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秀麗的邊城——農壹師四團的主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常常被壹位老人所吸引,他滿頭秀發,精神抖擻。他叫李東霖,是四團醫院的退休職工。
將信仰融入團隊
1912年8月,李東霖出生在河南鄢陵縣壹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夢想成為壹名軍人,但幾經周折卻未能如願。不久,李東霖娶了村裏勤勞善良的姑娘郭紅蓮,過著種田織布的生活,養家糊口,生了五個男孩,四個女孩,九個孩子。沒想到,三年自然災害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本平靜的生活,也改變了李東霖的生活。
“那時候在農村,吃飽肚子是全家人唯壹的願望,但土地收成太少,家裏孩子又多,我只好帶著孩子去嫁人,出去打工。”回想起饑餓的滋味,李東霖充滿了悲傷。1958年,在家鄉難以生存的李東霖來到了兵團。
剛到兵團時,經歷過艱辛的李東霖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嬌弱。在漫漫黃沙中,他跟著舊軍隊搬沙袋、填缺口、改造土地、搬石頭、挖大渠、興修水利。盡管李東霖工作時精力充沛,但他越來越有活力。
“我很高興我選擇了正確的地方,來到了兵團。這裏的開荒景象讓我感到無窮無盡。那時候雖然吃的是玉米包子和糖蘿蔔米飯,工資很少,但是已經很滿足了。至少我和孩子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我留在農村,我真的不了解我的孩子...我記得我第壹次到兵團的那些日子。李東霖非常情緒化。
那時,李東霖最喜歡的活動是公司之間、排與排之間、班級之間的勞動競賽。看著壹面面流動的小紅旗在“效率高、質量好”的吶喊聲中快速“流動”,壹片平地漸漸出現,李東霖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雖然兵團是我的第二故鄉,但我覺得這才是我真正的‘家’。”李東霖壹直記得,沒有房子住是當時最突出的矛盾。公司動員大家在業余時間玩土塊。記得第壹個上臺表態的是壹位女班長。她說,“我響應支部號召,業余時間打了三萬個土塊。”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因為很多男同性戀只敢說要完成四五千塊。但倔強的女班長信守承諾,為了完成任務,每天早上起的很早,中午也不休息,超額完成任務。
“那時候我最佩服的就是《黨員中的* * *了》,正是因為有了女班長,才有了‘黨員中的* * *了’。我們公司幹脆用員工業余時間做的土塊蓋了六棟新房,壹分錢沒花。連門窗都是我們自己的木匠做的,為員工解決了過冬的問題。”說起這個,李東霖充滿了自豪。
把責任推給軍隊
在屯墾戍邊的歲月裏,李東霖當過農場工人和騎兵,後來在醫院後勤菜地班退伍。
孩子們總是記得他們不聽話的父親總是不得不在所有事情上與別人競爭。別人強的時候,他努力;別人動作快,他就及時埋伏,所以不管是割麥子還是打壟,父親總能拿到好名次。
“那時候父親話不多,但是很嚴厲。我們都是在父親的感召下成長起來的。”說起父親,已從團裏退伍、過上幸福生活的大女兒李充滿自豪:“我爸爸是個真正的軍人。”
“在我的生命中,孩子是我最大的寄托。希望他們都能留在兵團,為建設兵團的‘家’做貢獻。”懷著這樣的夙願,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李東霖的兒女們都遵照父親的遺願,參加了四團、四連的工作,投身邊疆事業,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直至退休。李東霖的孫輩們接過了他們祖先交付的重擔,繼續著老年人未竟的事業。至今,李東霖仍有5個孩子生活在新疆,12個孫子孫女在為團建服務。他最大的曾孫,蘇,壹個20歲的共青團男孩,說:在新疆大學完成學業後,他回到共青團發展他的事業。
談及自己近百歲的人生,李東霖總是表達這樣的感慨:“沒有生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