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誰有田莊古街的資料?

誰有田莊古街的資料?

摘要:田莊古鎮位於鳳凰鎮河陽東壹公裏處。相傳唐宋盛世的河陽古鎮,在宋末元初突然被士兵所殺,數以千計的房屋毀於戰火。古鎮的鎮民看中了河陽河東麓約兩公裏外的壹條叫西蒲塘的小溪,舉家搬遷,定居在小溪兩岸,於是有了田莊古鎮。

關鍵詞:滄桑、老街小巷、古鎮古宅

前言:鳳凰鎮位於張家港南大門,因中國鳳凰山而得名。全鎮總面積78.7平方公裏,2個辦事處,1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戶籍人口6.4萬人。鳳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陽民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壹的永慶寺,還有千年古樹——紅豆樹,千年古街——田莊古街等名勝古跡。歷史上有3個狀元,32個狀元。田莊位於張家港市鳳凰鎮港口街道田莊村,西臨河陽山風景區,東臨金村古鎮。位於張家港東南部。清朝乾隆中期,古鎮進入全盛時期。田莊古鎮人文薈萃,狀元、狀元、狀元、舉人等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有清朝順治年間的狀元孫承恩、鹹豐年間的狀元楊思孫、嘉慶年間的秀才楊希全、道光年間的舉人楊沂孫、清代的著名秀才楊元豐等。古鎮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眼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小坊”、“楊家南宅”等古建築,2006年6月由張家港市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投資修復,2007年8月竣工驗收。修復的三座古建築占地面積為5581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110平方米。

歷史沿革(張家港)

商朝末年,屬吳地。

春秋時期屬吳國鄢陵縣。

秦朝屬於會稽郡。

晉代,設立濟陽縣,楊舍鎮歸縣管轄。

梁朝時,在濟陽市場建有涼風郡。

唐朝以後,屬常熟、江陰兩縣。

從清朝到民國,長通港以北屬於南通縣。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產黨曾在北部沿江地區建立沙州縣,在南部地區和常熟、江陰兩縣交界地區建立玉溪縣。

解放後,常熟縣屬東,江陰縣屬西。

田莊歷史

1.名稱來源

田莊,原名“田莊”、“田楊莊”。據現代詩人楊無恙考證,“河陽有元明市集,亂燒移養村”。明洪武三年(1369),田莊是常熟縣九都監鄉所轄的壹個村。清乾隆《江南通誌》(司全集)記載:“田莊鎮有橋跨西浦塘,居民數千,盛於明末。如今,黃思普督察住在這裏。”清末《常誌》記載:“田莊鎮在西浦港之南,毗鄰西浦塘,離城三十六裏,駐有黃泗浦巡檢司。這裏有三條街道,許多居民都姓楊,包括關帝廟、城隍廟、濟源道觀、三元宮、布勒廟、長壽寺、圓覺寺、中書寺和永慶。清中葉,在戴陽等人的經營下迅速崛起。鼎盛時期有典當行、銀樓、布店、染坊等大店,亦舒、莊毅、山居、更樓、碼頭倉庫等公益設施和機構齊全,曾有“銀田莊”之譽。

2.地理特征

其便利的交通和高地勢是眾所周知的。有壹年發洪水,港口鎮的街道上允許釣魚,但田莊安然無恙。

2.老田莊

老田莊街在玉溪地區算是比較完善的。其特點是:壹是街道多,有5條主要街道,其中4條有商店;二是有四條半花崗巖石板鋪成的街道,是蘇州眾多古鎮中唯壹的壹條;第三,南街中間有壹條玉帶河,穿過街道,連接西埔塘和三張鋪。1976,由於西浦塘的擴建,除了北街以外,這個特征都消失了。

3.現狀

田莊老街只有原北街的壹部分,是石板街,長250米,寬2米。石板下有排水設施,街道兩旁的建築大多保留了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原始風貌。主要古建築:1,孫承恩故居,位於田莊老街北,朝東,硬山磚木結構,建於清初。現存金思,青石鼓墩,吊梁結構,重檐方檐,主桁鍍金重彩畫;2.楊元豐故居,位於田莊南街,朝東,磚木結構,硬山風格。為清代仿明建築,占地170平方米。院墻外的北墻上嵌著壹塊石碑,上面刻著“仁壽唐陽”四個字;3.楊家孝廣場位於田莊老街北端。建於清嘉慶10(《常誌》記載),為硬山建築,五間朝東,兩間朝西。房子的墻上嵌著七塊石雕,如《楊軍孝行家傳》。兩個入口由廊相連,屋檐由三個拱門重疊,富有特色,是典型的清中葉建築。還有明代洪武元年修建的黃寺鋪巡檢司、清初修建的城隍廟等遺址。

古鎮空間格局

走進田莊老街,駁岸、拱橋、水巷、整齊狹窄的石板街構成了水鄉古鎮的獨特風貌。古老黑暗的涇河,穿過多處明清建築的幽靜街道。街道縱橫交錯的深巷,石板路清晰可見,就像壹棵老槐樹的樹根,將古老與現代的房屋維系在壹起。百年“楊家孝”就像壹個飽經滄桑的老人,給兒女們講述著小鎮上不平靜的昨天。藤蔓爬過荒蕪的古園,青草點綴在古宅淩亂的皺折上,光滑圓滑的古井仍在為人們提供清泉,給人幾分歷史的尊嚴。老街上還有很多晚清風格的小院落,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古田莊的悠久歷史。田莊鎮南、田莊鎮北的兩棵古銀杏樹也是最好的見證。離田莊不遠的河陽橋,也有壹棵參天古銀杏樹,幾個人都抱不過來。橋的西面是“河陽街路”,西面是傳說中項羽軍事表演的“叫英臺”。

古鎮特色建築

1.邦延福

位於鳳凰鎮港田莊古街,建於清乾隆初年,朝東,硬山磚木結構。現在有四個房間四個入口,第壹個有三個房間,第二個有四個平房,第四個有四棟樓。它是清代第二佳楊思孫的祖居,也是田莊古街最大最古老的建築,有200多年的歷史。第二處是清初孝子戴陽所建。鹹豐年間,戴陽的曾孫孫孫考中第二名,退居鄉裏。因為門前有四根旗桿,當地人也稱之為“旗桿”。這座建築綿延壹百年,已經重建過幾次。既有清初仿明建築風格,又有清代中後期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清代官宅建築,建築規格較高。二眼公館建築面積為1.356平方米。有四個入口:門廳、轎子廳、正廳和內廳。在內門的額頭上寫著“外面不要說話,裏面不要說話”的字樣,這是當時客房部行政的座右銘。目前,二眼公館是田莊古街最大、最古老的建築。1998,該建築被公布為張家港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楊的孝屋

位於田莊老街北。建於清嘉慶10(《常誌》記載),為硬山建築,五間朝東,兩間朝西。房子的墻上嵌著七塊石雕,如《楊軍孝行家傳》。兩個房間由廊相連,屋檐由三個拱門重疊,充滿特色。為清政府表彰孝子戴陽而建,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築。楊曉芳的建築面積為962平方米,是壹棟四層的房子。孝坊是最早進入的。房間內曾有壹座石碑樓,上面有嘉慶皇帝題寫的“聖旨”二字鏤空石刻,至今保存完好。正殿中墻,有“我願向楊軍盡孝”石刻3處,“楊氏讀書場”石刻3處,“布政司貼”石刻1處。三個入口是祭祀,四個入口是牌位。

3.楊南院

位於田莊古街南側,為清代名人戴陽(元豐)所建,是典型的清代仿建建築。從原來的遺跡來看,建築分為入口廳、儀廳、廳、後廳四個入口。楊的南院是壹座兩層小樓,有壹間側房和壹個內外天井。修復後的楊家南屋建築面積達200多平方米。以其獨立的庭院和精致的雕刻,展現了典型南方家庭碧玉居室的精致。楊南宅為我市罕見,為研究當時當地建築、歷史、人文提供了重要資料。

4.楊元豐故居

位於田莊南街,朝東,為磚木結構,硬山風格。為仿清代建築,占地170平方米。前面部分保存完好,屬於公共財產,後面部分已被其後代重建。院墻外的北墻上嵌有壹塊刻有“仁壽堂楊”字樣的石碑。也是典型的南方某小家碧玉臥室,小巧玲瓏。

5.還有明代洪武元年修建的黃寺鋪巡檢司、清初修建的城隍廟等遺址。

古鎮人文

田莊民風淳樸,人才輩出,其中最著名的有:洪倩(1408-1466),明朝萬歷年間的秀才兼禮部尚書錢錢乙的第五祖,經常行善積德,斥巨資疏浚西浦;孫承恩(1619—1659),清朝順治年間的狀元,經國子監編修,深得順治皇帝賞識。戴陽(1737——1803),清朝乾隆年間的財主,有名的孝子,曾任布政使,曾投巨資修建田莊。楊(生卒年不詳)曾任刑部尚書,在安徽廬陽書院講學,著有《吳經邊》、《集集篇》等32卷。楊思孫(1813——1889)鹹豐二等獎,被翰林院授予編修。楊沂孫(1813——1881),著名書法家,曾任安徽鳳陽知府。楊崇義(?-1898),清朝光緒年間進士,李鴻章的孫女,曾任都察院大使;楊雲石(1872-1941),愛國詩人,著有《江山萬裏樓》詩集和筆記。

田莊壹知半解

田莊位於張家港市東南部。曾是清代常熟四大鎮之壹,現隸屬張家港市鳳凰鎮。《田莊小識》是楊之子楊應益、楊參考小智、徐氏編撰而成。後來,楊將他的兩個兒子所編的初稿重新整合,於道光十七年(1837)刊印。

《* * *書》共分21類,詳細介紹了田莊的方位、沿革與歸屬、街巷、河橋、各種人物。但《田莊小史》原版已出版很久,原文為文言文,無標點、缺字、錯別字,給今天的閱讀帶來很大不便。為了發掘舊方誌的作用,張家港市委史誌辦邀請常熟、張家港的文史專家對全書進行了標點,並對全書的排版格式進行了調整和規範。為了方便讀者閱讀,舊的豎版換成了新的橫版,繁體字換成了簡體字。數字表達依然是原書格式,在書前加了內容簡介和作者傳記。

《田莊小知識》作為張家港市的歷史文化讀物,由張家港市史誌辦市委、鳳凰鎮市人民政府聯合編輯,揚州廣陵書店正式出版。

《田莊小識》是壹部寫於清朝光年間的歷史文獻,以我市港口田莊為記載對象。因為“立誌知者也知”,有許多古代誌以“知”為名,也是鄉誌。這本書不常見,壹方面可能是因為是地方誌,也可能是因為刻本粗糙,所以流傳不廣。張家港舊誌集也不包括在內。下面是這本書的簡介。

《田誌》分上下兩卷,刻於道光十七年,系楊所作。像許多鄉誌壹樣,這本書是由楊和他的兩個兒子楊應義和楊寫的。書的內容有:疆域、運河、官職、司法局、孝道、姓氏、官職、禮物、說說說、著述、義行、行、婦、方外、方桌、園舍、廟、祠、墓、雜記、隨筆。

從明朝中期開始,田莊規模不大,還是“小聚落”。至於“田莊”之名的由來,書中說:“前明時,西埔錢氏創立田莊城,為收田租之農場,至州朝。常熟有四個主要城鎮,東部的梅李和北部的唐智;南有棠樹,西有田莊。自楊買鄰,風俗尚糗,乃易之名也。”可見田莊之名是由楊命名的。楊的祖先從遷來,乾隆年間(元豐)遷來,改名為田陽莊,沿用至今。楊氏孝坊是楊元豐的故居。楊氏家族發展到楊這壹代。因“匪托之,恒產竭,更失之”,又因“外親起事,悍婦毀家”,家業衰敗,但“鎮西街尚有壹屋”。

從書中可以看出,田莊的形成是壹個城鎮規模,始於“西埔時遷”在這裏的運作。西浦即西浦塘,所謂“西浦錢氏”,與鹿苑(鹿苑)錢氏同宗。明末著名學者錢祖籍鹿苑,錢曾多次在鹿苑、田莊、金村等地逗留,留下了許多詩作。《金村小誌》收錄了錢關於此地的著作。所謂的唐智,就是現在的常熟唐智;棠樹就是今天常熟的東唐城(不同於我市的唐史)。《田莊小史》編撰之前,《梅裏誌》、《習之誌》、《唐史誌》均有編撰。《田莊小知識》的編纂,就是受到這些地方誌的啟發。楊對說,“如果人才是國家的初步富強,傑出的人是傑出的,而沒有文學的征?我兒子應壹、雷英抄了習之、徐氏的地方誌,編了《田莊小知識》。”後來,楊在兒子編稿的基礎上完成了地方誌的編纂。

古鎮的未來

1.古鎮保護

2006年底,為搶救田莊古街受損嚴重的古建築,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資,對邦彥府、師洋小房、楊元豐故居三處古建築進行了全面修復,歷時壹年,修復工程完成。然後市政府出資對這三座古建築進行內部展示,為三座古建築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為進壹步擴大保護範圍和規模,再現田莊古鎮的繁華景象,更好地保護和利用田莊古鎮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充分體現古鎮的歷史價值,去年年底,在壹期工程完成的基礎上,市政府開始積極籌備和規劃田莊古建二期工程。

田莊二期工程主要範圍主要包括田莊中街西段立面改造和邦延府後花園建設。市文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二期工程是壹期工程的配套和完善,就像二房後花園的建設是二房壹期的配套壹樣。二期工程結束後,無論是中街的外立面,還是二眼樓等古建築,都將呈現清代仿古建築風格。此外,根據歷史資料,二期工程還將在田莊中街與204國道交界處新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門樓作為進入老街的標誌,在風格上與老街整體風格保持壹致,體現保護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充分挖掘老街文化內涵、保護和延續田莊地方特色的設計目標。”

2009年,老街將迎來全新的變化——繼田莊、邦延府、師洋小房、楊元豐故居三處古建築的初步修復,以及古建築內家具的展示後,田莊古建築二期工程已於日前開工。

還有很多清末風格的小院,老街枕河壹排人,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古田莊的悠久歷史。

2.古鎮發展

如何更有效地保護這些古建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據當地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田莊壹座有400多年歷史的古橋坍塌。當時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舊橋的價值,修建了壹座新橋。他們現在提起來還是很後悔。

田莊的很多古建築歷經滄桑,很多因為年久失修已經風雨飄搖,瀕臨倒塌。居民們曾擔心地說,“不知道那‘楊氏孝道’能不能撐過今年的雨季。”當時,楊的小房的屋頂已經向下凹陷。

田莊的古建築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古建築大部分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的已經成為危房。有些房子流動性大,防火意識差,防火設施差,對於全木結構的老房子很可能是毀滅性的災難。因此,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對這些古建築進行統壹修復,挖掘其文化價值,以展覽和旅遊的形式將這些珍貴的遺產展示給世人。

保護田莊古鎮還存在壹些現實困難。首先,古建築產權現狀不利於古村落和古街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田莊部分古建築產權屬於塘橋房管所。由於產權問題,當地政府不可能對其進行投資,導致古建築保護和碑刻博物館的資金無法落實。如果古建築的產權問題不解決,那麽再好的保護、開發和利用規劃也會成為空中樓閣。其次,古鎮老街的維護因為涉及部門和人員多,資金籌集困難,壹直沒有開展。

壹位德國歷史學家在談到古建築保護時曾說:“我們現在擁有的,妳們將來都會擁有;而妳現在擁有的,我們永遠也不會擁有。”這句話讓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變得有意義。周莊的繁榮也喚醒了這裏的人們:保護好古村落、古鎮、古建築,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相反,它將拓展經濟的深厚文化內涵,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上級領導對田莊古鎮的保護非常重視,多次到田莊實地考察。市有關部門也多次到田莊進行探索研究,提出了壹些好的思路。不久前,CPPCC領導再次視察田莊。對於田莊古鎮的維護、保護和發展,應該有壹個高標準的總體規劃,然後分階段實施,妥善解決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實現歷史與未來的和諧。

我們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田莊古鎮的保護,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重現迷人風采。

田莊老街歷史悠久,始建於明末,興盛於清中葉。走進老街,駁岸、拱橋、水巷、窄窄的石板街構成了水鄉古鎮的獨特風貌。縱橫交錯的幽深小巷和街道,就像壹棵老槐樹的根,把古老和現代的房屋緊緊抱在壹起。百歲的楊曉芳,像壹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向孩子們講述著小鎮不平凡的昨天。

  • 上一篇:應對上級領導缺水的範文
  • 下一篇:中醫學的古代文化內涵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