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的區別
傳統工藝是目前我國建築行業現場澆築的主流施工模式,即從搭設腳手架、支模、綁紮鋼筋到現場澆築混凝土的作業模式。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區別在於設計、生產、運輸和施工方法不同。因為現場拼接的需要,構件和節點的設計方法和施工方法都發生了變化。兩種技術相比,最大的特點是生產方式的變革,主要體現在建築設計的標準化、零部件的工廠化生產、現場施工的裝配化、結構裝修的壹體化、施工過程的信息化五個方面。其主要優勢是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確保施工安全,提高經濟效益,低碳節能,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裝配式建築的主要特點如下:
(1)裝配式施工需要較少的材料現場加工,減少環境汙染;
(2)PC構件由工廠機械化數控設備生產,提高了PC構件的精度,從而保證了裝配式建築工程的質量;
(3)重型機械設備投入現場,減少勞動力,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4)在4)PC預制構件的生產過程中,可采用壹體化生產,如外墻保溫材料與鋼筋混凝土的結合。新技術可以減少施工工序,提高整體效率,保證工程質量。
與傳統的濕作業相比,裝配式建築施工:
(1)現場工人的數量會大大減少,工人的專業要求會提高。裝配式建築施工不需要模板支撐、澆築等壹系列工序,相應的工人數量也會大大減少。與同體積的建築相比,現代裝配式建築施工數量比傳統現澆施工減少50%左右。當然,裝配式建築施工所需的構件吊裝工人的專業技術能力要高於傳統的建築工人,專業裝配式建築工人在上崗前需要經過壹系列的理論和實踐培訓。
(2)工程建設的效率、質量和安全得到有效提高。大量構件在工廠生產,減少了傳統模式下漫長的建設周期,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如湖南遠大科技集團旗下遠大科建公司建設的長沙“哮天城”,高度超過200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僅用了57天就建成了1.9的主層,引起了國內外專業人士和媒體的廣泛關註。同樣,由於構件在工廠預制,墻柱、梁板等構件的質量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不再出現工人在現澆構件周圍作業或在超高柱子上綁紮碾壓鋼筋的場景,施工安全更有保障。
(3)減少資源消耗,施工現場更加整潔有序。根據國家發改委2012公布的數據,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約為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中國約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約四分之壹的城市嚴重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壹。從傳統的現澆施工模式(濕作業)轉變為預制施工模式(幹作業)後,水資源消耗明顯降低,對我國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傳統的木模板在施工現場的使用大大減少,而在構件預制廠更多使用的鋼模板可以長期循環使用。同時,施工現場構件的有序堆放,吊點的合理分布,也會使施工現場更加整潔有序,有助於改變大家對施工現場淩亂的印象。
(4)工作崗位和工種的變化。隨著裝配式建築設計、制造和施工階段對相關人員技術和管理要求的變化,裝配式建築崗位出現了新的技術和管理崗位。
預制建築施工產生的新員額和相關所需資源表
裝配式建築的變革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大變化:生產方式由“手工”向“機械”轉變;場地由“工地”變更為“工廠”;做法從“建造”變成了“總裝”;工廠生產人員由“技術工人”變為“操作工人”;外地工人從“農民工”變成了“產業工人”。盡量減少人為因素(運營層的人)的約束。因為這種變化,在裝配式建築施工過程中,壹些傳統工作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