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曲子的曲調分為三部分:平弦、月弦、曲牌。平弦是壹種民間小調,有近50首曲子,100多首曲目。平弦悠揚,流暢,委婉。有的活潑熱情,輕松活潑,如《十對花》、《放風箏》等。,而另壹些則纏綿嫵媚,婉約淒婉,如《尼姑之思》、《十裏墩》、《勸蔡郎》。月弦是對聯戲的雛形,有70多首曲子,約400首傳統歌曲。內容豐富,更能表現故事中各種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如飄逸靈動的《陶淵明重陽訪菊》和《李?古撫琴欣賞牡丹;揮之不去的“黛玉葬花”、“黃姑出家”;高壯醉醺醺的打砍成沖;輕靈搞笑的《小谷仙》;《?錢鬼變驢,大嫂聽房,等等。月弦調的對聯有壹定的規律和重音,以月調和前後弓開始,以後弓和後月調結束。中間根據具體情感的需要,以四柱調為主(月調、後宮調、五表調、錢調),再以滿江、尖花、琵琶、西涼、落江怨、石榴花、吹調、袍子、老人為聯。這樣,它的節奏就可以轉換和抑揚頓挫。西府曲子約四十首,起前奏和間奏的作用。唱歌前打個曲牌,壹是吸引群眾,二是鼓勵唱歌醞釀情緒。
西府曲子的主要樂器是弦、笛、板胡、竹板和彈弓。三弦,多為中音三弦,是主要的弦樂器。平弦調是5-6-3,俗稱三七律,月弦是1-5-1。笛子用昆笛,各種調弦樂器都用。在G調(即1=G)坐著唱,第三孔是D,等於西府曲子5的音,也有定f調的,用的板胡和秦腔用的板胡壹樣,三把三個音。頭把的高弦也叫正弦,設定為5-2弦。兩個反和弦集合1-5和弦。將三個初始字符串設置為6-3個字符串。竹板又稱瓦,長約12-13厘米,寬5-6厘米。用竹板做的,有兩塊* * *,可以單手捏,也可以雙手捏四塊。秋千也叫水或鈴,是銅做的,像壹個小發卡,上面有兩片* * *,用來沖擊和掌握節奏。
西府歌曲的主題非常豐富。根據之前的調查,有800多首歌曲和歌曲。有的改編自歷史故事、古典小說和傳統戲曲,有的根據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創作,有的反映文人的高尚品格和隱居生活,有的反映風土人情和現實生活。西府曲子的歌詞,雅則雅美,俗則俗。豐富的曲目包含了西府人對社會歷史和人生的理解和認知,高亢、樸實、明快的曲調展現了西府人的地域個性和審美氣質。可以說,西府曲子是壹座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和民間文化資料寶庫。它在西府人的生活中起到了凝聚文化向心力、增強族群認同、人際交往等諸多作用。
基於上述認識,並出於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進行整理和搶救的責任感,寶雞文理學院的幾位同事邀請鳳翔縣五位西府曲子老藝術家和民間文化工作者組成西府曲子整理課題組,歷時數年完成了《西府曲子資料收集劄記》壹書,收集整理了309首曲目。經過五年的調查研究,我們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府曲子的生存狀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也迫使我們從理論層面對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原生態文化是決定非物質文化價值的重要因素,所以搶救和保護西府音樂的關鍵是關註它的原生態。西府曲子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正式形成三種表現形式,即三樂坐唱、社火曲子戲和曲子戲,卻是在清末。經過100多年的傳承,形成了大量優秀的歌曲和基本固定的演唱特點。今天,我們僅僅記錄歌詞和樂譜是不夠的,因為西府歌曲中夾雜著大量的空話和拖腔拖調,而且基本上都是用西府方言演唱的。時至今日,即使我們研究歌詞,也無法得知它的本來面目。因此,要保證西府曲子的原生態傳承,壹方面要通過舉辦後代培訓班,保護西府曲子藝人,讓他們的藝術生命盡可能長久;另壹方面,要註意西府音樂的整體性,既要註意現在民間流行的平弦小調,也要註意最能表現西府音樂高亢激越特點的復雜多變的月弦大調。
其次,要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壹種“活的”文化,我們強調原生態不是要把它永久囤積在博物館裏。真正的保護措施,壹方面是在形式和唱腔上保持傳統特色,另壹方面是兼顧時代發展,剔除曲辭中壹些封建落後的因素,舊瓶新酒,給傳統形式註入新的時代氣息(我們今天只需要瀏覽壹下百年來的西府曲辭,就會發現有,但在這個過程中,也要警惕盲目迎合市場,搞媚俗式的創新。西府曲子最大的特點是雅俗共賞。今天,即使談西府曲子的發展與創新,也不能為了壹個獎項而盲目與秦腔等“大戲”競爭,過度膨脹其藝術元素,變成“四不像”。總的來說,在當前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下,西府曲子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是“保護第壹,搶救第壹,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另外,由於大部分民謠歌手缺乏專業的音樂素養,在配器上沒有科學的音量組合,讓人乍壹聽就覺得嘈雜混亂,聽不清演員的歌詞。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也期待音樂專業人士與民間藝人合作,通過科學的設計,進壹步提高伴奏和演唱的藝術水平。
第三,要明確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的主體。近年來,地方政府通過開發當地人力資源來促進旅遊業的意識普遍增強,以至於出現了許多“為文化搭臺,為經濟唱戲”的事情。當然,我們不反對這項措施的目的是發展經濟。但如果政府官員壹味地把經濟作為民間非物質文化活動的主角,為了政績和經濟利益而制造“偽文化遺產”,就會背離民間非物質文化發展的自身規律,破壞其原生態特征。西府曲子作為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流行於廟會、節慶、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中,並長期形成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間。作為壹種活的文化,它存在於特定的社區中。藝術家在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他們不是由少數民間藝術家獨自傳承的。他們是生活在這個特定文化空間中的所有人的精神財富,而不僅僅是政府“圈定”的幾個代表性傳承人。因此,西府曲子保護活動的主體是生活在這壹特定文化空間中的社區成員,也就是說,保護西府民間藝術瑰寶是西府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當然,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要在經濟財力和輿論宣傳上發揮主導作用,民間文化學者要走出書房,為民間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和深入闡釋提供智力支持。只有在政府、學者、藝術家和觀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作者是寶雞文理學院觀龍方言與民俗研究中心副教授。本文是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K129)和陜西省藝術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802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