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雕塑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審美風格。本文試圖從地理環境、思維方式、文化淵源、哲學品質等方面探討中西雕塑藝術的內在規律。西方的各種藝術和具體的表現方法有嚴格的界限,而中國的各種藝術是相互聯系的。這是由於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以雕塑為例,西方的雕塑藝術有其特定的規律和創作方法,而中國的雕塑則表現出與繪畫藝術的緊密結合,如所謂的“塑容畫質”。為什麽中西雕塑藝術呈現出不同的藝術形式?主要表現在地理環境、文化淵源、哲學素養等方面對雕塑藝術的影響。地理環境和地理條件對雕塑藝術的產生和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有繼承發展的趨勢,幾乎看不到斷裂的痕跡,而西方文化則不斷被否定和重建。很多學者認為這與各自的地理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但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呢?從地理上講,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壹對矛盾的範疇。從地理條件中的氣候條件來分析中國文化,可以發現中國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而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是文化對環境的壹種適應。中國歷史上動亂和衰退時期的氣溫變化比較大,但在發展過程中,在壹些繁榮時期和和平時期氣候溫和,既是耦合現象,也適應了氣候變化。中國位於亞洲東部,西瀕太平洋,地理環境封閉,文化特色自成體系。封閉的地理環境保證了避免外來文化沖擊的客觀條件。在地理上,西高東低的階梯狀也為牧業、農業和畜牧業做出了明確的地理劃分,為黃河、長江中下遊成為古代文明的搖籃奠定了客觀條件,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中華文化的延續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決定了中國的雕塑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不僅包括人物、動物,虛構的動物(龍、鳳、獨角獸等。),人與動物的結合(女媧、伏羲的蛇頭),還包括山川河流、森林、雲霧、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生活場景,以及大量動物器皿的造型。尤其是早期的雕塑藝術,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也沒有主次之分。但它的親切感也凸顯出來,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後來的雕塑中,尤其是宗教雕塑興起之後,肖像可以得到充分的發展。風景、動物和植物的主題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圖騰文化和自然主義精神。但宗教雕塑中的神與人是壹體的,神可以下凡,人可以升天。帝王英雄就是其代表,所以自商周以來,宗法制度就成為社會組織的重要環節。這種封建宗法制度和禮樂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的封閉性特征。雕塑要麽作為陪葬品埋在地下,要麽放在皇帝墓前作為守衛。雕塑成為宗法制度的附屬品,失去了獨立的審美品格。西方雕塑的出現最早是作為建築藝術的裝飾出現的,但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獨立的地位。歐洲地處溫帶,地域差異相對較小。而阿爾卑斯山的高山,西班牙的高山,冰島的廣闊冰川,也在地域差異中培養了歐洲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不同的文化,客觀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神和人類壹樣,從上到下都是“神”。此外,地理環境等因素也形成了城邦與城邦內部奴隸制下的民主之間的聯盟。因此,人體和肖像是他雕塑的主題。自古希臘創立並奠定了以人類為主題的雕塑形式,直到2500年現代雕塑的興起,肖像壹直占據著雕塑主題的主導地位,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肖像雕塑。有單人也有組合,手勢豐富多彩,這與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觀念在文化上有關。與中國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不同,西方大量的人像雕塑被放置在廣場和街道上,從而表現出雕塑藝術功能的公共性特征。這種親近和張揚,既是兩千多年來中西雕塑在題材和文化上的最大差異,也揭示了中國古代陵墓雕塑是為死者服務的藝術,而西方大多數人像雕塑是欣賞生者的藝術,表現出目的和功能上的差異。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組織結構。可以說,地理環境的封閉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大壹統,反過來又促進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持續封建化;歐洲人的開放,歐洲移民和商業的形成,也促進了政治民主和民族分化。第二,思維模式的差異。比較中西文化的思維模式,我們會發現,中國傳統藝術的思維模式追求統壹,把宇宙看成壹個統壹的整體,是綜合的壹元論;而西方傳統藝術思維方式以分析為手段,把世界看成不同的部分,奉行二分法,這是壹種分析二元論。在中西思維方式的發展過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重視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融合了古希臘的科學主義和唯心主義,為雕塑藝術的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中國文化則形成了強調直覺意向的思維方式。它通過直覺直接體驗、感知和把握對象。這種思維方式超越了邏輯和概念,長於理解。這種所謂的“突破”和“點石成金”,也形成了與西方註重分析、趨於抽象的思維模式不同的文化特征。這種文化特質表現在造型藝術中,形成了中國的雕塑註重意圖的交融和傳遞意圖後的表達的觀念,從而形成了中國的藝術註重創造意圖的觀念。這種偏向象征、表現、寫意和追求美、善、統壹的思維模式,也是中西傳統雕塑最大的區別,中西傳統雕塑註重再現、模仿、寫實,追求美與真。“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但“善”體現了中國的“德”和倫理,“真”體現了西方雕塑的科學性和知識性。基於倫理要求,中國雕塑藝術中很少出現裸體人體雕塑,基於人像和科學的要求,西方人像雕塑藝術從古希臘開始就以人體為主。西方雕塑講究形體的比例、結構、表情、轉折,而中國古代雕塑則強調氣韻。所謂“生動寫照正在被屏蔽”。從這壹點出發,促成了西方雕塑的寫實,而中國的雕塑則有著不同的寫意特征。中國古代造型藝術從彩陶、青銅器的裝飾紋樣開始就非常重視意圖的表達,蘊含著對文化內涵和造型的深刻理解。中國古代雕塑在塑造人物或動物形象時,並不刻意追求嚴格的比例和解剖,也不追求外在形象的準確和酷炫,而是註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這種關註的重點不是物體和實體,而是功能、關系和節奏的審美意識,更註重人物和動物的精神和含義,並有意突出、誇張或變形它們,使形象更加生動。西方藝術將形狀的概念融入幾何形狀的類型學。它在哲學和科學的雙重精神支撐下,模仿實物和形象,在比例解剖上達到近乎完美的境界,為傳統人體雕塑和現代抽象雕塑提供了壹種總結形態變化和運動的方式。而中國則從“形”的概念轉向“神”的揭示,提倡“傳神寫照”、“以形寫神”,重視人物的精神和人格。因此,中國古代雕塑註重表現對象內在氣質的特征,而西方傳統雕塑註重對外在形體的細致研究,形成了意向造型和模擬造型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三,哲學素質差異很大。西方文化重智慧,東方文化重情感。前者容易知道,後者難以察覺。所有西方理論都起源於哲學。在古希臘,哲學的定義是熱愛智慧的知識。在古希臘人看來,世界是由什麽組成的,水、火、氣?西方哲學開始了。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和歐幾裏得的幾何學都是智慧的產物。阿基米德的科學實驗是西方智慧的表現,是現代西方科學的起源。中國的哲學呢?孔子講仁,“仁者愛人”。真誠是仁,“善也是善”。這種血緣關系不斷被切割切割,在宗法社會的基礎上成為中國文化的基石。從殷周之德到孔子之仁,從孔子之仁到孟子之性,都有很深的血緣關系。中國知識的核心是道,希臘知識的核心是邏各斯。中國哲學的“道”和西方哲學的“理”反映了中西藝術的差異。Logos源於希臘語,原意為“聚集”,後演變為“說”。收藏活動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和區分,同時在分類和區分上也有相應的標準和尺度,所以Logos本來就是“分離”的意思。邏各斯具有言說的意義,即話語或內心思想所表達的東西,也具有理性的意義,即內心思想本身。赫拉克利特用它來表示“說出的真理”,並認為正確的真理表達了真正的原則。今天,我們經常用“理性”和“真理”來翻譯“邏各斯”。邏各斯敘事有嚴格的規則,所以發展了後來的邏輯推理形式。道是不可言說的,所以“名”與“實”是二元分離的,有“永恒”與“暫存”之分。沈默有兩種可能。第壹,道只有懂得沈默才能保存,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二,道是無法用言語傳達的。20世紀初,道不能為道,產生了兩個後果。壹個是道的真諦難以編碼和傳遞,影響了知識組織的進化。另壹個是容易產生誤解,所以消除誤解的活動比原創探索更重要。在雕塑中,這是壹個形神相似的問題。形似和神似,壹個是理性對待對象;壹種是感性對待對象。是雕塑界永恒的話題。尺寸問題和辯證分析是走出理論迷宮的唯壹出路。形,顧名思義,就是外表相似。但這種意義在不同的環境下是不同的(中西、古今...).在古希臘和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形似的地位關系到雕塑的成敗。在中國古代,形似的地位更加微妙。顧愷之是形神兼備的倡導者。他:“生動的寫照就在眼前。”被後人千古引用。不僅在繪畫上,在雕塑上也是。中國古代的動物和人像雕塑強調神似,而忽視了形似。因此,石雕中的獅子顯示出它們的威嚴和莊嚴,宗教雕塑在人們的腦海中往往投射出它們的表情而不是它們的姿態。精神很難。首先,不僅是要把握對象的魅力,還要在藝術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受,讓藝術作品有自己的想法。不講究比例和材料(如泥塑),追求神韻(如霍去病墓前石虎)的文化傳統在中國傳統雕塑中也很明顯。但有晉祠供養人、山西晉城二賢廟等少數精品。
上一篇:討論:中國近代傳統文化變異的主要原因。下一篇:踢踏舞詩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