,受到兩地船東和漁民的推崇。
鹿港文教基金會主任洪春生在論壇上展示了他在漓江拍攝的壹些民俗照片,包括妻子和母親的紙雕像、小巷裏的長石凳、清水磚、菱形古井等。他說,這是他第壹次離開鹿港,回到家鄉閩南。這些民俗使他想起了我們的祖先漂洋過海的時候。
鹿港代表團團長蔡雨婷也表示,鹿港每年也會舉辦民間才藝活動,和今天在漓江看到的節目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