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以前
地上基本是:陵區大門—石象生(有人、獸,象征墓主人生前的儀仗隊)—墓門—獻殿(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享殿—封土(就是平時所說的墳頭),還有守陵人住處、制作祭品的廚房、墓墻等。
地下:保護層(防水的青膏泥、幹燥的木炭等)—提湊(即木頭形成的墓室的墻)—墓室(分主室、耳室)—棺槨—陪葬品
2、明代
地上:石牌樓—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及4根華表—石象生—龍鳳門—陵門—神廚(制作祭品)、神庫、神功聖德碑亭—祾恩門—祾恩殿(放置帝後生前冠服、靈位,在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配殿—琉璃花門—二柱門—寶城,還有守陵人住處、陵園、墓墻等。
地下:隧道—墓道—前殿—中殿(放置帝後的寶座、琉璃五供、長明燈)、左右配殿(停放陪葬的妃子的棺材,明英宗時開始廢除殉葬,不停放棺材,成為空屋)—後殿(停放帝後棺材、金寶、金冊、陪葬品)
3、清朝
地上:石牌樓—大紅門(陵區大門)—神功聖德碑亭及4根華表(從順治到嘉慶都有)—石象生、神庫、井亭(神廚用水)、東西班房(衛兵住)—隆恩門—隆恩殿(放置帝後靈位,在特殊日子如清明等,來祭祀所用)、配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石五供—明樓—寶城,還有守陵人住處、墓墻等。
地下:隧道券—墓道券—穿堂券—明堂券(放置帝後的金寶、金冊)—金券(停放帝後棺材)
擴展資料:
帝王陵墓起源:
大約在公元前二十壹世紀初,禹之子啟自立為王,王位改為世襲,從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王朝——夏。從這以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歷代帝王不僅生前營造豪華的宮殿,還要建造死後夠享樂的宏大的陵墓。
夏商開始,歷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緣關系,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集中在壹個地區。在陵墓和附屬建築的周圍通常還劃出壹定的地帶作為保護、控制的範圍,稱為陵區。
陵區占地非常驚人,通常少則十數裏,多則百多裏,陵區的各種建築都有周密的規劃布局。陵區的設置在商代晚期已經出現,陵區壹般都選在離都城不遠的地方。
商朝從湯立國到盤庚,***經歷十世十九王。這些帝王陵墓沒有歷史記載,至今也沒有發現。根據《史記》的記載:“自盤庚遷都於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再未遷都”,在這期間***立了八世十二王。
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商代後期盤庚遷都以後的帝王都埋葬在安陽洹水以北,武官村與侯家莊壹帶,隔河與小屯宮殿區相對。洹河的南岸是宮殿區、居民區和手工業區,北岸是王陵區,總面積有二十多萬平方公裏,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墓都屬於土坑豎穴墓,按照平面形狀可分為:亞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種。亞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亞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墓室平面呈長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發現了壹座,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傳說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在這裏。
墓道有斜坡狀和臺階兩種。墓室和墓道的面積大部分是四百到八百平方米,深度都在十米以上。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217號墓,墓室平面呈亞字型,總面積達到了壹千八百多平方米,規模是同期普通墓葬的壹千多倍。
墓室中放置著棺槨葬具。槨室平面是方形或亞字型。槨室的底部鋪設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著花紋圖案。
商王陵的地面上沒有封土墳丘。在已經發掘的婦好墓中發現,墓口的上面有壹座房基,平面是長方形的,大小與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著比較規整的柱穴。推斷它應該是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寢殿類建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同類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