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對口蓮蓬落的階段
清代嘉慶(1796-1820)以後,流行於東欒縣、寶坻、遷安、三河等農村地區的蓮花落,發展成為五彩裝飾的形式(對口蓮花落)。當地農民經常在節日或節日聚會時組織唱歌,趕廟會,出去賣針和香面。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形式。“單板”就是壹個人打竹板(壹手五塊竹板,壹手七塊竹板)自己唱,壹個調子,來回。壹般是唱小片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比如《楊二的遺棄》。“對唱”是壹種服裝,由兩個人演唱,分為上下兩部分(也叫上下弦)。頂為旦,半頭,腦後假辮子,手拿手帕或扇子;下裝醜(多為主角),配舞霸王鞭(主要是花鞭,也打竹板)。上衣和下裝都是男人玩的。伴奏有時伴有弦樂、笛子、鑼、鼓等。,或稱“壹幀”(也稱“雙跨”)。即壹人擊所有鑼、鼓、鈸等。架上,而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邊說邊唱,邊唱邊跳,有時用壹個或幾個聲部。當時人們把這種藝術活動稱為“二事”,“置球”,“唱燈籠”。又叫“什麽不閑”,是因為演出前總有壹句“什麽不閑”。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四福》、《十繡門簾》,也有少數全故事,如楊二的《舍緣》、《借年》、《大嫂》、《西廂記》、《斷架》。
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的開平礦務局陸續修建鐵路、廠礦,蓮花瀑布開始進入城鎮、碼頭進行藝術表演,並成立了階級俱樂部。光緒十七年(1891)左右,引進了兩個東北人入關。來自金州的第壹個入關,接下來是碗粥(周飾)和梁板板夫婦,他們壹起加入了荷花俱樂部進行表演。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家蓮花落俱樂部,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峰等。有錢的孟光武類,演員東紅西白;灤縣魏莊子趙家班,有東方紅、東明、東白等演員。灤縣魏莊子趙家班,演員有程、白彩心、山老滿、佛心、等。此外,還有東北三省的養發班;三個女生,李順王大饅頭班;梁半傑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級社團。隨著班社的成立,蓮落從三五人的零散演出發展到八九人的有組織的專業演出。表演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每場演出需要四個鼓手“慶四喜”(也有人用“壹架”唱“什麽不閑”),然後唱蓮蓬,最後對應的蓮蓬就是壓軸。表演分為“出場”和“入場”。這壹時期的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誌毅)、楊柳青(於勇)和石榴花(劉永泰)。清代中葉,冀東地區武術盛行,蓮花瀑布也受其影響,產生了武俠劇。到了清朝末年,很多武俠的人都參加了蓮花落的“跑棚”。每次表演前都表演壹個“絕招”,講究苦練,用真刀真槍,從而創造出“打鐮刀”、“打鋤頭”、“打鏟子”等武術。
第二,“拆遷”階段
受東北二人轉的影響,對懷六特別接受了其“拉戲”的表演形式,將對懷六的唱腔和對話分開,將故事分成若幹次,將原來的第三人稱敘事改為第壹人稱表演,稱為“拉出來”。在音樂上,它還吸收了二人轉的唱法。如牛角牌、文、等。,它縮短了結束音,減慢了講話速度。樂器增加了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河北梆子,但鑼鼓沒變,竹板還保留著。拆臺期間,劇目主要來源於唱書和童書,《小孤仙》、《壹個女人的悲哀》、《藍橋社》、《劉金定觀星》等劇目被拆臺用於唱,從而促進了對應物《荷花》在戲曲中的發展。
光緒二十年(1894),赫爾、清順、義順等八九家俱樂部首先入駐天津。二十七年,成、、成佛、等。與同行走進天津,拆解劇目《大嫂》《小借年》。但不久,天津當局以“不道德和永久禁止”的禁令驅逐了所有這些俱樂部,藝術家們被迫返回他們的村莊。此外,軍閥混戰,兩次“國葬”(光緒和慈禧太後之死)被禁,蓮花落社大部分被解體拆除。
三、唐山洛子戲(即平腔梆子戲)的舞臺
1908年,成、張、等人改組班社,開蓮子鋪,拉戲《五龍院》拉腿,闖入北平禁地,壹度唱紅,故名“平腔梆子戲”。1909年,嶽明珠(任善峰飾)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的主角。她與程和張組成了另壹個青年俱樂部,第二次走進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劇和梆子在劇壇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剛到湯山的平腔梆子藝人,要想站穩腳跟,還得學幾個河北梆子,比如殺廟、伍家坡、桑慧遠。這種藝術交流促進了平腔藝術的創新,產生了專職編劇,如程(藝名董來順)壹生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展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用鼓(底鼓)和梆子壓節拍,加板胡和笛子,采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典。同時吸收了皮影戲、樂亭大鼓、京劇的唱腔、過門、人物,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因聲音真實,和弦高,唱腔低而得名平腔。至此,評劇作為壹種劇種已基本成型。1912年,唐山蕭山西坡的王永福和王鳳亭父子修建了永盛茶園,這是評劇的第壹個劇場。這個劇院能容納近千名觀眾。因為地處唐山地區,該劇也被稱為“唐山夏紫”。
1915年,由嶽明珠主演的春情班社在天津衛“租界”演出了《小谷仙》和《劉蕓打娘》,大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更奇,不如戲平!”1917,天津大水、春情班回湯山,改名永勝合班。1915年,永勝合班經天津赴山海關,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興業茶園百年愁》,獲得部分文化人的贊賞。太公隗旭東贈送“唐山第壹警劇社”牌匾,永勝合班改名警劇社,被後人稱為“第壹警劇社”。這支隊伍由三大家族組成:成家(以為代表)、仁家(以嶽明珠為代表)、張家(以金和為代表)。他們制定了嚴格的規則,在藝術上註意準確的用詞和短語,還編輯和表演了壹些新劇。
四、奉天洛子階段
1919年春,邀請劇社部分藝人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地區觀眾的歡迎,特別是成編劇的《告狀》、《黑貓告狀》在哈爾濱首演,影響較大。當時還叫“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嶽明珠因積勞成疾在沈去世,史靜劇社也因人事變動而解體。同年秋,原班社部分藝人重組,赴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保留節目包括“射殺駱駝龍”。
1923年,李和蓮花落老藝術家李春生在湯山組織了劇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婷,然後是高景山,編劇是竇保安和,演員是蓋(王東海)、、、芙蓉和金菊花。不久,另壹個劇社成立,主要演員有芙蓉、華雲芳、李、華小仙等。這個另壹個社團曾經在北京演出過,很有壹段時間的影響力。
在劇社第二班成立的同時,天津也成立了劇社第三班,編劇、溫東山,主演有蓋(王、丹)、周濟(、盛)、花蓮舟、肖桂花(、肖荷花),其中肖桂花是最具影響力的女演員。這期間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旗山劇社前身)1912成立於天津。工頭是孫鳳鳴(董百發),主角是孫鳳玲(藝名煙花)。孫楠班是最早招收和培養女演員的班級俱樂部。著名女演員方華蓮、、白、肖桂華、肖馬紅等都來自這個俱樂部。北孫班(洪順劇社的前身)於1918在河北成立。由孫鴻逵(又名孫恩,藝名丁香)主持,演員有畢(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等。這個班培養了壹批墮落的演員。
源順劇社成立於1924。郭子源和李金順是班長,演員有李金順和Xi彩春。他們在天津演出的時候,第壹次用了“平西”這個詞。1929年,毛偉、李曉芳編輯出版了評劇的第壹部劇種集《評劇大觀》。奉天時期,主要評劇社大多活躍在東北,演唱強度大,熱情奔放,素有“大嘴”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誌著評劇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1931九壹八事變後,許多班社回到山海關,在天津、北京演出,形成了許多流派,其中著名的“天津三傑”有柳派()、白派()、艾派(艾連俊)。此外,還有Xi采蓮、小桂花、芙蓉、小馬紅等。,都有各自的特點。
第五,戲劇評價階段
1935期間,大批藝人湧向南方,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之後又去了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根。今年年初,“評劇”這個名字出現在上海報紙的廣告上。1939年白南巡演出,轟動滬上。主演的《海棠紅》也被搬上銀幕,並因此被譽為“評劇皇後”。隨後,“時間藝術家”Xi·采蓮在滬演出,也受到好評,得到了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好評。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壹些藝人迎合了壹些普通市民的口味:表演壹些低俗節目;壹些演員因為吸毒而無法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壹度衰落。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相繼成立,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成立了評劇團。同時,對劇目和表演藝術進行了改革。到1985時,中國已有100多個戲劇團體。其中,中國評劇院最具影響力,著名演員有余霜、新、采蓮、華月仙、、趙、、馬泰、張德福、陳紹芳、席寶坤、劉萍、顧文嶽等。沈陽評劇院,有肖俊庭、華淑蘭、韓少雲、辛燕玲等著名演員;天津評劇,著名演員有西安、、六小齡童洪、連曉軍、等;哈爾濱評劇院的著名演員有彩玲和劉。評劇的另壹個流派,排西路評劇,由20世紀初的西路荷花演變而來,原名“北京彈跳”,後改名為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天津)首次進京演出,以金葉子(蕭聲來鳳壹)、韓九齡(花旦)、人人樂(蔡丹)、柳葉紅(青衣)為主要藝人。後來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善(徐生)、冀州(今天津薊縣)的條蓮紅(花旦)相繼入京,成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哈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舞蹈,開始采取小戲的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臺演出,名為“二鍋頭”。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曲調長,用“咿喲嗬,咿呀哈”作為裝飾音和襯音,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風格。西路評劇興起時,主要是以“擺地攤”或在茶園表演的形式出現。1912左右,他提高了藝術水平,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員挑了幕紅作為當時去上海演出的主角。但是後來,由於壹些客觀原因:我壹度抑郁。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挖掘和改革,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比如過去演員演丹,學生和丹的音域是壹樣的。改革後的女演員飾演丹,唱腔、表演、對白都有很大的變化。繼1958之後,中國評劇院先後演出了《花亭序》、《楊二佘花園》、《賣水》、《定國》、《三女班巴》,長春評劇院還演出了《劉玲醉九》等西路評劇。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評劇院也在演出中使用西路評劇的唱腔,如《鼓手告狀》、《甜蜜生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