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是單壹主體,師生關系是評價與被評價的關系。在評價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錯”和“找茬”。教師是最高的主人,學生是接受評價的被判刑者。這種單主體評價方式的弊端在於:壹是評價結果容易出現片面性和主觀性,使評價失去客觀性和公正性,被評價者很難認同評價結果,因此評價的有效性不強;第二,扭曲了正常的師生關系。在評價過程中,由於老師總是想盡辦法找學生的茬,學生不得不采取欺騙手段來應對老師的挑戰。久而久之,師生之間自然會產生敵意;第三,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失去了動力。由於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學生對這種評價往往采取應付、對抗、恐懼和回避的態度。試想,這樣的評價如何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新課程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要結合起來。強調學生自評互評,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強調在評價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在評價主體上,要從教師的單壹主體走向多元主體,既包括教師的評價,也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還有學生與家長的相互評價。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評價是開放的,它的評價特別關註孩子豐富多彩的經歷和個性化的創造力和表現。因此,評價的實施要著重解決定位和導向兩個問題,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家長為參與者的開放、全面的量化評價機制。壹、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緊密聯系學生生活,找準學生、家長、社會、課堂的融合點。長期以來,課堂作為教學平臺,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造成了教學評價的單壹性。課本只是壹個藍圖,教室只是壹個載體。所有的知識和真理都需要基於事實。特別是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內三分,課外七分。周圍的生活世界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的,孩子對世界的理解是多樣的。兒童總是基於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感受,形成對世界的認識、對是非的判斷和對善惡的理解。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資源不局限於課堂或某壹方面,而是輻射到學校、家庭、社區的方方面面,從課本到對孩子有意義、有趣的話題,從課堂到家庭、社會等孩子的生活空間。因此,只有開放道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拓寬教學時空,才能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有機會參與到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中來。大膽“走出去”。道德源於生活,遠離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懸浮的,缺乏基礎的。只有讓道德教育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才能在兩者之間建立起真實的、有意義的聯系。“德育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抽象的、教條的道德規範,而是在道德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經驗相融合的過程中,學生不自覺地內化、實踐規範,從而完善人格。這種道德教育是真正的啟蒙。“道德與生活(社會)要求教師及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社會中捕捉素材,在滿足學生探索和發現的心理需求的同時,從學生內心進行道德教育。因此,在合適的時機,把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搬進現實與社會,零距離利用資源,喚起學生最真實的感受,必將為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創造條件。例如,壹位老師的“親吻大自然”的教學將班級搬到了壹個美麗的公園。老師和學生壹起“比視力”、“比聽力”、“比誰對自然的發現多”。孩子們在欣賞著金色的樹葉、美麗的鳥兒歌唱、各種森林生物,對“自然”這個概念有了具體的認識。老師在孩子們探索了壹段時間後,設計了壹個教學環節。”看看美麗的大自然,妳發現人們留下了什麽?”孩子們立刻把目光轉向人類在大自然中留下的痕跡。公園工作人員留下了精心培育的花草,不文明的遊客留下了白色的垃圾...強烈的反差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覺得,每個人都有必要努力維護大自然的美麗。他們開始蹲下,撿起地上的塑料袋...有些孩子不好意思對剛踩過的花草說對不起。社會參與的強大力量充分體現在這門課程的教學評價中。勇敢地“請進”。學生、家長和社會都應參與教師教學評價。“請進來”可以縮短三者之間的距離,將三者集中在矛盾和沖突中,使三者之間的互動盡可能地結合起來。比如某老師在教初三品德與社會“爸爸媽媽的心,我能理解”的時候,把學生家長請到了教室。在這堂課上,孩子和家長* * *回憶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雙方互相傾訴心事。教室成了親子交流的平臺。雙方不僅學會了溝通,也讓學生體會到了父母的恩情和艱辛。期間,家長和孩子多次留下眼淚。老師鼓勵孩子在深刻理解父母意圖、最有感情的時候,給父母寫心願卡。這樣,不僅課內和課外活動相結合,家長和學生也成為評價的主體。“請進來”還可以通過媒體及時邀請壹些教學中可能遇到但現實中找不到的素材。比如“我會幫助別人”這壹課,孩子對題目很迷茫:“雷鋒早就去世了,他媽媽說幫助別人會傷害他!”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影響了孩子稚嫩的心。壹位老師因為自己的早期估計,立刻在課堂上展開了辯論——“雷鋒真的死了嗎?”並通過播放視頻,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例子,讓學生知道在當今社會幫助別人是無止境的,壹個有品德的人是很樂意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的。二、巧用“成長記錄袋”現在很多學校都在使用“成長記錄袋”,這是評價孩子成長的有效方法。這個評價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教師、家長和各種社會因素的結合,是激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有力途徑。高壹下學期,壹位老師設計了德育學科實踐活動記錄表(營養餐設計表、巧手卡、朋友卡等。)根據品德與生活的相關話題,並根據表格內容的不同,分別將評價權交給了學生、家長和班委。根據表格反饋,老師設計了相關獎項和榮譽證書...壹個學期過去了,學生、家長、老師根據成長記錄袋裏的內容做了綜合評價,對學生的品德發展做了更科學、更全面的定位。第三,壹切有利於學生道德發展的外部因素,都應該被道德和生活(社會)教師敏銳地感知到。學校是最有利於學生品德發展的場所,教師應結合教學班和學校開展的活動及相關評價來設計教學。比如在班級集體《我們的家》中,教師以學校前壹階段的課堂布置評價為契機,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班級集合的布置,回憶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角色,讓學生具體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上一篇:《論語》經典語錄摘抄與賞析下一篇:誰能說說四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