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聞與傳播學”被列為國家壹級學科,由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和編輯出版學五個二級學科組成。
新聞學作為壹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我國高校招生目錄中已經存在多年。“無冕之王”的稱號和理想主義的光環,讓新聞專業備受考生和家長的追捧。從1998開始,新聞專業錄取分數線逐年飆升,有時甚至超過壹本線40~70分。報名人數之多,錄取分數線之高,也凸顯了傳媒行業的高準入門檻,以及傳媒人才應該體現的價值。
新聞傳播學適合做什麽?
學生力爭在畢業時成為適應新形勢的新聞工作者,成為既能在深造中有出色表現,又能在各項社會工作中進行實際新聞傳播的優秀人才。
首先,學生不能坐等新聞傳播教育的改革,而是要用改革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學習,改變自己高中時慣常的思維方式,不要等老師來“填鴨”,要善於從改革的大趨勢中找到正確的方向,給自己的學習定位。在完成基礎學習的同時,要專註於自己的崗位,求知、求知、積累知識。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能力,比如媒體集團化增加了對懂得管理和運營的人才的需求,所以學生要有意培養自己的管理和營銷能力。
第三,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記者面臨更大的職業壓力,沒有壹定的抗壓能力很難勝任,尤其是缺乏鍛煉的“80後、90後”壹代。所以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壹定要有敢想敢做的精神。那種在辦公室寫新聞,靠文檔的方式已經不適用了。只有從前線及時發回的有價值的新聞,才是觀眾歡迎的新聞。
工作經驗是最大的就業砝碼,大部分新聞機構青睞有新聞從業經驗的畢業生。因此,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利用實習基地,擁有壹定數量和質量的新聞作品顯得尤為重要。
新聞傳播學的就業前景
新聞傳播專業壹直是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該學院就業情況,通信專業就業率≥90%;畢業生人數約為1,000至2,000人。
該專業是20世紀中期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逐漸形成的壹門新學科。它與情報學壹脈相承,涵蓋了從信息傳播內容到信息傳播技術的完整體系,形成了當今信息社會的主旋律,特別是在舉世矚目的大眾傳播領域,形成了以傳播學理論為基礎,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傳播平臺,平面媒體、廣播影視媒體、網絡媒體相互促進的專業學科群。
目前新聞傳播學的就業前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傳統媒體、新媒體策劃、行業編輯。傳統紙媒、廣電媒體、期刊是中國傳媒市場的主體。他們仍然是新聞趨勢的主角,也是新聞傳播專業的研究生。除了報紙,電臺和電視臺也是新聞傳播專業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據統計,我國廣電從業人數每年的增長率約為4%,這意味著每年對該領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這裏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主要指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和廣告公司。新媒體行業作為朝陽產業,需要更多的市場專家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體管理方面的人才尤為缺乏。因為沒有傳統的路徑限制,網絡媒體更傾向於“企業化運作”。目前網絡媒體行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管理人才也非常適合加入網絡媒體。以傳媒研究公司為例。要求我們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在傳播學研究方法、受眾分析等領域,參加壹些有導師指導的科研項目,掌握各種定性和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壹般來說,這些公司必須要求學生有以前的實習經驗。
相對於傳統媒體素養較高的編輯、記者,有些人雖然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但可能並不需要非常專業的新聞調查研究技能,比如網絡編輯、影視制作公司高級總監、線下期刊編輯、企業期刊編輯、記者等。,但他們也需要簡單的新聞傳播知識,以上行業也為新聞傳播碩士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做壹名網絡編輯,首先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悉新聞的相關知識,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動態有足夠的敏感;還要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制作軟件和壹些編輯發布軟件。如果妳有很強的新聞敏感度和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寫作能力強,那麽新聞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