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民族文化血脈的傳承者,是文化基因的載體。孩子對文化傳承的認識是從家庭開始的,比如土家族、畬族,他們有語言但沒有母語。他們的文化是口口相傳的,他們的孩子從出生就開始了文化傳承和習得的過程。
家庭和文化傳承之間的這種關系是人類最古老、最牢固的關系之壹。但如今,這種關系出現了松動的跡象。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許多農民工將子女留在農村,產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
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例,多年青壯年外出務工人數約為65438+萬,其中朝鮮族占80%,留守兒童有3萬多人,其中個別學校個別班級的學生85%以上是留守兒童。在中西部地區,留守兒童也形成了壹個龐大的群體,其中很多是少數民族兒童。
這種人口流動的趨勢帶來了文化生態的變化,民族文化的家族傳承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壹些青壯年在經濟發達地區創業,結婚後定居,在壹個沒有自己文化背景的城市生活,保持民族傳統習慣的難度更大。文化生態是不可再生的,傳統的紐帶壹旦割斷,就更難重新拾起。
另壹個影響來自於寄宿制學校的集中運營。在壹些農村地區,低年級的寄宿學校已經推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基本上被要求在各自鄉鎮的完全小學寄宿。這樣,學生的學習條件確實得到了改善,但長期的寄宿生活大大減少了少數民族學生與家人的接觸,使得原本依附於本民族文化的孩子的個人行為和體驗日益淡薄,對本民族的認同感也隨之減弱。
這種情況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擔憂。
學校教育能否扛起文化傳承的大旗?
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人們把更多的註意力轉向學校教育。在很多學校,民族文化的教育也開始了。
雲南省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學通過開設“民族常識”、“民族文化”、“阿拉伯語基礎”等課程對學生進行教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體系(現行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即校本開發課程);貴州省貴陽民族中學將民族知識、民族體育、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藝制作等校本課程納入各年級教學計劃,全校1000%的學生都能受到優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寧夏自治區銀川市第六中學以學校大型活動和常規活動為契機,開展了壹系列民族文化活動。江蘇省南通藏族民族中學把藏語文課程作為學生的必修課,開展民族歷史文化教育和民族節慶活動,讓這些遠離父母千裏之外的藏族學生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民族文化氛圍。
但記者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學校傳承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壹是師資匱乏。
民族文化傳承的關鍵在教師。在許多民族學校中,教師問題是壹個突出的問題。
湖北省仙桃市綿城回民中學就面臨著這樣壹個問題:“我們沒有專業的民族教師。教民族文化課的老師基本都是兼職老師,真正了解回族文化內涵的老師就更少了。根本沒有訓練有素的老師,教學方法還是很枯燥。”
在青海省西寧市,壹些民族學校因缺乏具有相關教學能力的教師,給清真寺下達了開設阿拉伯語課的任務,由清真寺的伊瑪目給學生進行普及知識教育。
農村和偏遠山區的民族學校師資力量已經很薄弱。解決好民族文化課的師資問題,是對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壹大考驗。
第二,語言危機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壹種語言都蘊含著壹個民族獨特的文化智慧和深刻復雜的民族感情。對於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來說,民族語言是他們最古老、最輝煌的成就,是他們世世代代創造力的主要表現。
為了保護民族語言,我國在條件成熟的民族地區實施了雙語教育。例如,新疆、內蒙古、吉林延邊、西藏等地都開展了雙語教學,並取得了壹定的成效。民族出版物的挖掘整理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在其他地方,民族語言的傳承卻令人擔憂,很多語言現在正成為瀕危語言。比如滿語,能說滿語的大約有100人,而精通滿語的不到50人,而且大多年齡偏大。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民族中學校長高說:“我小時候住在達斡爾族的壹個自然村裏。達斡爾族的孩子都用母語交流,甚至漢族等其他民族的孩子也可以用達斡爾語交流。如今在民族地區,40多歲的漢族兄弟還能用達斡爾語交流,但達斡爾族青少年很少說母語,人際交往的主導語言完全變成了漢語。”
達斡爾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的傳承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同樣是在東北,赫哲族語言沒有文字記載,現在能說赫哲族語言和了解赫哲族歷史的有20多人。在中國,有達斡爾族、赫哲族等29個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民族語言的危機部分來自於民族成員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自己民族的弱勢地位是文化造成的,產生了以民族身份為恥的心理,導致青少年對自己的“母語”不熟悉,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壹無所知,甚至表現出極端的冷漠。
民族語言的危機也源於社會經濟的壓力。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學習民族語言後的出口問題是老師和家長關註的焦點。近年來,受中韓貿易的影響,韓語成為熱門話題,壹些漢族學生甚至轉到韓國學校學習。然而,其他民族語言的學習卻不那麽樂觀。壹些少數民族認為自己的語言不實用,沒有保留價值,於是拋棄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改用另壹種語言。大量民族學校的學生也流入漢族學校就讀。即使在開展雙語教學的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現象也並不少見。
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改變族群成員的觀念,形成“文化自覺”,讓民族語言更好地傳承下去,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第三,重視不夠。
學校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但是,在很多地方,民族學校的發展非常艱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隨著集中教育的推廣,很多民族學校面臨被合並的危險。壹些民族學校迫於生存壓力改了名字。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說,目前國家的政策傾斜力度不大,資金支持也不夠。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的培訓、民族文化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經費的支持,但目前沒有足夠的經費來保障。民族中小學民族文化的傳承還處於自發階段,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另外,民族地區比較貧困,發展困難。很多地方對民族文化的學校傳承缺乏整體規劃。
第四,繼承困惑。
民族文化包括壹個民族的歷史、地理、風俗、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準則、思維方式、價值觀等等。在學校傳承中,如何梳理這些內容,如何界定傳承範圍,哪些文化可以註入時代元素使其走得更遠,都是困擾民族學校的難題。
在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如何發揮民族文化對學生的吸引力,如何解決生源問題,如何應對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如何解決民族文化傳承與升學率提高之間的矛盾,是這些地區民族學校校長最頭疼的問題。壹些民族學校領導缺乏民族情懷,忽視傳承、弘揚、保護民族文化的責任。也有人認為,把民族文化引入校園是作秀,是形式主義,民族文化傳承的措施不得力。
在傳承模式上,如何突破現有模式,讓傳承的載體從顯性滲透到隱性,讓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數民族學生的血液中,而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文藝表演,這又是壹個難題。
在學校教育充分發揮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之前,保護民族地區原生態文化氛圍更為迫切。在壹些註重記憶和口頭傳授的傳統民族技藝瀕臨消失之前,如何培養接班人,如何實現與學校教育的對接,考驗著政府和學校的決心和智慧。
文化是壹個民族的根。如果壹個民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傳統,那麽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民族在經濟發展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其傳統文化也經歷了從被忽視到回歸的過程。我們應該吸取過去的教訓,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好充分的準備,及時解決傳承中的問題,走出壹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