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箏簡史:
風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壹種民間藝術及休閑活動。壹提起放風箏
不但孩童們雀躍三丈,連大人也都會興致勃勃躍躍欲試。
放風箏趣味的確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前人金聖嘆曾經說
:「見人風箏斷,壹樂也。」至於風箏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考證。有些
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
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
死去的親友。
實際上,我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在文獻中「韓非
子」曾記載「哲人墨翟,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鳶,飛升天空...
」(約紀元前 300 年左右),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以後才有紙
風箏的出現,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壹是南朝
的梁武帝被候景圍困,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候景傳
」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西元 549 年)時,候景作亂,
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制
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
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臺城即遭攻陷,梁朝
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
生像箏弦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
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系上壹條弓弦,或在紙鳶頭部按壹個風笛,
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就會奏出鳴鳴
聲音。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五代時候,北朝的齊宣帝也用風箏載人為樂,有壹次居然於出
五裏多遠。「北史」中記載,齊宣帝是利用天牢裏的死囚乘坐風箏
,讓他們「以席為翅,從臺飛下」,供齊宣帝娛樂。這些死囚如果
完成皇帝的心願,罪刑可以獲得赦免。
清朝的李渙曾經編過壹部名曲「風箏說」,書中記載壹美壹醜
的姊妹詹妍、詹強和風箏的故事。兩姊妹分別在風箏上題了詩句,
然後把風箏放掉。後來,拾到斷鷂的兩位男士前去求親,終於促成
兩對美滿姻緣。這是風箏有關的壹段佳話。
又從其他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
世紀才傳至歐洲。
亞洲人做風箏的技巧,比歐洲人要高明多了。馬來西亞的風箏
是用秣草和乾蘆葦編成的,和韓國、印度的風箏類似,操縱起來很
靈活。他們可以讓風箏很正確的降落在指定地點,還有人可以讓風
箏只距地面十五公分高而風箏絕不會碰到地面。
今天臺灣的風箏進步更多,民國六十壹年,夏威夷舉行壹次世界
風箏比賽,參加國之風箏制作技術顯然不及我國。這件事實觸動了
國內許多風箏專門才。到了民國六十四年,臺灣風箏已經外銷到美
國、澳洲、日本及其他國家,壹年可以賺取三萬美金的外匯。
臺灣已步入工業時代壹切講求速度與效率,無論市面售賣或外
銷風箏早已看不到紙制品,便宜的用塑膠制,稍貴的用尼龍布制,
僅有中、小學生工藝課仍然用紙作,因為紙較方便便宜之故。不過
香港仍然壹直生產紙風箏,但風箏面已不是個別繪制而改以印刷,
雖較具工業化卻仍不失傳統特色及鄉土風味。
風箏在外國:
迎風拉線放風箏是兒童的最愛。風箏在中國已有二千年的歷史,造
型繁多。主要分為平面和立體二種。傳到世界各地後,造型變得更多樣
,更豐富。風箏館展出了十九個國家的風箏,地方色彩非常濃厚。
風箏的故事
風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制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於紙的發明和應用,在制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 故以後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紮放風箏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箏紮工精美,畫工別致,造型新穎,構圖合理。它還吸收了木版年畫的某些特點,博采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 ,長達百余尺。放飛時先將尾聞和身聞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產生的提升力將首部往高空。腰子的連綴是按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必須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千裏,蔚為壯觀。嬴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自1984年第壹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壹年壹屆的國際風箏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箏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為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