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計劃生育有助於經濟增長

為什麽計劃生育有助於經濟增長

這是官方聲明:

壹、“兩種生產”理論及其關系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壹階段的基本特征是生產力不發達,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決定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既包括物質資料的生產,也包括人類自身的生產。它們統壹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實踐,貫穿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只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看成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片面的,是只看人不看物。人是最重要的社會生產力。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物質資料的生產,又要考慮人類的合理生產,做到相互適應、相互協調。對此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就會影響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生產並重,同時努力發展經濟,增加物質財富,合理發展人口生產,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二,經濟發展與人口變化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發展對人口變化起決定性作用,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長規律。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每壹種特殊的歷史的生產方式都以特殊的歷史的方式作用於人口規律。”人口變化反作用於經濟發展,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當人口數量、質量和結構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時,就會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反之,就會起到延緩經濟發展甚至造成社會經濟停滯和破壞的作用。

經濟發展對人口變化的決定性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經濟發展決定了人口的自然變化。壹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低,出生率和死亡率越低。第二,經濟發展決定人口遷移。在現代社會,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和第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導致人們從農業部門轉移到非農部門,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壹個地區轉移到另壹個地區,以尋求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第三,經濟發展決定人口結構。包括人口階層結構、教育結構和職業結構。

從宏觀角度看,經濟發展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影響人口變化。第壹,經濟發展使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對勞動力的需求由數量向質量轉變。二是經濟發展促進了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強化了人們對自身發展和享受的需求,生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逐漸弱化。第三,經濟發展為城市化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條件。城市化體現了社會的全面進步,包括全社會教育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現代生育觀念的確立等等。第四,經濟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提高了避孕技術,改善了人類生殖條件,從而促進了人口素質的提高。第五,經濟發展有助於提高婦女參與社會、經濟、政治和生活的能力,促進其生育觀念和行為的改變。第六,經濟發展促進社會保障體系和福利制度的完善,弱化家庭的養老、保障、安全等傳統功能,有利於生育率下降。

從微觀上看,經濟發展對人口變動也有影響:家庭是壹個生產單位,家庭的生育決策取決於家庭收入最大化的影響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經濟發展會增加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求。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家庭必須增加培養孩子的成本,從而產生孩子數量的質量替代。二是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就業率、收入水平高,所以養育孩子的機會成本高,父母傾向於減少養育孩子的時間。第三,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完善減少了撫養孩子的收入,有助於降低生育率。第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更加註重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此外,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增加了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這使得人們傾向於少生孩子。

上述分析對我們搞好計劃生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所有的宏觀環境變化和政策變化,只有落實到微觀利益機制中,才會最終發揮作用。目前我國生育率的下降主要是通過強有力的行政約束來實現的,而不是基於經濟發展的生育率自發下降,這在農村尤為明顯。民眾的生育意願和生育政策還有壹定的距離。這是因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沒有在微觀層面建立起有利於計劃生育的利益機制。因此,必須把利益導向機制的建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推進“三個結合”是很好的方式之壹。

三、人口國情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小平同誌曾經指出,國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別是農民少。這種情況不容易改變。我們的困難在於人口多,很多問題不好解決,在生產不夠發達的條件下,吃飯、教育、就業都成了嚴重問題。要大力加強計劃生育工作,但即使幾年後人口不增加,人口多的問題還會存在壹段時間。這是中國現代化必須考慮的壹個特點。十五大報告在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時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口國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最基本的國情。中國人口比世界發達國家總人口多1億。要用7%的耕地養活全球21%的人類。這是中國的人口情況,也是中國的基本情況。我們在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時,必須充分認識人口國情的重要性。人口問題應該是我們思考、做事、決策的壹個基本出發點。

雖然我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已低於更替水平,進入低生育水平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人口絕對增長仍遠高於其他國家,未來年均凈增長約為654.38+00萬。據預測,由於人口慣性的作用,中國總人口將繼續膨脹,直到21世紀中葉總人口達到約1.6億,這意味著人口將增加4億以上,而這是建立在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將長期面臨人口眾多的問題。這也決定了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服務。

第四,人口問題是壹個戰略問題。

小平同誌始終把人口問題作為壹個戰略問題,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中來考察和處理。他指出:“中國的人口政策是戰略性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是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是基於我們的切身利益”。

中國要發展,不僅要面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的落後,還要面臨人口過剩的巨大壓力。以糧食為例。1984年,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為400公斤,達到世界平均水平。1984年糧食產量雖增加900億公斤,但人均糧食占有量為392公斤,低於1984年。換句話說,新增的糧食供新增人口消費是不夠的。這對我們提出了壹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人口問題解決不好,經濟就發展不起來,人民生活也難以改善。

小平同誌不僅把人口問題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敗、同實現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和總任務聯系起來,而且把人口問題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社會發展和政治穩定緊密聯系起來。小平同誌認為,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他說,中國十億人口還處於落後狀態。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少數人可能在壹些局部地區富得更快,而大量的人仍然無法擺脫貧困,甚至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為了實現下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小平同誌指出:我國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中國社會穩定不穩定,中國經濟能不能發展,首先取決於農村能不能發展,農民的生活能不能好起來。翻兩番,這80%的人口能不能達到,很重要。農業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族自立的基礎。農民和農村問題是中國的根本問題。中國現代化的難點在農村。農民富裕和鄉村振興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國際上,農業人口比例常被視為壹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程度的標誌。在壹些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只占10%左右,而在中國,農村有9億多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由於農村的生產條件、生活方式和社區環境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農村人口的生育率高於城市人口。即使采取更嚴格的生育政策,由於人口慣性的影響,農村人口的絕對增長趨勢仍將持續。中國控制人口的關鍵在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在農村。鄧小平說,實行計劃生育可以使中國發展得更快,所以要求各級領導把計劃生育作為壹項戰略任務,做好工作,創造輿論,做好表率,努力把計劃生育落到實處。鄧小平同誌關於農民是中國的主體人口的思想具有戰略意義。既分析了中國人口的城鄉結構和分布,又警示我們人口控制的重點在農村,為我們認識和解決中國的社會經濟問題指明了根本出發點。可以說,我們找到了壹條解決農村人口生存和發展問題的道路,也找到了壹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動詞 (verb的縮寫)人均水平在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綜合國力和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的主要標誌。樹立人口意識和人均觀念是鄧小平人口思想的重要觀點。“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是分的,每壹步都有人均水平的要求。小平同誌提出我們的目標是:第壹步,到八十年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壹番,達到500美元。第二步,到本世紀末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壹番,達到壹千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了小康社會。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第三步,下世紀用30-50年翻兩番,人均收入達到4000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們的抱負。按照小平同誌的戰略目標,提前兩年實現了第壹步,解決了溫飽問題;第二,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到2000年,在人口比1980增加3億左右的情況下,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是有希望的。

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緊密結合起來,是鄧小平人口思想的突出貢獻。衡量和評價壹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僅要看其國民生產總值,還要看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只有這樣,才能科學、真實地反映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動態變化(目前國際上通常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作為國家財富的排名標準)。

在小平同誌的講話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人均糧食、人均土地、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概念,來教導我們樹立人均的概念。他說:“我們要永遠記住,我們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經過長期奮鬥,才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比如煤炭產量,1978美國商品煤5.99億噸,蘇聯原煤7.24億噸。去年我們的原煤達到了6.3億噸,看起來不算少,但是按照人均擁有量就少多了。”正如小平同誌所說,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許多產品的產量,按總產量計算是世界第壹,但按人均計算,卻遠遠低於世界標準。中國的GDP從1993達到544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但人均卻在125。1996鋼產量已達100萬噸,居世界第壹,但人均在世界100後面;煤炭產量1995,124億噸,世界第壹,但人均第75。原油產量1.995,1.5億噸,世界第五,但人均在1.40後面。1995發電量9280.8億千瓦時,世界第二,但人均排在130後面:1996糧食產量4900億公斤,世界第1,但人均世界第80;1995年肉蛋產量分別為5260萬噸肉和1677萬噸蛋,居世界第壹,但人均分別在第75位和第55位。所以,只有總量的增加,而沒有人均占有量的增加,很難談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對於經濟發展水平,如果只從總量而不是人均擁有量來比較,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只有建立人均的概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人口過剩帶來的困難,才能看到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眾多經濟因素中,人均收入水平不僅最能反映經濟發展水平,而且對生育率也有顯著影響。研究表明,在經濟發展的某壹階段,存在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的趨勢,這既有縱向發展過程的說明,也有不同收入水平國家之間的橫向比較的說明。

因此,為了提高人均產值,壹方面必須發展經濟,另壹方面必須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小平同誌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人均的概念,把人均GNP作為經濟發展的標準,從而把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人口與發展並重的思想。這壹辯證思想深刻揭示了人口、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提高全黨全國人民的人口與發展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 上一篇:世界上最恐怖鬼故事
  • 下一篇:中國板書的設計意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