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蒙古人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以畜牧業為生。過著“靠野草為生”的遊牧生活,雖然這種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有所弱化,但仍被視為蒙古人的象征。
在蒙古,每年牲畜肥壯的季節,在七八月份舉行“那達慕”大會,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化娛樂會議。那達慕大會上有驚心動魄的賽馬、摔跤、令人欽佩的射箭、競技的棋藝和引人入勝的歌舞,展現了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我國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東北、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居在河南、四川、貴州、北京、雲南。
第二,回族
回族是回族的簡稱,是我國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2065,438+00不含臺灣省省)。當代回族普遍使用漢語,不同地區持有不同方言。從整體上看,回族的分布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由於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慶祝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宰牲節和聖日,均按伊斯蘭教歷計算。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又稱姬敏節),又稱開齋節。九月,hiji的起源,是每年的齋月。所有回族男性65,438+02歲,女性9歲以上,身體健康的都要齋戒。解放後,國務院將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節日。
三。苗族
苗族,壹個古老的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瓊等省,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於漢藏語系瑤渺語系苗語分支,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種方言。由於苗族和漢族長期接觸,部分苗族人漢語流利,使用漢語。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音樂舞蹈歷史悠久,采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享譽國際。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活躍在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人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崇拜祖先。
四。傣族
傣族把孔雀和大象視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喜歡依水而居,愛幹凈,經常洗澡,婦女喜歡洗頭,所以有“水民族”的美譽。過去傣族普遍信仰佛教,原始宗教傳到南方。
傣族是泰國和老撾的主體民族,占泰國總人口的40%。傣族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也是中國、印度、越南和柬埔寨的壹個少數民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有傣族126多萬人。
傣族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早在公元壹世紀,中國史書中就有關於戴的記載。1949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命名為“傣族”。傣族人自稱“傣諾”和“戴亞”。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節日都與佛教活動有關。
壹年壹度的潑水節在傣族歷的六月舉行,是最大的節日,傣語稱為“桑幹畢麥”。屆時將拜佛,並大擺宴席招待僧人、親友,以潑水互賀。現在,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日的主要內容,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動詞 (verb的縮寫)藏族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壹,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它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以及雲南迪慶和甘肅甘南。此外,還有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的藏族。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佛教於公元7世紀從天竺傳入吐蕃,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藏雕技藝高超。另外,藏戲是獨特的,藏醫藥也是人類的重要遺產。
藏語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叫“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人自稱“波巴”。西藏被稱為“世界屋脊”,美麗而神奇,是藏民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的1.3萬多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壹。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即喇嘛教。
過去的許多傳統節日都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人民最大的傳統節日是每年藏歷正月初壹的藏歷。
擴展數據: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
與內陸沿海漢族地區相比,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密度差別很大。例如,少數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密度僅為每平方公裏65,438+0.8人。
少數民族的兩個特點:
第壹,小聚居和大雜居。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東北等省區。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寧夏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和200多個民族鄉都有少數民族居住。但是這些地區有很多漢人雜居,比例相當高。
二是分布廣泛,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和邊境地區。中國有11省區,有56個民族,占全國31省區的35.5%。雖然少數民族分布廣泛,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和邊境地區。我國陸地邊境線長達2萬多公裏,大部分是少數民族地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