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主義認為,雖然宇宙和社會的現象是不斷變化和不可預測的,但人類文化的價值是永恒和客觀的,人類文化遺產中有“各種最好的東西”,即相同和不變的文化元素。
2.教育內容
本質主義強調學校教育的內容是繼承傳統的“文化遺產”,認為拉丁語、代數、幾何等對學生精神培養有特殊價值的科目應作為中學必修科目。
3.課程
由於本質主義者強調教育必須向學生傳授與客觀事實相符的知識和真理,他自然主張教育必須向學生傳授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知識、技能、態度等系統課程,恢復各學科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嚴格按照各學科的內在邏輯體系編寫教材,而課程的核心必須是“要素”。
由於不同的本質主義者有不同的哲學基礎和不同的視角,形成了不同的課程觀。但總的來說,大家在這些問題上基本達成了* * *認識,即課程必須以學科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必須系統化。?
4.教學方法
要素主義作為新傳統教育的重要流派,在教育思想上繼承了傳統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教學方法論上繼承了傳統教學方法。比如,主張在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心智訓練,強調刻苦學習,提倡天才學習,提倡嚴明紀律,高標準。本質主義者認為,教育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接受規定的教科書和民族經驗的過程。衡量學生進步和畢業的標準是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應該記住的事實,而考試是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記憶。基於此,本質主義者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多為教學式的敘事。同時,要素主義者非常重視學生的智力訓練,他們認為進行嚴格的智力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與進步主義強調“興趣學習”的教學方法相比,本質主義主張“努力學習”,主張學生必須努力學習,集中註意力。本質主義者並不否認本能、興趣和需要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但他認為高級而持久的興趣不是壹開始就能感受到的,只有通過長期的努力才能產生,所以要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穩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
要素主義者主張培養學生的自控、自立和自律能力。本質主義者認為,人必須而且能夠使自己的即時欲望服從長期目標。如果不鼓勵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們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孩子必須學會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為。這些能力往往是通過艱苦的鍛煉和意誌磨礪形成的,壹般情況下都是外界嚴格管教的結果。為此,孩子必須學會自控、自立、自律。?
要素主義者提倡“天賦學習”,提出“智力標準”。他們認為,不應浪費兒童身上蘊含的智力和道德力量資源,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利益所在。本質主義主張提高學校的“智力標準”,充分開發人的“智慧力量”。為了培養人才,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來安排課程,即所謂的“同等水平安排”或能力安排,而不是根據學習內容來安排。學校必須組織嚴格的考試,制定更高的學習和測試標準,恢復嚴格的紀律。
5.教師
本質主義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他們認為,教育的主動權在教育過程中在於教師而不是學生,教師應該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老師的引導。本質主義認為兒童往往有壹種惰性。如果強調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本能、興趣和自由為中心,兒童將失去天賜的發展機會,也很難在未來獲得高質量生活的更高自由。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壹定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樹立教師的權威,讓孩子在教師的有益引導下健康成長。
要素主義者在強調教師的主導和中心地位的同時,也對教師的資格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要求教師具有通才教育,學習領域的廣博知識,對兒童心理和學習過程的深刻理解,向學生傳授事實、知識、真理和理想的能力,正確評價教育學的歷史-哲學基礎的能力,對教育工作的忠誠。本質主義者要求教師忠於自己的工作,不能隨意支配學生,不能讓學生隨波逐流。教師在工作中必須富有創造性,善於營造健康的課堂氛圍,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有力推動者。
擴展:要素主義教育20世紀30年代出現在美國的壹個教育思想流派,反對進步主義教育。也被稱為傳統主義教育和保守主義教育。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格萊、坎德爾、芬尼和布裏格斯。1938年2月,巴格萊等人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成立了本質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會上,巴格萊提交了《促進美國教育的要素主義者綱領》壹文,作為該小組的理論基礎。要素主義者對進步教育持批評態度。他們認為進步教育強調學習者的興趣、自由、當前需要、個人經驗、心理組織和學生的主動性,而忽視努力、紀律、長期目標、民族經驗、邏輯聯系和教師的主動性,完全放棄嚴格的學習成績標準作為升級的依據,輕視學習的系統性和有序性,從而降低教育質量。要素主義教育的目標是糾正上述弊端,使美國教育回到正常軌道。盡管要素主義者有不同的哲學觀,但他們都強調在教育問題上“民族經驗”或“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被歷史檢驗過的大多數人的經歷比個人經歷更有意義。在人類遺產中,有“文化中各種最好的東西”和“壹種知識的基本核心”,即相同的、不變的文化元素。它包括各種基礎知識、技能、傳統態度和理想,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向年輕壹代教授這些文化中的相同元素。強調以學科為中心的系統學習,主張恢復各學科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嚴格按照邏輯體系編寫教材。認為拉丁語、代數、幾何等對學生精神培養有特殊價值的科目,應作為中學必修科目。重視智力的培養,提倡提高智力標準,充分發揮教師的權威作用,對因子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要強制學習。在1940年代,由於進步教育的巨大勢頭,本質主義教育的思想處於不利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尤其是1957年,蘇聯衛星上天,讓美國政府大為震驚,並把科技落後歸咎於教育質量。要素主義重視系統的知識傳遞的教育主張受到了人們的關註。20世紀50年代,美國中小學實施課程改革,強調新三藝(數學、自然科學和外語),按照“學業標準”進行“能力分組”。這些方面主要基於這壹時期要素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如J.B .科南特和H.G .裏科弗的教育理論。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片面強調書本知識和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素主義教育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脫離了實際,引起了學生的普遍不滿,因此在美國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