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人口10569,主要分布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長期從事畜牧業,經驗豐富。新中國成立後,1954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成立,畜牧業有了很大發展。現在自治縣已經成為甘肅省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壹。自治縣還建設了牧場和養鹿場,生產鹿茸、麝香、熊膽等珍貴藥材。
世世代代的遊牧生活,使裕固族形成了崇尚騎射的習俗。無論男女,騎術都很高,即使在婚禮上,也離不開馬匹和弓箭。
從分布區域來看,裕固族使用三種語言: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瑤戶爾語、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恩格爾語和漢語。沒有國語,壹般用漢語。由於本民族語言的失傳,民間口頭創作成為裕固族民族藝術的主要形式。
裕固族是壹個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在氈制帳篷裏,還穿衣服、鞋襪,吃畜產品的肉和奶,生產生活用的用具大多是毛皮做的。現在,壹部分人改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裕固族歷史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回鶻。維吾爾語是古代突厥語“團結”、“聯合”的意思,是他們的自稱。公元745年,建立回紇汗國。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在汗國存在的近百年時間裏,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以回紇部為核心,逐漸融合,重新組合成為壹個統壹的回紇大家庭。從此,回鶻成為包括草原遊牧部落在內的壹個古老民族的名稱。回紇汗國歷代可汗接受唐朝封爵,成為唐朝的藩屬國。
84O年,在自然災害和外敵的攻擊下,汗國崩潰。部內幾個分支向西、向南遷徙,其中壹支沿弱水到達河西走廊的甘州(今張掖),被後世稱為裕固族始祖甘州惠惠。到895年,回紇人占領了甘州城,建立了獨立政權。1208年,甘州回紇政權在西夏的進攻下崩潰,各部四散。其中壹支退守敦煌之南,柴達木盆地之北,西至羅布泊、若羌,自稱“撒力維吾爾”、“撒力”、“黃”,所以中國史書也稱之為“黃頭兀”。1226年,撒利回鶻被蒙古軍隊征服。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在薩日威壹帶設立安定、阿端、曲沖三大衛。65438+5世紀初,塔裏木盆地的葉爾羌汗國東擴,武力推行* * *教,信仰藏傳佛教的撒立威回鶻被迫東移。當時關外的壹些蒙古族部落也隨著他們東移至祁連山腳下,由於長期與漢族、藏族等當地民族雜居,逐漸融合為壹個新的人民* * *體,也就是今天的裕固族。
裕固族音樂
裕固族約有8800人,居住在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分別使用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無文字,常用漢語。他們信奉喇嘛教。裕固族民歌風格獨特,曲調簡單優美。音樂中寬廣的音域、美妙的裝飾音、自由的民歌,讓人想起裕固族的遊牧生活和絢麗的服飾。
裕固族禮儀
按照裕固族的傳統習俗,老人會讓妳進門口的帳篷,安排客人坐在左邊面對門的地鋪上。這是貴賓席。最好是先跪著坐,然後按照他們的習俗盤腿而坐。壹般男人坐左邊,女人坐右邊。當主人請妳吃飯時,不要站起來,不要走來走去,也不要太謙虛,雖然吃得很好。
裕固族的好客是真誠和誠實的,他們討厭虛偽。裕固族人根據身份、社會地位和與主人家的關系,把肉分為壹等和二等,把壹只羊宰成十二等。禮物可以被客人帶走。民間傳統有先敬茶後敬酒的習慣。在狩獵季節,裕固族人還有用野餐招待客人的習慣。
喝奶茶是裕固族人的重要習慣。過去的飲食特點是壹日三茶,以茶為餐。我通常在晚上吃壹點意大利面。所以,有客人的時候,裕固族人總是先犒勞自己壹頓酥油炒面茶,再犒勞自己壹頓羊肉和青稞酒。客人在喝奶棒的時候,壹定要吃到沈在碗底的“曲芯”(壹種塊狀乳制品),這表示已經吃夠了,否則主人會加給妳。
裕固族人喝好酒,酒量很大。很多人能喝4斤白酒。有的女人還能喝壹斤。以酒待客是傳統習俗之壹。他們的習慣是先吃飯再喝酒,吃完再喝酒。裕固族人從來不想喝酒,只是把酒全喝了。他們有壹個老規矩,就是用各種名目向客人敬酒,想盡辦法把客人灌醉。似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履行作為主人的友誼。裕固族人總是敬酒兩杯。不管有多少人在場,都只有兩個小酒杯。在場的每個人都應該輪流向客人敬酒。沒有質量是壓倒性的。
此外,裕固族的拳風很強,節目多,花樣多。幾乎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會畫拳頭。裕固族的劍術有兩種,壹種叫拳,和漢族的差不多。另壹種是啞拳,不喊。雙方每次只伸出壹個手指,按照拇指大於食指,食指大於中指,中指大於無名指,無名指大於小指,小指大於拇指的順序決定勝負。如果兩個手指不相鄰,則沒有結果,結果重復。這種啞拳只有婦孺或不會劃叫拳的人才用。
裕固族節日
逢年過節或有客人時,裕固族家家戶戶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來慶祝和招待。在款待和節日期間,最精致和最好的菜肴是牛,羊背和全羊。其中烤全羊最有特色。
野炊時,把壹些野羊剁碎,放進翻了的羊肚子裏,埋在殘火燃燒的火坑裏,用黃土耕耘,抹上泥巴,燉上半天。參加野餐的人喜歡吃野洋蔥、野大蒜和小面包。對於宴會或節日,通常有肉和酒。裕固族人有喝壹杯兩杯的習慣。除了白酒和各種酒,他們喝的酒是比較獨特的青稞酒。
節日習俗是構成民族特色的元素。裕固族的節日習俗反映了裕固族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了裕固族文化的獨特風貌和豐富內涵。裕固族獨特的節日習俗包括剪馬鬃。
馬鬃割節在每年農歷四月中旬舉行,為期壹兩天。當時主人要準備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抓肉等食物和壹個剪馬毛的盤子。有壹個用炒面做的7-8層小塔,塔上澆著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以將塔固定在板中。塔代表中心和各個方向;美食塔的材質可以象征富足。同時準備壹把鋒利的剪刀,在剪刀的把手上系壹條吉祥的白色哈達。剪鬃儀式開始時,家裏帶來了小馬,主人請來了客人中有經驗的牧羊人來剪。客人們互相推薦,壹次次自暴自棄。最後被壹個公認的擅長剪鬃毛和歌舞的人剪了。他(她)剪了馬的鬃毛,唱了壹首剪鬃歌。剪掉的第壹綹鬃毛是他(她)自己送到帳篷裏,獻給“毛神”,祈求“毛神”的保佑。買單後繼續切,但留壹些給其他客人切。在為主人家割完所有壹歲的小馬駒後,大家都進了帳篷準備設宴。酒歌回答,很開心。主人盡量讓客人多吃多喝;客人們熱情地稱贊主人善於持家,牲畜興旺。飯後,主人騎著剛被鬃毛的小馬,奔馳離開了。每次他路過,都受到別人的祝賀。剪馬鬃有點像給成年人舉行成人禮。
裕固族的婚姻習俗
裕固族的婚俗相當奇特。婚禮上,新郎向新娘射出三支不帶箭頭的箭(以免傷人),象征著新娘和新郎相愛,白頭偕老。射完後,新郎折斷弓箭,扔到門口,老人扔進火裏燒了。這個習俗來自壹個古老的傳說:從前,裕固族沒有火,後來壹個英雄把火帶來了,於是裕固族過上了好日子。當時有壹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打獵,妻子不小心把家裏的火撲滅了。她為了要火,不得不把自己的血給了三頭妖。過了幾天,丈夫回來,妻子因為惡魔天天來吸血,變得皮包骨頭。丈夫知道後,用三支箭射下了惡魔的三個腦袋,他因傷勢過重而死。此後,為了防止惡鬼再來,也為了紀念驅逐惡鬼的英雄,裕固族人在舉行婚禮時就開始了這壹儀式。它象征著新娘受到勇敢、善射的丈夫保護,妖怪不敢興風作浪。蘊含著裕固族人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願望。
裕固族婚禮分兩天舉行,第壹天在女方家,第二天在男方家,後者更隆重。婚禮上,男女雙方都要請歌手。女孩結婚那天,舉行了頭飾儀式。當天,女方家的親戚朋友都聚集在女孩家。來訪者帶了壹條白色的哈達給女方父母,祝賀女孩結婚。晚上,主人請人席地而坐,男嘉賓坐在左邊,女嘉賓坐在右邊。在壹片歡聲笑語中,婚宴的帷幕拉開了。
幾輪飲酒之後,當晨星冉冉升起時,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進入鋪著地毯的氈房,舉行戴上頭巾的儀式。戴戴面是由兩個* * *主持的。我的叔叔或歌手們唱著優雅的《戴頭之歌》:晨星閃耀,心愛的姑娘戴上了頭/騎兵即將出發/送姑娘到丈夫家門口。
在悠揚的歌聲中,即將出嫁的姑娘在兩個姑娘的精心打扮下,換了發型,戴上了喇叭形的氈帽,戴上了胸飾和背飾,戴上了由銀、玉、珊瑚、瑪瑙和海貝制成的頭飾。這個儀式意味著女孩結束了天真無邪的少女時代,走向了新的生活。
紅日拂曉,主祭宣布喝“馬酒”。新娘在伴娘的帶領下騎著馬或駱駝,告別慈愛的母親,前往新郎家,壹路飲酒唱歌,被父親、叔叔、哥哥、姐姐等壹隊家庭成員簇擁著。在路上,男人的婚禮隊伍用壹只煮熟的羊、酒和米飯鋪了壹條地毯。歡送會到了,迎親的人給女嘉賓獻上了哈達,以示敬意。然後送行的人下馬喝酒吃飯,這叫“掐”。“小費”過後,兩人湊在壹起,向男方家走去。
到了男方家,女方的好騎手在主人的鼓動下,趕著馬和駱駝來到專門為新娘搭建的小氈房,勢大無比。男方親友奮力驅逐。三輪撞擊,然後繞著小氈房轉了三圈。這是壹個象征性的儀式,意在考驗男方家庭保護新娘的能力。
然後舉行儀式,將羊腿獻給新郎:酥油塗在新郎的額頭上,羊腿掛在她的腰帶上。這種儀式的意義正如《贈羊腿詞》中所表達的,“羊小腿上有毛,就像婆家彼此的好成績脫不了幹系”。
按照裕固族的習俗,在給羊牛犢的同時,要為新娘舉行射無簇箭的儀式。在薩那馬可的婚禮民歌和大膽的祝酒歌中,壹對裕固族新人走進洞房,壹起吃了壹只羊的小牛,從此開始了他們甜蜜的生活。
裕固族服飾
裕固族婦女的頭飾富有民族特色。女孩到了15歲就要穿“薩達爾”,表示女孩長大了,可以結婚了。“薩達爾亭”是用紅布做成的方形布卡,上面裝飾著貝殼和各種珊瑚。
裕固族婦女有戴帽子的習慣。這種帽子是用白羊毛壓制而成的毛氈,前邊有兩條黑邊,帽檐不寬,後邊略翹,前邊平,帽頂有紅耳朵裝飾,掛在帽頂四周。有的上面裝飾著各種圖案,戴在頭上像倒掛的喇叭,非常別致。
未婚少女的帽子與已婚婦女的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額頭上戴著“葛腰易捏”,即壹條長長的紅布帶,上面點綴著珊瑚珠,下邊是壹大堆紅黃白綠藍珊瑚、玉珠做成的尖刺,像珠簾壹樣垂在額頭上。梳五七根辮子,辮子末端用彩色天鵝絨線,系在後面的腰帶裏。穿戴整齊的婦女戴著壹頂寬沿圓柱形平頂帽,頂部垂著鮮紅的緞帶。已婚婦女留長發,即把頭發梳成三條辮子,壹條垂在背後,左右辮子從耳後垂到胸前。有三個頭飾系在三根辮子上,每根辮子又分為三段。它們由金屬環連接,金屬環上鑲嵌著銀、珊瑚、瑪瑙、彩珠、貝殼等裝飾物,形成美麗的圖案。頭上戴耳環,下至袍底,頭的長度視身高而定。
在陽光的映襯下,裕固族婦女的帽子格外艷麗莊重,充滿了民族情調。他們走路時,珍珠、銀牌等頭飾相互碰撞,發出清脆、和諧、有節奏的叮當聲,非常好聽。
裕固族飲食
牛奶和茶在裕固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有壹天三茶壹餐或兩茶壹餐的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後,他們壹般先在帳篷周圍灑上壹勺清水或剛煮好的茶,表示新的壹天開始了,再用酥油、鹽、鮮奶反復攪拌後就可以喝了。如果加上酥油、奶皮、曲拉(奶疙瘩)、炒面、紅棗或者沙棗,就可以吃早餐了。中午喝茶,晚上,所有工作結束後,就開始正式吃飯。晚上以米粉為主,包括米飯、面條、面條。
裕固族人平時喜歡吃牛羊肉,壹般會把牛羊肉做成手抓肉、全羊、牛肉、羊背(就是把整只牛羊屁股上的骨頭煮熟)、紅燒羊肉條、風幹羊肉、牛羊雜碎湯等。除了牛羊肉,我們還吃豬肉、駱駝肉、雞肉或炒菜。吃牛羊往往配以大蒜、醬油和香醋。
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牧民很少吃新鮮蔬菜,只能采集壹些野菜如野蔥、沙蔥、野蒜、野韭菜、地卷皮(類似木耳)。秋天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鮮菇,所以秋後常吃鮮菇。
裕固族奶食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主要生產牛、黃牛、羊奶,包括甜奶、酸奶、奶皮、酥油、酒曲。裕固族人還喜歡在米飯和稀飯中加入壹些蕨菜、葡萄幹、紅棗,拌上白糖和酥油,或者在小米、黃米中加入壹些羊肉丁、酸奶作為主食。
裕固族人通常喜歡把面粉做成面條、炸糕、饅頭等。,而且最好的就是吃餃子。冬天家家都要做很多餃子,然後冷凍,現在吃。有的人甚至可以存到春天忙的時候。
典型食物:裕固族人用羊肉做各種菜肴,其中香腸和幹果比較有代表性。
裕固族建築
他們住在帳篷裏。這種帳篷是用牛毛編織的毛氈制成的。壹般長約5米,寬3米,高2米,周圍用牛毛繩拉緊固定。坐在帳篷裏似乎能看到星星點點的天空,但又不漏雨,還能避風。帳篷的左側是壹張圓木做的落地床,大概有帳篷那麽大,上面鋪著厚厚的毛氈。此時,全家人睡覺、聊天、用餐的地方也是客廳。帳篷的右邊是廚房。他們燒的是幹牛糞,威力相當大。沒有什麽奇怪的,也沒有這種嗆人的煙。
裕固族習俗
裕固族禁忌
去裕固族牧民家做客,有壹些風俗習慣是壹定要了解的。如果妳騎馬去,妳必須在遠離帳篷的地方下馬,以免打擾牛群。鞭子不管長短,都要放在帳篷外面。不要帶他們進來。走的時候,出門不要上馬,牽著馬走壹會兒,等主人回來再上馬。如果帶槍、彈藥、獸皮、生肉,不要帶進帳篷。穿紅色衣服,騎紅色馬的人被允許進入帳篷。這是因為裕固族信仰佛教。據說他們信仰的“毛神”是穿紅衣騎紅馬的,所以有這樣的禁忌。
同姓人之間的通婚是嚴格禁止的。
裕固族宗教
裕固族主要信仰喇嘛教格魯派(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