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壹位參賽者,7歲的女孩李尚榮微笑著上臺時,所有人都覺得這麽小的孩子來參加詩歌大會壹定很棒。肯定是為了虐所有的大人。結果第壹個題目出現了,讓觀眾大吃壹驚。“什麽?花落知多少?小學生都可以!這都是拿出來測試人的?”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選手背後的百人團隊居然,出人意料的,有人答錯了!於是百度貼吧開始沸騰:“水平太低了吧,每天晚上蠟燭都會把燈芯哭掉?我覺得好笑。”
於是,觀眾開始期待後面會有更多燒腦的話題。能讀到壹半,大部分題目都在“給我帶上我的影子,讓我們三個”和“我們倆都不開心——到天盡頭”的水平,所以很多人都表示題寫的難度太低,不夠,但也有觀眾開始覺得“目前看到的大部分還是能答出來的,感覺挺爽的。”
隨著第壹期節目的播出,很多觀眾發現,雖然感覺很簡單的詩詞,卻壹下子記不住,網上開始出現集體感嘆:這輩子最有修養的時候,真的是在高三!
隨著節目中特邀嘉賓的點評,觀眾開始落淚:“這種節目讓我覺得很沒教養。”還有觀眾特意在朋友圈進行了“安利”:“和《中國成語大會》壹樣好看!希望原創的文化節目越來越多。”
於是觀眾在這種最初的不屑和回答問題帶來的黑暗中繼續跟進,玩著玩著越來越好。為了跟上節目節奏,我開始在家裏翻出塵封已久的唐宋詩詞三百首...作為繼央視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的第四次文化“爆炸”,中國詩詞大會成功掀起了重溫古詩詞的文化熱潮。
熟悉它,了解詩歌的魅力和奧秘。
第三期節目結束後,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特邀嘉賓的精彩演繹和舞臺上角色之間的妙語連珠。
第二個時期,吉林有個叫王的人。他和女友王澤南通過詩歌相識相戀,但他們暫時分開了。他們同時來到了演出現場。王、是進攻隊員,是百人團的壹員。結果題目裏正好有壹句“如果兩人相愛很久,是不是早晚的事?”主持人董卿附和著這個場景,而坐在王澤南旁邊的單身男子劉奕君看著這對情侶在臺上臺下調情。
讓大家開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從《牛柱山下夜泊》解讀李白的懷古情懷《徒然懷念老謝將軍》中的“謝將軍”是誰?在壹個題目中,李博教授開玩笑說:“李白是謝家的死忠粉,所以晚年住在南京。杜甫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晚年杜甫草堂離武侯祠更近,這是粉絲追偶像的行為。”
為了引導觀眾真正領略中國詩詞之美,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孟漫、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波、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作為嘉賓。節目中,文化嘉賓巧妙地將每個話題引申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深刻解讀了詩人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生動再現了詩背後的故事。比如《且不知折了多少花》這首詩很簡單,但孟漫教授把它引申到中國人的詩歌教學中,說這首詩表達了中國古詩悲而不傷的情懷;在俄羅斯選手大衛錯誤回答的“勸妳多喝壹杯酒”或“勸妳多喝壹杯酒”的問題中,專家解釋了“進”和“做”的區別,只有壹字之差,情感卻流失了千裏;柳宗元的《江雪》大家都很熟悉,但康震教授說,作家會把生活中的痛苦變成藝術中的極致之美...這些文化解讀不僅增加了節目的深度,也讓觀眾重新審視這些看似簡單的詩詞,領略其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精髓。
全民樂讀詩,創作團隊巧妙。
《中國詩詞大會》是資深文化節目制作人韓嬌子繼詩詞文化節目《詩之王》之後的又壹力作。團隊試圖通過通俗的詩歌內容激發全民參與的熱情,進而打造壹場“全民參與的詩歌文化盛宴”。
詩詞耳熟能詳,朗朗上口,區別於以往的文藝節目,這恰恰是韓嬌子制作團隊的創新和獨特設定。《中國詩詞大會》創作組在詩詞選題上註重“廣泛性與專業性並重”。雖然節目選的詩歌題材都涵蓋了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史等各種類別。,聚焦忠孝、仁愛、愛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幾乎全部出自中小學課本。《中國詩詞大會》以工作室比賽的形式,帶領大家重溫中小學課本中的經典詩詞,讓觀眾在“熟悉和陌生的話題”中了解中國詩詞的文化精髓。
而且《中國詩詞大會》還利用移動端推動節目的多屏傳播,吸引現場觀眾和選手通過移動端同步答題,形成打破時空界限的線上線下互動,成為真正的全民詩詞聚會。
節目第三期播出後,很多觀眾都贊不絕口:節目中既有豪邁的《大江東去,千古風流人物》,也有飄逸的《雁過回頭,明月滿西樓》,感覺年輕時對詩歌的熱愛又被喚醒了!不少網友表示:燒腦的文化節目很虐,但更需要大眾化的。
詩歌是融入血液的民族情懷。
近年來,在唯收視率節目的引導下,娛樂綜藝電視節目層出不窮。這類節目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表現出文藝領域的過度娛樂化傾向,引發人們對熒屏生態的擔憂。
2015以來,在政策的調控下,歌唱、選秀等傳統娛樂類電視節目大幅減少,而文化類節目成為電視熒屏上的新風景。浙江衛視《中國好故事》、貴州衛視《最愛是中國》、河北衛視《中國好詩詞》、陜西衛視《唐宋相遇》、河南衛視《漢字英雄》、四川衛視《詩詞之王》等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電視節目內容,也凈化了熒屏生態。
《中國詩詞大會》作為文化的第四個“爆款”,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也體現了文化類節目良好的市場前景。詩詞文化電視節目順應了受眾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和電視節目凈化的心理訴求,以及對電視節目文學性的追求。經典應該是很簡單的,可以永遠流傳下去,足以喚醒我們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詩歌夢想。
節目壹開始,主持人董卿就說,“重溫那些歷久彌新的經典,可以擦去我們記憶中的塵埃,古代文人的情懷和智慧,也可以點亮我們今天的生活。”