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歐洲古典文學藝術的中心,從17世紀開始,法國詩人馬勒伯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反對壹切方言和俚語,建立法國古典文學語言的規範。在悲劇《索福涅斯灣》中,詩人梅萊首次實現了意大利學者提出的三統壹原則,即壹條情節線索、壹天中的壹個時間和壹個地點。這是古典劇作家創作的基本原則。法國文學理論家布瓦洛所著的《詩歌的藝術》是壹部具有古典文學宣言性質的重要論著。它總結了幾十年來法國古典創作的實踐,要求文藝“摹仿自然”(包括人性的本質)、“研究宮殿”、“認識城市”。劃分流派(史詩、悲劇、喜劇等。)分成界限分明的不同層次,嚴格規範每個流派;根據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提出了理性的美學原則。法國文學中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裏哀、拉封丹等。繪畫代表人物有普桑、勒布朗、大衛等。建築方面的代表有曼薩德、勒諾特爾等。他們在政治上支持王權,作品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主張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主張個人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的;塑造了為崇高的社會理想服務的典型人物;他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為宮廷服務的,對民間文學采取輕蔑的態度。由於古典主義過分強調理性主義、普遍性和集中性以及情節的單壹性,往往忽視個性,突出類型,很多作品趨於公式化、概念化。
大衛的《賀拉斯兄弟的誓言》是古典繪畫的傑作。
從18的1920年代開始,古典主義幾乎傳遍了整個歐洲。英國的代表人物有復辟王朝的詩人約翰·德萊頓和深受布瓦洛影響的詩人蒲柏。德國的代表是約翰·戈特謝德,他曾根據賀拉斯和布瓦洛的《為德國人批評》寫了壹篇詩學論文。俄羅斯古典主義占據特殊地位,諷刺性突出,傾向弱化。其文學代表人物有蘇馬羅夫、羅蒙諾索夫和坎德米爾,建築代表人物有卡薩科夫和沃羅尼辛。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
壹種基本的文藝創作方法和風格,與現實主義壹起,是文藝史上的兩大思潮,浪漫主義(英國浪漫主義)起源於南歐壹些古羅馬省會的語言和文學。這些地區的不同方言最初是拉丁語和當地方言的混合,後來發展成羅曼語。11 ~ 12世紀,大量地方語言和文學中的傳奇故事和歌謠是用羅馬體語言寫成的。這些作品主要描寫中世紀騎士的神奇事跡、騎士精神和神秘色彩,具有這類特點的故事逐漸被稱為傳奇,即騎士故事或傳奇故事。浪漫主義思想體現在文學、藝術、建築、音樂等藝術領域。
浪漫主義作為壹種創作方法和風格,強調主體性和主體性,著眼於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放在創作的首位,常常運用激情的語言、超越現實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理想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藝創作,從壹開始就有這個特點。比如中國的屈原和李白的詩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德國的歌德和席勒,法國的雨果和喬治·沙,英國的拜倫和雪萊,都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浪漫主義作為壹種文學思潮,於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在歐洲興起並盛行。當時是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要求個性解放和情感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義的統治,在文學藝術上反抗古典主義的束縛,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浪漫主義思潮應運而生。
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精神首先出現在文學中。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是盧梭,他宣揚感情至上,人性本善。壹批作家響應他“回歸自然”的口號,抒發對自然的感受,描繪自然的魅力,表達對美好事物、自由理想、故土的熱愛、追求和眷戀。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是夏多布裏昂。他的作品緬懷過去的理想,宣揚宗教的力量,表現出強烈的消極思想和情緒。1800年,斯塔爾夫人出版了《論文學》壹書,介紹了她對浪漫主義的看法。在這本書和另壹本《論德國》中,她提出了浪漫民族主義的問題,奠定了法國浪漫主義的理論基礎。雨果的《克倫威爾的序言》和《埃爾納尼》的成功演出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雨果的作品氣勢磅礴,充滿理想主義,對中下層階級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它們是法國和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傑作。喬治·桑表達空想社會主義理想、揭露金錢萬能的小說也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優秀作品。但是,嚴格來說,浪漫主義還是起源於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最早的表現是德國的沖鋒時期。施萊格爾兄弟成為18世紀最後幾十年德國浪漫主義的領袖。施萊格爾兄弟主編的刊物《雅典娜神廟》對浪漫主義運動的宣傳和理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被稱為耶拿浪漫主義。他們要求個性解放,主張創作自由,主張打破各種藝術的界限。然而,他們的浪漫主義理論充滿了主觀唯心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德國浪漫主義的另壹個流派是海德堡學派。代表人物是阿尼姆、布倫塔諾和格林兄弟,他們重視民間文學,深入搜集民歌和童話,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霍夫曼、荷爾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的作品在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英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湖湘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第二版的序言中將詩歌視為“強烈感情的自然表達”,這本書後來成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宣言。拜倫、雪萊、濟慈等人是19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他們批判了封建教會勢力,表現出爭取自由和進步的民主傾向,在藝術上發展和豐富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形式和節奏。小說的代表人物司各特善於將歷史事件與大膽的想象結合起來,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畫面。俄羅斯詩人茹科夫斯基在西歐浪漫主義的影響和推動下,於19世紀初打破古典規範,創作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和敘事詩,對俄羅斯浪漫主義的興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二月黨詩人普希金和萊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義創作充滿革命激情,謳歌了反專制、爭取自由的思想,是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東歐浪漫主義文學以波蘭革命詩人a·米茲凱維奇和匈牙利革命詩人s·佩托菲為代表,他們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愛國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民族特色。19世紀中葉以後,歐洲的浪漫主義文學逐漸被現實主義文學所取代。
浪漫主義藝術18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羅馬的壹些畫家探索了新古典主義藝術嚴格的學術原則之外的各種可能的途徑..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Henry Fuselli)最為突出,因為他的畫作奇特而不尋常,他的畫作《incubus》專註於描繪思想的非理性力量。英國畫家、詩人布萊克在基督教神話的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精細的宇宙觀,水彩畫技藝精湛。在後來的壹代畫家中,康斯特布爾和坦納將水彩畫技法的生動性與油畫相結合。康斯特布爾描繪了英國的鄉村風景,並探索了光線和色彩在大氣中的復雜性。坦納發揮了光線的自然效果,創造了動態的構圖,讓觀眾仿佛隨畫面而遊。在德國,風景畫家龍·格裏圖象征性地將個人的精神氣質描述為普通自然靈性的壹部分。弗裏德裏希是壹個虔誠的宗教人士。他用壹棵孤獨的樹或壹個高聳入雲的十字架的形象來暗示對自然和心靈的崇敬和敬畏。在法國,使用歷史和文學題材的主要浪漫主義畫家是德拉克洛瓦。除了對色彩和光線進行實驗,他還用充滿活力的筆觸展示了自己的感受。他著迷於異國情調的主題,尤其是北非沙漠中的遊牧生活。他描述動物生活的作品熱情地反映了他與傑裏科的相似興趣,傑裏科在選擇當代事件作為創作主題方面非常具有革命性。
德拉克洛瓦的《米索倫科廢墟上的希臘》(油畫)
浪漫主義建築浪漫主義表現在建築上追求超塵脫俗的品味和異國情調。65438+60年代~ 65438+3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壹階段,也稱前浪漫主義。中世紀城堡般的豪宅,甚至東方建築草圖都出現了。19的三七十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建築創作的潮流。因追求中世紀哥特式建築風格,故又稱哥特式文藝復興建築。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建築類型。它在不同國家的發展是不壹樣的。英國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發源地,最著名的建築作品有倫敦的英國議會大廈、聖吉爾斯教堂、曼徹斯特市政廳等。
浪漫主義音樂在音樂上,無論作曲還是演奏,浪漫主義的特點都是強調個性和情感表達。這種變化部分是因為音樂家社會地位的變化。17世紀的作曲家被委托為高貴的保護者創作,而18世紀的作曲家則依靠城市音樂會的觀眾。從這個意義上說,貝多芬繼承了古典主義時期,啟發了浪漫主義時期,因為他的音樂技巧基本上是古典的,但他把自己的音樂看得高於壹切,作為自我表現的手段,從而為19世紀的作曲家樹立了重要的榜樣。壹般認為,C.M .馮·韋伯是真正浪漫主義作曲家的開端。他以《神奇的投彈手》奠定了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地位,其後有舒伯特、柏遼茲、門德爾松、肖邦、李斯特、瓦格納等多位作曲家。他們在藝術歌曲、標題交響曲、鋼琴小品、交響詩和歌劇等新浪漫主義體裁的創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樂中的浪漫精神,無論是言情還是器樂,往往從詩歌、童話、民間故事中汲取靈感。浪漫主義音樂作品的形式結構更加自由,服從情感需求,有意識地具有碎片化或即興化的特征。對遠距離和聲與調性關系的探索,極大地拓展了和聲語言。浪漫主義的理想在19世紀的大歌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強烈的民族主義,對英雄的崇敬,奇異的風景和服飾,描寫性的音樂,交響樂和聲樂中表現出來的精湛技巧,這些都構成了浪漫主義的音樂。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
65438+20世紀30年代以後歐洲文藝學中占主導地位的文學思潮和流派;也指文學藝術創作的壹種原則和方法。
在發展史上,德國詩人席勒在4月27日給歌德的信中第壹次使用了美學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壹詞,1789。9月21,65438日,法國作家尚弗勒裏發表了壹篇《藝術中的現實主義》的文章,評論了法國畫家庫爾貝在《秩序。世博會於65438年至0855年在巴黎舉行,庫爾貝的兩幅畫被主辦方貶值,未能入選。庫爾貝在博覽會旁邊舉辦了個展。後來,尚弗勒裏和小說家、評論家杜蘭蒂壹起創辦了壹本名為《現實主義》(6期)的刊物。1857年,尚弗勒裏在《現實主義文集》序言中稱巴爾紮克是現實主義方法的創始人之壹。同時,列舉了壹些英國和俄羅斯作家的名字,如狄更斯、薩克雷、C .勃朗特、尼古拉·果戈理和屠格涅夫,試圖為現實主義提出壹些綱領性的東西。歐洲壹個正式以“現實主義”命名的文學流派和文學思潮由此而來。
現實主義在19的三四十年代形成並取代了浪漫主義,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和文學藝術自身發展的原因。面對現實,進步作家在自己的創作中反映了社會的壹些真實狀況。此外,19世紀自然科學領域的三大發現和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傳播,促使進步作家用客觀批判的眼光觀察世界。他們不再滿足於浪漫主義文藝的主觀理想、個人的叛逆精神、非常事件和非常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是把目光投向文藝復興和啟蒙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和古典文學的反諷傾向。法國的梅裏美、巴爾紮克,德國的霍夫曼,俄羅斯的普希金都轉向了現實主義,成為各國現實主義的先驅。
特色現實主義作為壹種文學思潮和創作原則,具有壹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強調對現實的客觀、具體、歷史的描述,強調人物與環境的現實關系。②典型是現實主義創作的核心。典型性和個性化是分不開的,每個模式都是“這壹個”。巴爾紮克在《人間喜劇》的序言中說:“不僅是人物,生活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用典型的例子來表現的。人生各種情況都有,都有典型的階段,而這是我刻意追求的壹個準則。”別林斯基認為尼古拉·果戈理的小說是“真實的再現”。在這裏,關鍵是典型。”(3)具有強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別註意描寫社會的黑暗和醜惡,以及下層階級和“小人物”的悲慘遭遇。④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基本形式是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但又不局限於這種形式。具有廣泛的審美可能性,不排除運用假設、誇張、荒誕、變形、意識流等手法。它重視社會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對人復雜內心世界的心理描寫是其藝術特色之壹。⑤思想基礎壹般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譴責社會黑暗,同情下層民眾的苦難和不平等地位,但壹般不觸及社會矛盾和現實關系的真正根源。
成就由於歐洲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歷史條件和民族文化傳統不同,現實主義文學在歐洲各國也有自己的特點。法國是現實主義的發源地。小說《紅與黑》是司湯達的早期代表作,真實地描繪了當時法國從外省到首都,從社會底層到上層社會的生活圖景,深刻地揭示了法國社會矛盾的復雜現實關系。它是法國現實主義的第壹部代表作。巴爾紮克的代表作《人間喜劇》塑造了從拿破侖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壹歷史時期各個社會階層的2000個人物,提供了壹部傑出的法國社會尤其是巴黎上流社會的歷史。此後,法國現實主義進壹步發展,出現了福樓拜、莫泊桑等壹批傑出的作家。在小說《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中,福樓拜尖銳地揭露了教會、貴族、地主和資產階級的惡行,生動地描繪了第二帝國的社會面貌。莫泊桑的創作有力地鞭撻了法國社會的腐朽和黑暗,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復雜矛盾進行了深刻的精神探索。19英國現實主義在三四十年代發展迅速。狄更斯的小說描寫了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日益尖銳的勞資矛盾,揭示了下層階級的悲慘命運和資產階級的虛偽。薩克雷的《名利場》等小說,生動地揭露了19世紀初英國社會追逐名利、腐敗墮落的醜惡行為。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登》、C·勃朗特的《簡愛》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都是英國現實主義的傑作。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蕭伯納、約翰·高爾斯華綏等作家利用社會心理小說和社會諷刺劇對英國社會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進行揭露和批判。德國是壹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現實主義文學有自己的特點。以海涅為代表的早期現實主義的鋒芒主要指向封建割據和君主專制。海因裏希·曼、托馬斯·曼等作家的後期作品反映了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諷刺了大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的貪婪和無恥。繼法國、英國、德國之後,北歐國家的現實主義在19世紀中期開始形成。易蔔生在挪威的社會戲劇和安徒生在丹麥的作品在世界現實主義的歷史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形成於19的20世紀30年代。其主要特點是描寫沙皇專制和農奴制下的黑暗現實,壹直與俄國解放運動緊密聯系在壹起。普希金、尼古拉·果戈理、赫爾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岡查羅夫、舍德林、雅·奧斯特洛夫斯基等風格各異的作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俄羅斯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無情地揭露和尖銳地批判了現實,同時展現了普通知識分子中的“黑暗王國的壹線光明”和“新人”。到了20世紀70、80年代西歐現實主義的批判力量減弱的時候,現實主義在托爾斯泰、契訶夫、柯羅連科的作品中繼續發展和深化。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形成於19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比歐洲晚了半個世紀。豪威爾斯是第壹個提倡現實主義創作的人。在他之後,加蘭和諾裏斯開始轉向現實主義。主要代表是馬克·吐溫。
現實主義作為壹種創作方法和原則,在20世紀仍在發展。它既繼承了19世紀的傳統,又吸收和創造了許多新的形式和技巧,從而藝術地揭示了20世紀的新進程和新面貌,出現了R·羅蘭和法國、海明威和德萊塞等壹批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
印象派
印象主義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流行於法國、歐美乃至世界的壹種藝術流派和文學思潮。
印象派作為壹個繪畫流派,出現在法國。1874年3月25日,壹批年輕的法國畫家,如c .莫奈、P.-A .雷諾阿、c .畢沙羅、a .西斯萊、e .德加、p .塞尚、b .莫裏索等,在巴黎舉辦了壹個不知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作品展。Inmonet展出了壹幅名為。
從藝術上看,印象派畫家反對當時占據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陷入俗套和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而是在柯羅(C. Koro)、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和庫爾貝(G. Courbet)的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推動下,吸收了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繪畫的營養,並受到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壹切顏色都是由光產生的,所以以紅色光譜為基礎。因為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抓住光的閃光,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因此,在繪畫中,我們註重對外界光線的研究和表現,提倡走到戶外,在陽光下根據眼睛的觀察和對場景的直接感受進行繪畫,以表現物體在光線照射下顏色的微妙變化。由此,印象派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把傳統繪畫的黑色變成了明亮的藍色和紫色。印象派畫家因為個人興趣不同,分為兩種:強調光和色,強調造型和寫生。前者以莫奈、雷諾阿為代表,後者以德加為代表,畢沙羅介於兩者之間。
印象派畫家由於對外界光線和色彩的追求,主要以身邊瑣碎的事物和直接的經歷為題材,描寫更多的是現實中的人和自然景物。構圖上更多截取客觀物象的片段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與創作的界限。
印象派畫家已經舉辦了八次展覽,前兩次受到當時媒體的嚴厲批評,後來逐漸成為壹個影響很大的藝術流派,並擴展到其他藝術領域。印象派繪畫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得到了馬奈的支持和鼓勵。
印象主義繪畫作為壹種藝術思潮,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推動了以後藝術技法的革新和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都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影響。
印象派音樂印象派音樂最初是由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創作的。印象主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887的音樂中。法國美術學院的評委指責德彪西在羅馬求學時創作的第二交響曲組曲《春天》結構不清晰,要求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義”。當他的弦樂四重奏於1894年在布魯塞爾首演時,評論家們開始用“印象派音樂”來贊美它。以後這個詞經常被用來概括德彪西和他風格相近的音樂,不再是貶義。
印象派音樂是由晚期浪漫主義和民族樂派演變而來,也吸收了東方音樂的滋養。其藝術表現為:①由短調細胞組成新穎的動機詞匯。②節奏上,我喜歡復雜的節拍和復節奏,節拍的不規則細分減弱了驅動力,呈現出壹種散流的狀態。③註意調式的表現力,根據形象要求采用相應的調式。拓展調性的概念,往往避免出現明顯趨同的現象。全音階的使用使調式中的每壹個音都占據相同的位置,削弱了音的中心感,出現多調性因素。④和聲是最重要的表現手段,因為我喜歡用平面和繪畫的方式把不同的色彩和音響並置在壹起。通過增加和弦結構的可能性,弱化和聲進行的功能性,可以得到極其豐富的和聲色彩。⑤音色豐富、獨特、新穎。在聲樂作品中,經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戲劇性力量的低音區。色彩手段在各種樂器中的廣泛運用。⑥配器和織體的安排新穎。⑦結構往往松散模糊,但在很多作品中仍能看到三部曲的輪廓。
在德彪西之後,雖然很難把壹個作曲家歸入印象主義,但印象主義音樂風格和技法的實際影響已經遍及整個音樂界。
印象主義文學史家認為,印象主義是在19的70年代以後進入文學的。但印象主義在文學中如何表現,哪些作家和詩人屬於印象主義,眾說紛紜。可以肯定的是,壹些西歐作家在19年末和20世紀初確實有類似印象派繪畫和音樂的創作方法,即致力於捕捉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和印象。由於文學創作的特殊性,文學中的印象派更註重這種瞬間的感覺體驗如何轉化為情感狀態。就像繪畫和音樂中的印象派壹樣,他們也反對對所描述的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邏輯或理性的提煉,所以他們自己也成為了傳達外界刺激和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
印象主義文學和象征主義文學有相似之處,都是形式主義的文學流派;但兩者也有區別,主要是印象派反對用象征手法表達思想,傾向於描寫感情。有些詩人,通常被認為是象征主義的,其實更傾向於印象主義。例如,象征主義的領袖之壹保羅·韋蘭的詩歌《詩歌的藝術》與其說是關於象征主義,不如說是壹個印象主義宣言。
法國文學史家把貢古爾兄弟視為印象主義小說的代表,而被視為印象主義代表的另壹位法國詩人兼小說家皮埃爾·洛蒂,的確,他的壹些詩歌像印象主義畫家壹樣“捕捉瞬間的感覺和印象”,但並不是他的所有作品都是這樣。20世紀法國壹些作家受印象主義影響嚴重,在壹些小說中只剩下對感覺和印象的模糊追求。
在英國19年底王爾德等人的壹些作品中,印象主義傾向明顯。1912 ~ 1918倫敦的壹些英美詩人組成的意象派,和印象主義壹樣,強調感官印象的描寫,但他們自稱追求“清晰硬朗”的形象。他們認為形象的模糊和曖昧是浪漫主義的殘余,於是全力攻擊。然而,理論上的差異在創作實踐中有時難以察覺。比如意象派的艾·洛厄爾、Xi·杜利特爾、約翰·高爾德·弗萊徹等美國詩人的很多作品都離不開印象派詩歌。
德國文學的情況也類似,文學史家也無法確認界限分明的印象主義流派。以德特勒夫·馮·利林克倫為首,包括理查德·戴默、古斯塔夫·福爾克等人,被認為是德國最明顯的印象派,但他們強調如實記錄詩人對事物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接近自然主義。此外,許多詩歌如雨果·馮·霍夫曼斯塔爾和阿諾·霍爾茨也有不同程度的印象主義傾向。
印象主義也指壹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即感性批評。這種批評拒絕對作品進行理性、科學的分析,而是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它認為最好的批評只是記錄批評家感受美的過程,至多指出美的印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在什麽條件下產生的。所以印象主義批評是壹種“以詩釋詩”的模糊不清的批評,而且往往是以散文詩的形式寫出來的,所以文學批評就成了與文學創作沒有本質區別的藝術範疇,而寫這種批評的人往往是詩人或作家本人。
野獸派
動物主義
1905是壹所起源於法國的美術學校。在1905的巴黎秋季沙龍中,展出了以h .馬蒂斯為首的壹批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狂放不羈的形式震驚了保守派。在這些粗制濫造的作品中,評論家l·w·塞裏斯(L. W. Ceries)發現了壹個佛羅倫薩風格的小雕像,稱其為“野獸中的多那太羅”,並因此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野獸”。作為壹種繪畫潮流,野獸派遵循v·梵高和p·高更開創的藝術道路,極力反對傳統的寫實主義模仿自然,強調主觀感受,註重變形、大色塊和粗線條相結合的誇張表現方法,追求扁平的裝飾趣味,力圖創造壹種“簡單、寧靜、平衡、和諧”的審美境界。主要代表人物有馬蒂斯、迪蘭、達菲、弗拉芒克等。野蠻主義沒有宣言和綱領,只存在了兩三年。然而,它在20世紀初的西方藝術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對西方傳統藝術觀念和規律的壹次重大反叛,為後來許多敢於探索的現代主義藝術家打開了突破口,因此被稱為20世紀的第壹次藝術革命。
立體派
立體主義
1907,法國現代藝術學院。發起人是畢加索和布拉克。1907畢加索的油畫《阿維尼翁的少女》標誌著立體主義的開始。1908年,布拉克畫了油畫《埃斯塔克的房子》,評論家l·瓦爾特·塞裏斯曾這樣描述:“布拉克把壹切都還原為幾何和三維……”立體派這個詞就是從那時建立起來的。他創作的主要特點是將畫面上的所有物體形象進行破壞和肢解,然後主觀地拼湊組合,以求以所謂立體的方式展現物體的不同側面。就是在平面上展示二維和三維空間,甚至展示肉眼看不到的結構和時間(四維空間)。可以看出,立體派畫家接受了P·塞尚創造視覺立體形象的思想,進而轉向壹種對心理立體形象的追求。其他代表人物有J. Grice、F. Leger、R. Delaune等。雖然立體主義藝術運動達到頂峰只有七年,但它已經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在本世紀的建築、裝飾和實用工藝美術方面。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
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壹些國家的文藝流派。在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和奧地利最為流行。它最早出現在藝術界,隨後在音樂、文學、戲劇、電影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表現主義這個詞原本是朱利安·奧古斯特·埃爾韋於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馬蒂斯畫展上的壹組油畫的統稱。1911年,希勒爾在《風暴》雜誌上發表文章,首次用“表現主義”壹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1914之後,表現主義這個詞逐漸被人們認識和采納。
表現主義從來就不是壹個完全統壹協調的運動,其成員的政治信仰和哲學觀點存在很大差異。但他們大多受康德哲學、柏格森直覺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強調反傳統,不滿社會現狀,要求改革和“革命”。在創作中,他們不滿足於對客觀事物的模仿,而是要求表現事物的內在本質;要求突破對人的行為和環境的描寫,揭示人的靈魂;要求它表現出永恒的品質,而不僅僅是描述暫時的、偶然的現象。它產生了壹批在詩歌、小說和戲劇領域有影響的人物?/TD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