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對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的實證研究。
新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在實現了社會政治制度的根本變革之後實現的。近代以來,由於特定的國際環境和落後保守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從1840到1949這壹百年間的經濟進步微乎其微,整體發展水平極其落後,經濟嚴重對外依賴。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邏輯充分表明,要推動經濟進步和工業化,首先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經過28年的艱苦奮鬥,中國* * *生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終於贏得了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社會政治制度的根本變革。
國家出發時間
英國1802~1873俄羅斯1890~1914
美國1843~1860中國1952
日本1878~1900印度1952
毛澤東時代(1949 ~ 1976)經濟發展成就斐然,目前綜合體已成功實現經濟騰飛和增長。從1952到1979,中國社會總產值年均增長8% ~ 9%,國民收入年均增長7%(見表2)。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實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性變革。
從1952到1979中國經濟增長率。
項目年均增長按現價%計,按可比價格%計,1979是按可比價格1952的倍數。
社會總產值8.3 9.4 7.9
工農業總產值8.3 9.5 8.5
國民收入7.1 7.2 4.8
下面進壹步描述工農業產值、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國民收入、預期壽命等具體指標的變化。
1949 1979增長倍數
工業總產值:654.38+04.2億元,468.10億元,32倍。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
發電量分別為43億千瓦時、2820億千瓦時和65倍;
原煤0.32億噸,6.35億噸,19倍;
鋼材15.8萬噸344.8萬噸211次;
棉紗32.7萬噸,263.5萬噸,7倍。
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329.5億元增長到1979年,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8倍多。主要農產品產量也大幅增加。特別是糧食產量,30年間從1.1.2億噸增長到30480萬噸,年均增長3.5%,大大超過了2%的人口年均增長率。
從1949到1979,國民收入從358億元增長到1978年的3350億元,增長了9倍多。按可比價格計算,30年增長約4.5倍,年均增長15%。人均方面,從66元增加到343元。
國民收入中用於消費的部分也快速增長,從1952增加到477億元,從1979增加到2195億元,增長了4.6倍。扣除人口增長因素,30年來人均消費增長1.6倍。
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和新的社會制度普遍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這壹點從人文學科的壹個重要綜合指標——壽命的延長上就能明顯體現出來。1978年,我國男性公民平均預期壽命達到66.95歲,女性達到69.55歲,男女之比為68歲,比50年代的57歲增長了11歲,比解放前的35歲增長了近1倍。
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新中國第壹代領導人精心選擇社會經濟發展藍圖,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由於趕超戰略選擇的背景、主觀認識與客觀現實的偏差等原因,造成了經濟發展的壹些波動。沒有這些偏差,新中國經濟發展的表現無疑會更好。考慮到當時國內外特定的社會、政治和歷史條件,對於壹個有著深厚農業傳統的民族來說,在大規模推進近代經濟發展和國家工業化的探索中不出差錯,實際上是非常苛刻的。
英國學者巴拉莫爾認為,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中國農村經濟通過持續的高投入快速發展。毛澤東時代,我國農村灌溉面積大規模擴大,在1950 ~ 1978期間增加了32倍。建立了大量的交通和工業基礎設施;教育體系的形成和受教育人口的增加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發展鋪平了道路。
(二)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的國際比較。
經濟發展水平的國際比較可能更能反映相同或相似條件下各國的進步情況。在這裏,我們將印度與歷史和國情相似、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比較。
1.與同期印度經濟的比較。
作為新中國的起點,工農業生產條件比印度差。但是...而在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的中國取得了比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印度更快的經濟發展(見表3)。
表3中印工業生產水平比較
單位印度(人均產量1950)中國(人均產量1952)
煤(公斤)
粗鋼(公斤)5 2.8
生鐵(公斤)4 2
電(千瓦)0.01.005
主軸(件)0.03 0.05438+0
水泥(公斤)9 4
從各種可比指標來看,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實際上低於印度,但在隨後的20年裏,中國和印度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經濟增長表現。從1949到1978,印度的工業生產發展速度比過去快了很多,年均增長6%。而新中國的產業發展更為迅速,從1953到1979,年均增長率為11.1%。除了生鐵產量,包括鋼鐵、原煤、原油、水泥、硫酸、棉紗、發電量在內的工業產量相繼趕上並大大超過了印度。從1950到1976,印度農業生產年均增長率為2.5%,而中國從1953到1979為3.4%。新中國30年,包括糧食、棉花、油菜、花生、茶葉和甘蔗。紅麻、豬、羊、水產品等農產品,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都快於印度。
比較經濟學家格雷戈裏和斯圖爾特評價印度的經濟發展: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印度的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緩慢。雖然中印在同壹起點上擺脫了後殖民經濟,但印度的經濟增長表現比中國差很多。由於經濟增長率低,印度的人均收入只有中國的3/4。大多數權威人士認為,中國在GDP增長率和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率方面已經超過印度,而印度和中國很可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情況下進入戰後時代的。
2.對比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不同發展時期。
關於新中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比較,程恩富教授的比較方法非常恰當,具有說服力和代表性。這裏用的是他的方法和數據。
第壹,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繁榮時期相比。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之前,是西方國家發展的黃金時期。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從1953到1978的年均增長率為:
日本10.9%,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5.7%,
法國5.2%,
美國4.0%,
英國2.5%;
中國11.1%(53-79)
1953 ~ 1976年農業年均增長率為:
法國2.5%,
日本和英國2.1%,
美國1.8%,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1.3%。
中國3.4%(53-79歲)
前述新中國的這兩項指標都高於同期發達國家。
第二,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初期相比。
美國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工業生產增長最快,1850 ~ 1859年增長6.1%,1860 ~ 1869年增長8.2%,1870 ~ 1879年增長3.65438%。從1890到1899,為3.3%,而我國正常經濟運行的第壹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8%。
第三,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起點相近。
中國鋼產量從1949增加到158000噸用了30年,而美國類似的發展過程用了40年(從1872到1965438)。日本用了53年(2000年1916.8萬噸到31963.5萬噸),英國用了1860,20多年就是15萬噸。這是單個物理量的變化對比。整個工業價值變化的比較也能說明問題。中國1952年工業生產的“基數”比美國1860年大,而且中國從這兩年開始的工業增速比美國快很多。從1860到1880,美國工業總產值從189億美元上升到53.7億美元,20年增長了180%。從1952到1957,我國工業總產值(不含手工業)從270.2億元上升到650.2億元,五年增長141%。
以上比較表明,毛澤東時代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至少不比另壹個歷史和國情相似的印度國家差,不比大致相同起點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差,不比同時期“黃金時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平均水平差。由此可以得出壹個基本結論,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是成功的,創造了比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高得多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同壹時期,新中國,剛剛建國,比其他國家進行了更多的探索,從而獲得了許多經驗和教訓。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總結和對待這些教訓,它也將成為我們前進中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如果說印度人民經常對獨立後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那麽中國人民更有理由為毛澤東時代取得的經濟成就感到自豪。
第三,毛澤東時代:積極進取的工業化戰略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對中國工業化現狀和工業社會經濟性質的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工業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同時,不同世界歷史條件下的工業化進程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內容。新中國成立後,實現工業化,把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也成為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這是中國人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是改變中國落後狀態,走向富強的關鍵。
從65438+6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西化,開始向西方學習,發展現代工業。但是,由於獨立統壹地位的逐漸喪失,思想政治領域的落後保守,經濟領域的倒退,近百年過去了,中國社會仍然沒有擺脫極度的落後和貧困,經濟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工業化程度極低,大約90%的分散的個體農業經濟和手。據測算,從1933到20世紀40年代末,消費資料工業占我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而生產資料工業的比重不到30%。經濟嚴重對外依賴,整體發展水平極其落後。1949年,我國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新中國的工業化是在現代工業不發達,農業經濟十分脆弱的基礎上起步的。
新中國成立30年來,中國工業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49年全國工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只有12億元,1979年達到4892億元。30年的積累相當於舊中國最近壹百年的近40倍。這壹時期,中國建立了大量的新興工業生產部門,不僅包括舊中國沒有的傳統資本密集型基礎工業,如采礦設備、冶金設備、電力設備、煉油設備、化工設備、精密機床、拖拉機、汽車、飛機、船舶等制造業,還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技術密集型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等。除了工業的擴大,整個工業生產規模也在日益擴大。總之,經過30年的努力,中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工業化基礎,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早期工業化國家幾百年走過的路。
下面我們從工業化率、重工業增長和工業化結構水平的國際比較等幾個重要指標來描述和分析這壹時期中國工業化的發展。
1,工業化率。經濟學家壹般以制造業份額每10年的平均百分比增長來衡量工業化的速度,稱為工業化率。發展經濟學家切納裏和其他人計算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幾十個準工業化國家的工業化率。標準公式是: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從19%提高到36%,人均收入從280美元提高到2100美元。這個過程需要50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2%,人均收入和工業化率年均增長3.9%。
從1952,我國工業總產值占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值的比重分別為19.52%和34.38%;到了1976,這兩個數字分別增加到了45.57%和60.33%。每10年的平均百分比增幅分別為10.85和10.81,遠高於錢納裏準工業化國家標準形態下3.2%的平均工業化率(見表4)。這充分表明,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相當迅速。
表4中國工業化率從1952到1976 (%)
國民收入的社會總產值
1952工業比重19.52 34.38
1976工業比重45.57 60.33
每10年平均增加的百分比是10.85 10.8438+0。
2.重工業的增長。重工業優先增長是中國積極工業化的最突出表現之壹。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工業增長率的分布明顯偏向重工業。這壹點從重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輕重工業增長指數的比較中可以明顯反映出來。從1952到1979,重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5.3%提高到41.3%,平均每10年提高10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由35.3%提高到56.3%。平均每10年增加8個百分點(見表5)。產業結構向重工業的過度傾斜後來導致了產業結構的失衡,這後來也產生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這是發展過程中的另壹個問題。
表5從1950到1970中國重工業優先增長
重工業年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0% .工業增長指數(1952 =100)輕工業增長指數(1952 =100)重工業增長指數(1952 =100)
1952 15.3 35.5 100.0 100.0 100.0
1965 30.4 51.6 452.6 344.5 650.5
1970 36.4 53.9 798.1 522.5 1300.5
1979 41.3 56.3 1805.3 1105.3 3108.9
平均每10年增加的百分比是10.0 8.0 655.9 386.7 1157.3。
3.產業結構水平的國際比較。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產業在中國壹、二、三產業中的比重已達47% ~ 48%。中國工業化的這種結構水平明顯高於國際平均水平,也高於人均收入相近的大國水平。根據世界銀行對1980 ~ 1981年大國標準結構水平的估算,這壹時期中國工業化的結構水平已相當於人均GDP 500 ~ 1000美元的國際平均水平和人均GDP 2500美元的大國平均水平(見表6)。
表6 1980、1981年產業結構國際比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工業中國(1981年人均300美元)世界銀行估算的大國標準結構(1980 ~ 1981年)。
人均300美元,人均850美元,人均2500美元。
農業35.8 35 24 13
廣義工業47.0 30 38 45
其中包括:
制造業24.5 13 19 25
服務業17.2 35 38 42
中國工業化快速推進,產業結構迅速向工業和制造業優先增長轉變,都表明中國工業化進程取得顯著成效,國家制定的積極工業化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在工業化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對中國經濟的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中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建立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之上。
第四,毛澤東時代:歷史悠久的中國農業開始了壹個新時代。
農業是中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國的成立為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農業開創了壹個新時代。在建國初期的三年恢復時期,中國農業成功地實現了土地改革和農業恢復的目標。65438年至0952年,農業生產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壹五”期間,中國農業發展順利,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接下來的20年,中國農業蓬勃發展,成就巨大。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農業經濟取得了巨大進步和顯著增長。農業生產表現為農村產業結構逐步改善,總產量增加。以糧食為例,與舊中國農業水平最高的1952相比,到1978,中國糧食總產量由1952增加到30477萬噸,增長近88%,保持了略高於人口增長的發展勢頭(同期中國人口增長66%)。同期,林業和漁業等非農產業增長較快。中國在1951 ~ 1980的農業增長表現在國際比較中表現突出(見表7和表8)。
表7農業總產量從1952增長到1978
農業年產值(億元)糧食產量(萬噸)棉花產量(萬噸)石油產量(萬噸)肉類產量(萬噸)
1952 484 16392 130.4 419.3 338.5
1978 1397 30477 216.7 521.8 856.3
表8從1951到1980農業增長績效的國際比較
全國年增長率%
中國3.2
前蘇聯3.1
印度2.6
法國2.5
英國2.3
前德意誌聯邦共和國1.9
日本1.7
美國1.6
1949年全國人均占有糧食418斤,棉花1.6斤,油9.5斤。到1979年,在人口增長近壹倍的情況下,全國人均占有糧食增加到684斤,棉花4.5斤,油料13.3斤,分別增長了64%、181%和40%,中國用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65438+。
第二,中國農業的基本生產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有計劃、大規模地進行農業基本建設,包括農村水利建設(主要是河道治理、農村水利建設、農田道路和林網建設等)。)、土壤改良、培育優良品種、建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等。農業生產條件的顯著改善,是舊中國和國際上歷屆政府所不及的(見表9)。
表9從1952到1978中國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
農業機械年總功率(萬馬力)機械化耕作面積(萬公頃)灌溉面積(萬公頃)
化肥用量(萬噸)農村用電量(億千瓦時)
1952 25 13.6 1995.9 7.8 0.5
1978 15975 4067.0 4496.5 884.0 253.1
經過短短20多年的努力,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不僅大大高於與中國處於同壹水平的其他發展中國家,而且在壹些指標上已經達到或超過了發達國家(見表10)。
表10 1980中國農業現代化水平國際比較
中國、印度、巴西、日本、美國和法國。
灌區面積% 45.2 23.8 3.4 75.7 10.9 6.3
每公頃肥料用量(公斤)127 31 68 372 112 301
每公頃耗電量(千瓦時)323 247.1 199 83
每公頃拖拉機(臺)26.4 2.6 6.2 255.3 25.4 87.3
聯合收割機每公頃0.27 0.003 0.6 205.8 3.6 8.3。
第三,農業為工業發展積累了大量資金,為新中國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如前所述,中國工業化之初,工業化建設所需的資金是通過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從農業中獲得的。新中國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完成了這壹歷史任務。建國後前40年,農業積累為工業化提供了近1萬億元,占同期累計國民總收入的22.4%,年均產出近250億元。
中國工業化初期,在同期農民溫飽尚未解決的情況下,農業為國家工業化積累的數量和持續時間,農業勞動力人均貢獻占其收入的比重之高,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中國農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為中國工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5.毛澤東時代:中國從根本上擺脫了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日益嚴重的邊緣化地位。
“中心-外圍”結構是經濟學家用來分析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西方發達工業國家與廣大亞非拉國家關系的重要概念。在這種結構中,中部地區資本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獨立發展,而外圍資本主義只能表現為不發達發展或依附發展,世界體系中的中部地區通過不平等交換統治外圍或邊緣地區。
近代中國的壹系列經濟現代化追求都失敗了。逐漸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正在下沈和邊緣化。對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的考察,如果放在近代以來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地位變化的宏觀背景下分析,就會凸顯其歷史貢獻和意義。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從根本上擺脫了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日益嚴重的邊緣化地位。
首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經濟和政治特權被徹底結束,對外經濟交流獨立開始。
近代以來,在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壓迫下,中國的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壹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割讓大片土地,支付大量“賠款”,允許列強在我國領土上開辟租界,給予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駐軍、領事裁判、關稅談判、海關管理、內河航行、自由通商等軍事、政治、經濟特權。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嚴重損害,對外經濟關系失去了自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壹百多年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者勾結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和頻繁內戰、民族分裂的歷史的結束。中國的對外經濟關系開始翻開新的壹頁。新中國外交戰略的精髓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臨時憲法《同壹綱領》規定:中國人民對外政策的原則是維護國家的獨立、自由和領土完整,支持持久的國際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新中國禁止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各種特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設方針。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對外經濟交流;同時致力於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國家工業化。
第二,中國的殖民地依賴貿易格局得到根本扭轉,貿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發生根本變化。
舊中國的對外經濟關系完全由西方列強控制,其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是為資本主義列強的經濟服務的。根據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控制了中國所有重要的貿易港口和中國的海關和對外貿易,使中國成為他們傾銷產品的市場和提供原材料的基地。他們通過壟斷和控制對外貿易。不斷提高制成品的價格,降低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並通過擴大這兩種產品之間的剪刀差來殘酷地剝削和掠奪中國人民。舊中國的對外貿易長期過剩,維持著不平等交換。從1877到1949這73年間,中國對外貿易每年都超過64億美元的總量,導致中國金銀大量外流,金融經濟捉襟見肘。舊中國歷屆政府不得不向帝國主義出賣主權,舉借外債,加深了中國對帝國主義的依賴。
新中國對外貿易的基本政策是實行國家控制的對外貿易政策;貫徹平等互利的原則;自力更生為主的建設方針;以生產為基礎發展對外貿易;統籌國內外銷售並做出適當安排。這壹對外貿易政策在中國的對外貿易實踐中長期實施,並不斷豐富和發展,在各種復雜困難的條件下指導了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1952到1978,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從64.6億元增長到355.0億元。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學者主要根據西方的數據對新中國的貿易發展做出了這樣的評價:“雖然中國的對外貿易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壹小部分,但它對維持中國的經濟並使其現代化起著重要作用。”“進口幫助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重建了工業基礎,減輕了農業歉收的影響,並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現代化提供了工業原料和先進技術。此外,貿易往往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關系開辟了道路。”
第三,突出的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由衰轉強。
壹位專門研究世界強國興衰的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1953年,中國的制造業產出僅占世界的2.3%,其整個工業潛力僅占英國1900年水平的70%。1957,第壹個五年計劃結束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工業總產值翻了壹番。到1980年,鋼的產量已達3700萬噸,遠遠超過英法。同年,它在世界制造業產出中的比重上升到5.0%,接近聯邦德國的水平。
從65438到0980,中國主要工業產品排名世界第三,依次是原煤、原油、鋼鐵、發電、化肥、硫酸、燒堿、水泥。1980年,中國糧食和棉花產量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17.7%和19.6%。可以認為,新中國成立後30年的經濟增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貌和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中國重新崛起為世界大國(見表11)。
表11 1949-1978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世界變化。
項目1949 1957 1965 1978 1980。
鋼26 9 8 5 5
煤炭9 5 5 3 3
原油價格27(1) 23 12 8 6
發電25 13 9 7 6
水泥8 8 4 4
化肥33 8 3 3
化學纖維26(2) 7 5
(1)1950號;(2)1960.
第六,毛澤東時代經濟發展的現實啟示。
改革開放以來,關於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的失誤,主流話語中有很多討論。大量的文章和文件(包括我們黨的文件)對這壹時期中國經濟的不足或弊端進行了充分的概括和總結,這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也有必要從積極的意義上探討和總結這壹時期的成就和經驗。由於種種原因,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工作還很不足。這種傾向的存在,誤導了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自己歷史的認識,客觀上為這壹時期那些旨在否定社會主義和* * *產黨領導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如果不能從這壹時期的經濟實踐分析中有效地提取和吸收寶貴的經驗,使我們更好地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更好地迎接今天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那將是壹個巨大的損失。限於作者對這壹問題認識和研究的深度,以及限於文章篇幅,本文在以下幾個方面簡要總結了毛澤東經濟實踐的現實啟示。
首先,毛澤東的經濟發展沒有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而是堅持獨立自主,孜孜不倦地探索適合自身情況的發展道路。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第壹個權威的、斯大林主義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廣泛流行,各種傳統觀念緊緊束縛著社會主義國家的大多數領導人和理論家。然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 * *產黨第壹代領導人開始自覺而艱難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些探索的經驗和教訓是改革開放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基礎。今天,這種傳統的獨立探索精神仍然應該作為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被東方或西方的各種教條所迷惑,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方向。舉世公認,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始於毛澤東時代。
第二,由於中國近代半殖民地歷史的沈重教訓和特定的國際環境,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始終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努力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和科技實力,力求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在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擴大的今天,西方壟斷資本不斷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控制和支配?/ca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