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仲達音樂:民間打擊樂。原名“蓬萊大樂”。流行於遂寧市及其邊緣地區。相傳這種音樂是中國周代宮廷樂師發明的,流傳到唐朝開元年間。唐朝皇帝聽到這種音樂時,音調高亢悠揚,表演隊伍壯觀雄壯,特命名為“達樂”,是皇帝登基出巡時專用的。明朝末年,壹位年輕的樂師因為戰亂離開了皇宮,後來定居中江,並憑借自己的技藝組建了壹支樂隊,於是幾代人互相攻訐,在光緒年間傳入蓬溪。20世紀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等縣非常繁榮。四川音樂分兩組:主音樂組由足盆鼓、大鈸、大鑼、饒碗、簪、蘇碗、蘇柴、鏗鏘、鐃鈸等組成。輔樂組演奏時,兩組樂隊重疊交替,陣容龐大,場面壯觀,少則幾十人,多則上千人。曲牌有“雲頂番”、“鳳點頭”、“飛蛾”、“倚藤”等十余種。原汁原味的蓬萊大曲節奏歡快,洋溢著熱烈喜慶的氣勢,融合了北方鑼鼓的陽剛之氣和四川民間打擊樂溫柔嫵媚的風格,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地方文化特色。之後,蓬溪縣文體局組織專人進行挖掘整理。根據傳統調式和巴蜀文化的特點,蓬溪大月更名為中川大月,並創造了壹種新的樂器,即“五洲清瑞”。改進了樂器組合,調整了鼓樂隊形,使中川大嶽的場面更加壯闊,節奏更加激烈,高潮叠起,豪氣迸發。人們稱贊“四川仲達音樂”是四川的“雄壯鑼鼓”。
桃龍:遂寧民間舞蹈,俗稱“脫節龍”,因其龍身呈脫節桃形而得名。相傳在川北的“娘娘”會上,家家戶戶都要去廟裏獻桃,才能得到送兒子去娘娘的祝福。後來,在觀音大會和元宵節上,人們把竹編的桃子和五顏六色的裝飾品組合成壹條龍。跳舞時,壹人持寶戲龍,壹人持龍頭,五人持龍身,壹人持龍尾,八個姑娘各持兩朵彩雲隨龍身起舞。因為桃龍是壹條脫節的龍,表演者可以隨意來回移動,壹條接壹條,像龍在雲海中翻滾起伏。民間有句話叫“蟠龍各有招數,以脊相連。”遂寧陶子龍的制作工藝很有講究。上世紀80年代,民間藝人彭克水制作的陶子龍被綏寧縣文化館組織,參加全國民間工藝美術展,受到好評,被中國博物館收藏。
雜技:中國遂寧雜技團成立於1974,原名童家阪雜技團。演職人員80多人,劇團分為演員隊和學生隊。演員平均年齡19.5歲,是壹支精幹、充滿活力的青年雜技團隊。劇團在繼承中國傳統雜技技藝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姐妹藝術的長處,創造性地創作和排練,演出了近30個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充滿時代魅力、形式多樣、技藝優美的雜技節目。頂碗、頂技爬梯、大武術、蹬圈、盤旋、扁擔等在國內外各種雜技比賽中獲獎,其中頂碗曾獲全國少兒雜技比賽銅獅獎。長期以來,該劇團不僅堅持在國內各大城市巡回演出,還應邀赴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朋友們的壹致好評。為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1999年,應慶祝澳門回歸組委會邀請,雜技團赴澳大利亞演出,獲得海內外觀眾壹致好評。
龍燈舞:傳統民間舞蹈,又稱“舞龍”、“龍燈”、“戲龍”。據說始於漢代。龍燈從每年的第壹個月的第壹天到第十五天被跳舞。龍形品種多樣,有“七彩龍”、“火龍”等。七彩龍龍頭,龍身由各種軟段組成,約9系10多節,造型精美。跳舞往往伴隨著魚、蝦、蚌殼等五顏六色的燈光。舞龍者,不分男女,身著雙排扣彩衣,系紅帶,手持扁擔,彎腰與尋寶人共舞良久。伴隨著打擊樂器,火龍使用彩色水龍頭。這些龍穿著五顏六色的龍袍。每個部分都有竹籠,內置蠟燭或撚線機,跳舞時會發光。火龍比七彩龍更長更大,壹般10節,桿子也更長。龍的桿子大約有2米長。因為許多燒龍儀式都是在夜宵時舉行,所以得名“火龍”。火龍壹般都有雙龍雙寶。元宵節燃龍象征著新年慶祝活動的成功,以祈求“和平與幸福”。舞龍的人戴著草帽,穿著褲衩,赤著腳,光著背,圍著龍跳舞。在他們的周圍,人們手持鞭炮,混合鐵花和炭圈,向龍噴射。只見火花四濺,火龍翻滾,火焰沖天,五彩繽紛。當龍身被煙火燒得通明時,舞龍人舉起龍架,向河邊跑去,意為將龍送回大海。遂寧市船山鄉把舞龍作為特色文化項目,傳承傳統,擴大規模,讓舞龍更加豐富多彩。2000年,文化部授予船山“中國舞龍之鄉”稱號。
五彩蓮花船:又稱“劃艇”、“花船”,多在春節期間及大型文化活動中表演。這是由兩個人表演的,藥谷和翁仲。隨著鑼鼓聲,翁仲隨後在臺上劃槳,兩人壹起載歌載舞,形成輕松愉快的雙人歌舞。彩蓮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航行的動作。瑤姑的舞蹈動作可以概括為四句話:“腕抖、腿顫、腰勤、身高”,共工的舞蹈動作“劃步”、“劃腿吸”等,與川劇中矮個子的姿勢壹致,與瑤姑的劃船、遊泳相呼應。舞蹈生動地表現了船在水上,時而平展泛舟,瀟灑飄逸;時而揚帆破浪,跌宕起伏。舞蹈以悠閑的搖擺開始,以悠閑的搖擺結束。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
汽車大燈:又稱“逗姑娘”、“跑旱船”。主要在春節前後演出。表演者3個,妹子1,小臉1,馬車夫或贏家1。還有七個表演者,除了以上三個,還增加了四個拿著燈籠的“記者”(表演者)。燈班由農村表演技藝較高的老藝術家帶領,把壹些喜歡玩燈的人串聯起來,組成壹個臨時的“車燈”隊,春節期間到處玩燈,春節壹過就解散。在《車燈》的表演中,小花臉先拿著壹把花折扇跑來跑去,把坐在“花車”上、戴著墨鏡、拿著五顏六色的毛巾跳舞的姑娘們(多為男性)逗出來,再即興創作各種與節日、農耕、民俗有關的幽默文字,以幽默逗樂為主。在車和船上,幺妹用手扶著車的邊緣,隨著歌詞來回搖擺,壹臉羞澀。車夫或趕車人根據旋律劃著車。在蕭華領唱之後,其他人齊聲歌唱。每次表演後,用“轉元寶”、“抱螞蟻”、“篩荷花”等傳統套路變換隊形。其表演技巧概括為“瑤妹要穩,花蓮要滑稽”,唱段有超腔和數腔兩部分。歌詞大多屬於上下結構,句子押韻,以7句居多,常帶有行間和嵌詞。唱腔是微音,曲調重復。伴奏樂器包括二胡、、進行曲、、鑼、鼓和四個面板。
舞獅:又稱“耍獅子”,是集武術、雜技、民間戲劇於壹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據說始於漢代,每年正月初壹至十五是舞獅的高潮。這種舞蹈壹般由三個人組成,其中兩個人藏在獅子的肚子裏,用獅子形狀的道具裝飾,用獅頭獅尾表演舞蹈動作。1人扮演笑臉和尚或者孫悟空,戴著面具拿著灰塵逗獅子做各種動作。孫悟空帶著金箍棒調皮活潑。舞獅有打擊樂器伴奏,還有幾個提著燈籠的人陪伴。舞獅有七十二文陣,三十六武陣。演出場次分“文獅”和“武獅”。石聞主要是與猜燈謎、對聯有關的表演,生動有趣,也有搔癢、舔毛、卷發、抖發等動作。武師主要擅長跳躍、踩球、跳躍、攀爬、轉身等武術,使其勇猛精悍。在形式上,有“高泰獅”、“跳臺獅”、“高腳獅”、“地獅”等。平臺獅在方桌搭成的平臺上表演;高臺獅子將覆蓋兩張方桌,舞獅者在四條桌腿上表演。還有十幾個方桌重疊的高臺,表演難度更大。獅子通過翻、跳、蹦等動作,壹層壹層爬到了桌面上。,並在四條桌腿上表演了“觀音坐蓮臺”、“海中撈月”等動作;當踩高蹺的獅子表演時,他會即興表演雜技和其他滑稽動作;地面獅子傾向於打滾和跳躍。舞獅還可分為"單獅"、"雙獅"、"群獅"表演有"殺獅過年"、"偷靈芝"、"翻鐵門檻"、"鉆火圈"、"開闔四門"、"鉆刀圈"、"紅燈入寶"、"擺蓮花拱"、"大順農事"、"猴子吃蘿蔔"、"猜燈謎"等。
腰鼓:俗稱打腰鼓。它的鼓框是木頭做的,長長的,兩頭小中間大,雙層皮。擊鼓時,用綢帶將鼓系在舞者腰上,雙手持鼓槌,交替演奏,並伴有舞蹈動作。其打法可分為“大花派”、“小花派”、“戰鼓派”、“綜合派”等。隊前常有鍋鈸助陣,鼓點明顯,節奏鮮明,舞蹈多樣,氣氛熱烈。
吹蓮花笛:又稱“打鐵棒”表演者手持壹根三尺長的竹竿,竹竿上有銅錢,用兩端均勻而有節奏地敲打自己的腳、腿、手、肩、臂等身體部位。他還可以蹲著跑,滾著打,或者幾個人互相打。節奏分明,好聽,邊彈邊唱,歌詞通俗易懂。假期經常和其他表演團隊壹起走,豐富多彩,很受歡迎。
打鼓:叫“打朋友”。飯後或婚喪嫁娶後,邀請或邀請四五個“玩伴”圍坐在壹起唱歌。沒有舞臺,沒有化妝,沒有服裝,壹般都是在壩子或者茶館裏舉行。玩伴們坐在座位上,手裏拿著班卓琴、塘沽、川鼓、、川胡和鈸等樂器,吹著,唱著。鼓手就是鼓手,其他樂器都是由鼓手的手勢、鼓標和鼓來指揮的。打鼓圍鼓成本小,花費少,所以深入民間,流傳廣,滿足了川劇愛好者愛唱愛聽的要求。
壹種傳統的民間表演形式。平臺用木板組裝捆綁,8個人擡著表演。在戲臺上,每個人在壹出戲裏扮演壹個站著的角色,人物多在明戲的腳色裏。後來,人們把戲臺放在大型車輛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