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誰知道清明陵有什麽好玩的?

誰知道清明陵有什麽好玩的?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距北京120km,距天津190km,距石家莊210km,交通便利。是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及其皇後、王子、兄長、公主的長眠之地。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4A風景名勝區,清西陵是建築藝術的寶庫,泰陵的三座石牌坊、長陵的紫石鋪地、長西陵的奇妙回音壁、清西陵唯壹保存完好的皇家園林——金楠木寺和穆棱的雕龍,都是匠心獨運,匠心獨運。這裏有華北最大的古松林,嫩芽遍布山野。森林覆蓋率高達87%,每立方米負氧離子含量超過2萬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清西陵不僅僅是壹座皇家陵墓。走進清西陵,當人們在徜徉的腳步中領略其高超的建築藝術和美麗的自然風光,細細品味導遊講述的故事中的壹個故事、壹個傳說,仿佛輕輕掀開了清朝歷史帷幕的壹角,讓人看到了清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又仿佛是歷史長河中的倒影,或隱約或清晰地反映了壹個朝代的興衰、政治紛爭和是非曲直。如說,阿清西陵有壹半是清朝的歷史。

雍正的泰陵是清代第壹座陵墓。在清朝的皇帝中,雍正是飽受議論的壹個。除了他的繼位和死亡,還有他獨特的方式,不建陵墓。雍正的父親康熙、祖父順治葬在河北遵化,後稱清東陵,但雍正帝卻遠離父親和祖先另開陵墓,不僅違背了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原則,也引發了後世的諸多猜測:有人說是因為他以功德為榮,急於求成;有人說他篡改了遺詔,做了壞賬,沒有臉見祖宗;.....玄機暫且不說,但無論如何,對於承載康乾盛世的勤政皇帝來說,敢於違背宗法制另建陵墓,足以說明雍正是壹個有魄力、有創新精神的皇帝。不過雍正帝此舉是有備而來。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為他的聰明才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為清朝第壹座陵墓,泰陵占據了陵墓中心最尊貴的位置。由74座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建築群也是清代最宏偉的陵墓。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氣勢和宏偉的建築,張揚著雍正王朝的霸氣和輝煌。藏在泰陵最令人擔憂的是雍正的死因。有人說是自然死亡,有人說是吃了仙丹後死的。最江湖的故事是他被呂四娘斬首,至今壹個金頭還放在棺材裏。所有的謎團都封閉在泰陵的地宮裏,至今從未開啟,人們可以對其進行評論。

無獨有偶,後來登基的乾隆皇帝拒絕隨父在西陵生活,而是在東陵聖水峪為自己選擇了壹塊永遠幸福的土地。但好心的乾隆不希望後人自己選墓,打破規矩。於是,他特別下詔,要求以後的皇帝分別安葬東西兩陵。於是緊隨其後的子帝嘉慶,嚴格按照乾隆皇帝的安排,在西陵太平谷、雍正泰陵以西,修建了自己的千古長陵。當康乾盛世的輝煌和乾隆皇帝的氣勢揚帆西去,嘉慶皇帝終於登上了自己的王位。雖然他懲罰了小沈陽,整頓了紀律,但此時西方新興資本主義正在蓬勃發展,腐朽的清朝即將被歷史拋棄。嘉慶還是延續了祖制,跟不上時代。他只能讓清河每況愈下。但嘉慶依然可以帶著祖先的影子管理自己的陵墓,使長陵成為清朝唯壹可以與泰陵抗衡的帝王陵墓,仿佛是壹場華彩樂章的結束符號,在低沈的氛圍中自誇。

此後,雖然道光沿襲祖制在東陵寶華峪建陵,但由於洪水泛濫,地宮不得不拆除,隨後在西陵龍泉谷建了穆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到了道光年間,清朝已經舉步維艱。領土和主權的喪失,鴉片戰爭使中國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潭,這個“勇敢的二哥”永遠被打上昏庸戰敗國的烙印。道光是歷史上有名的節儉皇帝。他大幅縮減陵墓建設規模,修建了清代最小的帝王陵墓——穆棱。小穆棱位於西陵的最西端。就像穆棱這個名字,面對祖先的豐功偉績,壹直是壹個盛世的仰慕者。

1908,38歲的光緒皇帝結束了坎坷的壹生。在位34年,清朝面臨內憂外患,國庫空虛,外債沈重,大廈即將倒塌。雖有救國之心,但慈禧太後獨攬大權,傀儡皇帝野心難酬。失意的政治鬥爭和悲傷的愛情生活,讓他陷入了壹個囚徒的名字。就連他的陵墓也是在他死後倉促動工,最終在中華民國政府的幫助下完成。時代變遷後,光緒崇陵成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的最後壹首絕唱,壹個時代在此終結。成千上萬的民工和參與崇陵工程的興隆木材廠等20多家工廠,以及消防隊等機構,使崇陵的建設多少有些現代和文明。至於太後和甄妃1913遷西陵的火車,那是那些尊貴的前輩們無法想象的。

太多張揚的權力鬥爭,太多隱藏的愛恨情仇,讓清西陵的壹磚壹瓦都有故事,壹草壹木都是傳說。清西陵正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清朝中後期200年來的事件和歷史變遷,讓人贊嘆、緬懷、品評。

第二,國王理想的希望和寄托

西清陵有四個陵墓。除了穆棱陵和其他三個陵墓明顯不同,看起來都是死板的復制和傳承,雖然有壹些變化。然而,正是在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寄托了壹代又壹代帝王的大夢想和小期望。

皇帝雖貴為“天子”,卻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循環,於是他們把希望寄托在陵墓上,希望皇權的光環能通過陵墓成為永恒,於是皇權至上的意圖最大限度地融入山山水水,嚴格的封建禮儀制度被復制到皇陵這個供後人祭奠、緬懷功德的聖地。

清西陵古建築是典型的清代宮殿式建築,嚴格按照封建等級制度建造。按尊卑順序分為皇陵、後陵、貴妃園,其制度各不相同。最明顯的等級標誌之壹是屋頂的顏色。四陵、侯伶三陵、永福寺主體建築的屋頂都是最高等級的黃色琉璃瓦,王子、公主、王妃用的是綠色琉璃瓦,而兄長的花園、宮殿、衙門、營房的屋頂都是平民可以享用的灰色瓦片。

不同級別的墓葬配有不同規模、數量和性質的建築。至於同壹等級的墓葬,則根據建築的功能,按照嚴格的空間順序排列。相對而言,陵墓規模較大,壹條神道貫穿數十座建築。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和前後寢制,依次排列著門、廣場、石亭、廳堂、地宮。貴妃園建在皇帝陵墓附近,規模較小。

但在這種奢靡的禮制下,封建帝王們也在不斷地試圖將壹些個人的期望融入到自己的陵墓建設中,使清西陵的陵墓獨具特色,充滿了創造性的靈性和活潑明亮的色彩。

從康乾盛世到民國初年,隨著帝王光環的逐漸褪去,清西陵逐漸走向終結。就像雍正帝違反宗法制,另建陵墓壹樣,與同時代的其他陵墓相比,清西陵從壹開始就充滿了變數和陌生感。各陵的修建雖沿襲了封建禮制,但不受教規制度的約束,具有很強的創造性,使西陵更具獨特魅力和風格——

泰陵大紅門前的三座石牌坊,突破了只設壹座墓群的規定,改為三座。它們高大、雄偉、英俊、令人嘆為觀止,與北方的大紅門壹起組成了壹個寬闊的四合院,成為了泰陵乃至整個西陵的象征。

泰陵是清代最完善的陵墓,開創了清代陵墓的規制。但後來修建的三座陵墓,在沿襲禮制的同時,各有千秋。長陵的地面建築和泰陵幾乎壹模壹樣,但嘉慶這個壹向以守規矩著稱的好孩子,還是篡改了陵墓的細微之處。或許是出於對盛世的懷念和向往,長陵龍恩殿的地面是用紫色斑駁的石頭鋪成的。“斑石”來自自然,光滑多彩。在陽光的折射下,仿佛滿屋子的寶石落在地上,充滿了繁華。

道光陵是清代最特殊的壹座陵墓。拆除兩座建築的道歉,加上“從簡”的經濟精神,道光對自己的陵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他廢除了石像、兩柱門、方城明樓等大型建築,將不得不建的龍恩殿由重檐改為單檐,由五間改為三間,連他死後居住的地宮也減少了壹半。也許道光是不想讓人們在他死後讀到他的功過,更清楚地看到鴉片戰敗、喪權辱國的恥辱。臨死前,他下令廢除聖德沈工紀念碑,理由是他的帝國時期很窮,文德的武功辜負了他的祖先。經過壹番改造,穆棱形成了獨特的小巧玲瓏的格局,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穆棱細節的鋪張與奢華卻無處不在。穆棱木框架全部采用珍貴的黃金楠木。楠木表面不上漆,原木顏色用蠟塗,裝飾成千上萬條楠木龍。工藝之精湛令人驚嘆,成為古建築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穆棱雖然不畫,素面朝天,但在它輕盈飄逸的面容下,卻是無與倫比的精致別致。

幾經周折,光緒崇陵建成,規模簡樸。但是崇陵的規定並沒有傷害大雅。而且建築中使用了壹級木材——鐵木,號稱“銅梁鐵柱”。再加上現代文明的滲透和科技的進步,排水通風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也賦予了崇陵壹些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長溪陵內還有回音石和回音壁,永福寺,依山而建的皇家陵寢殿,清幽雅致的乾隆宮,還有從高碑店到西陵宮的召陵專用鐵路...這許多獨特之處,不僅寄托了王者的理想,也蘊含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將高超的建築技藝和藝術融為壹體,從而形成了清溪陵的獨特面貌,同時也是中國古陵制度的歷史。

第三,民族民間文化的史詩

帝陵是中國喪葬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體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倫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以及滿族獨特的文化和習俗。它是壹部凝固的文化史詩。270多年過去了,西青眾多的宮殿和陰森的松林,正以自己獨特的建築藝術方式傳遞著壹種深層次的文化信息,處處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清西陵“死如生”的選址和建造理念是中國古代尊天尊祖哲學的產物。群山環抱,山有洞天,形成了遠離凡間的世外桃源,以山川為設計主題的理念,既是道家自然之論、返樸歸真、“法自然”的真實寫照,也是儒家“山川勝於山”思想的象征。

周圍的山脈和建築布局呈現出明顯的軸對稱形式,即以主山-陵墓-潮汕為縱軸,左右沙山為對向風光,建築對稱布置,深刻體現了儒家中庸之道和倫理道德觀,尊大居中,禮法至上,長治久安;清西陵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境界,是孔子追求“禮為用,和為貴,王之道,美為先”的美好社會的縮影。前朝後寢的建築序列符合儒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清西陵以實物的形式全面、具體、精辟地表達了中國博大精深、晦澀難懂的哲學思想。

皇帝雖然貴為天子,但也和普通人壹樣有美好的期待。清西陵的建造者用各種建築來裝飾這種希望,覆蓋著亭臺樓閣、石雕和木雕。這些雕刻的精美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也融合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和民間文化內涵。漫步陵區,可見龍鳳紋,體現皇權至上,君權神授;豎著豎著的門釘,有望永遠堅固,經久不衰;各殿梅花形窗欞,標誌著皇帝人品的高潔;飛檐邊上站著的仙人騎鳳,預示著皇帝政治清明,聖人必來朝;形狀各異的寺脊獸,旨在驅邪辟邪,永保平安;大象拎著瓶子象征著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

清朝的皇帝都有很強的宗教信仰,而雍正本人更信奉佛教。而且他主張“儒釋道”同源,提出了“以儒治天下,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思想,將宗教文化推向了極致。雍正開放的清西陵也少不了宗教文化。從道家的暗八仙到八卦太極圖,從佛教的八寶到“萬”字,從儒家的禮器樂器到琴棋書畫四藝,各種雕刻圖案隨處可見。然而,從太長嶺建築中代表薩滿教的鼓、刀、桿、腰鈴、鞋等雕刻圖案,到乾隆朝藏傳佛教寺院永福寺的修建,都清晰地反映了滿族統治者獨特的宗教文化信仰和習俗的發展變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國多民族融合發展的實物見證。

吉祥是壹個永恒的話題,祈求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民間文化內容成為清西陵眾多雕刻圖案的主體。這些“吉祥”的圖案,借助諧音,賦予動植物或器皿吉祥祝福的美好意境。常見的有如意、寶相花、菱鏡、錢、銀錠、文房四寶等。為了表達更深層次的期望,器物的組合也很多,如蓮花、笙、戟的組合,煙鬥與如意的組合,以及“萬事如意”、“平安幸福”的組合...

如今,清西陵的許多民族文化習俗也被延續下來,流淌著嶄新的面貌。這包括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西陵擺龍燈”和“東韓村十扇古樂”,以及各種滿族特色菜肴...清西陵在動與靜之間,交替傳承著獨特的文化和習俗。

第四,天人合壹的模式

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說:“皇陵是中國建築形式的偉大成就...其整體格局的內容可能是整個建築與景觀藝術相結合的最大範例,“刻意追求山水自然形態的完美,精心探索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是我國古代墓葬藝術成就的最顯著特征。作為歷史上修建最晚的帝王陵墓,清西陵是歷代帝王陵墓的傑作。縱觀清西陵的環境格局,今天許多建築師都稱贊它是“天人合壹”思想的最大實踐,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範。

清西陵,秀美山川,自然風光,鐘靈郁秀,獨特風水。公元1730年,太子易雲祥、總督高啟成走遍京畿山水,終於找到了益州太平峪之地。在這裏,所有的山峰都有人守衛,許多水域正對著教派。永寧山橫臥陵後,雄偉秀麗,像壹頂巨大的帳篷,獨霸壹方;元寶山端莊秀麗,似持弓;左右沙山層層環繞,相擁;沂水穿流而過,像壹條玉帶薄紗,緩緩流淌,放眼望去;靈山秀水環抱福地,雍容華貴。這是壹個“龍洞沙水秀美,形勢合理,吉祥之地鹹”的好吉祥之地,堪稱“乾坤聚秀之地,陰陽交匯之地”。欣喜若狂的雲翔親王和高奇卓總督被眼前的美景折服,幾個月的疲憊瞬間煙消雲散,感嘆這是壹場“自然的眷顧,不是人間的邂逅”!這種造化自然、自然有趣的景觀勝了,於是他征服了傲慢自負的天子。在他的大臣們“地脈吉祥,事關天命發源地”的諫言中,雍正帝不惜背負不孝的惡名,拋棄了早已破土準備材料的東陵九峰朝陽山墓址,搬離父親的祖先到益州建陵。

“陵中風水為重,蔭護樹木為先”,草木蔥郁,吉祥如意。西陵建設期間,壹直非常重視植樹造林,先後種植了20多萬棵松柏。據說為了保證樹木的存活,每個書坑都要用壹桶黃米做肥料。嚴刑峻法讓這些古樹成了不可侵犯的“聖物”。歷經百余年滄桑,至今仍有16000余株古松。遼闊的古松隨山勢起伏,蜿蜒而行,彌漫在宏偉的古建築周圍,碧綠碧綠,層層疊疊,形成壹望無際的“翡翠海”。1900年,壹位來西陵的法國軍官曾這樣描述:“西陵周圍的城墻其實是壹座真正的花園。.....陵區內,挺拔的喬林排列整齊,景色秀麗壯闊,令人想起凡爾賽宮花園;在有些人眼裏,崎嶇的綠波更像楓丹白露的森林。”松林美化了西陵的環境,裝點了西陵美麗的色彩,景色幽雅。是堪比凡爾賽宮花園的世界頂級皇家園林。

大自然賦予西陵周圍的山川壹種特殊的靈氣。清朝末年,泰寧鎮總指揮陳增榮愛美山川,在西陵設置了“關菁子琪”、“蓋華藍燕”、“雲海雲霧”等八處景點...生動宜人的自然美景把它裝扮成壹幅色彩豐富、感情強烈的風景畫。

如果說西陵的山川之美是天造地設,那麽經過185年的不斷建設,清西陵已經形成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結合的人文景觀。西陵的設計者秉承山陵藝術的設計理念,以自然山川為創作主題,以宏大的手筆,借助界碑和官山,擁抱方圓800平方公裏範圍內的浩瀚山川,以秀美山川為設計主題和建築藝術的材料,而不同形式和規模的陵區建築則“依禮法,隨山川之勝”,精確丈量。清西陵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絕對精美。

遠遠望去,殿宇、城門、城墻、橋涵、聖道、儀樹流溢著五顏六色,或金黃、或碧綠、或猩紅、或雪白,錯落有序,猶如藏於蒼穹之下的龍宮鳳闕,氣勢恢宏而深邃。

從近處看,所有雕刻在圍欄上的玉臺階和畫在橫梁上的建築,無論是質地、紋理、紋飾還是風格都很美,在它們的輝煌和莊嚴中也透露出細膩和親切的感情,以無與倫比的建築技術散發著皇家園林特有的建築美和人文光輝。

阿清朝人孫定烈是這樣描述的:“山勢來自太行山,巍峨高聳,脈絡豐富,崇山峻嶺,遠拱而出,巖綠衛生。”“時至今日,山巒無數,如妳的手指,每兩個山頭平坦開闊,墳塋在雲端,花瓣如花。”清西陵就是美國這樣壹個贏得了天地靈氣和人類智慧精華的地方。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壹”的典範。

清西陵以其自然風光和宏偉的古建築群,既是大自然的神奇創造,也是人類的壹朵奇葩,既有人們對壯麗現實世界的懷念,又有對未知世界的神秘敬畏。貫穿其中的是中國天人合壹的世界觀,以及中華文明幾千年不倒的價值觀和傳統。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清陵作為明清帝王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在會上評價說,明清皇家陵寢根據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巧妙地將大量建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詮釋了延續五百多年的封建中國的世界觀和權力觀。它美麗的景觀,建築布局,石雕木雕,還有陰沈沈的樹,慘不忍睹的草,都在詮釋著古人神秘而深刻的思想,訴說著過去傳奇的舊情故事,延續了幾百年的文化習俗,這也是西陵充滿魅力的原因。

  • 上一篇:虎年的春聯有哪些?
  • 下一篇:鄭州高新區寫作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